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疫情下即使收入歸零,讓自己不會只能坐以待斃的8項指南

 前幾天當聽到三級警戒要延到6/28時,有感而發地在個人臉書上寫下這些文字,沒想到引起比平常更多的迴響。其實我平常個人臉書和用來粉絲專頁的帳號發文未必是重複的,但我覺得或許這代表許多人對我這些想法有興趣,所以我延伸把一些想法表達完整些、順便再加上8項我打算也向自己的工作團隊提醒的要點,希望也能讓更多朋友參考。





原本看到三位美國參議員來台、還宣佈會捐贈75萬劑疫苗給台灣,讓人感覺振奮;沒想到接下來就聽到三級警戒又要延到6/28,心情又感到沉重了起來。

當然,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想不延是不可能的,甚至何時能稍稍鬆一口氣,都還在未定之天。不過,就現實面來說,即使只延到6/28,那就代表我8月的新公開班也就不用招生了,而連帶影響到9月乃至之後的公開班也要往後延;企業內訓我多半在之前就已經延到9月和10月了,少數幾天還因為當初企業要求而暫訂在7月和8月的,也很可能往後延。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我從5月開始就會有連續4個月不會有進帳,同時還得退款給之前一些已付款的人。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疫情時搞不好連一塊錢的收入也沒有;我還算運氣好的了,雖然還是得付同仁薪水,但起碼固定開支還算少。在這種情況下,尤其對那些固定開支很多的人來說,說要不煩悶是不可能的。

其實我從踏入社會至今,已經遇過兩次像這種因為收入大減而令人發愁的時刻了。一次是我當時辭掉工作、跑去美國讀書,就這樣過了兩年入不敷出的日子。即使加上貸款,我和我太太兩人的學費及生活費還是沉重的壓力,真的到了兩個人一到冬天就必須擠在同一個房間、因為我們連暖氣的錢都困窘的付不出來的狀況。即使如此,其實到了第二年就已經幾乎要山窮水盡了,那時我才知道起碼懂得談判有多實用,因為我在學校百般拒絕的情況下,還是去爭取到了一份助學金和研究助理的工作;雖然扣掉學校宿舍的費用後,每個月只剩25元美金,但我還是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下去。

聽起來好像很堅忍卓絕,但當時的我也不只一次問自己:這樣做真的值得嗎?因為當我放棄工作去求學之前,我已經是個年薪超過百萬的小主管了,重新當個一開始一毛錢收入都沒有的學生,心中冷暖可想而知。而且我還暫且不用先管心中的感覺舒不舒服這件事,因為我先得解決吃飽穿暖的問題,當時的狀況真的連回想起來都心有餘悸。

還有一次,就是我幾年前決定要轉換跑道來當個講師的時候。坦白說,當時多數的朋友都覺得我瘋了,因為在我當時的年紀要放下大公司總經理的位置不做、而來幫其他人講課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啊!就從實質的影響來看,無論是收入、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一個默默無名的講師跟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根本沒得比;許多高階主管即使願意來做我現在這一行,大概都是等到退休之後才會考慮的選項,所以通常是比我當時大個10~15歲時才會做出的選擇,而我只因為個人的志向就決定這樣做,就多數人的期待來說,實在不算是聰明。果然,轉行前14個月的收入加起來、都還沒有我之前上班時一個月的薪水來得多,即使還不到斷糧的程度,但我當然也會因為入不敷出的情況暗暗發愁。



即使我已經遇過兩次收入大減的狀況,現在的我也雖然又比之前的財務狀況還更好一些了,但我就已經習慣這種感覺而不會擔心了嗎?當然不是,因為誰都不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麼變故,而相信許多人應該都會和我有著一樣的擔心。

不過,我從去年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就一直和一些不同國家的朋友保持聯繫,美國、英國、法國的都有,而他們之前的狀況比我們糟多了,但顯然日子還是得過下去,而我很高興他們之中的多數人目前也都過得不錯、或起碼見到了一些轉機。

現在他們的商業機會開始復甦了,以為每個人都會奮起努力、把過去一年多來損失的賺回來嗎?我很訝異的發現,其中有些人經歷生離死別之後,反倒選擇在此刻回歸家庭,不想再繼續汲汲營營了。我沒有多過問他們之後如何應付財務上的需求,但我想就像我一位法國朋友一樣,她很早就選了一塊房子旁有塊農地的地方定居,我還跟她們一家在她們的菜園拔過菜、然後就把那些菜新鮮上桌而變成當天的晚餐。每個人有許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個人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選擇,而對多數人來說,我相信總有路是可以走得下去的。

面臨著這種收入幾近歸零、帳單或貸款卻還是要付的狀態,與其坐等政府如何紓困,更重要的或許是如何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說來也巧說,我前一篇才寫了「從《火神的眼淚》到《那些要我死的人》,再到扣人心弦的《東城奇案》」主要就是藉著《東城奇案》這幾部影集或電影來談談大家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而或許有些朋友也可以參考一下。

其次,與其對疫情發生後的許多社會狀況不滿,其實我更希望振作的是自己和我們公司團隊的表現。我寫下了以下8點,原本是想與我的工作夥伴分享的,但我也公開分享在這裡,因為我相信其中的一些要點,或許能讓不同性質工作的朋友也派得上用場。

1. 以終為始的規劃專案進度:許多人工作沒有效率的原因,就是事情遇到一件做一件,好像自己是個只會接受他人交辦任務的機器人,沒有自主思考和規劃能力;但假如真是機器人也就罷了,偏偏又沒有機器人的速度和準確度,最後的結果就是天天被老闆或上司追著跑。

其實這點和是不是疫情在家工作WFH毫無關係,多數人單純就是工作習慣不好,但以前每個人擠在一間辦公室、大家吃大鍋菜好辦事,現在每個人都遠距工作而更看得到獨立作業的進度後,這才發現連要推諉卸責時都找不到對象。

要修正這點很簡單,其實就是要抱持一種以終為始的工作態度。以終為始是什麼意思?白話點說,就是先把每個你期望達成的成果列出來,然後再根據每項成果必須得到產出的時限,去安排這個專案的執行步驟、時間、以及檢核點。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善用甘特圖或其他工具去進行排程,你可以使用任何你覺得容易上手的工具,但重點是懂不懂得區分成一段一段的小工作,而不要妄想一步就到位,這樣你就會因為自己的惰性、總想著把手頭上這件事做完後再做下一件,然後就發現自己在無關緊要的事上浪費太多時間,到頭來反而是最困難、最需要花時間思考的事,卻總在火燒屁股的最後一天才開始進行,然後就只能測試自己挨罵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前面提到的規劃及分段工作就算一開始做得不夠好,多做幾次、多碰壁之後就會變好;但有些人的問題在於以終為始這簡單的四個字都做不到:不管你覺得可不可能,但目前三級警戒起碼會被延到6/28,那假定6/28現行狀況就會有所改變,有什麼事情是到時候我們就要準備就緒的嗎?再從那一天往回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該怎麼規劃進度,而不是到了那一天才回報說還沒完成。當你的to-do list上應完成而未完成(carry-on)的事項太多,你該問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你是還沒到期之前就知道無法完成,還是到期之前的那一天你才發現無法完成?假如是後者,你缺乏的不是完成工作的能力,而是面對工作的態度。不要每天都只會罵別人是慣老闆,當你經常性的到了期限才發現做不完、或根本沒做,而你連事前告知你的主管或老闆都做不到,你其實連工作的資格也沒有,因為你造成的從來就不只是你一個人的麻煩,而是整個團隊或整家公司的麻煩。

2. 有效運用時間:其實不管是不是在家工作,每個人本來就都該有效運用時間。但在這段被疫情影響的時候,你應該要讓自己更能有效運用時間。

我了解有些雞湯型的文章是寫來讓大家平心靜氣、不要鬱悶用的,但我其實很不能接受「疫情為世界按了個暫停鍵」這類的說法;除非你現在已經被裁員了,然後這段時間也找不到工作,否則無論你覺得待在家裡有多悶、又或者每天都不能上餐廳或跟朋友聚會有多煩,這個世界其實從來沒有停止轉動,而你當然也不能讓自己靜止不動。

相反的,就我現在看來,反倒是很多以前一天就能得到回覆或收到貨件的事情,現在可能要等上數倍的時間,因為其他人可能也在分流上班,所以無法像之前一樣那麼即時的處理我們的需求;又或者產線就是沒有那麼多料、也無法消化像平常那麼多的訂單,所以我們等候的時間就只會更久。在這樣的情況下,萬一你只讓自己等到對方有人回應再處理,你很容易就會讓自己創造出更多流程上的瓶頸(bottleneck),然後就是更浪費時間而更沒有效率。

所以,我非但不認為疫情為世界按了個暫停鍵,我反倒覺得這波危機成為一個很好的試金石:潮水來了,我們就會知道誰沒穿褲子;在這段運作不順暢的期間,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基本的工作習慣和時間規劃能力到底及不及格。

我不想寫一整篇其實每個人從一加入職場就應該做好的基本事項,但假如你對我接下來提到的這幾個詞不熟悉、或者你平常根本沒有這樣區分的習慣,我建議你趕快利用這段期間讓自己趕快上手:為了有效分清楚每個待辦事項輕重緩急,你必須要知道哪些事是(1) 專案事(2) 日常事項(3) 回應事項。專案事項要套用前一點的以終為始排時程、分階段或步驟來做,日常事項是你每天都要做的例行事項,你當然也應該每天都分出一到多個固定時間來處理,既不是等專案事項要處理的工作都做完再來處理,也不是等日常事項都處理完再去思考專案事項要怎麼進行,而本來就是應該善用一整天的不同時間來處理不同的事情。

至於回應事項,就好像你臨時收到一個line訊息或一封e-mail,你該第一時間就去處理它嗎?假如是這樣,你就可能會被艾森豪矩陣中所謂「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項綁死,而每天只在接別人的或回別人的e-mail就不用做其他事了。但難不成所有回應事項都選擇不回應而自己做自己的?當然不是,因為其中若真的有火燒眉毛而真的要即時處理的事件就糟了。

我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曾經有好幾年過著每天會收到200~400封e-mail、同時我一天有6到8場內部和外部的會議要參加,然後我當然還有自己的案子要做,而不是只要每天開會和回應其他人就好。所以我不想把艾森豪矩陣再花一整篇文章講一遍,但我除了善用零碎時間外,我每天會有固定兩到三段時間是去處理這種隨時會進來的e-mail或訊息的,然後我不是用這幾段時間真的去把每個e-mail或訊息回完,而是要用最快的時間在當下判讀那究竟緊不緊急,而把不緊急的事項通通移到另一個固定時段去統一回覆處理。這些或許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我觀察到,很多人有個莫名其妙而又很差的工作習慣,那就是其中有些是必須要與其他人、而且通常是和外部對象聯繫的事項,這些習慣很差的人卻老是拖到夜深人靜、也已經沒有人去回覆他的時候再做。也許聽起來很嚴峻,但我自己是這樣不假辭色地告訴自己的同仁:永遠搞清楚現在是不是已經超過下午五點,也永遠搞清楚現在是不是禮拜五、或連續假期的前一天,假如你永遠都拖到這一刻才開始去找人,萬一找不到、或很大機會對方也不會即時給你一個答案的話,你是不是都得等到隔天或下個禮拜?假如是年底或農曆新年假期的話,你是要等到下一年嗎?我們從小就聽過「今日事,今日畢」,但事情可能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不過你在什麼時間點做什麼事,卻可能會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這裡也不得不發洩一下負面能量:由於我現在作為一個講師的工作性質關係,在疫情之前,我本人可能白天都要上課、起碼到下午六點之後才能打開筆電或看手機。我們公司的同仁卻不曉得什麼時候養成一個壞習慣,既然我不會即時看到,所以乾脆什麼時間都拖到晚上再來告訴我;告訴我的時候假如已經是做完了、知會我一聲倒也罷了,但經常讓我目瞪口呆的是,後來我最常收到這些訊息的時間是晚上12點前後,讓我有一次真的忍不住對他們說,「什麼事都在12點告訴我,我是不用睡覺了嗎?」當你因為自己怠惰而必須要搞到凌晨兩點、三點,那還可以說是你自己的事;但當你的同事半夜臨時丟給你一件事、而要讓你繼續弄到凌晨兩、三點,我想每個人都會火冒三丈吧!

讓我講一個最暗黑的說法好了,很多人工作習慣差就算了,居然連打混摸魚都不會,真的讓我吐血。就算你每天都在摸魚做自己的事,你好歹分成早、中、晚各發個訊息給同事或主管交代不同的事,對方搞不好還以為你夙夜匪懈的一整天都在忙工作;像這樣每天都把自己的事情弄完之後,再把一堆自己弄不完或無法決定的事情在深夜12點推給另一個同事,這跟職級大小無關,而是任何人都會翻臉吧!尤其萬一現在是在家工作的人,你到底還有什麼理由是不會在白天時間把事情辦好及交代清楚?



3. 提前做好更多備案:其實在指揮中心公佈三級警戒延到6/28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今年全年公開班更改報名和上課日期的版本了,所以在一公佈之時,我就能即時交代工作同仁,不只是這些課程日期的變動,而還包括應該利用這些延後而產生的空檔進行哪些其他時間,這就是預先做好備案的好處。

而這樣就夠了嗎?當然不夠。你還應該做好萬一延到暑假結束的備案、萬一延到十月的備案、萬一延到年底的備案,而且當然不只是把既有活動的延期而已,而是像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連結點此),你可能要思考轉型和商業模式變更的可能。

不過在家工作讓時間變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讓自己不用急就章地慢慢想,與其每天都在調整,不如想清楚一些、再整個安排妥當。唯一要提醒自己的是,千萬不要只有一個備案。

4. 別把問題就這樣擺著:疫情之下、收入歸零,真的只能那麼負面的看待嗎?我自己也不是個多積極樂觀的人,但從另一個角度想想,既然沒有生意可做,起碼很多時間就這樣空出來了。以往有很多時候,遇到了一些一是之間想不出辦法的問題也只能擺著,雖然覺得這樣懸而未決也讓自己覺得不妥,但畢竟每天事情上門都要忙,很多問題擺著也就是擺著了;更有一些事情,當初其實真的是急就章的趕鴨子上架硬做出來了,但那個成果其實只是自己勉強可以接受的水準而已,絲毫談不上滿意。

因此,面對疫情來襲、生意大減的這個時候,我們起碼可以對自己有這兩項要求:首先,不要再習慣把問題就這樣擺著;其次,把之前那些已經擺了許久的問題翻出來,就算當初已經應付過去了的也好,趁這個時間想想看該怎麼優化。

舉例來說,假如你是一位餐廳老闆,這段不能內用的期間,你為了維持一個基本的生計、又或者只是不要讓老顧客忘記你的存在,你開始推外送外帶,這是一個不得不做的作為。但除非你這樣就已經忙不過來,否則你應該趁這個機會想想,自己原來的生意型態有沒有什麼需要轉變的?也就是說,你不該只思考疫情來臨時該怎麼應變,而應該思考將來有一天回復正軌後,自己真的還要照原來的方式經營下去嗎?菜單需不需要更改?定價有沒有需要調整?外帶的餐盒及保溫方式需不需要再加強?不要等到變動來臨時才思考,而要從現在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再舉一個餐飲業肯定有感、但其實非餐飲業的人也很需要思考的一個例子:很多生鮮食材趁現在一定非出清庫存不可,但其實庫存真的非要保持在之前的水準不可嗎?這不只是現金流的問題,同時也是訂貨週期和風險管理的問題。不管你是賣電腦3C的、還是開超市的,當生意順風順水的時候,你只會覺得沒有貨可賣好可惜,但當現在這種時候,你就會發現庫存也要成本,而萬一最後必須倒貨換現金的話元氣更傷,因為我們總不能像某位老董一樣、永遠開180天的票去凹廠商吧!因此,你會不會從現在就開始思考這一連串的經營問題,還是你只知道借酒澆愁、讓自己迴避這些問題,就會決定疫情過後誰還會站得起來、誰又會一蹶不振。其實根本不用等到危機來臨,我自己之前在一家知名企業任職時,老闆每天只盯著我衝高業績,但我除了讓業績屢創新高之外,我同時還連庫存及一些行政流程都檢討了一番,後來我們在那個年度就順利的把倉儲成本下降了近25%。所以其實只是做不做的問題,而不是該不該做的問題。

即使你不是老闆,但針對像第1點和第2點的個人工作習慣來說,其實別把問題就這樣擺著的原則是同樣適用的。當你把所有專案或待辦事項寫下來,即使再怎麼不願意那麼按部就班的畫個進度表,也拜託把所有事項都分成下列3個狀態,你就更不會錯過及時處理的時機:(1) 準備待辦(Prepared)(2) 進行中(WIP,Work in Process)(3) 已完成(Done),然後你就會發現,許多事情都還停在準備待辦的話,自己實在太沒有效率;很多事情你以為自己已經做完了,但當你要把那件事移到已完成時,才發現原來自己還差一個步驟而還沒完成,又或者是已經完成了、但還沒有通知要接手處理下一步工作的同事。每個人的工作都會有許多因為慣性而產生的盲點,而這些簡單的標籤型區分,就可以讓你減少這些盲點的影響。

5. 強化溝通,為彼此打氣:愈是在現在這個生意不得不陷入瓶頸的關頭,我們更應該要強化與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是要為彼此打氣,以免大家還沒因為賺不到錢就關門大吉,就先因為情緒低落而撐不下去。

針對溝通,其實在疫情沒來前的平時就該做好,但現在假如空檔更多、大家遠距工作而不能見面的機會也更多,當然應該要做的更好。最基本的就是不要只有單向簡單的回應一聲「好」,而是要告訴對方「when」,也就是何時能做到。

至於加油打氣的PEP talk,同樣也是個大家本來就應該要做好、但多數我們台灣人卻經常害羞地做不好的一件事。關於PEP Talk,大家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一篇(《PEP TALK:信心喊話的力量》── 從職場到家庭,讓我們成為一個能夠激發他人無限可能的強力推手)。假如你以往不覺得很重要,請回想自己當初讀書時、全班一起在運動會跑接力賽跑的時候,不管是小學、國中、或高中,接力賽是只要自己拚命的往前跑就好了嗎?假如你不管別人接不接的住、而就只是把棒子一遞,接力棒落地而必須重新撿起來的話,其實也會影響整體成績;而接力賽只是前後各一個棒次的選手合作就行了嗎?其他棒次的選手、或班上沒有參加的其他同學,在旁邊的加油或大聲喝采,很多時候更能激發我們的動力,也能增加整個團隊的向心,而其實我們在工作時也很需要這樣的感覺。

這點就不得不稱讚我的同事了,因為我之前常半開玩笑的對他們說,別看我這樣經過大風大浪,其實我也是很需要PEP Talk加油打氣的;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也不曉得為什麼,他們突然在發訊息給我時,會比以前在句尾多加了個「謝謝」或「你選的很好」。不要小看這幾個字,其實我看到時真的會精神為之一振啊!PEP Talk其實比大家想像的更有效,尤其是這段期間,大家應該都對每位工作夥伴彼此都能多給一些加油打氣及鼓勵。



6. 從營收導向,轉為顧客關係導向:沒有人不喜歡衝高營收,但對包括我自己在內這些受到巨幅衝擊的行業來說,這種時候還在想什麼顧營收或不要虧本的話,反正也緩不濟急,所以除非你打算把生意收起來並另起爐灶,否則你應該把生意的經營從營收導向,轉為顧客關係導向。

所謂的顧客關係導向,你可以先從三個方向思考起:(1) 我該改善哪些設計,讓顧客未來的體驗能夠變得比現在更好?(2) 等到疫情過後,顧客還會不會想起我的好?以及可能更根本的(3) 疫情過後,當他們還需要我的服務時,他們還會知道我還活在這個市場嗎?他們又容不容易找到我們?

其實營收導向和顧客關係導向最大的差別,其實就是一個是被動(reactive)的處理顧客所在意的問題,一個則是主動(proactive)的去解決顧客會在意的問題,而妙的是,多數企業、甚至是大型的知名企業也一樣,其實在生意好的時候反而是被動的才會去處理顧客的問題。就像最近電商平台需求量大增、但物流卻應付不來一樣,跟我們這些面臨存亡危機的人狀況剛好相反,那些電商業者現在正是大發利市的時候,而主要的幾個電商平台更是生意好到出貨都出不完。試想,假如它們在之前的時候就曾面臨過顧客抱怨物流或系列出錯的問題而不思改進,到了現在豈不是更無法應付?我不想指名道姓的在這個節骨眼用個人經驗去批判個別業者,但我很清楚地知道,某些平台棄消費者於不顧的心態是很明顯的,所以當它們營收大幅衝高、甚至許多人還覺得它們的到貨時間搞不好還優於其他家時,我個人其實是毫不看好的,因為看起來它們到現在都還是營收導向、而不是顧客關係導向,所以若不從基本開始修正的話,假如十年後那些業者還沒倒,那只能說台灣的市場實在太好做了,居然都沒有什麼新的競爭者靠著更好的服務去扳倒它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更讓人擔心的是那些物流及貨運業者。其實台灣長期以來的狀況就是人人都想免運者,導致那些物流業者也只好盡可能地壓低成本,最後就是司機和理貨等第一線人員都拿著低薪而做到累不過來。即使再怎麼無法消化現有的物流量,公司經營層乃至整個社會還是期望他們共體時艱的撐下去,但我們所期待的速度等服務質量卻不想受到影響。請問,這樣的等式要怎麼維持下去?台灣長期以來都靠著一些不等式來維持這個社會的運作,而不等式的另一端卻是許多人的血汗,而財團和許多既得利益人士卻一毛錢也不想少賺,只要面對著虧損就嚷嚷著政府應該拿我們的納稅錢去補助,這真的是一個我們期待的社會嗎?我們每個消費者應該拿更多錢去餵養那些實質上在壓榨我們的企業嗎?大家在家促進宅經濟的同時,也不妨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因為現在的你或許還有薪水可領而不愁吃穿,但假如愈來愈多收入歸零的人就這樣垮掉之後,到時候就剩下你和那些靠著壓低經營成本為生的大型企業,你認為自己有可能從它們手上佔到便宜嗎?

先把社會公平這件事擺一邊,拉回顧客關係導向這件事來,其實具體的指標有三:① 顧客留存率(retention)② 目標客群轉換率(conversion rate)、以及③ 產品利潤結構(profit margin),簡單說就是你該賣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給你的顧客才會最賺錢,而不是多賣出一件是一件。

話又說回來,很多時候危機就是轉機,而我相信現在正是如此。當生意大好的時候,很少人會見到有生意上門卻不做;但現在正是個讓自己沉澱思考的好時機,可以讓自己好好想想上面那三個方向及三項指標。因為營收導向和顧客關係導向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很多時候營收增加了,利潤不但沒有成正比的增加、在某些實例上反倒可能獲利更差,中間的差別不在於你的財務報表學得好不好,而在於你懂不懂得如何進行客戶的分析及管理。這點要談起來就更無止盡了,之後有機會再獨立寫一篇文章另外與大家分享。

7. 思考中長期的目標及計畫:有人或許會說,現在就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還想什麼中期或長期的計畫?會說這句話的人,其實通常是現在還有一線生機而撐得下去的人,因為你相信只要自己願意做、就多少還是會有生意上門,所以不要妄自菲薄;相對來說,真的收入歸零而可能陷入危機的人,就可能比較了解我的意思:反正此時此刻做什麼都於事無補,雖然總是還得活下去,但看眼前不如看未來吧!

所以,不管你過得下去或過不下去,不管你現在是自己開業當老闆、還是還有人會付你一份薪水,我希望大家都能想想,中期的5年之後,你的人生或事業目標是什麼?長期的10年或20年之後,你的目標又是什麼?因為不同的目標會有著不同的道路,而不同的道路也會引領你到不同的未來。

此刻的我自己也沒有什麼具體的答案,而我也相信我個人的答案也未必適用在其他人身上。但我很清楚的知道,逃避這個問題,只是讓自己在下一個大浪來時、更可能會滅頂而已。廿年之前,我們常開玩笑地講,萬一現在的工作做不下去了,那不如就去開家麵店賣牛肉麵吧!後來發現,不但要開家讓客人願意上門的麵店也不容易,而遇到像現在這種時刻,萬一你是一家以內用為主的麵店或咖啡店的話,搞不好只能關門大吉了。所以,將來你究竟想做些什麼?你又有什麼備胎或後路?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現在就應該好好想想的問題。



8. 讓自己動起來:不過,不要只想而已,讓自己設法動起來。這裡指的不只是防疫待在家時、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而已,而是不要讓自己沮喪就不想動,也不要因為不再有日常工作就容許自己慢半拍,設法讓自己保持活力,而且也不是漫無目的的空想,而是要以能夠引導出一個具體的行動為優先。事實上,怎麼讓自己心理上健康到承受得住寂寞,而又能讓自己保持活力的有所行動,才是決定誰能成為後疫情時代贏家的關鍵。

然後,我也很能感同身受,你或許每天上網或看電視,都會看到一些不幸的消息而覺得很煩悶,但你也不可能讓自己斷絕於世界的往來。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看到許多消息或新聞報導時也會忿忿不平,當我往下看到那些留言時,我更會恨得牙癢癢的,覺得台灣哪有那麼多挑撥是非的腦殘。但其實生氣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無濟於事,所以請大家務必要看看我之前寫的另一篇(前文參此),假如你無意把全文看完而知道批判性思考有多重要,好歹讓自己看看那個被暱稱為「嘴砲金字塔」的三角形吧!當你看到許多網路上的言論而憤恨難消時,無論你認為自己的主張多有道理,這時黨同伐異的去攻擊與你不同的主張、或是去挺與自己相近的言論,都是一件無謂的浪費時間、且搞不好只會累積更多仇恨值的事。那要怎麼讓自己不生氣呢?難道我們只能選擇麻木嗎?當然不是。看看那些發言,然後試著對應到那張嘴砲金字塔的圖,試著讓自己辨別留言1是批評語氣、留言2是因人廢言、而留言3則是純粹惱羞成怒的辱罵……試著讓自己做這些練習,然後你就會神奇的發現,自己突然能夠冷靜下來了,同時也更能宏觀的看待這些刻意扭曲或單純只是發洩的陳述。

為什麼要做這種練習呢?因為你將來會發現,日子總要過下去,但有了這些練習之後,我們就更能不被激怒而更可以保持冷靜;不只如此,不管什麼人或什麼團體,其實他們都有他們各自的利益和企圖,你無須讓自己選擇支持任何人,但你可以從中鍛鍊自己不被別人騙去的能力。

在寫這篇文章原始版的那一天,由於接下來在凌晨三點半就有NBA球賽,所以當時寫完就已經凌晨的我索性不睡了,就這樣一路看到早上六點,但當天遺憾的小牛還是被快艇淘汰了。回想兩年前的今天,我人則還在美國的哈佛大學參加談判學程而奮戰。回台灣時,我由波士頓到多倫多轉機,機場到處都是”We The North”的標語牌,因為那是多倫多暴龍隊當年的口號,而那年多倫多暴龍拿下了NBA總冠軍。兩年後的今天,暴龍隊連季後賽都沒打進去,而去年在NBA總冠軍賽交鋒的湖人和熱火,這兩支球隊今年卻雙雙在季後賽第一輪就被淘汰。

這個世界的變化,就是那麼快,也就是那麼難以預測,而我們也只能讓自己設法去適應像這樣永不停止的變化,因為不管景氣是高峰或是低谷,我們絕對不想就這樣被淘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