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我這篇要寫的是,有些公司多麼開明,又或者有些老闆多麼體恤員工嗎?
其實,我那位朋友跟我分享,早在兩個多禮拜前的6/3那一天,也就是騎士對勇士冠軍賽第一戰的那一天,他在公司的網路都連不上去,因為許多同仁都佔用公司的頻寬上網看那場比賽的線上直播。
我對這種狀況毫不陌生。因為,就在那天之前,當勇士對上雷霆的第七場,我正好在一家公司上課。課還沒上完,我就知道比賽結果了,因為有兩位學員現場輪流告訴我上半場及下半場的比數。
上課上得那麼不吸引人,我自己要好好檢討。不過,如果你要我評估自己和浪花兄弟的魅力孰高孰低,或是我的課程和雷霆雙少的球賽哪個比較精彩,我就算不妄自菲薄,也很難說服自己足以和他們望其項背。
把場景拉回到我朋友服務的那家公司。我不知道他們的老闆為何做出這種決定,但我心想,換了我是他,搞不好也會做一樣的決定。若是員工待在辦公室、卻也只把90%的心力都用在關注最新比數,何不乾脆主動邀請他們好好的把比賽看完,看完後再專心工作,不但對公司會更有向心,而且之後的工作才真的會有效率及產值。
以往,我總是以為,在歐美或大陸常看到有老闆因為重大體育賽事,就讓整間公司放假一天,應該是個打響公司名氣的噱頭,否則可能只是老闆本人單純愛搞怪。現在,我突然發現,對某些公司的運作來說,這樣的做法可能是項必須。這種做法未必適用於每個公司,但卻不該只是單純地把它認為是「成何體統」而拒於門外了。畢竟,我們要的如果是績效,那些這樣做的公司看來績效也未必不好,所以找不出理由把這樣的做法視為是洪水猛獸。
假如你認為,我單純是因為自己喜歡NBA,所以才支持這種做法,其實,我並不認為重大體育賽事才適用。
舉例來說,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的雙11光棍節,現在早已成為席捲全球的電子商務重大紀念日。我不知道台灣或其他國家的人會不會這麼做,但我認識的很多大陸朋友在那天乾脆請假不上班了,留在家裡專程手刀刷個過癮。假如有一半以上的員工請假,你能奈他何?不如大家都放假刺激經濟再說。
再舉個我自己的例子。農曆春節前,每個人都希望能提前下班,就算不回中南部老家,能夠避開下班車潮,總是好事一件。
之前我在外商服務時,公司大多很有彈性地起碼會讓同仁提早半天就走。後來,我到了一家本土餐飲業。除夕前一天,我跟我的幕僚說,有職責在身的人除外,沒什麼事的同仁,就讓他們先回家吧!我的幕僚長略有難色,講了一大堆無此先例、不太公平、系統調整有困難、董事長知道會罵、…等等理由,想要勸阻我不要這麼做。我後來請他現場做了一張檢核表,接著說,麻煩請他拿給所有內勤同仁,請他們協助「巡視」離家較近的任意3家門市的春節營運狀況。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我給了他們一個合理提早離開辦公室的機會,就讓大家早早享受過年氣氛吧!之前沒有這樣做,不代表現在不能這樣做,不是嗎?
而我自己呢?我也去巡視門市,而且當然不只3家。
我還記得,我在下午不到4點時,到了一家量販店賣場內的門市。我訝然發現,美食街中所有其他的餐飲店家都打烊關門了,就連那家賣場也即將提前關門而人客稀落。我問那個店長,從結束營業起到每位員工真的離開,中間還要結帳及清潔等,還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為何別人都關了,我們還繼續營業?
店長回答我說,因為總公司規定我們要營業到晚上6點。
我深深地自責。我不是沒有之前詢問過這個問題,但我的區經理一一回報有必要營業到晚上6點。但我當時沒想到,他們可能是幫我站在總公司的角度想,又或者是基於配合賣場的規定才這樣想,但未必是為我們的員工想。
老實說,我們多數人都是從基層做起,我們當年沒有想留在家裡看NBA冠軍決賽嗎?還是我們不會想說要提早回家過年?
單純地用一句「他們可以請自己的年假」來打發,實在不算是個最有同理心的回答。
有快樂的員工,才能有快樂的公司,而我們才能有足夠的能量讓客戶更快樂。客戶快樂,我相信公司就能更賺錢,而老闆應該對更賺錢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