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哥吉拉:怪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從哥吉拉大戰基多拉,來看如何因應公司內的派系鬥爭及權力平衡

此刻的我正在美國,二度參加哈佛大學的談判學程。啟程的那一天,正好是《哥吉拉:怪獸之王》在台灣的首映日,所以我是先去電影院看完之後,才趕著去搭機的。

這部電影有那麼非看不可嗎?老實說,就我個人而言,答案的確是肯定的;我早做好心理準備了,無論好萊塢會把劇情折騰得多麼光怪陸離,光是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哥基拉、蝶龍摩斯拉、三頭巨龍基多拉、還有翼手龍拉頓大混戰,真的無論劇情是什麼都無所謂,只要能再現我們童年時的這些經典怪獸英姿就夠了。


這是否是一部好看的片子,主要看你是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但無論如何,以今日好萊塢的視覺特效技術,即使你只是抱著一個看爽片的心情前來,應該都不會失望;假如可能的話,選個D-box4DX之類會震動搖晃的座椅,應該爽度會更有加乘效果。

《哥吉拉:怪獸之王》的劇情其實很簡單,講的是人類與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的共存。在現實世界中,作為人類的我們無止盡的糟蹋全球的生態環境,我們會想到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該怎麼辦嗎?別開玩笑了,即使我們開始關心起身邊的動植物,絕大多數的人類及政府組織關切的也還是由因為這些生態破壞後、人類的生存也會受到威脅為出發點,根本和尊重其他生命沒有太大關係。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來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真的再貼切也不過,因為他們的存在似乎只為了滿足我們生存的目的而已,人類對他們而言,不折不扣的就是劊子手。

然而,若是人類之外的其他生物不再只能任由我們宰割了呢?

整個《哥吉拉》系列的設定,就是來自於人類並非是地球上最具有主宰權的生物;許多史前的泰坦巨獸其實隱藏在地球的許多角落。一個叫做君主計畫的機構,數十年來一直在研究這些巨大且充滿破壞力的古生物,因為他們相信,假如人類的存在只會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這些泰坦巨獸就是重建這種生態平衡的最大希望。

這種立場聽來很弔詭,是不?我們本身就是人類,而我們的存在正在破壞這個地球也是事實;但假如要重建生態平衡,豈不是要反過來消滅人類這種禍亂根源才是?想到就讓人膽戰心驚啊!

當然,電影簡單化了這樣的立場衝突,有一派激進人士喚醒了基多拉,而17隻泰坦巨獸的多數居然都聽從基多拉的號令及呼喚,開始毀滅人類文明的行動。於是,另一派的人類只好召喚之前也毫不留情摧毀人類城市的哥吉拉,讓他和基多拉大戰,才能挽救地球的命運……

姑且不論哥吉拉為誰而戰或為何而戰,也不論為什麼他怎麼分清楚誰是好人而誰是壞人,看完《哥吉拉:怪獸之王》之後,總不能只是爽完就算;這樣的角色及劇情設定,其實很適合拿來引伸說明如何應付職場乃至各種不同團體中的鬥爭。

是否曾經遇過這種狀況:公司中有個明星員工逐漸坐大,不僅開始桀驁不遜而不聽號令,而且他所帶領的部門也只以他馬首是瞻;其他部門不是也跟他們沆瀣一氣,就是被逼得只能仰他們的鼻息而苦不堪言,甚至很多人乾脆不做了,只因為不想再看這群人的臉色,也不願意自己的意見被打壓。

以為這樣的狀況只會在一家公司的內部發生嗎?事實上,在很多不同領域都有這種恃寵而驕的人,總以為自己的能力頂天而比誰都了不起,但卻又沒有真正負起真正引導大家向正確方向前進的責任,反倒靠著打壓比他資淺或名氣沒那麼大的人而更加坐大,因為他沒有什麼成大功、立大業的想法,而單純只是想要當個別人都得聽他話的頭,正如基多拉一樣。假如是個有平定天下野心的梟雄倒也罷了,但這種人的最大麻煩,在於他的確有他的才能,但卻心胸狹隘到一個惡霸,至於他的名字叫基多拉還是胖虎,其實都沒有多大差別。


所幸,我們有了《哥吉拉:怪獸之王》這部電影,除了讓我們得以看到哥吉拉大展神威之餘,也為上面那個問題提供了三種重要且務實的解決方式:


1.
為對手預備對手。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或一家公司的領導,你很可能會希望用嚴刑峻法而讓底下沒有人敢造反。只可惜,除非你是來自對岸的維尼,否則想要每個人都乖乖聽話只怕是幻想。

那麼,該怎麼面對讓你頭痛的大牌員工呢?就像電影中的人類找哥吉拉來對付基多拉一樣,你也應該隨時準備好一批野心勃勃的名單,只要一發現有人坐大,馬上暗示並提拔另一個想要上位的人,然後雖然會經歷一段讓人揪心的醜惡鬥爭過程,但若順利的話,就會產生權力的制衡;若能再接著設計有效的誘因,起碼能夠利用兩派人馬的競逐而達成公司短期內的目標。

你或許會說,哪有人去鼓勵形成小圈圈或內部鬥爭的呢!是的,過多的內爭絕對會造成內耗,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假如你的公司冒出一個像基多拉一樣的破壞王,你又難以把他快刀斬亂麻的除之而後快(即使可以,通常反作用力也會讓公司元氣大傷),當他找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會是一個短期比較可行的辦法。

假如更積極正向一點來說,當你在培植公司的領導人選時,萬一每個都只有成為惡霸的材料,那當然就只能讓鬥爭循環不已;但若其中一個人才真能出類拔萃到成為公司的棟樑,那麼只要撐過這個鬥爭的陣痛期,這個人才很可能可以提出更有效解決的方式,例如不靠原來那隻基多拉而也能拿下訂單並創造業績,那麼問題自然就能柳暗花明。



2. 讓幫手也有幫手。別說頭被咬掉都還能自體再生的基多拉了,就連不曉得為什麼臣服於他的拉頓,看起來也不是哥吉拉三兩下就能應付的狠角色;倘若其他狐群狗黨也一起來圍攻,強如哥吉拉者就一定還是穩贏的嗎?當然不是。因此,你要讓哥吉拉也有援手,就像片中的蝶龍摩斯拉一樣。

在電影中,並沒有太多解釋摩斯拉為什麼會站在哥吉拉那一邊;但就一家公司或一個組織來說,你必須要進行人才盤點,並要像重視商品組合(一家公司通常要有符合不同市場族群、以及因應不同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產品線)般重視人才組合

許多公司經常有人就用,又或者覺得某種類型的人好用、而就只用某種人,其實這都是相當危險的。

我在各大企業講授管理及領導的課程時,經常會現場請大家做個MBTI 16種人格類型的小測驗。雖然我也了解MBTI有它的侷限性,但我的關鍵不是讓它們了解MBTI到底是什麼,而是想藉由一個簡單的分類,來看看現場成員的組合。

在絕大多數的公司中,現場有個1215種不同人格類型的同仁是很正常的,而其中大概最多的也通常就是那34種類型的人;然而,在其中極少數的企業中,我非常訝異的發現,現場加起來可能只有4種不同類型的人,而其中兩種的人數還特別少,也就是那一家公司可能多半都是另外兩種人格類型的人。

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呢?通常這都不是巧合,而只有兩種可能:(1) 這家公司的 HR或老闆在選才時就傾向只選他們喜歡的那少數類型;(2) 公司文化太過強烈,對於特定行為的賞罰也相當鮮明,造成其他類型的員工即使加入,也會覺得沒有發展空間而很快走人。

假如這樣的狀況發生,好處是這類公司的內部通常都不會有什麼衝突而決策明快,但壞處就是問題也常常因而被掩蓋了而難以及早發現,又或者是人才到用時方恨少,到了面臨市場快速轉變的當頭,公司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不同類型人才來因應而慘遭滅頂。

即使是哥吉拉也需要幫手,而他需要的幫手不是只要能來打群架就好,以蝶龍摩斯拉來說,他具備哥吉拉沒有的飛行能力,而且還能在哥吉拉被擊倒時幫他療傷充電。因此,不僅要讓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人能有更多幫手,而且是要有不同能力的幫手。


3. 最快的決定常不是最好的決定。尤其是在公司經營的決策上,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快刀斬亂麻,但其實很可能變成病急亂投醫。明明想要把對手一招斃命,結果因為自己考慮不夠周詳,反而會讓自己一失足就送命。

我之前在一家外商公司服務時,有次全球的業務總監來視察時,問我的主管如何和客戶談判?我的主管當時得意的說,為了堅持公司的立場,他已經一律拒絕客戶了。他原以為長官會稱讚他做的好,沒想到那位全球業務總監語重心長地跟他說,「大衛,只說no是很容易的啊,但我們的工作真有那麼簡單嗎?」

我還記得送走那位業務總監後,我這位台灣區的主管當著我們的面、把那位他的上司幹譙了一頓(光這個動作本身就很蠢,你若會向自己的下屬抱怨自己的上司,請問你會創造出一種什麼樣的組織文化?),用的詞甚至是「那個XXX國的混蛋什麼都不懂」;國名就恕我不寫出來了,但這種話其實真的對別人的國家毫不尊重,也對解決問題毫無助益。

我自己到後來不斷的在業務這條路上挺進,我的職級及所負責的範疇和業績金額早就遠遠超過當時那位主管,所以我更對這段往事有更深的體悟:我們當然可以向索求無度的客戶說no,但不應該只是一味說no就算了,而是要考慮說no的影響會是什麼,對方接下來又可能會出什麼招來制衡我們;就拿合約談判來說吧,中間的談判絕對不會只經過一回合就結束,那你每回合要出什麼招呢?都只要靠一句說no就想安然度過那一回合了嗎?


坦白說,無論領導或是談判,也無論是內部衝突還是外部紛爭,即使做出了種種評估,但我們還是很難在事前就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決定。然而,我不由得發現,當我們想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一個自以為是一勞永逸的決定時,通常反而可能會產生後患無窮的後果,所以不可不慎。就像片中軍方丟下一個新研發的水底炸彈一樣,結果反而基多拉沒事,但差點把前來拯救人類的哥吉拉給炸死了。就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好了,炸彈沒用的話倒也罷了,但若炸彈真的強效而有用,而在海中的哥吉拉因此也和基多拉同時被炸死了,那拉頓或其他怪獸若再進攻的話,又該怎麼處置呢?簡單說,少了哥吉拉,軍方的備案又是什麼?當一項決定既不考慮最糟的結果(就談判來說就是所謂的WATNA,也不知道備案是什麼,這通常就不會是一個最好的決策了。

要用怪獸來消滅怪獸?你該做的不該是孤注一擲,你該想的也不該只是一勞永逸。


 
延伸閱讀之一:從沉默的螺旋到第10人法則,讓我們一起來避免眾口鑠金的錯誤決策

延伸閱讀之二:如何避免讓失意沮喪或情緒失控成為談判的殺手

延伸閱讀之三:打造職場快意人生的五項秘訣──從香港、大陸、再到東南亞,一位總經理養成之路的啟示

延伸閱讀之四:《金剛:骷髏島》(Kong:Skull Island)──史上最大金剛教我的三項團隊運作成功要素:戰場、平衡、和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