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為什麼許多人一上談判桌就犯錯?讓《頂尖名校必修的理性談判課》開啟每個人都能有效上手的談判力

很榮幸能為《頂尖名校必修的理性談判課》這本好書的台灣中文版掛名推薦,這本書其實是一本經典好書,作者之一的貝澤曼(Max H. Bazerman)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也是一位相當多產的談判書作者;另一位作者妮爾(Margaret A. Neale)目前任教於史丹佛大學商學院,而他們兩位也都在西北大學的凱洛格商學院執教過,所以說這本書是美國頂尖名校的談判課程菁華也不為過。假如大家對定錨、BATNA(最佳替代方案)、ZOPA(談判協議區)等基本的談判觀念想要有更多了解的話,不妨找這本書來看看,因為其中有許多教科書等級的舉例與說明。



在我為大家往下繼續介紹這本書不可錯過的其他菁華之前,容我先為大家揭示本書可能最需要讓大家了解的四大重點:

1. 理性談判很重要,但許多人在談判時並不理性,而且他們本人未必清楚自己不理性;

2. 經驗本身無法讓你成為談判專家,但透過正確而有效的訓練,你就可以把經驗轉化成專業的談判優勢;

3. 沒有一套簡單的談判規則可以適用於所有場合,任何做出這種保證者其實正犯下了本書所謂過度自信的錯誤;

4. 我自己很喜歡這句話,雖然在實務上無比困難:談判的目標不只是要達成共識,而是達成共識之後,應該要比沒有共識的情況更好。

許多人常以為,像現在電商這種無止盡的補貼大戰,讓消費者撿到便宜、卻讓業者虧到不行的作法,好像是新經濟才有的特色;其實,類似讓業者為了搶佔市場大餅而流血不已的事件,許久之前就經常發生。本書一開始就舉了航空公司的飛行哩程暴增為三倍搶市為例,接下來再舉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不斷跟進對手的折扣戰當例子,後來要不是已經從福特轉戰克萊斯勒的一代傳奇CEO艾科卡主動提出「不配合就以戰止戰」的停火協議,搞不好這些龍頭企業早就虧到倒閉了。

企業不都是應該要能理性決策的嗎?為什麼即使是這些當時都居領導地位的企業會如此不理性?假如連集合了許多各領域一流人才的大企業都會如此不理性,請問身為個人的我們每次都會做出夠理性的決定嗎?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多達七項錯誤觀念,我建議不管是要去進行商務談判、又或者必須管理一家公司而每天需要作出不同決策的朋友,在你能熟記之前,都應該把這七點印出來放在案頭,每天提醒自己一遍:

1. 不理性地堅持到底:有時候第一項行動方針就已經不是最有利的選項了,但還是依舊堅持下去。

2. 大餅迷思:以為你要有所得,對方一定有所失,因此錯過了協調互利的機會。

3. 定錨與調整:以不相關的資訊作為判斷情勢的基礎,例如對方剛開始談判時提出的第一個條件。

4. 談判框架:過分受到資訊呈現的方式影響。

5. 取得資訊的難易:過分依賴現成的資訊,忽略了相關數據。

6. 贏家的詛咒:若能從對方的立場思考,就能獲得新資訊或新想法,但他們都沒做到。

7. 過度自信:誤以為能得到對你有利的結果。

讓我用我自己的【一談就贏】系列課程中經常提到的概念來呼應以上幾點吧!我在不只一篇文章中都提到,「你是對的,不代表我是錯的」,所以何必陷入一定要讓對方有所損失的分配式談判?我大概也是最早提出BATNA應該是動態的人之一,所以怎麼可能會像第1點所說的,毫無理由的堅持下去?至於第3點到第6點,其實只要做好我們會在【一談就贏】中提到的談判前準備五部曲,其實就會把這樣的風險降到最低;但實務上許多人不只是談判前的準備做得不夠好,而是中間有許多步驟根本就跳過不做,那又怎麼能讓自己避開犯錯的地雷區呢?最後,凡事都以會與自己想像的不同去準備不只一個備案,就可以讓過度自信的問題降到最低。

最近才陷入一場紛爭中,對方根本連許多事實和雙方的想法都沒搞清楚,就急著用許多並非事實的說法來抹黑我們。對方的其中一位承辦人員還語帶譏諷地說,「原來我們(認為)的談判是這樣啊」;我不知道他們的心態是什麼,但我其實很為他們覺得既好笑、又可憐。先不說他們舉出的許多點均非事實了,就算看到的人都分不清楚哪些是事實而哪些不是,請問一下,指責我方是錯的,就能代表另一方是對的嗎?是在台灣待久了、看慣一堆政治人物烏賊式的戰法而學壞了嗎?不要忘記,當他們無計可施時,那些政客的確也只能搞烏賊式的戰法來換取一些空間了,但結果是什麼?結果其實通常都是兩敗俱傷,然後讓人民對於兩邊都感到灰心啊!所以當你硬是要在一場談判中去指責別人有錯時,你會得到什麼?以為只有貝澤曼教授的這本著作是這樣寫嗎?我隨便都可以找出五本以上的經典著作提出同樣的論點;假如平時不常看書,偶爾看看我的部落格,應該也能多少得到一些正確的談判觀念。正如那句經典廣告台詞所說的:不要再相信拔到獅子的鬃毛,掉落的頭髮就能長回來了。讓自己培養出一些正確的談判概念吧!

我特別喜歡《頂尖名校必修的理性談判課》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是這本書的架構極其清楚,兩位作者不但著作等身,而且均在一流名校進行教學及研究,所以肯定不會無的放矢。但連他們都說,坊間有許多教談判的書良莠不齊,這也正如我自己觀察到的一樣,許多談判書別說易不易讀或實不實用了,就連裡面的內容能否確保正確無誤可能都有問題,而且有些書還不見得是中文版翻譯的問題,而是作者本身的觀念就不知從何而來。當我去年年中第二度造訪哈佛時,其實台上主持的教授還直接講出一本知名談判書的書名而直斥其非,由此可知所謂良莠不齊的狀況有多嚴重。反觀國內許多教談判的老師也是如此,本書中提到的經驗、訓練、專業全都嚴重不足,以為自己賣過幾天東西就叫談判了,接下來他所謂的談判經歷居然就是直接上台去教別人了,請問這樣的談判是要怎麼走出去跟別人談呢?本書指出,理性談判其實有兩大策略,第一項就是要大家看清楚談判的錯誤,這也是他們為何會在前面就列出七項常見錯誤,並且接下來花了進一半的篇幅來說明並分析這些錯誤;第二項則是如何消弭這些錯誤,讓你可以靠著理性談判的模型和架構,成為一個更出色的談判者。

話說我在幾年前開始轉換跑道來當個企業講師時,許多企業內訓都會對我的銷售課程買單,反倒是一開始對我的談判課程興趣缺缺。我問他們為什麼,負責安排企業培訓課程的HR就跟我說,我的課程大綱和別的教談判的老師都很不一樣,因為看起來其他老師教了許多各式各樣的臨場談判技巧。這時反倒換成是我弄不懂了,那些所謂的「技巧」不就只是一些話術而已嗎?談判能建立在一些皮毛的技巧或名詞解釋上嗎?

現在的我當然不再會遇到那些讓我啼笑皆非的問題了,但我很希望當初那些HR和他們的主管能看看《頂尖名校必修的理性談判課》或其他堪稱經典的談判書,因為談判的教法真的跟他們想像的不一樣,包括本書在內,我們是先想辦法讓大家知道平常常犯的錯誤和盲點在哪裡,先避免犯下那些錯誤及許多造成這些錯誤的習慣,然後我們再來談如何談判。這既沒有一條容易的路可走,坦白說我也不知道為何台灣的其他老師會那樣教,我猜想可能是許多人連談判和銷售有什麼區別都搞不清楚,也連談判和溝通有什麼差別都不知道吧!

本書的內容精彩而豐富,幾篇文章是很難分享並解析完其中所有的概念的,各位還是應該自己找書來細細拜讀;不過,且讓我舉書中的經典例子來為大家簡單介紹,許多人常提到的定錨框架到底是什麼意思。

就像前面提到的其中一項常見錯誤,許多人常以為對方得利、就代表自己失利,所以死不都想讓對方稱心如意,結果反而失去了讓自己收穫更多或損失更少的機會。

你若以為對方贏就代表自己輸,代表你認為雙方談判協議的標的空間就是一塊固定的大餅,所以非得要爭那塊餅能分到愈多愈好。這種談判就是一種分配式的談判,結果很可能只能走向零和,也就是沒有人會是贏家、只是誰會比誰輸得少一些而已。

相對來說,許多人常提到雙贏,其實就是一種把餅做大的概念,而這叫做整合式談判。該如何把餅做大呢?包括書中提到的例子、以及許多我親身遇過的狀況,現實生活中要讓對方和你一起雙方同心協力地把餅做大,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在這個時候,你在操作上經常可以用到的一招,就是設法改變框架

書中有兩個經典例子,學過談判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情境一】你在一家商店裡,準備要買一支70美元的手錶。你在等店員的時候,朋友正好經過,他跟你說,另一家也有同一支手錶,卻只賣40美元,而另一家離這有兩個紅綠燈路口遠。你會走去隔了兩個路口遠的另一家店買錶,省下30美元嗎?

【情境二】你在一家商店裡,準備要買一台800美元的數位相機。你在等店員的時候,朋友正好經過,他跟你說,另一家也有同一台相機,卻只賣770美元,而另一家離這有兩個紅綠燈路口遠。你會走去隔了兩個路口遠的另一家店買相機,省下30美元嗎?

實驗發現,在情境一中,有90%的人會選擇走去另一家店買錶;但在情境二中,只有50%的人會走去另一家店買相機。可是,他們所要花費的路程都是兩個紅綠燈路口遠,題目提示中也說明了兩家店的服務和信用都一樣可靠,那麼在兩個情境中都可以省下30美元的情況下,為什麼選擇的結果會相差那麼大呢?

相信多數人都可以看出來,顯然有相當比例的一群人認為,30美元相較於70美元當然很多,而30美元相較於800美元卻好像沒那麼多了;乍聽之下有理,但30美元依舊是30美元啊!

運用相同的道理,我自己之前在跟許多通路型客戶談判時也經常用到這招,而且屢試不爽。無論對方希望我們再給出多少折扣或優惠,我只會帶著微笑問他們說,「為什麼?」而無論對方回答什麼理由,我的下一個問題通常都會是:「告訴我,你比較重視百分比,還是實際的金額?」當然,這招用久了,對方也會企圖反制,所以我也偶爾遇到會有人賭氣式的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兩個都要!」但即使遇到這種要硬來的,我通常看著他長笑30秒,他自己就會縮回去了,接下來我就再問一遍同一個問題:「百分比還是金額?」,無論對方回答什麼,都會跳入一個我們早就幫他準備好的框架,而且他還很難反駁自己說出口的話。

下一個情境會讓今日的我們看起來好怵目驚心,而且人數只怕要乘100倍:

亞洲爆發了不知名的疾病,疫情可能會造成600人死亡,美國必須為此做出準備,目前有兩種不同的方案正在考慮,你會選哪一種?


兩組不同的受測者都被提供了兩種不同方案,假如這是數學題的話,連小學生應該都不難看出來,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兩種方案其實各自對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只是說法不同而已。然而,在第一組中,有76%的人選擇了甲案;但在第二組中,只有13%選擇了同樣會有200人得救的甲案,但顯然第二組中就是有更多人不喜歡「確定會死400人」這種說法。

所謂改變框架,其實就是改變雙方看同一件事情的觀點和角度;就商務談判來說,很多時候我方的offer和底線其實是一模一樣的,但作為一個優秀的談判者,萬一我們能讓對方改個看事情的角度(許多時候根本不是說服,而是設計成讓對方發現有那個角度的存在),很多原本以為的卡關癥結也就迎刃而解了。

書中提出的另一個20元遊戲,我自己也曾經在不知道預期結果的情況下玩過,各位不妨先把遊戲本身的說明先看過一遍之後,先思考一下自己會怎麼做,然後再接著往下看說明:

房間中有30個人,主持人從口袋中掏出一張20美元的鈔票,並且對大家說,他要拍賣這張鈔票,在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參與投標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投標,每次增幅以1美元為單位;假如沒人再往上喊,那麼喊出最高金額的人就得標了。和一般拍賣不同之處在於,即使競標金額第二高的人無法贏得那張鈔票,他還是要付出標金。也就是說,假如老張出價3美元而小李出價4美元,小李會得標而獲利16美元,但老張還是要給主持人3美元。

試想,競標結果會是如何?(請先想一想你會怎麼做再往下看)

書中提到了例子,和我自己聽過和見識過的過程相去無幾。假如你認為沒有人會花超過20美元去買一張面額為20美元的鈔票,那你就錯了;一旦出價開始,沒有人會想成為出價第二高而輸掉競標的人,因為那代表你會付出你投標的金額、但卻沒有贏到任何東西,於是投標的金額會一直扶搖直上。作者指出,最後的得標金額通常會落入30~70美元之間,而最誇張的一次,主持人甚至贏得超過400美元!

你或許會想,所以凡事我就不要想不清楚就去冒險,所以不要出價總沒錯了吧!但光是這樣想,你是成為不了一個談判專家的。

在我自己下場玩的那一次,雖然那時我還年輕、沒聽過這個例子,但我聽完規則之後,我主動跟主持人說:「那20美元我來出好了,遊戲結束後的獲利你分我一半。」主持人也同意了,因為這樣一來,我把他的風險降到了0;當然,我這樣賺也是有賠錢的風險的,因為只要得標金額意外地低到20美元以下,那就是我的虧損了。但我第一時間沙盤推演之後的結果認為這樣的機率極低,再者,即使我真的虧了,我的虧損也顯然會在20美元之內,這比現場去競標的人虧損的期望值還要明顯的來得小(想想那些出70美元卻還不能得標的人吧);結果我不但在那場賺了超過10美元,而且會後有一堆人主動跑來打招呼:「Alex是嗎?虧你想得出那一招,早知道我就跟你合夥了!」光是和那麼多人握手打招呼的人際價值,就遠遠超過20美元。而這個動作的本身,同樣也就是一種改變框架的作法。

好好運用不同的定錨點、甚至能學會建立不同框架的話,談判結果就可能會大大不同。舉例來說,假如有家公司想要挖角你,但你們談到薪資時,對方通常會說,「請問你在前一份工作的薪水多少?」然後很可能接著會說:「其實我們願意比你的前一份工作多出30%的薪資,相信你也明白我們很有誠意了」。無論他所謂的「誠意」到底有多少,但他之所以提出你在跳槽前現職的薪資,就是要把這個價碼用來定錨;同樣的,對方假如提出業界相同職位的平均薪資水準、前一個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才拿多少錢、甚至他們公司的預算最高就只有若干金額……,不管他說的是不是事實,其實那不過就是不同的定錨點而已。要如何突破對方的定錨動作?我自己有一招一直很有效:「我之前拿多少錢,跟我現在願意用什麼價碼加入貴公司,其實一點都沒有關係。您該問自己的是,您願意花多少錢請個人來解決目前的問題?」接下來就把焦點移轉到問題解決力,也就是建立另外一個全新的框架了。


如上圖所示,本書其實也有一個完整的章節去介紹何謂BATNAZOPA。關於何謂ZOPA(談判協議區,在本書被稱為議價區)的簡單定義,其實各位看這張圖望文生義應該就可以懂;不過,這本書當初寫出來到現在其實有些歲月了,所以我建議各位再搭配我寫的另一篇「避免談判時常見的兩大錯誤,就從了解ZOPA(談判協議區)做起」,應該就比較能掌握對於ZOPABATNA的較新詮釋。

另一點要提醒各位的是,正因為有談判協議區的存在,雖然在實務談判中,可能會因為雙方不對稱的資訊而造成誤判,但假如雙方都如本書強調的設法去掌握正確且盡可能完整的資訊,其實ZOPA的兩端是可以被推得出來的。因此,萬一你篤信市場喊價式的殺價法,作為賣方的你就狠心的把開價拉到不可思議的高,意圖讓對方就算殺下來、成交價也比原先預期的高得多,你或許在單一case上能海撈一票,但會有更大的可能是你會被對方抓包,然後被修理得很慘。

我去年年中二度到哈佛時,就有一位來自瑞典的朋友硬是開出超過ZOPA最頂端的高價,當時扮演賣方的他,後來雖然如願以償的拿到了一個很高的成交價,但演練完成後,來自教授和許多同學的追問和批評,讓他幾乎當場下不了台。同樣的狀況,當然會發生在實務談判中。萬一你亂喊一氣,對方只要問你開出那種價碼的依據是什麼,你就會被逼得只能說謊,而謊言是不會幫你贏得談判的,只會讓你在被揭穿之後、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合約。更何況,先撇開道德約束不說,不這樣做的原因是根本沒有必要。在當時那場演練中,我沒有和那位瑞典人配對同組,而我在另外一組扮演買方;結束之後,我是所有組別中買方用最低價成交的,足證不用玩這種刻意不合理的拉高或拉低開價,只要你真的懂談判,你也一樣能達到你的目的。

最後,由於本書如此經典,讓我花一些篇幅與大家分享談判力該如何養成,因為顯然這和國內有些在教談判的人想法並不一樣。

書中提到,經驗很有用,但光靠經驗卻無法保證好的談判成果。根據研究顯示,有經驗且受過訓練的人,談出的結果會比只有經驗的人好的多;而針對不同訓練的統計,也證明了接受整合式談判訓練的人,表現會優於只接受分配式談判訓練者。書的內容雖然只寫了這樣,但我要跟各位強調:這不代表所有談判都可以朝向整合式談判的目標邁進,因為我們在實務上鐵定還是會遇到只能進行分配式談判的局面、以及始終堅持分配式談判的對手。然而,當你同時能掌握分配式談判和整合式談判的技巧和思維時,你就能讓自己有更多戰術運用上的選擇。

書中有段講到富蘭克林的一句名言很有趣,因為我們也曾經聽過「經驗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但作者引用一位心理學家的說法指稱,那句話的正確理解應該是「經驗是個昂貴的老師」,因為後一句其實是「但笨蛋沒有辦法在其他(學校)學習」。如果要用我自己的話來說明,那就是萬一你的經驗全都是失敗的經驗,你累積了一百次所得到的依然是失敗,而且你還未必能學會教訓;即使你三不五時能有一次成功的經驗,但你萬一不懂得如何拆解成功因素的話,你之後還是無法複製那個成功的模式而再度成功。不只談判,其實許多決策和經營管理都是如此。


那麼,該怎麼把經驗透過訓練轉化為作者所謂的專業呢?作者提出下列兩點:

(1) 應變力。了解談判的正確觀念,然後才能把許多可以廣泛應用的策略,套用在下一場與前一場無關的局面。我們的【一談就贏】系列課程,為何選擇先思維而後技巧、然後再談架構,也正是這個道理,而且顯然看起來遠比過往的談判教學及訓練更能奏效。不只公開班,我在不同企業的內訓也經常遇到有人問我:為什麼得在基礎的談判或銷售課程中練習那麼多不同行業的case?就專談他們那個產業、或他們那家公司的case,不是會更直接有效嗎?會有這種疑問的人,歡迎看看這本書,因為我所知道的談判,就是要能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背景都能談、才叫做談判。假如覺得這樣說還不夠直接的話,試想,假如你是一家拍電影的公司,但有天你的談判對手被一家全球級的半導體廠收購的話,你覺得他們會照你原先熟悉的電影界談法去談,還是會照他們在半導體業熟悉的方式去談?所以,你真的覺得你這輩子都只需要懂一種行業、或甚至一家特定公司的談法嗎?

(2) 傳承。作者斬釘截鐵地說,光靠經驗學習,無法有效地將知識傳遞給未來的世代。我自己也在四年多前的一篇「主談手的三項條件」文章中就指出,萬一你只會進行一場談判,但無法設計出能讓別人去談的一套談判戰術及架構,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別人去談判的話,其實你連個主談手的資格都沒有,更遑論能夠晉身為什麼談判專家或大師了。其實包括我自己現在的講師生涯也一樣,我也是在用傳承考驗自己在談判上的專業。我所設計的課程,其實不只是讓人來學會我會怎麼談判,而是要培養出更多的談判人才,讓他們能在一定的談判架構下,達成前述主談手的三項條件,也就是他必須要能自行設計出該怎麼談判,他也要能協助並指導他人去談判。更具體的說,對應本書作者所謂的專業,那就會是用的方法或節奏是否與我相同根本不重要,但他們能找出有用的方法去達成他們的談判目的,這樣的傳承就成功了。

祝大家都能透過理性談判來解決更多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