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出路,真的可能嗎?
當你願意開始行動,一切都有可能。
家中總是堆了一大堆書,即使我把書房及客廳專門為書騰出多少空間都好像不夠;除了不同的出版社會一直寄書給我看之外,我自己也還會買各式各樣的書籍,一年下來買書的錢可能高達六位數。覺得六位數沒有什麼?以一本書300元來算的話,這等於是一年超過300本書啊!再加上出版社每個月都會有的贈書,等於我即使每天看一本新書的話都看不完呢!
不過,有書看的日子是幸福的,有這麼多書環繞的日子,讓我感覺自己也無比充實。回想起小時候,我很愛看書,但卻沒什麼機會有人買新書給我看;記得那時每次都會跑去一個同學家,除了交情好之外,其實是因為他媽媽會買成套成套的書給他看,而我就會跑去他家看那些反正他自己也看不完的書。一開始他媽媽還很歡迎我,但後來我實在跑得太勤了,她可能覺得每天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在她家不走很奇怪,臉色就開始有些異樣;我當時的年紀雖然還小,但也開始懂得看別人的臉色了,所以我後來就不敢每天都跑去了。沒去那位同學家的時候,我就跑去書局看免錢的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老闆顯然不是很喜歡只去看書而不買書的人,所以也對我沒有好臉色。
到了高中時,我終於可以看個夠了!許多我的高中同學和老師都以為我不太念書,其實我只是不那麼常去上課而已;在學校打鬧之餘,我最喜歡的就是去學校圖書館借一大堆主題不同的書回家看。那是個還要手寫填借閱單的年代,我依稀記得好像每個月會有個排名,我在全校的借書數量即使不是前五名、好歹也有前十名吧!以一個幾千位學生的學校來說,這樣的閱讀量不可謂不大。
因此,到了現在,我還一直很喜歡看書,而且無論再忙也要讓自己看點不只是網路文章的東西。
最近隨手翻了一本出版社寄來的新書,書名就叫做「凡事皆有出路」。雖然我自己很少會有什麼打不開的結,但周遭總有一些朋友卻是有著許多困擾的;除了傾聽,我其實很難給他們一些建議,因為他們的問題通常不在於那個他們自己所認為的問題本身。所以我想看看,是否像「凡事皆有出路」這種書,能夠給那些朋友一些不同的觀點或想法。
坦白說,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並不清楚這個作者是誰。只從書介中看到,她是位23歲即自己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藉由她的網路節目及podcast,她在195個國家有上千萬名粉絲。
雖然我乍看之下未必認為自己屬於這本書的目標讀者群,但我還是很認真地看了下去。感謝自己的堅持,我後來發現,作者有如此多的粉絲並非偶然,因為乍看之下雖然都是一些看似簡單的道理,但她的文字之中有股難形容的力量,不但讓人想要繼續讀下去,而且讀完之後更會躍躍欲試的想要起身開始行動。因此,假如你是個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或為了其他成千上萬的理由而感到困擾的朋友,或許你可以打開這本書看看,順著書中的一個個章節和步驟做下去;相信藉由這樣的過程,你心中的迷惘或許就有機會摸索出一條出路。
在你找到這本書來看之前,讓我先分享一些讓我自己也很有感觸的章節吧!
(一) 相信自己
作者瑪莉.佛萊奧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小康家庭,而在她創業那時,她既沒有經驗、也沒有人脈、更沒有資金,但她依然達成了今日的成就。
很多人很喜歡看一些名人勵志的成功故事,但我更喜歡看那些人崛起之前的那些經歷。因此,我特別喜歡在書的一開頭、她跟她媽媽相處的那個片段,那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所以我小時候多半是由奶奶帶大的。和作者的媽媽一樣,我奶奶也是個好像什麼都會自己做的人,我甚至看過她親手把插頭重新拆解後、從不能用修理到能用,而我一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那個插頭怎麼修呢!對我來說,我覺得自己一直很幸運,因為我身邊一直有著那些願意親手靠著努力為生活打拚的模範;我們的生活很平凡,但卻總還是不愁吃穿,而那些都來自於實實在在的努力,這也是我為什麼對這種精神感觸尤深。
即使如此,我必須很坦白的說,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這個社會的許多人並沒有對我們這樣的家庭及我這樣的一個小孩釋出善意。重點不是去追究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也不是去評斷他們這樣做應不應該,而是努力的咬牙撐過去,然後用自己的成績告訴他們,我的成就不會比任何人差,而且我克服逆境的能力只會比這些人的孩子都好。只可惜,當時的我不懂得這些道理,所以還浪費了自己的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感到難過、或者和別人發生不必要的衝突;假如我當初早知道這種道理,我會知道自己的未來取決於自己當下所願意花的努力,而不是他人的眼光,然後我只會做得更好。
回到本書,作者提出下列5項約定:
1. 訓練成長型大腦
2. 先別否定,試了再說
3. 別跟自己過不去
4. 採取行動
5. 加入社群
「成長型大腦」聽起來好像很艱深,其實這本書相當淺顯易懂。作者一開始只希望大家跳脫兩個常見的有害想法,一個是「我已經知道了」,另一個則是「這對我沒用」。
我自己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各大企業進行不同主題的培訓及教學。即使我自己也曾經在許多不同產業的知名公司服務過,但我常在一些也相當知名的公司中聽到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說法。
有一次,我和一群公司主管討論他們目前陷入的困境,而在座的主管都起碼是直接管轄上百位部屬的單位主管。不管我當場提出什麼建議,他們彷彿只有兩種回應;一種是「這個我們做過了,效果不如人意」,另一種則是「這個我們沒做過,但就算我們想做,上頭也一定不會讓我們做」。我聽到之後,只差沒有當場昏倒;試想,這世上的所有事情,不就只有「有做過」和「沒做過」兩種嗎?萬一真的只能這樣想,所以我們都只能墨守成規的做那些自己公司過去曾經做過的事情嗎?說句難聽的,假如每次做、每次效果都出類拔萃倒也罷了,但會不會擔心,自己的顧客會覺得為什麼都只會花這些千篇一律的老把戲?
仔細想想,這不跟本書提到的兩種有害想法也很類似嗎?到頭來,這家公司其實不是缺乏創意,而是不懂方法而又缺乏膽識啊!
針對他們提出的第一種回應,即使我們過去曾經做過一次嘗試而失敗,但既不代表換個時空環境之後就必然不會成功,而且重點應該是去檢討當初造成失敗的因素,而且進而修正改進成更好的版本才對;針對他們的第二種回應,重點更不該在於所謂的公司高層當初否決了什麼,而在於我們該拿出什麼不同的訴求,才能說服公司高層接受這次的嘗試才對。
之前在一家消費性產品公司服務時,曾經有位同事看到我的電腦檔案夾之後,問我為何所有的提案檔案編號都是01、02、03、……,而不是更簡單的1、2、3、……就好?我淡淡地回答他說,因為我幾乎從來沒有提案是會在少於10次過關的;當時的他以為我在開玩笑,後來他和其他人都發現,我不是在講笑話。
當我現在在進行許多授課及演講時,也常會有人問我,到底是怎麼想出那些別人想不出的方案的?又或者我到底怎麼培養出那些足以在不同產業都打破紀錄的能力?我的答案通常都是:凡事都多改幾次,接下來該練的就都會練得出來了。我可能沒有更進一步解釋給台下聽的是:假如每個案子一般人都只思考過不到10次,但我卻思考了將近100次,即使我不比別人聰明,我都不可能只得到和別人相同的收穫和歷練;更讓我自己很為自己為傲的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對於99%的工作都不靠我的經驗作出判斷、當然更不靠我的直覺下判斷,而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及思考流程。
至於第2點的「先別否定,試了再說」,其實非常巧,我自己這週在【一談就贏】的臉書社團中,才對我們的社團成員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不管是在學校上課、或是在公司上班,我一向有種我自認為成效蠻不錯的學習方式,那就是無論台上這個人講的是什麼,我不管這個人是不是值得我尊敬或認同,也先不管他講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是對是錯,我都會先全盤聽完、確定我沒有誤解,然後把我需要且值得一學的部份都學會了,接著我再產出我自己的版本,並再憑藉這個版本去做出一番成績來。這裡的關鍵在於,假如我根本弄不懂對方原來講的是什麼,我就沒有什麼資格、坦白說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評論或批判對方講的東西是好或不好。學習這件事情還蠻現實的,學到了的就是你的,所以請先專注在你學到了多少東西上;你當然也可以去罵那個老師,但我誠摯地建議各位,先學會了再罵、或選擇要用多少或根本不用,這才是一個投資效益比較高的選擇。
不只學習如此,其實在很多事情上都一樣,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去否定別人,不如把時間花來肯定自己;與其花時間去想一大堆不去做的藉口,不如花時間去思考可以把這件事做到的方法。作者在書中更斬釘截鐵地說,所有問題(或夢想)都有出路,假如問題沒有出路,代表那不是真的問題,而是基本事實或自然定律(例如生老病死)。
我不打算逐點解說詳述,因為我相信大家自己去看書會更有收穫,所以暫且讓我直接跳到第5點;其實作者寫的原文其實是希望大家加入她的社群,但我本人既然沒有親身經驗,我只能跟大家說,無論哪個社群,選擇加入一個與自己目標相同的社群,更容易激勵自己不放棄,同時也可以在遇到阻礙時可以有人一起討論,的確好過自己埋頭苦幹的閉門造車。
然而,我自己在上面加入「選擇」二字,因為換了是我自己,我就會把自己的學習型社群和私人的人際圈做出一番區隔;簡單說,清楚自己要什麼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假如加入社群是為了和同好一起砥礪彼此,那就專注在這件事情上,別無他求,效果才會純粹。一起去做瑜珈的夥伴,就一定也會是每個週末都要一起去逛街的好友嗎?我想並不一定。就算我們可以在那個社群中結交三兩好友,但假如只因為在同一個社群、就一定要和一大群人進行社交,其實對我個人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尤其不諱言的是,對我們自己來說,或許加入任何一個社群的主要動機都是為了學習;但對其中一些人來說,他們加入那個社群不見得和你的動機是一樣的,有人是為了結交事業上的人脈,還有些人就是去多認識些人來作為自己情感上的慰藉,更有些人只是為了打發時間。這些動機其實都很正當,我也無意去質疑任何人的動機應不應該,但我衷心的建議,假如你的重點是讓自己在某項特定主題上有所成長,請先確定自己達到了一定的成長進度(同樣的道理在本書的其他章節也有提到),然後再去考慮其他;假如因為加入任何一個社群,就被迫要成為他人的不滿情緒或出口或八卦的對象,這反而和本書提到的方法背道而馳,所以請不要只看了片段就誤以為加入社群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了。
(二) 面對恐懼
很多時候,當我們原地踏步而裹足不前,不是由於動機不足,而是對未知感到恐懼。畢竟,踏出舒適圈並不那麼容易;然而,假如你真的很想讓現狀發生一些改變,總該找個起點,讓自己一步一步來。假如踏出舒適圈真的對自己來說那麼困難,就先從擴大舒適圈做起吧!
書中有句話很好:恐懼不是敵人,坐等恐懼不見才是。
所以,假如你對某些事情有所恐懼,你該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其實應該是面對那個恐懼,先讓自己知道自己到底在恐懼些什麼。
當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總覺得這個世界對我不那麼友善,各種紛擾的情緒錯綜複雜的向我襲來,而那麼時候只有6、7歲的我,完全沒有「做好事就會得好報」的這種想法,反而覺得「人生總會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噩夢來襲」。
每天擔心受怕也不是辦法,於是,我開始思考,到底自己在恐懼些什麼?先不管到底為什麼如此恐懼,我後來發現,我害怕自己隨時會被趕出家門、和自己的親人失散;我也害怕有人會衝來搶走我所剩不多的東西,然後一件件把那些東西扔掉或燒掉。
我無力改變那樣的現況,但我總可以做出一些準備。於是,我把我不多的所有「財產」放在一個生鏽的小鐵箱裡,即使人在家裡,也隨時帶著那麼小鐵箱四處走。
當然,隨著我逐漸長大,我的對應作為也會不太一樣,但不變的是,我隨時為這些讓我恐懼不安的狀況做好準備。
為什麼我要把這段那麼私密的童年回憶寫出來?因為正如許多人都熟知的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說過的,「說不出來的恐懼無法克服」。試著讓自己說出來或寫下來,到底自己在恐懼些什麼?若是這些恐懼真的發生了,自己該如何因應?即使發生了,自己是不是還有其他最佳情況的可能?面對恐懼,然後才有機會克服恐懼。
書中指出,英文的恐懼是FEAR,你可以把這四個英文字母解讀成Fuck Everything and Run(拋開一切,趕快閃人),也可以解讀成Face Everything and Rise(面對一切,然後再起),選擇其實在於你自己。
不只本書作者這樣說,其實我自己也經常這樣認為:最糟情況通常發生的機率很低,假如你先想好預防措施與因應辦法,發生機率還會更低。就像【一談就贏】教的是談判,而我們其中一個訓練重點,就是透過系統化的步驟,預想各種不同的可能狀況,並且為那些可能發生的狀況都預先準備好對應方案。假如你發現,在任何一場實際發生的談判中,自己預先準備的對應方案都用不上時,恭喜你,這代表你準備得夠充分,沒什麼能難得倒你;但即使結果很圓滿,但其實你是因為自己臨場反應夠好、又或者是對方自己退縮了而取勝,你反而不該覺得高興,因為只要有任何發生的狀況是你事前沒預想到的,就代表你的準備還不夠紮實。
因此,重點從來就不是生命中有哪些挑戰或狀況有多麼可怕,而是你有沒有為那些狀況做好準備。
本書的這個章節有另外一個部份也很值得分享給大家。許多人常見的恐懼之一,是擔心自己會失敗。其實,像跌倒了就再站起來一樣,失敗了就想辦法讓自己能夠再起就好了,沒什麼好可怕的。作者有兩句話,很值得送給大家,一句是「要嘛贏,要嘛學,從來沒有輸這回事」,另一句則是「每個人都會犯錯,但你不是個失敗,永遠不是」。事情會失敗,但人不會失敗,你我更不會因為曾經在一件事情上失敗過,我們就注定永遠會失敗。放寬心情,繼續從每一次失敗中學習吧!
(三) 追求進步
我太太和我認識了有三十年之久,在最初的十年中,她恨得牙癢癢地對我說,「你太吹毛求疵了!為什麼每件事都非得追求完美不可?」我從當時到現在都覺得很無辜,因為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啊!
後來發現,我的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個龜毛的完美主義者,但其實我可以接受事情不夠完美,但卻希望能設法讓每件事情都做得更好,而且是每次都比前一次更好一些,即使那個進步或改變再小都無所謂,但我不願意只是原地踏步。
就算不是書中的每個觀點都能讓我認同,但本書的確有許多地方會讓我心有戚戚焉,其中一點就是:只求進步,不求完美。
假如你的目標是追求完美,其實你一定會讓自己很痛苦,因為完美可能遙不可及;但假如你的目標是追求進步,你每天都能很正面積極的面對自己,因為只要能讓自己做的比昨天更好就行。更進一步來說,我需要每件事都讓自己比昨天更好嗎?倒也不用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來,只要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做得比前一天或上一次更好,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做得到的有效目標?而且每天都應該做得到?
就像我的臉書粉絲專頁「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一樣,我的粉絲專頁說明的第一句話,就是「每天都能累積一些小小的進步」;我不但把這句話分享給大家,同時也用來每天勉勵自己,不要忘了追求進步,也不要忽略了每天累積這些小小進步的可貴。
雖然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老生常談了,但我自己倒是很相信這件事。即使每天只能比原本進步0.01,但持續進步了365天之後,就會是原本的37.8倍;但假如每天都容許自己懈怠,只要每天都少了0.01,365天之後可能就只剩下原先的0.03了。所以每天在進步和退步之間也許只差了一點點,但一年過去之後,可能就會有高達1260倍的差別。
我自己在高中時,也親身體會過這件事。當時我在社團認識了兩位極其優秀的同學,風度翩翩且反應機敏,我那時自卑的認為,自己就算花上一輩子的努力,也無法達到那兩位同學的程度;後來,那兩位同學果然很厲害,都成為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人物。但我那時就決定自暴自棄了嗎?幸好沒有,我心裡想的是:就算我這輩子不能超越他們,我也不甘心讓自己和他們的差距愈差愈遠。幸好我沒有放棄,否則我也沒有後來的機會和成就了。
作者自己的經歷也印證了這一點。當她23歲時,發現自己對幾次的工作經歷都無法燃起熱情,而她突然發現了有種叫做生涯教練的職業,讓她覺得很酷;她也不是沒有自知之明,畢竟自己還那麼年輕,連自己的生涯都還沒有搞出些名堂,哪還能去當別人的生涯教練呢!
但她認為,沒有開始、就不會有好的結果,於是她鼓起勇氣,借了一個朋友的家中地下室開工作坊。她認真準備、用心宣傳、鼓起勇氣的結果是,她的首場工作坊只來了5個人。
我非常了解她當時心中的忐忑,因為當我幾年前一開始要開【一談就贏】這個公開班時,我那時也很擔心場地費會付諸流水,因為我只在自己的臉書上發佈了這個課程訊息,而那時連我的粉絲專頁也只有不到幾百人按讚,怎麼會有人願意來呢?更何況我的課程收費搞不好還是其他更資深老師的幾倍之多呢!後來很幸運,不但我們的首發班在1分36秒就額滿了,接下來連續幾班也紛紛秒殺額滿,【一談就贏】也從此成為國內最熱門的談判公開班。
瑪莉.佛萊奧一開始沒有我那麼幸運,但後來的她卻顯然遠比我成功,因為現在的她可是有千萬粉絲。她在書中歸結了她的成功因素,一是沒有因為完美主義
就裹足不前,而無論第一次工作坊的結果有多麼糟糕,她反而告訴自己:既然做到了一次,那當然能做到第二次,就讓自己每次都能做得更好就行了;另一個成功因素則是,讓自己正面思考,因為這代表她向上千名觀眾演講的終極大夢,總是往前進了一步。
假如你只把這個片段聯想起電影《食神》的梗笑一笑,你可能也不過只是讓自己成為那些總是把時間花在嘲笑或評斷別人的鍵盤酸民而已;但假如你把同樣的時間和精神花在想一些可以改進的實際作為上,或許你就能像瑪莉.佛萊奧一樣,擁有一個自己的事業,並且實現自己的夢想。
光是高喊正面積極沒有用,必須要有實際作為才行。因此,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就讓我分享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六個要訣,相信有助於大家不被完美主義吞沒而能真的有所作為:
1. 一步一步前進,忽略內心的小劇場
2. 為問題預作計畫
3. 預期並擁抱自我質疑
4. 問自己,正確的下一步是什麼?
5. 運用積極放棄的力量
6. 最重要的是,培養耐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