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從韋德為熱火隊投進的致勝一球,來看企業和職場老將間再也無法相敬如賓前的相處之道

今天看到熱火對上七六人的比賽,被騎士交易回熱火後的韋德幾乎在第四節接管了比賽,帶隊追平比數的人也是他,最後投進逆轉致勝球的人也是他,不僅拿下了本季得分新高的27分,同時也在主場贏得全場觀眾英雄式的歡呼。


堪稱熱火史上最偉大球星的韋德,上個球季在球團經營方針年輕化的方向下,遲遲得不到他想要的續約條件,於是只好轉投家鄉球隊公牛,以24750萬元的價碼與公牛簽約。韋德也許並不想離開,但他需要一個面子、也需要一個下台階,公牛的合約起碼讓這個老將看起來還有身價。

沒想到,好景不常,公牛居然在這個球季也打算走入重建,不但交易走了當家大將巴特勒,也索性買斷了老將韋德的合約。看起來有些淒涼的韋德,接受了公牛少付800萬的價碼把他買斷,然後用一年230萬美金的低價加盟之前連續三年打進NBA總冠軍賽的騎士,打著「和麻吉詹姆斯一起再拿一個冠軍」的旗號,試圖讓自己的球員生涯有著一個比較圓滿的尾聲。

沒想到,本季的騎士快速老化而打得荒腔走板,於是在本季的交易期限前開始了一件又一件的驚天交易,幾乎把半個主要輪替陣容都換掉了,其中也包括韋德。只不過,之所以把韋德換掉,倒不是為了換回什麼有助戰力的資產,而是讓韋德有機會返回他發跡的熱火退休而已。

就在今天這場比賽中,聽到韋德受訪時宣稱在本季之後會考慮退休,而且是會和熱火老闆、以及負責球隊營運的總裁萊里、教練團、以及自己的家人坐下來好好談談,大概就清楚韋德的意思了;即使他還想打、他也還能打,但他不想再四處漂泊了。雖然他未必缺錢,但薪資總代表一個球員的身價,假如熱火出不起錢,能不能給他一個讓他願意接受低價的下台階就更重要,否則萬一雙方撕破臉,對他或對整個熱火球團都不是好事,那他還不如退休算了,試著讓自己保留一點屬於自己的萬世英名。

這不是一個談籃球的部落格,我的文章也不是要來談NBA,否則以一個資深球迷的角度來說,這些文章實在寫得太淺了。我從韋德還在大學時就看他打球,當他以第五順位被我當年就很喜歡的熱火選去時狂喜不已,看著他先後和俠客歐尼爾以及詹姆斯聯手為熱火拿下總冠軍;沒想到,很快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曾經的球場英雄,現在也成為一個待退老將,為了自己最後的榮譽而奮戰。

這是一個以談判為主的企業管理部落格,我真正想寫的,其實是每家一定規模的企業、也都有很多為公司效命多年的老將,當這些老將邁入生涯的尾聲時,除了用各種方式逼退之外,公司到底該怎麼運用這些資深員工?



1.  人才是一項資產,老將更是一項珍貴的資產:注意到了嗎?我在上面用的詞是如何「運用」,而不是如何「對待」;我不是一個那麼暖心的人,如果你以為這是一篇希望企業拿出愛心和耐心來對待資深員工的勸世文,希望你還是省省吧!企業經營很殘酷,企業要生存就必須要能夠獲利。資深員工在許多企業老闆或人資主管的眼中,就是一群薪水過高但又未必能拿出加倍表現的人員,他們總想著用更新鮮而又更便宜的肝來取代他們。

假如你只把要付給他們的薪資當作一項開項,或許是吧!但你若把每個人才都當作公司的一項資產,你就會發現,你只要知道如何活用這項資產,就能為自己帶來不同的效益。

當你只看到資深員工所帶來的困擾時,你其實還沒看清楚事實的全貌。

讓我們先來看看成本這檔子事。你認為每個人才都是即來即用,從他們第一天上班就能上手,對企業來說都不需要養成的成本嗎?

我記得之前剛加入一家法商時,我在到職日那天去它們的台灣分公司領了筆電、手機、和一張去德國的機票後,我隔天就搭上飛機,然後就在我抵達的那一天,我就在德國參展並與客戶洽談了。但是,像我這樣命運悲慘的員工有多少?有膽識讓員工連產品目錄都還沒搞清楚就讓他去談上億元生意的公司又有多少?

人才養成的成本,除了實質的金錢、還有時間,以及許多企業根本沒計算在內的容錯成本。什麼叫容錯成本呢?假如你當過一個主管,你應該也會有哪種因為下屬弄不清楚狀況而搞砸之後,你要陪同(或甚至代替他)去跟客戶或老闆點頭哈腰道歉的經驗。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我們有時甚至會鼓勵員工或部屬犯錯,因為從中學到的教訓,就會有助於他的成長,而這就是一項容錯成本。

不只有個別員工的容錯成本,企業還有一整家公司的容錯成本。舉例來說,當你同一個位置找了許多新人進來但就是不適任,你把既有員工調到那個位置上也全都陣亡,除了招聘還不只是那個位置、還有連帶因而陣亡員工的空缺所產生的招聘成本(和付給他們的聘僱成本並不相同),你其實也是在增加自己一整家公司的容錯成本;有些工作就是一定要找到勝任的人來做不可,而在找到那個勝任的人之前,整家公司或組織的不同單位要不斷的適應新同事,也得承受他就是因為菜而捅出來的一些簍子,而這些都是整家公司的容錯成本。

當你想把一個老將棄若敝屣時,你其實沒看清楚這種決定到底會增加你哪些成本;若能把老將視為可以活用的資產,視當的加以運用,你就能把在他身上當初投入的成本,轉化為降低新進員工養成成本及容錯成本的鑰匙。

當一個老將不再年輕力壯、上班心態也可能因為人生階段的改變而和以前不同時,他未必能在與以前同樣的位置上展現最佳效率,當他依然可以成為年輕員工很好的教練(coach),也可能為公司扮演更好的監督或稽核的角色,甚至可以為公司的決策做出不同於經營階層角度的建言,他不是不能用、而不是很多公司根本不會用而已。

更何況,再回到韋德的例子來看,他不但依舊受到許多邁阿密本地球迷的歡迎,他也還受到很多全美球迷的歡迎。先不說他在球場上依然能做出貢獻,光是他的人氣,已經有助於票房。 

對於職場老將來說,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們的人氣或許不來於一般消費者,但對企業的老客戶或業界的大咖來說,有時候一張熟悉面孔、以及一個長久以來給人探聽的個人名聲,都會在企業需要救急時發揮難以想像的作用。無須衡量這樣做的損益比,只要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假如一個職場老將能挽救一筆每年上億元的訂單,你還會覺得每年付他兩百萬元薪水很貴嗎?你其實不是為了酬庸他過去的貢獻而留下他,而是在為自己的公司買個保險啊!
 
若是像《聖誕搞轟趴》那部片子一樣,績效導向的公司為了成本而大幅裁撤員工,反而讓大型客戶不想向血汗公司下單而交易破局,那可就不是靠著成本管控就能解決的問題了。


 
 


2.  人不是機器,請注重每個人的感受:有別於單純把員工視為一項財務報表上的支出或開銷,有件事情是所有企業經營者都應該要知道的,那就是你的員工和你我一樣都是個人。我們不能要求每個老闆都視員工如親,但我們起碼要求每個老闆都知道該把員工當個人來尊重,因為那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一個無法把別人當個人來尊重的人,別說當個老闆了,他自己應該要好好檢討自己做為一個人的基本態度。

不過,罵完老闆就算了嗎?我和許多資深同仁共事過,我自己到後來也變成公司內的資深員工,我必須要很務實的說,當我們要求公司更重視我們的同時,我們自己也該有所調整,而那個調整正是從注重每個人的感受做起。

韋德在公牛時的一大問題,是他自認為自己是戰績彪炳的老將,自己又還能維持幾近明星球員的身手,所以當然該有一些資深球員的禮遇,而且對小老弟們也可能會多有建議或批評。

NBA很現實,但這支球隊還是你的球隊時,你就是當家作主的那個明星球員,當你出聲要求甚至大聲斥責其他隊友時,你會被視為是一種對勝利的渴望,而NBA對會出聲的領導者(vocal leader)的評價,有時還超越了所謂以身作則而不出聲的領導著(silent leader),只要你的球隊戰績足以支撐你的強大聲勢。

但當韋德去到公牛之後呢?很抱歉,那再也不是一支屬於韋德的球隊,所以老將反而會被認為是隊上士氣的破壞者,公牛球團寧可把付給你的薪水丟進水裡,也不希望你再待在這支球隊了。

沒想到,到了騎士之後,韋德的際遇更悲慘了。即使自願去打替補,但更老一歲而更沒有那麼「閃電」的韋德,來到一支更不是以他為重的隊伍,隊中更有一些除了他的麻吉詹姆斯之外的明星及老將。這時的韋德若再提出一些建議或批評,隊友只會更無法忍耐而已。所以有此一說,表面上是順了韋德的心意而讓他返鄉重回熱火,實際上是騎士的教練團認為韋德已經變成更衣室的毒瘤,非得除之而後快不可。


做為一個職場老將,光陰在自己身上堆疊出的痕跡,除了傷痕累累之外,更要有更多一分的人情世故和對現實的體認。假如我是一個資深員工,我必須要體認出一個現實:就算自己當年是個明星員工,但自己再也不是當年的自己;不僅公司的管理階層,為什麼年輕的同事有時也不會給自己好臉色看?不只是因為自己在行為或觀念上的格格不入,而是你擋了他們的路啊!你若長期坐在一個位置上,你若一天不走,後面的人就一天沒有辦法坐上這個位置,你覺得他們會給你好臉色看嗎?若是在一個論資排輩的公司中,你就算願意給年輕的主管帶領,但那位年輕主管真的懂得如何領導比他資深而又能幹的部屬嗎?

別以為我是要叫資深員工知所進退,因為有時候職位的安排也由不得你;我真正要說的是,不只公司應該注重你的感受,你也應該注重其他同仁的感受,正如那些同仁也應該被教育為注重你的感受一樣。

萬一大家都能正視這個現實,但也同時注重並確實掌握彼此之間的感受,老將不要被年輕同仁認為倚老賣老,年輕同仁也不要被老將誤以為是在刻意找碴,不覺得這樣的職場環境會讓每天朝夕相處的彼此更待得下去嗎?

在我來看,我們不應該只用一個人的年齡或年資來決定是否該淘汰這個員工,也不應該只用表面的投資報酬率就決定這個員工的去留,反倒是那些不懂得注重他人的員工、或是無視於他人感受而永遠自我感覺良好的員工,才是每個公司第一步所應該擺脫的人。



3.  老將不會愈打愈好,只會愈打愈老:轉任球評多年的巴克利在很多年輕球迷的眼中,或許只是一個漫天胡扯以製造娛樂效果的胖子,但在喬丹那個年代,我們看到的可是一個望之不似人君、但卻可以單槍匹馬殺翻對方的NBA球星。

他的球技出眾,而他的嘴巴卻還比球技更勝一籌。當他自己也逐漸變成老將、而不再那麼能飛天遁地時,他就講過一句讓我在20年後也記憶猶新的話:「老將不會愈打愈好,只會愈打愈老。」這句話或許聽起來殘酷,但卻是一個現實。


即使就我自己來說,當我年紀愈長之後,我的思考和反應勢必是不比當打之年來得快了,我耐操的程度也肯定一天天都在退化,那種連續72小時不睡而還可以日夜奔波的日子也已經過去了,我必須要找到一個讓自己還可以自在工作或產生貢獻的方式;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但無論那個方式是什麼,都肯定不會是自己過去習慣且適應的那個方式,就像韋德即使還有在關鍵時刻左右戰局的能力,他或整個教練團都無法再期待韋德能像過去一樣,每天比賽都能繼續扛起一整支球隊。

因此,對許多職場老將來說,除了心態調適之外,自己本身的實質適應力更為重要。也就是說,你不只要能從心態上接受角色的轉變,你還要讓自己具有換了一種角色後所需的能力。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不是在企業內接受了一個新的角色轉變,而是讓自己在職業生涯中再度換了一個全新的角色了。就我當時的年紀來說,由一個企業經理人轉換跑道來當一個負責企業培訓的講師,許多朋友都會覺得奇怪。撇除我個人的理由不談,我其實很清楚的知道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企業現實:我遲早有一天會需要接受在企業內的角色轉換,否則就是等著好高高高層逼我走而已;假如遲早都要接受,為何不在自己還有更多主動選擇的時候接受?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

假如你現在還是一個上班族,我不是鼓勵你一定要在此刻就開始思考如何發展事業的第二春,因為你其實也可以在自己服務已久的企業內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新角色,關鍵在於你要能發展出適合那個角色的新能力。

再以我自己為例,我向來是個喜歡「做」多於「說」的人。旁人眼中我或許口才便給,隨便給我一個題目都侃侃而談;但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其實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把自己清楚該怎麼做的方法轉化去說給別人聽而苦惱,但我也依然在講師這條路上走得還算順遂,甚至可以開始只挑自己想講的題目來發揮。這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天份,也絕不是因為我的經驗豐富,而只是因為我很早就體認到自己必須這樣做,而我也願意為此而付出努力而已。


假如跳躍如此之大的我都可以,你為什麼不行?當多數公司都未必那麼珍視人才時,就讓自己變得更加好用吧!祝各位前途無量!



延伸閱讀之一:續談NBA自由球員市場──下台階的高段談判技巧

延伸閱讀之二:不只是騎士以一分之差險勝勇士的NBA耶誕大戰,我想說的其實是關於職場的許多選擇

延伸閱讀之三:關於《高年級實習生》之二三事 ──可千萬別把老將回鍋當成資源回收

延伸閱讀之四:《聖誕搞轟趴》(Office Christmas Party)──我以為我看的會是一部爆笑喜劇,沒想到卻看到一部赤裸裸的公司治理和生存法則






當課長島耕作遇上三國的關羽降曹,之後居然又還加入伊勢海老,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談判課程?【一談就贏:進階談判攻略】五班心得,讓你知道談判原來並不像你想的那麼難

「我們這班有幾個醫生?」在下個月即將上課的【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八班中,有人這樣問。

【一談就贏】其實是個開放給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朋友都適合來參加的課程,只要你有談判的需求、或是你對學習談判有興趣,都可以來參加,而實際上參加過我們課程的學員也的確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個領域。

雖然我們整個課程都不見得和醫療有什麼關係,但由於一開始的學員中有醫界人士,在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宣揚下,一傳十、十傳百的就有一個接一個的醫護人員來加入我們了。雖然未必班班如此,但我們的確在其中一班有超過三分之一都是醫護人員;若再將藥廠等醫療相關領域的人都加進去,那一班乍看之下搞不好會被人誤認為是醫護專班了。

認識許多醫師之後,我發現他們是一種有趣的存在。絕無冒犯之意,而是他們和我在上課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在我們之前的【一談就贏:進階談判攻略】五班中,正好也有不少醫師。由於這是上完思維班之後才能來參加的進階班,所以我至少已經見過所有參加一次以上了。尤其針對那些醫師朋友,讓我分享給各位一個有趣的觀察。

除了少數醫師以外,幾乎每位醫師在上【一談就贏】的時候,尤其是思維班那時,你會發現他們在上課時靜默的可怕。有別於其他同學的熱情活躍,這些醫師們相較之下真的很安靜。

可別以為他們口語表達能力不好,包括但不限於我們在這篇會提到的幾位醫師在內,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一上台就講的精彩無比的公眾表達高手,私下更是幽默風趣且能言善道。但在上課時,他們真的遠比我想像的安靜。

我後來恍然大悟了,原來不是因為我上課不精彩、讓他們不夠投入,而是他們正不斷地讓大腦運轉而正在思考啊!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就釋然了。

我之所以要提出這一點,是因為許多人都以為「談判」就是學習怎麼把話說得有理,但來到【一談就贏】之後,才發現我們要「想」和要「計算」的比重還比要「說」的機會多得多,這時他們才發現,原來談判和他們想的不太一樣;我這次特別把幾位不同科別醫師的心得歸納在同一篇,就是想讓各位看看,即使他們在上課當時把更多的心力花在思考和觀察上,他們對於談判的認識和應用卻不遜於任何對談判習以為常的老手。這是非常難得的一點,因為許多醫師雖然見多識廣,但他們對談判涉入的經驗其實相對來說是少的。

1.  這是一堂準備越多,收穫越多的課

2.  從課前作業就給你滿滿的「大爆炸」

3.  課程結束後才剛要開始

骨科醫師郭亮增的心得很有趣,有別於一般人最後才寫出結論,他則是把這三點結論在心得的一開始就挑明了告訴你,讓我這個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接受倒金字塔型敘事訓練的我備感親切。

合作的結果,竟然效果出奇地好,遠遠超過互相競爭。

我非常喜歡亮增的這點觀察,談判非得要爭得你死我活?事實上,無論何種型態的談判,你最終還是要取得對方的同意啊!雖說屈打成招或許也是一招,但假如合作並取得共識也能讓人家點頭、而且可能會讓對方更心甘情願的點頭,你還會堅持要用威脅恐嚇或欺瞞詐騙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嗎?

相較於其他課程或其他講師,我大概是不最擅長發明一些「金句」的一位;在我的課程中,你很難聽到一些可以琅琅上口而容易記憶背誦的名言錦句。相對來說,我更希望大家能從做中學,因為我相信這種由自己操作並體悟而學到的東西,遠比我幫大家整理100個金句還會讓你一生難忘。

合作的道理人人都懂,而且搞不好每個人都自己就能說出一長串的道理,但你真的相信自己口中說出的那些道理嗎?在現實生活中,你有多少次會選擇用合作達成成果?

但是,在我們這次的進階班中,不只亮增一位在心得中寫出了這個道理,而我相信他們也從此了解,合作與否不只是因為這是不是一件良善的美德,而只是單純因為合作可以創造更大價值,而且居然比自己想像的容易而已。

為什麼要合作呢?假如各位仔細閱讀亮增心得中的其他部分,就會發現當許多其他人把談判視為一種搶資源的作戰時,他們自己已經無形中升級為一個進階的談判者了,因為他們不是靠搶資源來贏得談判,而是靠提供給對方想要的價值來完成一個談判,所以亮增才會有感而發的說:找出創造更多價值的方法,才是最核心的課題所在。

亮增的這篇心得真的很值得一看,能從NETFLIX韓劇《機智牢房生活》、講到三國演義中「關羽降曹」那一段,真的是讓我也甘拜下風了;尤其是後者,還可以把三國逐句拆解應用來說明談判的許多不同技巧及觀念,摘錄反而有失原味,希望大家能點進他的原文好好研究,相信會對大家對談判的認識更深一層(心得原文點此)。

亮增不是第一個在課後心得引用三國的人,但用知名漫畫《課長島耕作》來詮釋課後心得的人,腎臟內科醫師李坤峰肯定是本課程的第一人了。

《課長島耕作》系列是部神奇的作品,由於書中主角島耕作的升官,讓整個系列一路推出了《部長島耕作》、《取締役島耕作》、《常務島耕作》、《專務島耕作》、《社長島耕作》、乃至現在還在連載中的《會長島耕作》;這個系列的漫畫顯然賣得太好,所以後來又推出了前傳的《學生島耕作》、《青年島耕作》、《主任島耕作》、《係長島耕作》等。照這個趨勢下去,如果哪天出現《首相島耕作》,我也不會訝異……

坤峰摘錄的一段,是島耕作所代表的日本初芝,要去收購美國的宇宙影業那一段。他的心得是這樣的(心得原文點此):

第一日談判日時,島耕作的日本公司簡直是被壓著打,不管是開場的氣勢、情報的蒐集、雙方的鏈結活動、是否有BATNA等,美國公司都確確實實準備的非常充份。在上過《一談就贏進階班》的價值三角和USELESS後,配合著課堂上數次的練習,回頭看這段漫畫,感受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學一堂課後,收獲是看漫畫的感受不一樣了?這是哪門子的收獲?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雖然不會說我是內行人,但至少我不是外行人了,且我可以開始用內行人應該要有的角度來看待談判這件事,而談判這件事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少見,連看個漫畫中裡頭都有呀!一談就贏思維班讓我建立起對談判的基本概念,但只是知道大方向;上完進階班後,早上課程的價值三角等於是談判前準備的大集合,下午課程的USELESS等於就是談判中的精華。之後的我,不只是看我自己,凡事只要和談判有關的事物,我都可以用課堂中的所學來拆解或回溯。

而我最感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坤峰在結尾寫下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在,就有談判」,我會用這句話來形容《一談就贏》這門課,這是一門讓你了解談判、看清江湖、並能審視自我的一堂課。

許多人即使覺得談判很重要、甚至親身遇到許多包括爭取升遷或車禍和解等種種談判情境,但總容易覺得氣餒,把因為對談判並不熟悉而吃虧的自己認為是個性問題,誤以為自己一輩子也玩不過別人、也一輩子都學不會談判。殊不知,要學會談判並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麼難,要練習如何談判、也不總是需要真刀實槍的到商場的談判桌上才能練習;看電影也可以學談判、看漫畫也可以學談判,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與練習,你的談判技巧就會愈好,你用來保護自己的工具也就會更多。

舉例來說,急診專科醫師蔡賢龍寫下這一段(心得原文見此):

其實最後的練習,我有點想躲,有時會覺得自己表現不好,那不如藏起來。

但也會認為,就是不好才要出來練習,常常在這中間掙扎。

這次兩組合作時,遲遲不能夠決定到底誰上場,我內在掙扎了一下後,不猶豫地邀請了另一組的組長 Erica一起上場。

對於很多人來說,上場練習有什麼了不起,但其實每次的上場,我都跨越很多內在的修練。越跨越,讓我的速度越快。

我很喜歡我自己,在大家都無法決定誰上場時,(那個)自己站出來邀請對方組長一起打拼的自己。

恐懼害怕永遠都在,只有不斷地鍛鍊勇氣,才能夠不斷跨過障礙。

其實賢龍太過謙虛了,就在他提到的那場當天演練之後,我現場就向他、以及代表對手那邊的楊智鈞醫師說,他們的表現相當好,熟練的就像一般商界人士、而不像對商場廝殺較沒有接觸的醫師。對我來說,光是交換意見的互動可以如此順暢而老練,起碼在氣勢上就已經不容易讓對方唬住了;假如不是賢龍自己在心得中這樣寫出來,誰會知道他在上場前還有所掙扎?他明明的比絕大多數的人表現還穩啊!

要扮演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角色,當然需要跨越許多障礙,但很感謝賢龍透過他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其實越跨越、自己的速度就會越快。
Source: 邱馬力臉書

萬一覺得文字版看起來太累了,我也特別推薦各位看看這份心得,由最近新診所剛開張的牙醫邱馬力為各位分享的好多三角形連結點此)。內容我就不一一贅述,但包括從課前作業就能開始讓全班同學練習把餅做大,而且進而讓上課當天的學習效果變得無比的好,這些不斷出現在各個進階五班同學心得中的感想,也很感謝馬力用更活潑的方式為大家留下紀錄。

文章的最後,讓我分享給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為大家整理出的「伊勢海老談判12絕技」(心得全文參此):
 

1. 伊:關於贏的核心概念

 1-1 目標「一」致:切忌走火入魔的談判原則

 1-2 「一」消一長:關於得分的逆向思考

 1-3 三位「一」體:串起三角價值鍊的關鍵

2. 勢:掌握主導權、令對手無從捉摸的談判起手「勢」

 2-1「造勢」 - 開場氣勢與終局迫勢

 2-2「詭勢」 - 指東殺西擾亂對手節奏

 2-3「作勢」 - 令人無法捉摸的情緒倒轉

3. 海:構築像大海一般攻防一體的談判戰陣

 3-1 人「海」戰術:組織特性互補的多人談判戰隊

 3-2 泥牛入「海」:讓對方攻勢潰散、誘使犯錯的四大提問技巧

 3-3 定「海」神針:定錨預期

4. 老:老闆不在家但你得逼他做決定的正反攻防

 4-1 把對方吹的「老」高

 4-2 逼對方承諾跟「老闆」推薦你

 4-3 先「撈」過界:取得某種「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