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史提勒的《人生剩利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班史提勒這幾年的三部片子,《白日夢冒險王》、《青春倒退嚕》、以及最近這部《人生剩利組》,不約而同的都以描寫中年危機為主題。其中最廣為人知且最正向積極的,應該就是《白日夢冒險王》,描述一個生活原本一成不變的雜誌社員工,因為尋找攝影師而踏入一段意外的冒險旅程。雖然這部片子在美國的票房兩極,但在台灣卻票房破億,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甚至連片中的好幾首歌都是我手機中的常駐歌曲。
班史提勒這幾年的三部片子,《白日夢冒險王》、《青春倒退嚕》、以及最近這部《人生剩利組》,不約而同的都以描寫中年危機為主題。其中最廣為人知且最正向積極的,應該就是《白日夢冒險王》,描述一個生活原本一成不變的雜誌社員工,因為尋找攝影師而踏入一段意外的冒險旅程。雖然這部片子在美國的票房兩極,但在台灣卻票房破億,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甚至連片中的好幾首歌都是我手機中的常駐歌曲。
相較之下,班史提勒扮演紀錄片製作人的《青春倒退嚕》就顯得有些灰色了,但卻可能更接近真實,有一種壯志未酬,也有一種時不我予的感慨。
最近正在台灣上映的《人生剩利組》,英文票名叫做《Brad's
Status》,片中男主角叫做布萊德(Brad),對照製片之一正是大名鼎鼎的布萊德彼特(他怎麼自己不來軋一角呢),讓人有種會心一笑的感覺。
從《白日夢冒險王》的單身資深宅男,到《青春倒退嚕》中的中年夫婦,班史提勒這回在《人生剩利組》重現了中年夫婦的角色設定,但遇到的挑戰更進階了,因為他們夫妻倆有個即將上大學的兒子,而故事就由爸爸帶兒子從西岸的沙加緬度飛到東岸的波士頓去參訪大學談起。
班史提勒飾演的布萊德,年輕時懷抱著理想成立了一個非營利組織,試圖幫許多需要幫助的團體爭取慈善捐款。47歲的他,明明有個美滿的家庭,兒子更非常有音樂才華,但他卻覺得恐慌,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不知道自己如何堅持自己的初衷繼續走下去,也不知道自己未來還能走到哪裡去。
也許是因為年齡相近吧,我對片中布萊德的心情相當能感同身受。相信許多人看這部電影時搞不好不時會冒出「神經病啊,幹嘛想那麼多」的問號,但我卻從包括曾經的自己以及周遭許多朋友身上,看到同樣慌亂的心情。
布萊德到底為什麼不滿足?不是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突然出現了什麼不能解決的難題,而是他大學時的四個死黨個個功成名就,自己卻覺得自己的生活不過是一潭死水。四位死黨中,尼克是叱吒風雲的好萊塢大導演,傑森是好野到自己擁有私人飛機的基金經理人,比利則是一個已經退休在小島上享福的科技公司創辦人,克雷格就更屌了,是個政界權威人士兼電視名嘴型的暢銷書作家。跟自己的大學死黨們比起來,布萊德覺得自己真是窩囊極了。
比較,其實正是痛苦的根源。但有多少人真能不去比較呢?我們或許不會把自己和賈伯斯或巴菲特放在同一個天平上比較,但面對舊日同窗的飛黃騰達,你真的不會認為自己也應該要有為者亦若是嗎?面對公司裡節節高升的同事,你真的有那麼豁達,覺得自己技不如人?就算是打同一個娘胎出生的兄弟姊妹,面對父母親友老是稱讚你那出人頭地的姊姊,你搞不好也會不是滋味吧!這不是忌妒,而是一種不甘心;你就算自己不去比較,你也會感到同儕或整個社會有種無形的眼光拿你去和別人比較。
我不敢跟你說,人生沒什麼好比較的,因為我自己也能深深體會,被人輕視或忽略的痛苦。在我年輕時,我花了很多年,用來證明自己值得被人看得到、也值得被重視。在我成功地達成這項目標後,我不曉得是不是向梁靜茹借來的勇氣,願意把名片和職銜都拋棄,跑來當一個講師。從頭開始當然很辛苦,因為多數人就是不相信我能教。不只如此,許多人見到我的轉變,支持鼓勵的當然有,但同時也有很多人是從此再也不聯絡的,我也點滴在心頭。
當然,你可能會說,現在的我也有些名氣了,【一談就贏】成為一個許多人爭相要搶著報名的熱門課程,所以我可以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其實,我對我在每個人生階段的成功和成長,向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我不會天真的認為努力就能成功,所以我必須比努力更努力才行。
但是,若是我光寫下上面那段話,我就和許多對我來說和屁一樣的勵志型作家或演說者沒有差別了。現實是很殘酷的,對很多人來說,自己就是沒有證明自己比人行的機會,他不是沒鬥志或不努力,而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客觀條件或環境,讓他無法超越那些令人艷羨的同儕。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們無法證明自己,但我們起碼可以肯定自己。
我後來想想,到底一個成功的講師,應該要用什麼來定義呢?每天有著接不完的課,各大企業把你奉為上賓,還是學員都很崇拜你?
電影中,班史提勒飾演的布萊德在聽一場演奏會時淚崩了,因為他頓悟了愛不見得就要擁有。但對我來說,真正差點掉淚的在後面一段,當布萊德的兒子特洛伊跟他說,他以為之前他爸爸在哈佛努力但笨拙地爭取面試機會時,讓作為兒子的特洛伊覺得很糗,以為自己以後一定會變成學校中的笑柄。當他後來想通了,根本不會有人記得這件事,因為每個人其實在乎的都只有他自己,也就是在我們眼中無論再天大的困窘或不安,其實別人根本不在乎、當然也不會記得。
接著,特洛伊對他爸爸說,「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你唯一該在意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我對你的看法。」布萊德覺得有些慰藉、但還是不放心地問,「那你對我的看法又是什麼呢?」「我愛你。」一個17歲的大男生這樣告訴他終日擔心自己是個失敗者的爸爸。
當我看到這段,我自己也差點淚崩了。回家後,我女兒照例會跑到我面前來,問問我看今天去看什麼電影、這部電影好不好看。我當場唯一告訴她的,就是這一段。我跟她說,我在乎的也只有妳,而我希望等她長大了之後,還能記得常常對我說「我愛你」。
就拿片中有個大學女生對布萊德說的,「你都已經這把年紀了,還天真地以為地球會以你為中心轉動嗎?」是的,自我肯定的第一件事,不是要把自己無限的放大,而是要能認清楚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並不會隨著我們而轉動。然而,我們自己卻可能是別人生活的重心,這些「別人」可能是自己的另一半或小孩、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一些生活上和我們緊密相連的人。
假如你一個人無牽無掛,其實更好,代表你何必在意其他人的眼光?那些人對你來說壓根就無足輕重啊!他們就算有再多豐功偉業、每天又都是錦衣玉食又怎麼樣呢?只要你能肯定自己的努力和價值,沒有人比你更有資格來評斷你自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如你確實是別人生活的重心,那就別狹隘的掛記自己的觀感或給別人的感受吧!我們的成就,再也不是讓自己登峰造極,而是讓在乎自己的人感到幸福。就拿我來說,自己的成就再也不是我的人生目標中的優先選項了,怎麼當一個讓女兒會感到幸福的父親,不但是我的成就動機,也是我的一大挑戰。所謂的幸福,一定要有很多物質享受才叫幸福嗎?假如我真的這樣做,也許我的小孩將來會更難為自己打造真正的幸福。當我們願意由一般航空的商務艙改成非廉航不搭,當我的小孩願意走上快30分鐘的路才能買到一罐水喝,當她事後回想時,臉上不但掛著微笑,而且心中都是我們在一起滿滿的快樂回憶,我就覺得自己這個父親角色開始扮得有模有樣了。我還是會不滿足,所以我會繼續努力;但我同時會學習給自己肯定,然後我的心態才能怡然自得,在乎我的人和我在乎的人才不會因為我而有更大的壓力。對我來說,這才是我接下來的人生功課,而我很樂於朝這個方向邁進。
延伸閱讀之一:《青春倒退嚕》(While We’re Young)──少了豁達,卻還是不缺任性的人生省思
延伸閱讀之二:五年之後,當我終於登上晴空塔俯瞰東京市區,我再度驗證了旅行的意義
延伸閱讀之三:除了「付清」之外的父親節省思──我到底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爸爸?
延伸閱讀之四:讓我們在自己的天職上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之一:《青春倒退嚕》(While We’re Young)──少了豁達,卻還是不缺任性的人生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