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007:惡魔四伏」:真的滿足了每個人對龐德電影的期待?

今晚的奧斯卡看的很過癮,「驚爆焦點」拿下最佳影片,李奧納多也終於拿下奧斯卡影帝,算是皆大歡喜。突然發現,「007:惡魔四伏」也應該納入奧斯卡片單中,因為它好歹也拿下個最佳歌曲,所以特別翻出當時上映時我發表在FB上的感想應應景:

 

這部票房肯定不俗的新片,完全呼應了許多人對007電影的期待,就是只要他說一聲:「龐德,詹姆士龐德」,就會讓男人想要變成他、女人瘋狂愛上他。至於為何每個美女都會快速地愛他愛得死心踏地、壞蛋則會被打得紛紛不支倒地,那就不用深究了

劇情之外,名車、美女、好酒圍繞的007,教人不羨慕也難。假如你為的不是去羨慕007、而讓自己暫時脫離現實生活中的壓抑,也許你可以看看這部幾乎要成為史上最貴影片、而砸下超過3億美金拍攝的片子有多麼闊氣;相信我,即使每個鏡頭或橋段未必有什麼意義,但你一定可以感覺得到那個鏡頭背後到底燒了多少錢

其實,整個故事背景還蠻能呼應時事的。在科技業紛紛傳出整併或併購的今日(HPGoogle的一分為二倒是一個反潮流而行的異數),007所屬的MI6(軍情六處)和MI5(軍情五處)要被合併了,而不如機器人或無人機般好指揮的007,也要被迫放無薪假而等候被裁撤或做其他資源回收式的處理。(假如對英國的MI6MI5不熟悉,不妨想成美國的FBICIA若要合併,那絕對不會是個歡樂一家親的場面)

沒有人會喜歡公司或組織被整併後自己的工作不保,尤其是以往花錢如流水的007。但英國人不像法國人般愛上街頭遊行抗議,所以007只好認定,這背後一定有陰謀(反正這世上到處都有陰謀,不管是湯姆克魯斯版的伊森杭特或復仇者聯盟天天都能遇到,所以絕對不差007這一件),藉著追查並破獲陰謀的過程中,主張合併的英國安全局局長肯定也是陰謀背後的壞人之一,所以把壞人除掉就沒事了,龐德又可以在下一集中繼續享用名車、美女、好酒

我對這樣的劇情設定倒沒有太大的意見,但對「揭開龐德身世之謎」這樣的宣傳術語倒是很感冒;當我聽到身世之謎,我以為劇情會是龐德他爸是東尼史塔克而他媽是黑寡婦之類的,但當我發現電影說的只不過是,他小時候不被他養父的親生兒子喜歡(該稱那位親生兒為養兄嗎?),長大後這位不爽的養兄就組成了一個惡魔黨,從皇家夜總會、量子危機、到空降危機,原來所有恐怖行動都是為了要找龐德的麻煩,讓我不禁頭上冒出三條線;就連這集惡魔四伏中,當每次養兄或養兄的爪牙抓到龐德時,我都不禁在心裡吶喊:拜託你趕緊爽爽快快一槍了結他吧!不要只把他綁在那個像牙醫用的診療椅上,而讓他有逃走繼續演續集的機會了!

當然,我心裡的吶喊沒人會當一回事,007 當然繼續會當那個打不死的007,而續集還會繼續演下去,直到有一天幾億元的製作成本再也無法創造十幾億元的全球票房那一天(無論如何,主題曲Writing's On The Wall還是很好聽,想聽請點此連結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第88屆奧斯卡大預測及入圍影片一覽

再過不到12小時,就是88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關於電影和NBA這兩件事,我不是喜歡,而是狂熱。對我來說,我喜歡做有趣而未必能帶來實質收益的事情,遠勝於能帶來許多好處但我未必有興趣的事。大道理人人會講,但能真正實踐的人並不多。看到我這兩週來寫了那麼多看片感想的朋友,現在應該不會懷疑我只是說說而已

老實說,不是每一年的奧斯卡都這麼精彩。但做為一位影迷,這兩年真的很幸福

以去年來說,「鳥人」、「年少時代」、「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無一不是難得的神作;「進擊的鼓手」、「愛的萬物論」、「我想念我自己」,也都是讓人看了還想再看的好片。那麼多強片居然出現在同一年,真的讓人大嘆既生瑜、何生亮了

我沒有想到的是,這種狀況居然還可以連莊。讓我們看看今年的奧斯卡入圍名單:「鳥人」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我承認,每次他的名字我都只能copy & paste,因為我永遠記不住他名字那麼一大串字)再度獻上另一部曠世鉅作「神鬼獵人」,而且拿到了驚人的12項入圍

不只如此,「瘋狂麥斯:憤怒道」以10項入圍緊追在後,在我印象中,我還找不到任何其他一部限制級動作片能得到如此多的奧斯卡入圍肯定

別以為只有兩強之爭。「絕地救援」有高達7項提名,「間諜橋」、「因為愛你」和「驚爆焦點」各獲6項入圍,「大賣空」和「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也各獲5項入圍

強片如林已不足以形容今年的盛況,無論哪一部片子得獎,幸福的是沒錯過這些片子的影迷們

我特地將我之前針對各部影片的感想列了一份清單,除了有這次入圍最佳影片的八部影片外,也有如「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雖未入圍最佳影片、但也入圍多項且當然值得一提的好片
 
 
 

 

我預測:

【最佳影片】「神鬼獵人」

【最佳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神鬼獵人」

【最佳男主角】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神鬼獵人」

【最佳女主角】布麗拉森/「不存在的房間」

【最佳男配角】馬克魯法洛/「驚爆焦點」

【最佳女配角】凱特溫絲蕾/「史帝夫賈伯斯」

【最佳動畫】「腦筋急轉彎」

【最佳原著劇本】「衝出康普頓」

【最佳改編劇本】「絕地救援」

【最佳原創歌曲】「Writing's On The Wall/007:惡魔四伏」

【最佳剪輯】「瘋狂麥斯:憤怒道」

【最佳攝影】「神鬼獵人」

【最佳視覺效果】「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我希望:

【最佳影片】「驚爆焦點」

【最佳導演】喬治米勒/「瘋狂麥斯:憤怒道」

【最佳男主角】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神鬼獵人」

【最佳女主角】布麗拉森/「不存在的房間」

【最佳男配角】馬克勞倫斯/「間諜橋」

【最佳女配角】珍妮佛傑森李/「八惡人」

【最佳動畫】「腦筋急轉彎」

【最佳原著劇本】「驚爆焦點」

【最佳改編劇本】「大賣空」

【最佳原創歌曲】「Writing's On The Wall/007:惡魔四伏」

【最佳剪輯】「瘋狂麥斯:憤怒道」

【最佳攝影】「瘋狂麥斯:憤怒道」

【最佳視覺效果】「瘋狂麥斯:憤怒道」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奧斯卡的結果揭曉吧!

原力,還是原罪?我看「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原力,還是原罪?

今年的奧斯卡,最讓我遺憾的,是「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居然沒入圍最佳影片。是的,「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未必在電影成就上優於其他影片,但整個「星際大戰」系列卻形塑了一個世代,而第七部曲的「原力覺醒」更出色地達成了承先啟後的重要使命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星戰迷。元祖版的星際大戰三部曲(現在則被稱為四、五、六集),包括曙光乍現、帝國大反擊、絕地大反攻,開啟我童年時的星際冒險幻想,但除了興奮刺激及高潮迭起,外加那句經典的「路克,我是你的父親!」以外,要叫我回想每一分鐘在演些什麼,當時還小的我真的還想不太起來

而到了之後在1999年推出的前傳三部曲,雖然我還是衝著星戰的名頭到電影院捧場,但老實說,其實只在等著看黑武士如何入魔,以及路克和莉亞公主兄妹到底是怎麼誕生的,總少了一份當初的感動與期待

等候了38年,接續元祖版三部曲之後情節的第7集終於誕生了!看到抵抗軍飛船進攻的時候,深深覺得,這才是我童年時的星際冒險啊!論飛船作戰的場面,這集原力覺醒或許還不如票房也很驚人的星際異攻隊來得華麗,但不知道為什麼,那股貼近原汁原味的感覺卻好像喚醒了沉睡近40年的震撼回憶,即使知道舊瓶裏裝的是新酒,還是讓人回味再三

突然發現自己原來是個星戰迷,就是當新一代絕地武士舉起光劍時,突然發現淚水好像在眼眶中打轉了,真是既興奮又感動啊!

不知道自己寫了究竟多少個「興奮」二字,但真的是興奮到有些語無倫次了,但不寫下來又不行,因為得找個出口讓這股興奮宣洩而出,否則恐怕會在路上又叫又跳起來

我知道這集換了個新導演,而J.J.亞伯拉罕雖然也很有名,但他卻不是我最喜歡的導演;舉例來說,這集的結尾實在停了太久了些。不過不要為了喬治盧卡斯不再主導新的三部曲而可惜,對我來說,盧卡斯不只開創了星際大戰這個系列,他其實創造了一種文化、一個世代。新的三部曲由全新的導演及製作團隊來發想開創,或許更能承繼星戰原先的精神及文化印記,並且在那個基礎上,開拓一篇屬於當代的新太空史詩。起碼就這一集來說,我覺得J.J.亞伯拉罕做得很成功

為什麼我說不要為盧卡斯可惜?因為正如我們每個人一樣,我們在30歲想的和20歲時未必相同,在40歲時想的也未必和30相同,而電影正反映出創作者的人生觀。對已經超過70歲的盧卡斯而言,萬一要他繼續操刀新的三部曲,請問他是要繼續複製自己30歲時的成功?還是要呈現給觀眾他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的人生觀?

教父和教父續集是史上難得的經典,但法蘭西斯柯波拉若不拍第三集,很可能會給教父系列一個更完美而難以撼動的歷史定位

當我還是小孩子時,很希望自己也擁有原力。長大之後再來看這個系列,卻發現擁有原力或許也是種原罪,因為當你的力量愈強之時,你反倒渴望更強的力量,而在追逐更高力量的同時,你卻可能毀壞了身邊所有的一切

就電影來說,星際大戰未必有像教父那麼高的藝術價值,演員的演技如何,恐怕也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但它卻超越了電影的範疇,而成為一個文化的象徵;它是無可取代的,而它更創造了一個世代,它,就是星際大戰

「愛在他鄉」:自信,會帶給你力量

「贖罪」中的小女孩長大了

不僅如此,當年在「贖罪」中飾演小女孩而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莎柔絲羅南,這回在「愛在他鄉」中飾演遠渡重洋到美國移民謀生的愛爾蘭女孩,而且再度榮獲奧斯卡提名,而這次莎柔絲羅南要競逐的獎項,則是最佳女主角

「愛在他鄉」的英文片名是「Brooklyn」(布魯克林),在50年代,美國的布魯克林有著大量的愛爾蘭移民。他們在故鄉愛爾蘭找不到工作得以餬口,只好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後來更在那兒落腳生根

莎柔絲羅南飾演的愛爾蘭女孩也是如此。在同鄉神父的協助下,她順利來到美國,但她一心掛念還在故鄉愛爾蘭的媽媽和姐姐

若只把這部電影當作愛情文藝小品,看起來勢必會有些隔閡,因為我們很難揣摩愛爾蘭移民的鄉愁,尤其是在那麼久遠的年代

但我試著把它換一個角度來看。出發點未必是愛爾蘭,目的地也未必要是美國,但即使是今時今日,我們有很多人也必須要離鄉背井來為生活打拚。我們可以強顏歡笑,但誰都不能否認,適應新的生活未必那麼容易,而且我們總會有一些對於故鄉人事物的羈絆

套用我在跨文化管理的課上也常用的外派人員適應循環,女主角莎柔絲羅南比很多離鄉背井的人處境更慘,因為她根本沒有所謂的蜜月期,真的只能聽人安排就上船,也難怪一到了異鄉,一開始幾乎終日是以淚洗面

接下來的過程,則蠻符合同樣的適應循環。她接受到文化震撼、接著產生心態隔離,經過一定的初步調整後,她開始學著接受這種在異鄉的生活,而時間也正好是一年

讓她適應美國生活的關鍵是什麼?在這部片中,是因為她交了一個當地的男朋友,是一個義大利裔的移民第二代。我不是鼓勵所有外派人員都去發展異國戀(否則我應該會接到許多留台眷屬的抗議),但不能否認的,一定要將生活重心移轉到當地的新事物,你才不會被自己對故鄉的懷念而綁手綁腳。另一個重點是,要設法將自己的生活圈擴大,若是愛爾蘭人只跟愛爾蘭同胞交際,台灣人只跟台灣老鄉和在一起,適應異地的速度只會變慢

女主角後來再回到愛爾蘭,不但有人主動提供她期望的工作,而且還吸引了當地的富家子弟。關鍵在哪裡?因為去美國前,她凡事懵懵懂懂;從美國回來後,歷經磨練而讓她多了一份自信,而就是這股自信,讓好機會自動找上門

其實,早在美國時,她之所以吸引了義大利男友,也是因為她性格中潛藏了那股自信。她一樣表現的安靜而不張揚,但其實每當和義大利男友相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她逐漸開始流露了潛藏的自信;將到相知相惜的男友,讓她更加快樂,於是那股自信就延伸到工作及其他面向上,所以主管和周遭的其他人都更加賞識她,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是的,正是「循環」二字,定義了這整部電影。在前往美國的渡輪上,莎柔絲羅南暈船的難過到不行,所幸得到一位也是來自愛爾蘭的老大姐指點;莎柔絲羅南二度由愛爾蘭要回到美國時,巧遇另一位和她當初一樣、由愛爾蘭要離鄉背井取美國的女孩,只是這回她的身分變成識途老馬的老大姐,而開始為那位女孩指點迷津

自信,會帶給你力量,這是我看「愛在他鄉」的最大收穫

「瘋狂麥斯:憤怒道」:超越十年磨一劍的能量蓄積

「瘋狂麥斯:憤怒道」兩度在院線上映時,我都實在抽不出時間,但實在有太多好友推薦這部片子,有位好友甚至還看了不只一次。於是我在預售時就訂了藍光,打算一發片就不錯過

果然,無論是全片的末世氛圍,乃至後半段不假特效而堪稱史詩級的飛車場景,本片真的值得推薦!雖然不是動作片控,但連我的老婆大人看完後都讚不絶口,我們甚至連片後的特別收錄都沒放過,真是難得

美國國內票房高達1.5億美元,以限制級影片的票房來說,已經算是頂尖了(有沒有人猜得出來,2015全美限制級影片的票房冠軍是哪一部?),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0項奧斯卡入圍,才真的把這部動作片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要知道,不是每年的奧斯卡都能有影片有超達10項以上的獎項入圍,但今年的88屆奧斯卡金像獎,我們不但有入圍10項的「瘋狂麥斯:憤怒道」,更有入圍12項的「神鬼獵人」

為什麼「瘋狂麥斯:憤怒道」那麼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它其實是一部續集,而前三集是已經超過30年前的「衝鋒飛車隊」系列(第1集:1979、第2集:1981、第3集:1985

當年的「衝鋒飛車隊」系列,捧紅了一代巨星梅爾吉勃遜。但可能是我當初才疏學淺而看不懂吧!對我來說,當年的「衝鋒飛車隊」系列只是很單純的動作片、只不過是部充滿飛車追逐的公路電影

30幾年後的「瘋狂麥斯:憤怒道」卻遠遠不只如此。這部片子可以拿來談很多議題,除了它依然是一部讓人看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拍出來的動作片之外(用了大量的實景和特技,而不是全交給電腦動畫),你可以從「瘋狂麥斯:憤怒道」來談水資源缺乏、可以來談女性意識、也可以來談無政府狀態下的偶像崇拜式極權管理,但我真的想談的,是它的導演喬治米勒

現年已高齡超過70歲、尊稱喬治米勒一聲喬治爺爺也不為過。在我的印象中,喬治爺爺一生好像沒拿過什麼獎項,而他之前的代表作也就是這一系列的「衝鋒飛車隊」三部曲

「十年磨一劍」都還不足以形容喬治爺爺這30年蓄積的能量。果然,長久的等待、漫長的籌畫及辛苦的拍攝,為的不只是票房的成功,更為自己打造了一部經典之作

我們經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沒能獲得應有的肯定。其實,獲得別人的肯定固然開心,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的作品或實績為自己說話,而未必需要那麼多人的肯定。

喬治米勒等了超過30年,中間甚至有機會執導其他大片但卻胎死腹中,但他始終沒放棄過重啟「瘋狂麥斯」的計畫,結果他不但賦予了這個系列更新的時代意義,更打造出一部動作片的經典

打造經典,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及累積成就一部經典之作,我們該等的不只是一個機會,更要確保自己已經蓄積了足夠的能量

今年的奧斯卡太強了,除了一些技術獎項之外,我們也許不會看到「瘋狂麥斯:憤怒道」真能在最佳影片等主流獎項上脫穎而出。但若是奧斯卡不想把獎項連兩年頒給同一位導演(我指的當然是「鳥人」及「神鬼獵人」的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我會很高興看到喬治爺爺上台接受這份榮耀(延伸閱讀:對人性和正義有不同詮釋的「神鬼獵人」

不得不提,另個今年奧斯卡的遺珠,是「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女主角莎莉賽隆。雖然這部片子叫做「瘋狂麥斯」,但很多人認為,莎莉賽隆所飾演的芙莉歐莎才是真正的主角。莎莉賽隆今年卻連入圍都沒有,真的讓人跌破眼鏡,因為莎莉賽隆在「憤怒道」中的表現,實在足以挑戰布莉拉森和凱特布蘭琪的準影后位置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從「八惡人」的生死談判,到我夢境中的企業集團分家

其實,我去看「驚爆焦點」的那一天,我同時看了「八惡人」


但正如各位所看到的,我當天只寫了「驚爆焦點」(第一篇「驚爆焦點」心得的連結:好的記者可以讓世界如此不同),而且隔天還再接再厲又寫了另一篇「驚爆焦點」(第二篇「驚爆焦點」的感想:從「驚爆焦點」中的衝突及對立,談到領導及團隊合作 ),大概就可以知道我對「八惡人」的評價如何

我其實很喜歡昆汀塔倫提諾,所以我也不知道「八惡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要找一個讓我印象深刻之處,鏡頭會直接快轉到最後,唯一的女主角珍妮佛傑森李和菜鳥警長的談判場景

珍妮佛傑森李提供了什麼?他提供了一筆用她同伴屍體就能換到的鉅額賞金,以及一個威脅:放她走,她隨之而來的15個同夥就不會把警長碎屍萬段


有一點她做的很好:她直接點破警長心中所想的,若是直接把現場幾個匪徒幹掉,外頭的雪太深,而且警長需要同時駕馭四匹馬,才能駄走那麼多屍體去領賞金,而看似小孬孬的警長不像能同時駕馭四匹馬的料

在談判上,這不失為一個高招。你不是暗喻、而是明指。你不用和談判對手討論他的困難可能有哪些,你直接告訴他,他的替代方案(BATNA)會有那些困難或帶給他那些麻煩,而讓那些困難及麻煩在對手的心中發酵。簡單說,讓對手的BATNA看起來不再那麼BBest

為什麼珍妮佛傑森李沒有成功?一般人可能只以為她吹牛被抓到,因為警長可能不會相信她還有15個幫手正在路上而還沒趕到。但在我看來,她犯了一個談判策略上的基本錯誤,那就是要的太多。

試著這樣想:到了電影結尾,你其實還是不知道珍妮佛傑森李到底還有沒有15個幫手會來。警長的確不鳥她的威脅,但更重要的是,警長認為,她的誘因並未大過她提供的要求


珍妮佛傑森李的要求是什麼?她不但要求警長放她走,還要求警長讓她帶走犯罪集團首腦的屍體,更過分的,她還要求警長轟了山繆傑克森的頭,因為她更擔心山繆傑克森拿到槍後會直接殺了她!

很多人會說,要高殺低,不是談判常見的做法嗎?不把你要的東西先要多一些,接著哪還有空間來讓步?

會這樣想的人,都是把談判侷限於討價還價的範圍。要高殺低的一個重要假設,是對方有很高的意願想達成協議。不是每個人都是泰國水上市場的小販,你喊聲不買了掉頭就走,他馬上會希望你回來重談一個雙方能接受的價格;在現實生活中,你若開價太高,可能對方根本連想跟你斡旋下去的念頭都會被打消了

若是珍妮佛傑森李先虛與尾蛇,先從小的地方慢慢要起,例如連「放走她」這個關鍵要求都不先提,而先從「大家放下槍來慢慢談」這種小地方先提起,當對方答應了第一個,就有可能答應接下來的第二個、第三個慢慢用水磨工夫,或許更能談出一個名堂。甚至,以這部片子來說,在慢慢談的途中,搞不好警長或山繆傑克森就直接因為流血過多而氣絕身亡了。這就會變成真的在「比氣長」,活著的那個才是贏家

提到談判,我不由得想起我最近夢到的一個場景。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掌門人過世了,兄弟現在在鬧分家,而這個集團的主力事業有航空和海運兩塊

許多人會認為,四爺公布遺囑而自行宣布升任總裁的手法太躁進了,難怪會引起大房的兄長們反彈。但我認為,所謂遺囑公布時、雙方人馬無法取得共識的說法,實在太溫和了。我可以合理地推測,聽到掌門人要把全部財產以及企業經營的實權只給二房的四爺,大房不會只是反彈而已,而是現場就會挾眼前的股權優勢,直接將四爺掃地出門。試想,若現場就能在海空分治這個想法上有絲毫的妥協,有可能四爺後來的動作會那麼躁進嗎?

對四爺來說,航空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他的最愛。要怎麼激怒對方而做出不理智的決定?就是拿他最愛的東西下手

後來諸如大房直接解散管理總部而讓四爺只當了一日總裁,這些舉動也不讓人意外

做為一個在夢境中的旁觀者,我的感想反而是,我對這些過程並不訝異,但夢境進行的時間太快了!先是大房放出「就是要用股權優勢打趴你」的訊息,接下來沒幾天,馬上又傳出「只要捐出老爸的五百多億,我們就還是會讓你繼續當你的航空董座」

這樣的條件,當然每個人都看得出來是司馬昭之心,也就不用多分析了。值得一問的問題是,在股權的確居於劣勢的情況下,四爺該怎麼扳回一城?

要知道,大房可也不是省油的燈啊!不但在集團內部上書房行走的時間比你還早,而且在外部的媒體圈乃至企業界也都熟門熟路,假如以為股權是他們唯一的武器,那對手可能想得太天真

在四爺這一方,我覺得他能掌握的最大武器之一,是對方的步數到目前為止都很好預測

無論是談判或是下棋,當對手知道你的下一步怎麼走,你就愈可能會落入對方的陷阱;你愈想避開那個陷阱,你就愈可能會犯錯


這也是為什麼,大房既然掌握了股權的絕對優勢,何必幾番波折後又拋出看似退讓的「海空分治」?很簡單,他們要的其實已經不是一個表面形象,也已經不怕打死對手後會被輿論嫌說吃像難看(還記得「八惡人」嗎?活著的那個才是贏家);大房顧忌的,其實是航空帶動了整個集團的金雞母,而四爺的確把航空管得有聲有色

這個龐大的集團,畢竟包含了好幾家上市公司,而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不管大房還是二房,隨便找些國際知名證券的分析師來把脈,應該都會得出這樣的簡單結論:趕走四爺對股價有害無益。

而且,這可不是西部片,也不是清宮劇,趕走了四爺後,你不能真的一槍把他轟了,也不能把他關入大牢而永不翻身。萬一四爺另起爐灶而開了另一家航空來對打,光是他老爸遺留給他的股份及財產,扣除要給大房的特留分後,還是一大筆雄厚的資金,你真的要押注在四爺會永不翻身嗎?

你可能不會在談判桌上結交一個朋友,但你不會想要製造出更多的敵人

從「八惡人」到我夢境中的企業集團鬧分家,談判的一開始可能就出了差錯,而最後也可能因為這樣而兩敗俱傷

 

p.s. 有沒有覺得這篇文有夠長?是的,「八惡人」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正是真的有夠長;我期待的是一部像昆汀塔倫提諾前作「決殺令」的爽片,但我看完的感覺,卻好像在看昆汀另一位麻吉製作的「殺千刀重出江湖」。壹週刊的影評居然給「八惡人」90分而給「驚爆焦點」88分?下回壹週刊給哪部片子60分的話,那部片子可能得提前一天去排隊優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