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海軍陸戰隊士兵虐狗致死案,動保團體為何形象反轉直落?

海軍陸戰隊士兵虐狗案,將小白狗活活地用鐵鍊吊死,引起社會一陣空前的撻伐。

我自己也從中途之家收養了兩隻小貓,而他倆之前也是一隻受虐貓的遺腹子,所以,當我看到這則新聞,我的義憤填膺當然不在話下。


但是,風向突然變了。原本大家全都將矛頭指向施虐的士兵泯滅人性、軍方管理失當等種種倒行逆施,但包括蘋果日報這篇「動保團體形象跌谷底,小白犧牲不值得」的論壇在內(連結點此),我們看到社會上好像出來另一種聲音:是的,那些施虐的士兵理應受罰,他們的長官也應該因為管理不善而被懲處,但真的我們該無限上綱到國防部長乃至全體軍人都應該被公審嗎?

我個人也認為,所謂尊重生命,就是不應該只因為是一隻狗的生命,我們就認為和人的生命有高下之別,而甚至可以任意決定狗的生死。但是,就另一個角度來說,我也認為動保團體的所謂五大訴求,實在並不高明。

我寫下這篇的重點,不是在討論哪一方的主張誰對誰錯。而是從解決問題或單純只是讓大家更重視動物保護的目的上看,這樣的公關策略真的有極大瑕疵。

我姑且先排除國防部有高手操作公關策略及風向的可能性,因為若真有此等高手在背後操盤,那真的是既快速又有效,比華航或更之前的頂新危機處理的作法好上太多。現在看來,明明是軍方有錯在先且非負責不可,但動保團體反而逐漸成為眾矢之的。先是在手機鏡頭前好像公審一樣的做法,反倒激起很多人對軍方的同情;再者,包括造冊列管、生命教育、入營稽查等五大訴求,讓很多原本也支持動保的民眾大呼,這樣的要求會不會太過分?


在談判的基本戰術中,有一招叫「高舉高打」,意思是你應該要提出比基本期望更高的需求,才可能在協商過程中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舉例來說,你若想要賣家給你一些折扣,你千萬只叫賣家去掉零頭尾數,而是應該要求對方下殺五折,順便再加送一些贈品,最好再提供60期無息的分期付款。

光是我這個舉例,部分朋友恐怕應該覺得有些誇張了。而動保團體針對軍方的五大訴求,看來卻更為誇張。為什麼要提出這五項訴求?我從一個局外人來猜想,當局者迷的動保團體可能認為,每次喊喊都會被對方討價還價,所以不如一口氣喊到底,能被答應個一條半條也好;結果呢?國防部長出來道歉之外,居然全都答應了。國防部為什麼那麼爽快?他們不只是在挽救自己的形象,而是反將一軍地讓社會公眾的眼光,聚焦在動保團體有多麼咄咄逼人。於是,這樣的訴求所謂何來、又或是究竟合不合理,都再也沒有被認真討論了,許多人只把提出這麼多訴求的動保團體,視為得理不饒人的激進份子。

在我的談判課程中,你可能可以聽到不下十次「解決問題」、「達成目的」。對動保團體而言,他們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可能是不再有毛孩子在軍中枉死;那他們又要達成什麼目的?理應是讓軍方以及軍方以外的社會大眾,更能重視每一個生命,不管那是動物或人的生命。

但在一連串的抗議衝撞之後呢?動保團體反倒失去了很多人的支持,而甚至少數動保團體的一份子都會誤以為,自己此行的目的是「要為小白伸冤!」

我可以了解他們的激奮,但為一條逝去的生命伸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如何爭取更多人的支持,為更多還活著的毛孩子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權利。

我當初要收養一隻貓時,我當然百分百支持「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但當我真的四處接洽中途善心人士而表達收養貓的意願時,我卻是四處碰壁的。沒有親身接觸他們前,我真的不知道,原來每個人的領養條件有這麼多限制。當然,我之後更認識他們之後,我知道這些限制或程序都其來有自,因為他們就是遇過很多蓄意假收養之名而不斷虐狗虐貓的變態份子。我可以了解他們的痛心,以及因而延伸出的小心謹慎,但我真的得誠懇地說一句,要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愛上貓狗、給流浪貓狗一個溫暖的家,你們必須要給那些對動保陌生的人一個嘗試的機會。我周遭的朋友,跑去寵物店購買貓狗的比例,還是比認養流浪貓狗的人來得多。許多支持動保的人士常把那些人誤以為是非名種不養,其實這種刻板印象是錯的;很多人只是怕麻煩,所以不如去寵物店買一隻。當我們跟他們說,購買其實正是造成非法繁殖寵物的根源時,他們不是不認同,但接下來的動作,卻是既然那麼麻煩,那就乾脆不養了,所以會收養寵物而又不會棄養的人,到最後還是社會上較少數的那批人。為什麼如此?你可以有種種理由,但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說,很多中途的愛爸愛媽,態度其實不只是冷漠而已,而根本是挑剔和質疑了啊!試問,對一個想要付出愛心的新手,有必要如此打擊對方嗎?

不只如此,假如看看一些所謂支持動保朋友的臉書(我這裡用「所謂」二字,就是並非所有動保支持者都如此,但就是有一些自認為自己愛動物而就可以無限上綱的人,不時會有下面這些言論),就發現相互取暖到真的是眼裡容不下任何異己。遇到毛孩子被虐或被害的新聞,我們當然也都很同情;但對這些所謂支持動保的朋友來說,偏激辱罵的字眼,往往讓我看都看不下去。我再怎麼尊重他人的言論字眼,但凡事均用三字經或五字經開頭、最後再以詛咒對方全家死光或甚至更過分的字眼結尾,讓我不禁覺得,萬一他們的心中真的充滿那麼多仇恨,不管是人類或是動物,真的想活在一個充滿如此多仇恨的社會嗎?

回到軍方虐狗一案,我不認為虐殺狗兒的當事人能有任何藉口,但我期待動保團體能更正向且聰明些,爭取更多的支持者,而不是激化更多的對立。若不是工研院主任杜紫宸「連虐狗殺狗都不敢、不能、不允,真要見血打仗,他能嗎?」這種荒唐言論的神救援,恐怕軍方可以爭取到更多同情,而模糊了事件的原本焦點。

人生,無時無刻不充滿了談判。談判,不是為了爭個輸贏,而是要達成目的。對這個事件中引起爭議的動保團體而言,你們的談判對象不是那些施虐者,因為他們理應接受法律的制裁;你們談判的對象也其實不是整個國防部,因為造成忽視動物生命的源頭並不是他們,他們再怎麼願意反省也沒用。你們真正的目標對象,應該是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若能喚起大家對動物生命的重視,甚至願意進而為這些貓狗動物都多盡一份心,那就是莫大的成就了。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無痛式合作,關鍵在於夥伴之間的了解與尊重


今天中午,我跟一位久違的朋友吃飯,這是我和她在我轉行擔任講師後的第一次會面。我的職業角色變了,而初為人母的她,人生角色也變了,我們兩個暢談角色變化的前後差異,談得相當開心。


我和她是怎麼認識的呢?很多人常訝異於我職場生涯中幾次不同工作的轉變之大,其實,我的適應力和學習力固然不錯,但我其實對換工作這件事沒那麼有創意,而這位朋友就是當初那位主要推手,她是一位獵人頭公司的顧問,是她的高度創意,才讓我得到職涯大跳躍轉換的契機;不僅僅只有創意,她還具有高度的執行力,否則我恐怕連得到之前老東家願意考慮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很多人說,有一好就沒二好,但對這位漂亮的年輕媽媽來說,創意和執行力兼具的特色,讓我一直對她另眼相待。

為什麼說是另眼相待呢?她不是唯一一位我合作過的獵人頭顧問,但即使我現在每個月都還是會接到不同獵人頭公司的電話,她卻是我唯一會願意起碼見個面聊聊的顧問。我對現在講師的身分很滿意,沒有想要再回企業界賣命的意圖,但我不希望只是在電話中應付她一下,而希望親自見面讓她知道我一切都好。

我們天南地北的聊,聊到我目前合作的夥伴。做為一位職業講師,我絕大多數的上課機會是由管顧公司的夥伴提供的。就像我之前會和不同的獵人頭公司洽談一樣,我現在也會和不同的管顧公司合作。不管所提供的工作機會再好,我未必會喜歡所有的獵人頭公司;事實上,我有那種只連絡過兩次,但我從此就拒絕再與對方往來的獵人頭業者。同樣的,針對目前合作的管顧公司,我也不是家家都喜歡,我也同樣有那種只合作過一段短暫時間,我就把他列為拒絕往來戶的管顧業者。

最近,我和一家管顧公司有了第一次合作。其實我們認識已經超過一年了,但這回是他們第一次有案子找我。說實話,我現在不欠案子,但卻欠好的合作對象。不是現在的合作對象都不好,相反地,他們大多數都很不錯,但其中的少數人,卻不時會讓我血壓飆高,讓我自己都懷疑,為什麼要與那些人合作?

但是,這家首次合作的管顧公司,卻讓我印象深刻,深刻到我在吃飯聊天間都會不經意地主動提及。為什麼呢?原來,我在之前某一次的臉書發文中,無意間提到我講課時不喝茶及咖啡,而只喝溫開水,結果,在我第一次上課時,這家管顧公司就主動準備了一個全新的保溫杯,前一晚還特別沖洗過,專門要來幫我裝溫開水。其實,我自己每回上課都會自己準備保溫杯,但我對他們的細心及好意還是非常感動。

不單單是管顧公司,我去上這堂課的企業,他們邀我去的那位人資同仁,從我上課前好幾個月就開始天天來我的臉書報到,幾乎篇篇都不錯過。我有許多人資同仁在我上課後就積極跟我用FB互動的,但像這位會在上課之前就那麼關注我一言一行的,這倒是第一次見到,讓我也受寵若驚。

這些,都代表管顧公司和上課企業對講師的一種尊重。而尊重,正是我和許多其他講師都相當期待的一件事情。

很多人常把重視訓練成效掛在嘴邊,但他們重視訓練成效的方法,卻是單向地要求講師要能迎合他們的需求,而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讓一位講師呈現出最好的上課效果。

以我前面提到的這個管顧公司及那位企業客戶來說,他們顯然很希望更了解講師除了學經歷背景之外的特質,所以他們寧願花很多時間在這位講師的臉書上與他互動,不只是看看而已,而真的把其中很多重點真的記了下來。

而與我合作的其他管顧夥伴呢?他們很多人搞不好從來不到我的臉書或部落格看看呢!我怎麼知道呢?我之前還曾經寫過一篇特別提到某位管顧夥伴的語調之冷血及處理之怠慢,我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當事人若認不出指的就是他,那他可能不只是冷血、更可能是麻木了。而他之後完全無動於衷,連私下再打個電話來溝通一下都沒有,這要不是完全看不起我,就一定是根本沒看我的部落格或臉書了。

說到這裡,一些管顧夥伴搞不好心裡會犯滴咕說,Alex也未免太自我膨脹了吧,我們合作的老師那麼多,我哪有時間天天去看每個老師的部落格?」

假如他們真的這樣想,我忍不住要問:請問你們合作的老師有多少個?50個、還是100個?以我之前服務過的一家企業來說,我的每位業務同仁手上綁定的平均有700位客戶,而我們要求他們要對其中起碼200位重點客戶如數家珍;再以我在這篇文章最前面提到的那位獵人頭顧問來說,她經手的candidates何止千位?但我們今天聊天時,她還提到好幾年前的一個小細節,我甚至現場半開玩笑地糗她,出門前是有把我的檔案再翻一遍嗎?怎麼把我之前曾經講過的隨便一段經歷都還如數家珍?

我當然是開玩笑的,我知道這是因為她重視我,也重視她的工作,所以願意花時間去記下這些枝微末節。

但是,對某些管顧夥伴來說,你不願意像其他管顧同業花那麼多時間去了解一位老師,你其實不是不尊重我,而是不尊重你的工作。我自己的業務銷售經驗應該算是不差的了,容我奉勸你一句,要想把業務做好,若是這樣疏於經營關鍵資源或關鍵夥伴,你能成長的空間真的有限。

而就企業客戶的角度呢?單向地要求講師要能迎合他們的需求,又會有什麼不對嗎?

碰到這種論調,我通常也只能無奈地笑笑。因為這些公司的HR若真的上課有在聽的話,一定會聽到我每講到客戶需求就必講的重點:了解客戶需求最困難的一點,在於客戶可能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所以,請恕我不是那麼有求必應的講師。對我而言,即使你的需求表達得很清楚,但我一則可能覺得你的需求在實際上不是那麼容易被滿足,再則我可能覺得你的看法完全無法解決貴公司的問題。凡是遇到這種情況,我可能事前連接都不想接這種案子;但最讓我覺得無奈的,是我們好不容易在事前相互協調而(我以為)達成了一些共識,但這些公司卻在上課同時又有許多不同意見。這樣的情況或許不多,但我仍然專程提筆寫了下來,因為我希望能讓許多來邀課的企業客戶明白,即使我再尊重任何一位客戶,但你假如覺得付錢的最大,那請千萬不要試圖說服我這是對的,因為你我的路不同。而你唯一要保佑的是,我不會哪天被獵人頭的朋友們說動了,回頭到企業界當上你老闆的老闆,屆時我就會請你好好為自己安排何謂雙向溝通及合作發展的訓練。

寫完這一篇,相信很快就會有很多講師前輩們來提點我,何必得罪管顧夥伴?又何必得罪出錢的企業客戶?我的目的很簡單,我之所以來做這一行,是為了希望協助各個企業能更好。而我相信,以我提到的那些負面例子來說,你們的存在及作為,並不會讓你們所服務的企業更好。這些話雖然不中聽,但不中聽的話也得有人來說。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不用一定要花錢請我去上課,但無論你在哪個行業、有沒有教育訓練的需求都好,這篇文章其實只想告訴各位三件事情:

1.    了解你的合作夥伴。

2.    尊重每一個你遇見的人。


3.    不是每個人的工作都只為了錢,所以,為什麼你覺得「出錢的是老大」這種想法會行得通?

在你的這個行業中或這個職位上,有人就是做得比你更出色。即使你不認識那些人,但我都寫在這裡了,你就多學學那些讓人稱讚的佼佼者吧!


延伸閱讀之一:經過一段摸索的道路,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職

延伸閱讀之二: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和中間人打交道吧!

延伸閱讀之三:賣你銷售訓練課程的公司,自己到底懂不懂業務銷售?問他這5個問題就知道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從談判觀點來看由華航空服罷工到地勤罷工的勞資對決

如果由談判的角度來看,華航罷工能給我們什麼啟發?

姑且不論我對這個事件乃至華航這家公司的個人看法,純就談判的技術面觀點來說,我覺得重點不是媒體渲染的誰輸誰贏,而是談判對象究竟是誰


華航罷工,今天的最新消息是,第二波由企業工會主張的地勤人員相關待遇等8項訴求,全部被資方所接受,化解了又一波的罷工危機。

我們不該是個以輿論治國的社會,無論事情結果如何,都應該要能自己冷靜思考。先不論華航企業工會是否被一般輿情認為頗有爭議,也不論這個工會之前在空服員跳出來爭權益時,立場甚至是質疑空服員無法代表全體華航員工的,但就最後的結果來說,能看到更多華航員工獲得合理的權益,這都是一個值得讓人高興的消息。

不過,我感到難過的是,早在之前華航空服以罷工爭取權益時,在臉書上也看到許多不同聲音。我以其中一篇為代表,開頭就直指罷工者用盡手段戰略而達到了他們的目的,而贏了那位朋友筆下所謂的「勞資戰爭」;然而,接下來話鋒一轉,他猛批罷工者罔顧公眾利益,甚至用「無德無恥」來形容這場罷工活動。

當然,我尊重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是,就像他有他的自由一樣,我也同樣有表達看法的權利。

既然這位仁兄以及許多評論也都把焦點集中在「談判」上,認為罷工者佔盡了天時地利而徹底運用了這種優勢,作為一個專長就是談判的講師,我很想問問這些朋友,在談判時,用盡全力發揮自己的優勢,有什麼不對?抓住對方的弱點或痛處就全力猛攻,又有什麼不宜之處?

知名的談判大師卡拉斯(Chester L. Karrass)有一句名言說得好:「無論是在生意上、或是在人生中,你不會得到你應得的,而是得到你談判而來的結果。」

換成我的話來說,那就是上了談判桌,你本來就不是來交朋友的。

很多人把談判誤以為是辯論,好像以為誰比較有道理,另一邊就會聽有道理的這一邊。聽到這種說法,我每次都要強忍住自己的笑意;假如真是如此,那有什麼好談的?大家都上法院請法官判個是非好啦!(這或許不是個很好的舉例,因為在現在的台灣,許多法院判決也無法代表事情的是非對錯)或者,乾脆把兩造請上拳擊擂台,找個裁判來決定誰打贏誰,這樣好嗎?

在我自己設計的談判課程中,我永遠在開宗明義時就會再三強調,談判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爭輸贏這種事情,從來就不應該是談判的重點。

再者,把事情弄清楚是非對錯之後,錯的那一方就會自我醒悟而痛哭流涕地認輸?這更是痴人妄想,因為在實際談判的場合中,你萬一真的讓對方知道他自己的錯處,通常會發生的是對方惱羞成怒而乾脆玉石俱焚,我很少看到有人願意坦然認錯而讓你予取予求的。

再回到前面那位仁兄對華航罷工罔顧公眾利益的說法上。在下不才,大學時順便念了政治的輔系學位,赴美改唸商學院時,也拿了幾個包括學術成就獎在內的獎項。我不知道那位仁兄的背景如何,也許有比我更深的造詣也說不一定。但就個人的淺見來看,該維護顧客和公眾利益的是企業,也就是在這樁例子之中的華航。假定員工有疏失,企業當然要概括承受;怎麼會是員工都已經冒著工作不保的風險上街頭罷工,還要代企業承受維護公眾利益的責任?

在我來看,罷工和天災人禍一樣,不但是企業責無旁貸的責任,而且即使在商言商,本來就是企業應該放進營運成本的考量之一。否則,企業何須風險控管?遇到問題通通以拖待變就好啦!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支持華航罷工?不是因為我們對空姐才特別有同理心,是因為大家早就對現在的環境積怨已久,覺得財富被大型企業或財團壟斷,包括我們在內的絕大數受薪者都只能被壓榨。白話一點講,錢都被公司賺去,但死活都要員工自行承擔,就連尊嚴都沒有!

在台灣,我覺得最常見的荒謬言論就是,企業好像要政府或全民保障一定要能賺錢,萬一不能獲利(對某些企業家來說,其實只是獲利不如他自己的期望而已),馬上跳出來罵政府、罵社會、罵環境、,只差沒有把媽祖跟前的千里眼和順耳風都一起罵進去。每次看到這樣的言論,我都很想問,誰說做生意一定要保證賺錢?你看夜市隨便一個擺攤的小攤販,他出來做生意就一定會賺錢嗎?當然沒有,他不但要很努力,而且也要承擔很多風險,颳風下雨不能出來擺攤時,一天的收入就沒了;若有一個客人覺得他服務不周而上網批評他,他可能就會門可羅雀而蒙受損失。規模雖然不同,但商業活動的本質是一樣的:沒有人保證你開門做生意就一定要能賺到錢。

我不會跟你講那麼多社會責任或照顧員工福利等等大道理,事實上是,無論你做的好或不好,員工本來就有他的自由,他若覺得工作不如意,隨時就有可能拍拍屁股走人,又或者覺得你違反勞基法而上法院告你。你對他錯或他對你錯根本不是一個重點,而是你需要有員工才能繼續做這檔子生意,而你必須要想辦法找到願意幫你盡心盡力奮鬥的員工。

所以,重點不是員工有沒有罷工的權利;如同我在之前一篇所講的,若是在法國,罷工和吃飯喝水一樣平常,誰會質疑員工有沒有罷工的權利?現在的關鍵是,為何華航不能因應罷工的危機?又為何華航會因為空服員罷工而影響到旅客乃至旅行業者的權益?

容我這樣回應前面那位仁兄的觀點,你若是華航的顧客,你買票的對象是華航,而不是那些空服員;你即使對那些空服員的集體或個人有任何不滿,也應該是華航作為一家公司來回應你的不滿及需求,而不是那些空服員。

當然,什麼樣的客人都會有,但我不見得每位客人都值得我的尊重。我曾經在一家餐飲業服務,我就曾經聽過這樣的事例:一位客人對其中一位服務人員的態度不滿,當場把自己盤子中的餐食倒在桌上,要求我的同仁在他面前吃下去;還有另一位客人,明明店長已經輪空班而換下制服休息了,他卻堅持一定要指名店長幫他做點菜的服務,還洋洋得意地說,「這是我的權利!」

做為一家公司,我們當然有責任處理顧客的不滿,而我們也的確有這樣在做。但做為一個顧客,你既沒有必要、也沒有權利來主張或指使我們的任何一位員工非得照你說的做不可。中間的分際,不只是將心比心或對人的尊重,而是你搞不懂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

當然,包括接下來華信醞釀著要爭取同工同酬,很多輿論又幸災樂禍地說,看吧!此例一開,接下來一定會有骨牌效應,很多人都會跳出來爭取罷工了

我對這種說法,更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大家不先去檢討那些人的勞動條件是否合理,也不去檢討是否他們的訴求真有可以斡旋的空間,就先一桿子打翻一船人的暗示說,萬一大家都罷工,每家公司都做不下去了。

我的立場還是一樣,企業以賺錢為目的並不可恥,但若企業真的賺不到錢,我相信他們寧可倒、也不會任由罷工者予取予求的。從談判來看,兩方都有各自的BATNA(最佳替代方案),也就是各自有各自的不同選擇。對企業來說,萬一台灣的聘僱成本真的過高,那就外移或乾脆放棄台灣市場了嘛!而對勞工來說,萬一這家企業走了、自己到另外一家企業任職也不會拿到更高待遇,你覺得他們的堅持會有多堅決?所以,在自由經濟之下,我相信天秤不會就此全向勞方傾斜。(當然,華航的例子比較特殊,做為一家官股占多數的公司,它的BATNA本來就比較弱,這是為什麼現在勞方大獲全勝的原因,而不只是政治考量而已。)

再者,許多人都應該知道,台灣現在的困境其實是實質薪資太低,多數人的收入跟不上物價飆升。透過罷工這種激進的手段,許多受薪者的待遇將可獲得改善,當然,企業的成本將會因此升高,但反正存活下來的企業還是會生存,無法存活下來的企業就會被淘汰。企業經營成本升高,當然物價會更高,但若員工薪資也因而更高的情況下,整個經濟就會呈現一個正向循環,正巧打破台灣過去這廿年來經濟停滯不前的魔咒。

成本升高就不利出口?別傻了,所以更要想出讓國外客戶買單的價值出來啊!就以捷安特或美利達等自行車產業為例,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只能奠基於不斷的cost down嗎?假如真是這樣,別說大陸那些自行車廠,只怕越南或印尼的競爭者早就把捷安特和美利達幹掉了,哪能任它們茁壯至此?

所以,企業要想賺錢,麻煩請拿出腦子來。萬一想不出創造價值的方法來,別把被淘汰的原因怪在台灣的產業環境不佳,請檢討自己到底有沒有腦子再說,別把壓榨勞方當作唯一的手段。做為一個企業主,你若選擇拿壓榨勞方當作你的唯一手段,我不會先質疑你有沒有道德良知,我會先懷疑你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生意頭腦?你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壓榨勞方而已了嗎?

最後,我對華航那些被迫去職的高層毫無同情,我甚至會覺得,企業搞到這樣一個地步,絕非只有董事長和總經理兩人的責任,其他經營管理階層也應該要徹底檢討改進,必要時把每個對企業良性發展不利的壞因子通通抓出來也不為過

然而,我真的覺得,罷工發生時,華航的前高層們真的危機處理意識有夠差。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有請公關公司來粉飾太平,但萬一真的有請的話,這樣的公關危機處理策略真是太好笑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那場歡送董事長孫洪祥的晚宴。根據立委的爆料和媒體的追蹤,罷工開始時,華航高層們還在吃飯辦歡送趴;我看到另一則媒體報導是說,華航其實後來有公關回應,當臨時知道罷工開始時,其實他們在上菜前就已經取消晚宴了,但後來又被立委拿一張照片出來打臉,聲稱後來還是有人留在現場用餐。其實,當總經理張有恆也被隨即撤換時,究竟那場歡送趴有沒有舉辦、或究竟舉辦到幾點,早就不是重點了,重點是你們被貼上一個麻木不仁而官逼民反的標籤。我要是張有恆,我應該馬上到罷工現場演出一場春秋大戲,要多激動就有多激動、要有多感性就有多感性;因為,這時我早該知道,我談判的對象早就不是罷工的公會或空服員,而是華航背後的大股東和整個政府啊!就張有恆或孫洪祥而言,這個時候該解決的問題,早就不只是如何讓罷工順利落幕,而是如何讓自己盡可能地全身而退。我不知道交通部是否真能向去職的董座和總經理求償,因為那牽扯到他們的僱用契約和這家官股色彩濃厚公司的組織章程,但股東絕對可以向他們究責,這是無庸置疑的。自認為自己沒錯,但最後卻落到這樣的下場,不但淪為全民箭靶,之後可能還會負上一定的責任,何苦來哉?重點不是對錯,而是關鍵時刻不知道談判對象究竟是誰啊! 

所以,談判之前,請先搞清楚自己的談判對象,更要弄清楚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及談判的目的,否則不是一句老子不幹了就能應付天下事

順道一提,我好佩服已經宣布辭職的英國首相卡麥隆。賭上政治生命而在公投中悵然面對英國脫歐的結果,他不但願意辭去首相職位以示負責,而且願意留守到10月,直到新首相接任為止。

反觀台灣,會有行政院長乃至一堆大小政務官及公司高層,打著絕不戀棧的口號,一有不順心拍拍屁股就走,不顧國家治理接下來究竟該怎麼辦是好。相較之下,卡麥隆的主張或許在公投時輸了,但他願意負責的胸襟,是我相當認同而佩服的。

參考連結之一:華航空服罷工,寫下勞動權益在台灣能更被重視的新頁

參考連結之二:避免談判時常見的兩大錯誤,就從了解ZOPA(談判協議區)做起

參考連結之三:英國 vs 歐盟,BATNA正是英國脫歐談判的兩面刃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展開外派人生新頁前的三點提醒

說來有趣,我才剛寫完「梭哈人生」的觀後感,甚至連電影公司都主動分享,我親愛的弟弟就被公司派去遠征阿曼,在今天晚上就要搭上飛機,飛往一個陌生的國家。


在出發前,我弟選擇去看「ID4星際重生」而不是「梭哈人生」。當我跟他說,「梭哈人生」講的正是飛往一個遙遠陌生國家奮鬥的故事,而電影中的那個遙遠陌生國家沙烏地阿拉伯,正好就在阿曼的旁邊時,連我一向冷靜自制的弟弟都好奇問,「那片子的結局是什麼?」

「他失敗了。」我簡單地告訴我弟。

之前我去一家知名銀行上過「跨文化管理」的課程,其中一位可愛的學員小喬,最近也開心地告訴我,她即將被外派到美國,讓我也很替她開心。

所以,我今天特地提筆寫下這一篇,送給我弟弟,也送給一直支持我的小喬,作為他們即將去外地挑戰的禮物。

1. 凡事不要想當然爾:外派到其他國家,別說是阿曼那些很多人根本去都沒去過的國家,就算去一些你自以為熟悉的國家,例如說大陸或香港,也不要覺得凡事一定會跟自己想像的差不多。

就拿大陸來說吧,真的在當地做過業務開發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先別說二三線城市,就拿一線城市來說,你和北京的廠商打交道,跟和廣州的廠商打交道,會是一模一樣的做法嗎?若再把戰線拉到二三線城市,你覺得一法通真的就能萬法通嗎?

同樣的道理,到了日本,關東、關西的情況可能不一樣,到了美國,東岸、西岸的作法也大相逕庭。曾經有段時間,我常跑美國南方的一些城市,在刻意模仿之下,我學會了一些南方黑人常用的用字及口音,聽來或許還是很彆腳,一點兒都不自然,但在地人可以感覺到我的用心良苦;不過,接下來到了LA,發現跟當地西語裔的朋友溝通起來還是經常雞同鴨講。而這還只是語調,其他文化層面的差異當然更多也更難面面俱到。

所謂的「想當然爾」,這裡牽扯到的是三種心態:(1) 經驗法則、(2) 刻板印象、(3) 彈性 vs 差不多。

無論身在何處,我們做事最常憑藉的就是自己過往人生的經驗法則,偏偏身在不同的國家或文化中,我們以往的經驗法則可能都不適用。那該怎麼辦?只有兩個做法,一個是「多問」,另一個是「快學」

至於刻板印象,要完全排除很難,尤其是在一開始時更難。到了異地,最該避免的,是讓「以訛傳訛」或「道聽塗說」更加深自己的刻板印象。所以,簡單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不要讓自己的生活圈侷限在自己的同事、或全都是台灣去的人那個小圈子裡。不代表你跟電影裡的湯姆漢克一樣,每天都只跟當地人混;不過,倘若你一個當地朋友都沒有,或是周遭全是因為工作才認識的人,那你擴大生活圈的進度就不免會很遲緩。

到了另一個國家,不隨遇而安的話,恐怕自己很快會把自己逼瘋。但什麼是展現適應力的「彈性」,什麼又是不得已而勉強接受的「差不多」,你可以不用向別人證明,但自己心裡一定要清楚,以免到最後誤把因循苟且、合理化成自己的彈性應變作為。

2. 做好最壞的打算:在「梭哈人生」中,我感到最驚恐的一幕,就是湯姆漢克在和他的當地聯絡人初次見面,對方把他載到一處未完工的大樓後,沒先告訴他,自己就把車開走了。當然,這部電影不是恐怖片,所以接下來還是有人會把湯姆漢克載回飯店,編導也沒有在這一點上大做文章。

然而,就我南征北討近廿國的經驗中,我必須要說,不時也會發生這種自己就被拋下的戲碼,有的是對方無心,有的則是對方有意,但好幾次真的讓我心有餘悸。有一次,我在北京搭上車,對方不過說是要一起吃個飯,等我下車時,我們已經到達天津了,這樣的事情在各個不同的國家都屢見不鮮。

我們常說要「踏出舒適圈」,這個說法主要是指心態上要夠積極、要能勇於接受未知的挑戰。但對我自己來說,這句話還有另一個解讀,那就是不要自己已經腳踏出去了,心態上還不夠繃緊神經,遇到危急時就無法應變。人在異鄉,千萬要能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把這個保護自己的責任輕易寄託在公司或別人手中。

「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這句話其實無論到哪兒都一樣適用。

3. 不要鑽牛角尖:戒慎恐懼而時時做好準備是必要的,但我也看過很多緊張大師,事事都鑽牛角尖的往壞處想。

所謂準備,就是針對可能的情況而預做沙盤推演。而沙盤推演的基本方式,就是起碼先預想三種狀況:往好處發展會如何、一切持平發展會如何、事情搞砸了而最糟又會如何。無論如何,你都不該只往壞處想,否則就容易鑽牛角尖而深陷其中,對自己毫無幫助。

謹慎而樂觀,小心但同時樂於嘗試新事物,會是面對外派挑戰時最合宜的心態。


 

祝我弟弟和一直支持我的小喬,以及許許多多在海外打拚的外派菁英們,外派生活平安順利!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交換故事,讓彼此的生命更充實

上個週末,我和「說出影響力」二班的學弟妹渡過了一頓美好的晚飯時光,聊天聊到店家要打烊了,我們才捨不得離去。

假如各位還有印象的話,「說出影響力」是天王級講師謝文憲憲哥的招牌公開班,我其實只是去那當輔導員的。更有趣的是,那堂課的演練其實已在兩個多禮拜前結束了,那我們這群人還聚在一起做什麼?(課程始末請點此


難不成是我們太閒?其實,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是事業做很大的大忙人,雖然是週末時間,但其中一位到那頓晚餐其實已經是當天的第三攤,忙碌的程度可想而知。

而我呢?假如各位看到我的行程,可能會為我的忙碌程度嚇一跳。尤其我週末通常是希望用來陪家人小孩的重要時光,為什麼我會願意為一群才剛認識的朋友專程留下這個空檔呢?

原因很簡單,我相信我能為他們帶來幫助、我覺得深受他們重視、而我還真的蠻擅長這件事的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其實這正是之前分享給各位的「天職」三要件。(關於天職請點此)再次舉這為例,就是希望與大家分享,「天職」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項選擇。我們每天都要做出許多選擇,包括最重要的時間如何分配在內。同樣是一個週末假日,我可以選擇接更多課來賺取更多錢,也可以選擇和家人小孩共處而創造更多歡樂的親子時光,更可以選擇讓自己放鬆休息一下;但假若有一個選擇,可以滿足「天職」定義的三要件,也許我們為了這件事騰出自己的時間也不為過,而且,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通常會為自己帶來一段開心的體驗。(另一篇實現天職的文章

只有我會這樣做?就在我提筆寫下這段的今天,我一位擅長攝影的好朋友湯姆,號召一群好朋友去拍照,只要他們想為自己拍下凸顯個人特色的美美照片,湯姆都義務幫他們服務。於是,就在剛剛,我看到許多朋友的臉書大頭照都換上了湯姆剛拍的美麗照片。

對湯姆來說,事先要召集這個活動、要拍照、又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出片給大家,絕對是一項不算小的工程。但再度印證了「天職」的三要件:湯姆很擅長拍照、湯姆深受大家的感謝和重視、湯姆也無疑地為大家帶來幫助。說實在話,要不是我的行程太滿,我今天也一定會跑去共襄盛舉,因為誰不希望能被拍出美麗帥氣的照片?

回到「說出影響力」那攤。除了「天職」三要件,也就是我為什麼覺得這樣的活動值得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另一個引起我興趣的地方,是我之前聽了他們五位的故事,我覺得相當有意思,有意思到我想更進一步地認識他們每個個人,而不只是站在協助他們說好一個故事的立場來聽他們的故事。於是,我們才相約了那一天,讓我更認識他們,也讓他們有機會聽聽我們的故事。

交換彼此的故事,真的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

「交換故事」這個詞,其實是我聽我的老同事洪震宇講的。我們好久沒見面了,從去年起就一直在約,但卻一直約不出時間。洪震宇是一位著名的風土人文工作者,最近才出了一本新書《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他近年來也開始講授「故事力」的課程,協助大家挖掘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我心裡一直很想去參加他的「故事力」課程,但我也老實跟他說,我可能無法鼓起勇氣去報名,我們的職場生涯曾經在一段時間內重疊,我們看過彼此意氣風發的時刻,我們也看過對方落寞掙扎的過往,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像醫生要幫自己的親人動刀一樣,狀況可能更加複雜而困難。

就在幾天前,我也意外接到另外一通老同事的電話。我們也有快廿年不見了,人生中間有一大段失去了交集。但他無意間從我的部落格發現了我在談判方面有些經驗,於是來電請教我對他生意上一樁談判的建議。

我們之間沒有從屬關係,而他打來這通電話也不是為了抒發心情,所以這和什麼「引導而不批評」、「用發問取代找答案」等回饋技巧沒有關係,而我這個人也不會打哈哈地應付了事,所以我真的給了他很具體的建議。

重點不是我給了他什麼建議,而是在我們討論完主題之後,他突然沉默了兩秒鐘,好像正在想什麼事情。我心領神會他的意思,馬上主動跟他說,「我跟廿年前差了很多,對吧?」他也很驚訝地回說,「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

我沒有跟他臭屁地說,假如我無法感覺到對方在想什麼,我還怎麼去談判?相反地,我跟他說,「廿年的歷練,可以讓一個人很不一樣。我自己也不見得喜歡這樣的改變,但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不開玩笑,當我後來在實戰談判的領域小有所成後,不只一位舊識朋友見識過後開始對我敬而遠之,因為對我的作風感到驚懼,而他們甚至還不是在我對手的那一邊。

後來,當我打算脫離那個修羅道,用較溫和寬容的態度開啟另一段人生時,卻又有一位在我職場生涯中期認識的朋友直接跟我說,Alex,少了那股鋒芒畢露後,你就再也不是你了。」之後就再也沒有聯繫。

我之所以寫下這一段,是因為我想跟各位說,能找到願意和彼此交換故事的夥伴並不容易。你可能有很多知交故舊,也可能有很多知己好友,但你有時會發現,當你必須在他們的生命中扮演某種特定的角色時,你可能難以敞開心胸對他們娓娓道來一個屬於你的故事。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人會去參加憲哥或震宇的課程,而且能在他們的課程中得到那麼大的解放。因為唯有在這樣的場合及專業的引導下,你會有一個讓自己故事成型的機會。到頭來,你不是在學習如何說故事,而是讓生命中的故事釋放出來,讓更多人因為你的故事而感受更多關於人生的喜怒哀樂

但即使在「說出影響力」中,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講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內心深處那個故事我可以理解他們的感受,他們也許會想,「我幹嘛要對一群陌生人分享我的生命?」

假如你這樣想,我們當然只能尊重並接受你的選擇但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說,石頭再硬,也難保不會有天被敲開;即使我這顆石頭就是夠硬,我也可能反而會讓敲我的人因而受傷,即使那非我所願所以,試著讓石頭裡的自己出來透透氣吧!也許你會發現,願意走出來的自己,會是個讓大家更喜歡的自己,也會是個讓自己更喜歡的自己

再次感謝川原、儀甄、田育、沁璐、函穎和我的同學黑喵,願意和我分享那麼多的故事,而且還願意騰出自己寶貴的時間來聽我說故事。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和你們繼續交換故事。

延伸閱讀之一:格格不入?那就讓自己獨一無二吧!

延伸閱讀之二:有了表達力,更要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