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這不是破關秘笈,而更像一本引路指南,讓我們為了邁向更好的人生旅程體驗而努力:【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11班心得分享

今天晚上10點,就是我們【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12班即將展開報名的時刻。雖然已經三年了,但每次要開始報名前,我都還是會既興奮、又緊張。這次會有什麼樣的朋友來加入我們呢?這個課程該怎麼樣去回應他們的需求呢?對我而言,我希望能滿足每一個人想要參加的渴望,但每班能收的名額就是那麼有限、我能夠開出的梯次一年也就是那麼多,只有希望每次都能讓最有需要的朋友都能上課,然後不負所託的將一個精心設計的談判課程呈現給他們。

當然,因為名額有限,所以我更希望大家對課程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之後再來報名。而瞭解這個課程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看看之前上完課的朋友都怎麼形容這個課程。
 
這個月才剛上完課的11班,是讓我上起課來也相當振奮的一班。明明是平日上課,但依然澆熄不了他們上課投入的決心,是個相當認真而參與度極高的一班。他們每位的心得都非常值得參考,就讓我利用這一篇為各位分享其中幾位的心得。
 
到底什麼人需要來上一個談判課程?擔任軟體開發工程師的Jennie在她的心得中是這樣說的(全文點此):
 
之前有同學問我,工程師會遇到甚麼談判場景,簡單舉個例: 老闆覺得這個需要2天,而你覺得需要5天,登登登,談判已經開始了啊( & Your Boss & 專案利害關係人),軟體研發人員都很直接,資訊明確,我其實也被保護得很好,所以之前也留在看看書的廢材階段。可是,談判不僅是會出現在你我的日常,更會出現在人生重要時刻 : 工作(薪水/升遷)、房子、車、關係改變等。為了守護你心中的價值,會有堅定的信念 :我不想輸!也不能輸!就在今年,我歷經了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大事 : 買屋跟買車,深刻體會了談判力的重要。
 
不只如此,她在課前對自己的期許也很明確:
 
保持正直,不用氣勢逼人,雖沒有很強的口才與話術,希望靠著學習正確的思維觀念,讓自己做得更好。
 
到底什麼又是談判呢?復健科醫師巧雯在上完課做出了這樣的解析和詮釋(原文參此):
 
最近上了鄭志豪(Alex)老師【一談就贏】的實戰談判思維課程,我的心得總結是這個字分成四行
 
NE-GO-TI-ATE
 
NE : Need 先傾聽找出對方的需求,學會發問

GO : Goal 目標是為了要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最佳解決方案

TI: Think Interest 關注利益而非立場,探索共同利益何在,結合不同利益

ATE : Achieve Total Extra 創造額外價值、發掘潛藏價值、把餅做大

我非常喜歡老師的說法

談判不是脣槍舌劍的爭辯 

談判不是唬人騙人占人便宜

談判不是用來欺負弱勢

談判是為了解決問題

談判是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事物

整場課程讓我感覺像是坐了一趟驚險刺激高潮迭起的雲霄飛車!

爬昇、滑行、倒轉、垂直俯衝樣樣都來,雖然驚恐可是很安全。

所謂安全,不代表沒有壓力。我可以瞭解有一部份人或許都想輕鬆無痛的學習,但談判課程之所以不同於一般其他課程之處,就在於真實世界中的談判對手肯定會對你施加壓力,所以我們的重點不在於讓大家瞭解談判的相關知識,而在於透過不同演練及活動的設計,讓大家不但能夠熟悉壓力、更可以在壓力下做出最好的應變及決斷;因為我相信,你寧可在課堂上因為不習慣或反應不夠快而失常,但你不會希望在現實世界的談判中因為驚慌失措而被對手痛擊而落敗。

Jennie是這樣描述這段過程的:

知道....但我做不到。XD這真的很洩氣跟挫敗啊!學到的東西被拋在腦後,走回自己的老路子。簡直是一蹋糊塗。

在老師的課堂中,我體會到直覺、本性以及情緒,會在時間緊迫跟壓力時驅使自己做出迅速的反應,自己的認知、假想可能是被美化的結果,在演練中顯露出更多的弱點,那個討厭的自己(ego)成為障礙,真實地阻檔著我,學到的理論並沒有真正的吸收與內化,甚至決策系統並沒有起作用,全憑本能在做,這是在課堂中的練習,如果在外面這樣愣頭愣腦的出去,肯定會被對手痛宰一頓。

在半導體業擔任研發主管的Jerry,本身和客戶週旋談判的經驗就相當豐富,而他在課後的心得中是這樣說的(全文見此):

常有的談判過程,雙方為了某一個單一議題的爭執,沒有要到想要的規格數字,不惜翻桌得罪人、離開談判桌也要搶到。甚至不聽對方的解釋繼續追殺,威脅、恐嚇。最後變成對方/我方部門甚至變成公司的危機。

#當自己的思維沒有改變,就算有強大的企業在背後撐腰,個人還是不會進步。只是隨波逐流。

上這門課對我來說是一個完全撕開過去的面具,換成另外一個重新面對自己不足的新鮮人。原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談判的戰術上繞圈圈。上課中提到很多的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而為什麼不要這樣想?#不停的思考與打臉是這門課程的特點。

……光是老師提到多數中真實世界的談判不是一對一,而是多對多。你以為賣東西是一對一嗎?為什麼我們不會去卡住對方?如果遇到兇狠的對手拿下更多的房東,我們就放棄了嗎?

#當我們自己以為的過關是人人有獎,實際上是我們都沒有進化思考。

#當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執行任務就好,實際上你不是一個人而是團隊。

#當我們認定都沒有機會在多人競爭中勝出,阿土伯房東已變成這門課程中租不出去的傳說永流傳。

或許有人會說,上完課那麼多人還感到挫折,這堂課真的還要來上嗎?上課不就該是學會東西的?

假如你有這個疑問,代表你真的有用心在思考,而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這正是一個好的談判者該有的特質。我唯一想要藉這個機會告訴大家的,是你們想的沒錯,上課的確是要來「學會東西」的,但「學會東西」的主詞是「自己」、而不是老師;因此,與其希望「老師把我教會」,不如更進一步地設法「讓自己把東西學會」。不只談判,其實所有課程都是一樣。

也順便送給剛上完課的11班同學,雖然你們依舊朝氣蓬勃,但我還是不免俗地要提醒你們一句:萬一你們覺得自己還沒有瞬間變強,千萬不要沮喪。我不是要說一些類似「慢慢累積就會看出成果」之類的陳腔濫調,我是要藉著過往三百多位上過這堂課程者的經驗跟各位說,上完課之後通常有兩種人,一種是自我感覺良好而依舊找不出問題的人,另一種則是發現自己問題在哪裡的人,而通常以後者居多數。有趣的是,透過寫心得這個過程,我甚至看到有人會寫出「雖然我沒學會太大具體的技巧,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觀念徹頭徹尾的改變了」之類的話;說來有趣,不只一位在心得中透露出這種訊息的人,在上完課後立即進入談判的場合時(目前最快的紀錄好像是隔天),居然成果比他自己想像的更輝煌。而這就是我想要告訴各位的:觀念的改變以及錯誤的修正,遠比你學會了多少所謂「技巧」更重要。談判很簡單,就是要讓結果更好,並且能夠確實地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和目的,而我們許多學員在這些方面的成效都相當不錯,而且其中有不少人都幾乎是即學即用的獲得很好的談判成果。所以,擔心的不是你還不知道該怎麼去談,而是你是否願意帶著全新的思維去談、用新的角度來看整件事情,而我對各位深具信心。

另一篇我覺得很值得推薦給各位的心得,來自一位國中老師祥琪。或許有人認為,談判不都是商務人士才該來學的嗎?為什麼一位國中老師要來學談判?事實上,祥琪並不是唯一一位為人師表的朋友來參加這個課程,過去也有好幾位國高中老師曾經報名參加【一談就贏】。談判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無論你的身份為何,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或工作上都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我很高興祥琪願意選擇參加這個課程,而我也希望【一談就贏】能對她處理各種問題上有所幫助。

她的心得共有8點,真的可說是字字珠璣,讓我很想全文引用。不過,我還是先引用個其中3點,另外幾點就請大家自行點進她的心得(心得全文點此)欣賞吧!

〖有沒有解決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寫作業期間,不斷思索談判對自己的意義。上課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所有想像和準備都是失準的。

「有沒有解決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是重重打在我的頭上的一句話,也才了解之前對生活的設定都在浪費自己的力氣。在生活中朝夕相處的人不見得就是需要去處理的人,他的問題不見得是我的問題,問題沒有來找我,我沒有必要去找問題。就算這些與我生活目標不相干的人涉入了我的生活範圍,也不見得就要花力氣在他們身上。

釐清目的後,就能減輕生活中的不必要。

#重點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他為什麼這麼說

#解決問題不見得是要得到最佳結果

〖知道不一定能做到,先做到才知道有沒有效〗

課前準備時,我非常擔心自己完全不懂大家所談論的所有「專有名詞」,上課後才知道熟背那些流程是件沒有意義的事。重點是用得出來嗎?我不斷在每個活動之後檢討自己,為什麼沒有連結到活動前的上課內容,即使知道自己是個學習者,但是每次都像是個向虛無揮舞武器的戰士,在每次檢討中不斷削弱自己的戰意。

課程第二天的隔日,我得面對一個之前我會迴避的場景,此時想起了3*3的練習,在心中把3*3想好(其實只有3*1),突然就擁有勇氣去面對自以為的衝突。(結果並沒有衝突在那裡等我)

#不要害怕談判過程中的拒絕橋段

#早點出現才能早點解決

〖迅速修正_想要修正,也得要知道要修正什麼〗

一維的思考就足以應付如象牙塔的生活環境,來到多對多的情境真的很吃力。第二天的演練,用心良苦、絕不「劇透」的學長姊,不斷提醒「釐清目的」、「時間控管」、「徹底分工」,這幾個字不斷在我的頭上飛舞、飄搖,我始終不了解的是:「是要控管什麼?」、「有什麼工要分?」我十分佩服他組同學在演練時間前的時間內所做的準備。「原來是要做這些準備啊?!」你以為你知道了要做什麼準備,就有機會用上嗎?事情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下個演練永遠不是在讓你修正上個活動的錯誤,想用上一個活動的錯誤,來面對接下來的演練,那就太天真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警醒面對每個細節。

#只有更細的細節

#不斷練習讓自己的準備更精緻

#合約規則是用來打破的

#規則也是

【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的特色之一,就是課程中有許多獨特設計的活動。其中,在第二天的演練日中,我們有個多對多的動態模擬演練,考驗的不在是你能否可以談下任何一樁交易,而是你能否把握時間、結合團隊力量、同時能夠掌握市場動態的談出不只一樁的好交易。上述多位11班同學的心得內文也多有提到這個活動和屬於他們自己的相關檢討,我在此想引用一位在一家醫院心臟重建中心擔任治療長的心怡所寫的心得(心怡心得三)。想當初,她在自我介紹時,談判當初籌建整個團隊的努力,就讓我印象深刻;果然,在發表課後心得時,她的聯想及反省也直得讓人咀嚼再三:

前一天的球員交換是引人入勝的高原壯闊,那麼租屋活動無疑是魅惑人心的起伏山陵線。

多個不同條件的物件,多人共同出動的談判,加上不停動態變化的客觀條件,房東、其他房客。。。等等,考驗的是在紛擾的環境中是否可以不犯錯地踩出每一步,以及團隊協作的順暢。

團隊協作,不是互相拼接的色塊,也不是把多色混成一色,而是同時暈染、互相交疊的潑墨畫。以事件的行進為主軸,團隊成員依自己擅長的在每一個環節伸出一隻手、雙手或是手腳並用地支撐,讓事件往大家共識的方向前進。有時候我只撐著一隻手,你雙手撐著;有時候我跨到前面去,你在後面持續提供安全的後盾。這樣交替協作,產生一股牢不可破、穩定的團隊力量。在團隊成形之後,沙推也好、試運轉也好,要讓大家對於這樣的運作有共識、有感覺,我稱它做團隊的「形塑」,也是團隊成形到開始運作中間重要卻隱形的存在,

我們確實在事前做好了分工, 但卻忽略了談判前準備不是單一方向、各自分開的動作,應該是動態來回確認的過程,因為僅止於線上的討論分工,我們只將團隊成形,沒有往下走到形塑,也忽略了調教上場時的每一個動作。

這也就不難說明了,我們在租屋活動時紊亂的腳步,像是拿到案例時,所有人都埋頭苦讀而造成原地不動;說好了時間到要回到組內集合討論戰術,卻因為大家對於這個動作認知的不同而形同虛設。最終雖然租下一間房屋,但只能說是差強人意的結果,我們損失的是,從這個活動中感受和諧運作之後產生力量的團隊共事體驗。

而當一切的紛紛擾擾嘎然停止,我們驚魂未定地站在原地,茫然看著手上的租屋契約,眼前是靜靜連綿的山峰,耳邊只有單調呼呼的風聲,那麼剛剛的鬧劇是怎麼一回事?

……談判腦的開啟不侷限在爭取甚麼的場合,而是在每一次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

過去我常糾結在雙方的對錯,但漸漸地我可以試著換到對方立場思考,不表示我認為他是對的,或是試圖說服他跟我一樣,只要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

開始習慣在每一場不論成功或失敗的對話之後回溯,然後在必要上場的時候,知道可以做哪些準備

心怡的心得共分為四篇(心怡心得二),文字優美到即使把她的心得純當成散文來看、都覺得賞心悅目;但更讓我覺得慰藉的,是設計這個課程的我在字裡行間嗅出的那種體會,知道她有多用心地去拆解每一個環節及流程,為的只是讓自己來得有意義。

「假如真的要問我內心的真正期望,就是不管你和我的主張一樣或是不一樣,這個課程能讓更多的人可以有能力站出來捍衛自己的主張,我就會覺得自己以及自己所設計出來的課程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

終於來到飛行的最後一段航程,我懂得談判不在爭得輸贏,也不一定需要改變自己的樣子,而是用一個相對平和的方式,保護自己珍視的價值。

談判時換位到對方的立場,不是為了委屈自己,而是把對方放在心上,解決自己的問題。

持續聆聽與不在現場決定,也不是示弱,而是為談判爭取了更大的空間與彈性。

贏到的是,達到目的與完成目標。

降落前機長廣播時,我已經習慣了飛機上的空氣,喜歡同行的乘客,並愛上帶領這趟旅程的機長。心怡心得一

該如何學好談判?巧雯心得的結尾,或許適合分享給每位想要學好談判的朋友:

堅持的態度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爭取冠軍只差最後一步,只要將那個隨時都可能慫恿你在最後關頭選擇放棄的「自己」打敗,只要再多堅持一下。

一直以來,自己才是我最需要打敗的最大敵人。

 
讓我們一起勇於接受挑戰,迎向一個更好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