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大阪黑門市場爆彈牛雜攤老闆娘值得學習的生意之道

打開臉書,發現過年期間好多朋友目前人正在日本。當然,從義大利到紐西蘭再到阿拉伯,春節期間出國旅遊的目的地何其多,絕對不止日本。

我自己去年跑去沖繩跨年,雖然我們有預約機場接送而沒有遇到,但看到有位朋友在機場等個計程車就將近一個小時,對照我們出國和回國時桃園機場滿滿的人潮,我們今年就打消了在國外跨年的念頭;加上長輩好像覺得,少了我的年夜飯就不那麼熱鬧,所以我今年從除夕到初五都乖乖待在國內。

雖說如此,我在除夕前還是抽空帶家人跑去一趟大阪,年後也趕快趁小孩子還在寒假的期間,準備進行另一趟的出國行程。

可不要以為我們只喜歡出國,前一個暑假,我帶著女兒跑遍了國內不少景點,雖然因為我自己要上課而沒有連續幾天出遊,但只要沒有課,我幾乎每天都當天來回的帶女兒去探訪各個景點,尤其是那些網路有介紹但自己卻沒有去過的新景點,雖然踩到了不少地雷,但和女兒的相處無價,就連我們有一天其實花在迷路的時間都比在那麼目標景點待的時間長得多,但我們在找路的過程中甚至開心的唱歌起來,讓迷路本身也變成是個難得的回憶。

我去日本的趟次不算少,但多數都是公務出差的行程,雖然幾個主要城市都去過不少次,但遊玩的機會恐怕比很多日本通少了許多。舉例來說,東京晴空塔開幕那天,我還正好人在東京,但我事前根本忙到不知道晴空塔會在我到東京時開幕,沒有事前預約的結果,我就只能在那一天抽個空檔到晴空塔前拍了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到現在都還沒上去過晴空塔的高樓層。

這趟去大阪,有不錯的體驗,但也有不那麼好的經歷,先讓我說說不那麼好的經歷。

其實我在很多不同場合都提到過,許多台灣企業往往視日本為優良服務的代表、而認為很值得效法學習。日本當然有許多地方的服務都做的相當好,但若把態度恭敬有禮暫且不計,最值得學習之處其實在於細心;不過,真的每家店都做得那麼細心嗎?其實大也未必。

舉個例來說吧!我想買雙特定品牌的運動鞋/休閒鞋,因為據說那個牌子很舒適好走。從outlet到市區的店,街邊店和百貨店都有,尺碼總是不齊。雖然店員的態度都還算客氣,但面對沒有尺碼的問題,多數店員的回覆都讓我覺得不那麼具有服務或銷售思維;可別以為是語言的問題,我們有遇過英語流利的店員,也遇過大陸出生而根本母語就是中文的店員,我絲毫不覺得他們的處理算得上服務周到。

幸好大阪別的沒有、知名品牌真的隨處都逛得到。後來,我們在一家遇到一個英語和中文都不通的男店員,但卻認真的設法克服語言的障礙,真的幫我們盡可能找到合尺寸的鞋子,結果我們一家三口一開心就買了多達9雙的鞋子。你可以覺得我太現實,但我深深覺得,門市零售類的服務若做得夠好,直接的影響就會立即反映在銷售上

不止這個品牌,我在其他幾個鞋店找尺碼的經驗都不算愉快,基本上他們就是抱著一種「有尺碼我就賣」的態度,但這樣的態度怎麼算得上是良好的服務?

許多藥妝店或電器百貨也是如此。他們請了許多大陸籍的店員,應該就是看穩講中文的觀光客市場;但就我實際接觸的狀況來說,那些通中文店員的應對進退和銷售/服務思維其實多半不到位,我到了日本卻還要面對那種應付的態度,只是讓我消費的興趣再次降低而已。

可別以為我認為大陸人就一定不行,事實上,你現在若到大陸的一級城市,你會發現許多服務業的人員水平都相當高,老早不是我們三五年之前刻板印象中的那個水準。只可惜,日本商家請的不是那些已經懂得該如何做好服務的人,加上語言不通而又無法現場coach或監督的情況下,最後的結果就是讓消費者無法享受日式高水準的服務體驗,而且日本店家可能自己都沒發現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所以,我覺得台灣整體的服務水準其實相當不錯,大家不用厚此薄彼,認為日本肯定樣樣好。日本當然也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就是他們也未必什麼顧客都來者不拒的非做他們的生意不可,但台灣的許多店家好像總是有種「消費者至上」「付錢的就是老大」情結,我不確定這種情結從何而生,但我不覺得那是歐美日文化移植來的結果。

來到大阪市區,我當然也沒錯過黑門市場。在黑門市場中吃了許多攤,我印象最深的是家賣牛雜的店。老闆娘只會講日文和相當有限的英文詞彙,而小本經營之下,她顯然不像其他的店家請得起那麼多會講中文的店員。
 


沒關係,山不轉路轉,不會說中文或英文也沒關係,總可以找懂得人來寫塊牌子吧!而且,她還有兩個更關鍵的武器,一個是她家的牛雜真的不膨風而夠好吃,另一個則是她無比親切的笑容。靠著這兩樣武器,我們連續兩天都光顧她的攤子,而且吃的開心的不行。

創造好的消費者體驗,除了讓消費者開心,難不成我們還需要更崇高的目標嗎?對我來說,黑門市場的牛雜攤老闆娘才真的知道何謂顧客需要的服務,親切、簡單、而自然,而那正是我期待的服務。


黑門市場的另一角,就像我這篇文章最上面那張圖一樣,有著許多賣草莓和其他水果的商家。其中最大的一家,各式各樣的草莓琳瑯滿目,他們不但四處派店員請過路客試吃,而且也請了許多通中文的店員。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藥妝店和電器連鎖一樣,那些店員很能拉客人,但當我真的想和他們交流並問些草莓的相關問題時,他們卻愛理不理的,只知道再去招徠下一個客人。我可以明白,那些店員或許不是不懂服務,但請他們來的店家顯然工作目標和KPI設定錯誤,讓他們只著重招攬更多觀光客進店,而沒有企圖用更好或更親切的服務讓客人願意掏出荷包。所以,這些店家的管理顯然不到位,而這種錯誤不單純只是粗心,而是一種不注重服務思維的結果。

後來,我當然還是要買草莓,但我卻選擇了到他們斜對面的一家小攤子去買。那個小攤子的價格和水果等級都和這家大店差不多,但只有一個老太太顧店;我們沒有過多的交談,但光是看她仔細幫我把幾盒草莓包裝好的樣子,我就由衷地向她說聲阿里嘎多,因為我真的覺得那是足以讓我誠心道謝的服務

想要把生意做好?試著讓客人誠心的想向你道謝,一定會有人願意認同你的用心及付出。


延伸閱讀之一:沖繩第一牧志市場的儀間先生讓我了解的銷售

延伸閱讀之二:「用服務精神,爭取第二次生意的機會」一位讓我領悟良多的計程車司機

延伸閱讀之三:親子旅遊,不只豐富了我們彼此的生命,更有助於孩子建立屬於他自己的觀點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追求新年新希望的達成,或許該先從了解目標管理做起

新春假期,許多人都會利用這個工作上的空檔,為自己訂下許多新年新目標,希望能用一個嶄新的自己,面對新的一年許多機會與挑戰。

所以,我也不能免俗的利用假期空檔翻閱了這期的《經理人月刊》一月號,因為這期的封面故事是正應景的「目標管理」。


許多人聽過目標管理,許多人也曾經為自己或別人訂下許多目標,但卻經常遇到挫敗,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我的經驗,通常目標管理發生問題的原因有以下三項:

1.     目標訂得很糟而不切實際;

2.     為了訂立目標而訂立目標;

3.     有了目標,但卻沒有行動方案。

在我開始談目標管理之前,先讓我說句題外話。

本期雜誌一開始,就提到發明「目標」一詞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杜拉克的書,是經典中的經典,廿年我陸續翻過好多遍,每次都覺得自己又多領悟了一點。經典之作,不只歷久彌新,而且經得起一讀再讀。

周遭有許多朋友很勤奮的讀書來充實自己,我自己讀書倒不見得那麼有目的性,單純是喜歡翻閱書籍當作消遣而已。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喜歡是那種讀書的感覺,而不見得是書的內容本身;就算是一本漫畫也好,翻閱起來也會讓我覺得樂趣橫生而收穫滿滿。

之前看到許多朋友轉貼國外知名CEO博覽群籍的文章,言下之意好像是成功者果然連閱讀都量大的不同凡響。雖然可能會得罪很多人,我還是希望分享一些我自己看書的觀點和經驗,我了解每個人的看書方式都不相同,但我想藉著這個機會順便給大家一個參考,萬一你的目標是充實自己的話,以目前的方式讀書是否會達成你的目標。

拜我第一份工作是在文字媒體所賜,我在年輕時就親身接觸過國內外不少CEO,之後踏入商場,每天周旋的企業高階人士也不在少數。撇除為了休閒娛樂或消磨時間的看書不談,高階商務人士讀書的目的其實有兩種,其一是汲取新知,其二則是觸類旁通。很多人常誤以為看書只為了第一種的汲取新知,但卻忽略了在看書的同時要能思考、轉化、和應用。

對每天都要面對龐大壓力而又每秒都很珍貴的CEO來說,你真的以為他們會遇到問題後、再看書找解答嗎?假如真有那麼容易,乾脆上網google搜尋更快;但顯然看書的目的,不是簡單讓書本中的內容告訴我們一些事情而已。

另一個更有趣的媒介是商業類雜誌。仔細看看,台灣的商業類雜誌特別喜歡說故事,尤其是人物類的故事。我常常看到許多朋友對某些名人或有名企業的故事感到大有啟發,但我都不太敢潑他們的冷水,因為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態是值得欽佩的,但若你真的以為看那類的文章會讓你知道什麼成功的眉角,你就真的太天真了。為了增強對讀者的吸引力,那類文章通常充斥了太多的包裝;再者,你真以為受訪者會將自己成功的秘訣全盤托出嗎?不但他們未必每個人都那麼大氣,很多記者更多沒有花夠多的時間去挖出真正的問題啊!當一篇報導只花了區區幾個月的時間來規劃,中間可能只訪問過那位CEO一到兩次,其餘的篇幅則充斥著他的部屬或所謂的「觀察家」的一些溢美之詞,你不妨想想,這樣的報導值得參考的價值能有多少。

回到看書這件事,就拿商業類或管理的書籍來說,你隨便拿我的一本書看看,你會發現我和許多人又劃線、又筆記的完全不同,我的書本內頁通常會非常乾淨。

為何如此?因為對我來說,這本書寫得再好,記下它內容講的到底是3點或5點、完全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很簡單,即使真是為了學到東西,我也希望看完之後就學到,所以我花很多的時間在理解而非記憶。

具體來說,我在看任何一本商業或管理類的書籍時,我通常在想的有三點:(1) 作者為何這樣寫?(2) 假如換了一種情況,作者講的道理還適不適用?(3) 假如作者的道理或方法相當好,我該如何運用到我的工作或任何相關的主題上?

簡單說,當我讀書時,我習慣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喜歡看到讓我不解而試圖找出答案的內容,而若是一本書讓我整本唸完後,都覺得不需要用到大腦思考就能通盤理解,這本書大概連留下來的價值都沒有了。

當然,一本書中一定會有值得記憶的部分,但與其邊看邊劃線,我喜歡看完之後再寫下一篇心得,或是直接把其中需要記憶的重點做成投影片,我覺得這比事後翻閱查找更有效益。


再回到《經理人月刊》這期的封面故事,我們該怎麼避免自己的目標訂得很糟呢?舉例來說,這期的其中一篇就提到了一個HARD計分表,分別用(1) 內心渴望(Heartfelt)、(2) 生動想像(Animated)、(3) 急迫感(Required)、(4) 高度挑戰(Difficult四個不同面向來衡量你的目標。這當然不會是唯一的方法,但卻是一個我覺得值得拿來一試的方法。接下來我就會找出自己的不同目標,試著用這樣的HARD原則來檢視,看看自己的目標會落在哪個區間、自己是不是又有必要做出任何調整。

延伸來說,尤其是在職場上訂立一個團體而非個人的目標,有了目標但卻沒有接下來的行動方案固然很糟,但訂完目標後就直接跳到行動方案也絕不明智。

你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個檢視目標的期間,以及一套在制訂目標前就確立的檢視方法;為什麼這套方法的確立要在制訂目標之前?這樣才能避免你老是先射箭再畫靶,反而把目標變成合理化自己妄想的藉口。

目標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這個詞也許很舊,許多商學院的學生也可以隨手寫下一拖拉庫MBO的缺陷,但我的實務經驗告訴我,目標管理之所以出了問題,通常不代表杜拉克的學說有什麼問題,而是我們這些應用的人自己在目標管理上做的並不紮實,又或者是不懂得與時俱進而活學活用。

舉例來說,目標管理MBO5階段循環,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但大家真的有確認每個人或單位的個別目標和組織目標相符嗎?還是只是Top-down由上至下的強壓到每個單位以及每個員工身上?

再者,許多人或許也都看過績效評估如何毀了微軟等大型企業的那些文章,但請問你或者你的公司,真的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評量員工表現嗎?你又覺得自己在評量這件工作上做的好嗎?

在我看來,重點是許多公司的績效評估制度和執行並不好,而不是目標管理中的「評量」這一段有什麼問題。目標管理若是做的夠好,其實不只能讓工作成效倍增,而且還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許多不同面向。

就拿我自己最近正在思考的一件事來說,我的大目標是希望讓我的女兒更加積極而自動自發,當我再往下拆解並設定個別目標時,我可能就把這個大目標分成3個不同方向的小目標:(1) 生活上的、(2) 學習上的、(3) 精神層面上的

假如其中一個面向的目標中,有一點的具體行動方案是透過她自行閱讀我的部落格文章、來了解更多我的思維,雙方溝通才能更同調,我接下來就可以柔性的監督她是否有主動去看我的部落格寫了些什麼,之後可以透過深度對談交流的方式,來達成評量她理解及產生共鳴的進度。倘若我覺得她在這點上都有落實,甚至具體回應的讓大目標的自動自發有可被衡量的具體改善,那麼我可能就會如她所願而帶她出國去玩,用來當做一種獎勵

這可不是我假設性的寫寫而已,事實上,就在我提筆寫下這篇文章之前,她才在我未提醒的狀況下、主動看完了我昨天那篇我寫到兩則短片和為所當為的那篇文章(連結點此);看完之後,她急忙跑回房間拿了筆記本,我看到她一字字的寫下我文章中的其中一句話:Do The Right Thing,最需要的就是從自己開始做起我沒有叫她要特別寫下這句話,但她顯然對這句話特別有感觸。我們接下來花了15分鐘聊了一聊她的想法,接著我再從她的口中聽到(而不是我告訴她),主動積極和自動自發,和人生會不會更有色彩而與眾不同有什麼關係。

看似簡單,但這就是一種落實目標管理循環的方式,各位也不妨試試。


延伸閱讀之一:抄筆記不如人?你該掌握學習的三個方法:「應用」、「啟發」、「分享」

延伸閱讀之二:績效評估的狀況題

延伸閱讀之三:《金牌法則》──不只讓飛魚菲爾普斯拿下史上最多的奧運金牌,更有助於讓我們都能追求人生中的勝利

參考連結:你是在進行目標管理,還是只在管理目標?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從兩則短片來看如何「為所當為」Do The Right Thing,讓自己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昨天寫到迪士尼最新動畫作品「海洋奇緣」(Moana)。迪士尼近年來的動畫長片有個特色,就是片頭通常會有另外一個小短片,內容雋永而讓人回味再三。這次的「海洋奇緣」也不例外,在片頭有個7分鐘的短片,叫做「Inner Workings」(點此看這支短片的一分鐘版預告),電影中把它翻譯成「理性與感性」,但這部短片其實和「Sense And Sensibility」那部小說沒有關係,所以我覺得把它更直白的翻做「內部運作」搞不好還更貼切些。
 
雖然畫風不同,但「內部運作」和之前大受好評的「腦筋急轉彎」(Insight Out)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腦筋急轉彎」中、人受到大腦中的5種不同情緒左右,而在「內部運作」中,則是訴諸理智的大腦和追求感覺的內心之間的拔河。

「內部運作」的主角和我們一樣都是個平凡人,有著平凡人常有的七情六慾。他在洗澡時會自嗨的放聲高歌,看到別人享用美食時會食指大動,也會嚮往別人在艷陽高照下的大海徜徉,看到美女時更會心兒蹦蹦跳個不停。

上面這些,都是他隨心所欲而產生出的情緒。不過,他那絕對理智的大腦卻會幫他踩煞車,每樁事情都會往最壞的結果去想,也就是樂極生悲之後,很可能會讓自己提早向死神報到。

於是,他只好壓抑自己,每天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將物質享樂和情感衝動的可能降到最低。

大腦原本很得意,因為它相信自己是對的,所以它管住了心、也管住了胃,它才是主角全身上下的唯一主宰。


但大腦後來發現,凡事趨吉避凶、小心為上的主角並不快樂;不僅如此,當大腦放眼四周,發現周遭的同事全都在日復一日的執行相同動作時,大腦突然感到驚悚了,隨著年華老去,這樣的人生走到終點之後,主角一樣會去找死神報到啊!假如每個人的終點都是一抔黄土,但在過程中卻也享受不到任何快樂,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春節假期前,我周遭有近百位的朋友為一則貼文分享或按讚(出自關鍵評論網的那則貼文連結請點此),那則貼文提到了一段叫做「Alike」的 西班牙動畫短片,只有短短8分鐘,沒有對白但相信每個人都看得懂。各位可以點進貼文下方的影片連結自行觀看,而原貼文也把相關情節解說的相當清楚,我也不再贅述。


我之所以也提到「Alike」這則短片,是因為它和前面提到的「內部運作」一樣,同樣認為工作是多麼單調乏味而會扼殺一個人的快樂,而「Alike」更進一步的告訴我們,在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中,萬一為人父母的我們自己都找不到工作的意義和成就動機,只是擔心小孩無法跟上學校或整個社會腳步的結果,最後不是會讓他更能適應這個社會而加強他的生存能力,而是會讓他不上我們自己的後塵而逐漸枯萎褪色。


當短片中小孩好奇的想要聽路邊的小提琴手演奏時,爸爸老是覺得那沒有意義而浪費時間,總是催促著他快走而專心上學。結果呢?上學不是為了讓他更能發揮自己的天才和創意,而是讓他能和其他小孩有著千篇一律的制式反應。

做為一個父親,我真的因此開始自我反省,我是不是也經常叫自己的女兒「趕快、趕快」而不要駐足在一些我認為沒有必要現在非看不可的事物?我必須老實說,這樣的經驗還真的不少;假如我真是如此,那我和片中遇到工作就褪色、還把小孩也訓練成失去快樂色彩的爸爸有什麼不同?萬一我們的學校教育真的只能讓小孩有著千篇一律的制式反應,那不如多設置一些機器人吧!我相信機器人更能準確無誤的執行每一項動作,而我們人類未來將連工作的機會都不再擁有,或者是不配擁有。

有一次,我帶女兒到一個國外城市去玩。忘記是哪個城市了,但我們走到一條馬路上時,正好遇見當時正好假日封街、許多小孩正興奮的拿著蠟筆在馬路上彩繪。其實,這樣的活動國內也有,似乎不用專程飛到國外才能享受;這樣的念頭雖然也在一霎那間出現在我的心中,但我看到女兒躍躍欲試的眼神,我就笑著跟她說,那就去畫吧!

當天的天氣很好,她一畫就畫了將近兩個小時。那個城市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可逛的景點,但我們不覺得在一處無名的路邊待了兩個小時有什麼可惜,因為我們要的不是去每個景點打卡到此一遊,而是希望我們能共同享受快樂的時光。


看完「Alike」這則西班牙短片後,我把自己的感想歸納為下面三個問題:

1.  我們有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嗎?

2.  我們有告訴自己,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嗎?

3.  我們能讓自己成為一個用快樂感染別人的人嗎?

萬一能夠時時問自己這三個問題,也許我們更能夠不再人云亦云,真正能夠做回自己人生的主宰。


我把自己的FB粉絲專頁取名為「鄭志豪Do The Right Thing」,很多人都明白Do The Right ThingDo The Thing(s) Right之間的不同,因為我們不應該只是把事情做對,更應該要能做對的事,即使做對的事不見得那麼容易,但執善固執的堅持是必須的。

Do The Right Thing」只是我創業之初的一個想法嗎?其實這句話來自於近30年前我在學生時期隨手寫下的一句話:「為所當為,必也狂狷乎。」

當年的「為所當為」,其實就是今天的「Do The Right Thing」,而我也把公司的名稱命名為「當為」;不只中文名稱呼應我多年以來的想法,就連用英文解釋「Do The Right Thing」的由來給老外聽,也都能獲得不少迴響。

至於「必也狂狷乎」,我當年的想法當然是極為粗淺的。不過我當年就很清楚,自己不是很喜歡儒家追求中庸式的中道這種想法,反倒對「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之後的那麼多年來,我更瞭解了過於進取和過於保守之間的利弊得失,但與其說是中道,我更覺得那是一份多了生命體驗的平衡。我不但能對自己選擇敢於狂傲,同時也能有所不為,這些想法造就了我生命中的成功,也導致了我生命中的許多失敗,而我並沒有對這樣的人生觀有些許遺憾。

所以,「做『對』的事」不代表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必然『正確』無誤;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犯錯,我們該做的不是永遠打安全牌而力求不會犯錯,而是能讓自己從每一件錯誤中獲得學習的機會。

同樣的,很多人也會誤解,以為「做『對』的事」代表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或所下的每一個決定,都一定要具有多麼崇高的深層意義;其實我自己在很多時候,也很認同電影「艋舺」中那句經典台詞:「意義是三小?我只知道義氣!」

凡事真的都非要有個崇高而重要的意義不可嗎?很多時候,就像「內部運作」的主角領悟之後那麼從心所欲,更能體現出單純的快樂,而追求快樂本身就是一件「做『對』的事」。

那麼多年下來,我從自己的經驗和體認當中,為「Do The Right Thing」訂了一些檢驗指標,各位也不妨參考:

1.  長期來看是有利的。這裡的重要維度是時間,不以當下短暫的利益或得失來評斷自己的決定或作為,而看看長期來說這是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2.   整個世界來說是正面價值大過負面價值的。把「整個世界」換成「整個社會」或「整個群體」也無可不可,我曾經有陣子非常糾結,因為我發現自己並不完美、也無法做到完美。但我後來發現,我無法避免自己犯錯,但若我的存在對這個世界來說利大於弊,甚至每一天都能做到對這個世界的正面價值比負面價值來得多,我就不應該太苛責自己,也就更不應該因小失大,反而因為少數人的利益受損,而忽略了為多數人創造更多價值的機會。

3.  會讓自己打從內心深處感到開心和滿足的。就像「內部運作」所提到的,多挖掘自己的內心深處,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快樂和滿足,不要被一些膚淺的表象所迷惑,也不用隨著別人的見解而心情浮動。

4.  我會把相同的價值觀教導給自己小孩的。這是我近幾年做了爸爸之後才加上去的。究竟何謂對錯?不只我自己認為是對的,我若願意把同樣的價值觀灌輸或分享給自己的小孩,希望她未來的為人處事也要依循同樣的正道,那我就更能確認這是個正確的方向。假如我連對自己的小孩也需要為賦新辭強說愁,這樣的作法或見解顯然大有修正的必要。


 在「內部運作」中,大腦最後讓主角做出了從心所欲而暢快享受人生的決定。當主角回到原本死氣沉沉的辦公室中,他敢於與眾不同,也把那股活力和歡樂感染了辦公室中的每一個人,連原本看來嚴肅死板的領導階層也大聲叫好。

這只是卡通式的超現實結局嗎?假如你不親身嘗試,你怎麼會知道結果如何呢?Do The Right Thing,最需要的就是從自己開始做起

最壞的下場會是什麼呢?你可能會犯公司的大忌而失去那份工作;但就長期來看,這會不會是對你更為有利的結果呢?也許你更會因而找到下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假如一切真的有效而發生了夢幻結局呢?這不但確實有可能成真,而且就像「海洋奇緣」告訴我們的一樣:你終於可以扮演自己和別人的英雄


延伸閱讀之一:從相信自己到重視自然,三點值得你帶小孩去看「海洋奇緣」(Moana)的理由

延伸閱讀之二:「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Finding Dory)」,用決心和勇氣面對未知的挑戰

延伸閱讀之三:讓我們在自己的天職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