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從馬基維利到亢龍有悔,《教父》除了教我們如何提出別人無法拒絕的條件,更提供了一個看待人生的不同角度

《教父》是人生所有問題的解答?我不那麼認為。然而,人生中有許多重要的問題,的確都可以在看完《教父》之後,得到重要的啟示;我甚至會說,每個人這輩子應該至少要看過一次《教父》,相信會為自己帶來許多不同的想法。




《教父》的12集在IMDB百大佳片中分別名列第2及第3名,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上個月中,我和上百位朋友齊聚台南成大,一起來欣賞經典的《教父》第1集。這是一部已經將近50年的片子,但它值得一看的程度,卻不因為歲月而稍減一分一毫。所謂「經典」,其實正是如此;不管一部電影當時是否賣座,也不管一部電影當年有沒有勇奪奧斯卡,過了若干年之後,還會有許多人一遍又一遍的想要重看這部片子,這部片子才真的能被稱為經典。

就像IMDB排名居首的《刺激1995》,同時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片子,但它不但在那年的奧斯卡7項入圍但全部鎩羽,上映時的票房也顯得相當一般,直到錄影帶上市之後,大家才終於發現這是一部如此值得一看的片子。至於《教父》,第1集雖然就勇奪奧斯卡最佳影片了,但直到第2集,一代名導柯波拉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肯定;然而,演技精湛無比的艾爾帕西諾卻無緣影帝,但假如少了他,《教父》也不會是《教父》了。

為什麼我們要年復一年的開電影班?雖然我自己很喜歡看電影,但許多電影其實在家自己看就好了啊,何必要那麼多人齊聚一堂一起看?不管是在我們之前、或在我們之後,許多人都常用電影當作教學的一種形式,對他們來說,或許電影是一種現成而又可以豐富課程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吧!但對我自己而言,當初無心插柳的電影班,其實是一種意義很不相同的存在;我不是想藉這些電影來講解一些我想講的其他主題,而真的是因為這部電影讓我深受感受或觸發,所以我想為大家講講這部電影所能引伸的許多不同面向。我從未涉足電影產業、也不是什麼電影專家,但我看的電影應該比許多其他講師多了不少;我自己其實也弄不清楚到底看了多少片子,但我想總有個上千部吧!而且這還不包括其中有好幾十部片子,我在當講師前就把同一部來來回回看了十幾二十遍。在我的部落格中,有看似跟教學主題無關的電影和NBA這兩個主題,但我之所以願意幾十年來都把時間花在這兩項上面、而且看來這一輩子應該都會持續這麼做,正是因為我對電影和NBA的熱愛。我不知道我還會開多少次電影班,因為每次的電影班都是一次全新的主題和全新的內容,實在太累人了;但我很珍惜像這樣和大家一起分享電影的機會,因為我真的熱愛這些電影。



由於我們多數的電影班都不對外開放,所以很遺憾無法讓所有想來的朋友都來參加。不過,希望藉由當天參加者的這些心得,也能讓即使不在現場的朋友也能有著不同的體會和收穫:

「殘酷.震撼・但是誠實」,麻醉科醫師佳芳為她的心得下了這樣的標題(全文點此):

信任養成密技

電影的開場,從一個婚禮上的三個請託開始,三位請託者分別為禮儀社老闆,糕餅師傅以及忠心的手下。禮儀社老闆為了女兒受委屈來求救,雖然他訴諸了 亞里斯多德的說服三要素(人格,情感以及邏輯),但仍然沒有辦法在一開始就得到教父應允幫忙。以三位請託者來看,忠心的手下在婚禮當天見到教父,不是有事請託,只是要表達感謝祝福之意,這樣一點一滴的善意累積起來得到的就是教父完全的信任。對比連咖啡都沒和教父喝過的禮儀社老闆,要不是西西里的傳統習俗上在女兒婚禮不能拒絕別人的請託,他可能連談一談的機會都沒有。根據談判前的TIPO分析法則,要讓對方在談判時願意和你談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對方的信任度,當信任度越高談判的結果會更好。信任分為對人的trust以及對程序(process)的trust。如果人沒有辦法被信任,那麼也只好從程序(process)的信任著手,我們在電影中幾次的黑幫會對談判的時間、地點、參與者等程序上的規劃就是這個道理。日常生活中,如果和不熟的人需要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不要忘了先訂好process提高成功率。

談判AAAA速成班

除了高舉高打的aspire,使用TIPO法做analyse,做更多發問的ask之外,第四個a就是assert了。Asssert的中文翻譯是斷言,我在筆記本記下了“Always say no, even you will say yes later.”如果你跟我一樣還是悟不透assert的意思,讓我們請柯里昂家族來為大家做示範。

教父很少一口就答應一件事,Assert的結果就是沒人能摸清他底細。

Assert的效果非常好 ,也許本來就要say yes的事,assert一下就能得到更多。

沈不住氣的Sonny完全不assert,毫不掩飾地立刻表現他有興趣。

在被看透之後,教父被槍傷的悲劇就發生了。

後來想想,我們家也有一個assert慣犯,肉丸雖然沒看過教父電影,但不管要他做什麼事都先assert不要再說。不過我也沒跟他說過“I’ll give tou anything you ask”,通常都是給他一個offer cannot refuse就是了哈哈哈。難怪老師說今天上課的內容不是隨時可以拿出來用,底氣不足亂assert可能會招致反效果歐。

出價的技術

關於offer,讓我們從教父的經典句開始,要怎麼讓人無法拒絕你的offer呢?除了削弱對方的BATNA,讓對手的WATNA非常可怕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人」。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不理性,沒成交的WATNA絕對說到做到不是喊假的。要做到這個境界,平常就要好好在業界累積自己的名聲讓人探聽,殺一儆百不但要真的殺而且認真殺。如果真的狠不起來就乾脆別嗆聲讓人笑啦,我們可以朝另一個「人」而努力,也就是轉而跟「好對象」談。所謂的好對象,就是你談的成,而且本來的對象不會拒絕的人。看看教父第一次遭暗殺而且差點成功的那一天,負責開車的Pauli裝病請假,他找誰來談?是最沒警覺心好說話的Fredo,而教父也因為相信Fredo(而不是相信Pauli)而被槍傷。如果要防堵對手靠著轉換談判對象來達陣,就要做到「沒有任何人講任何話是我一定會接受」的程度。

避免價格被越喊越高,只要明確讓人知道你的first offer = final offer,知道價錢只會越來越差不會越來越好,這裡老師現場示範了只提一個offer的講法,氣勢太強我只能說目前的我還沒有把握做得到,還好思維班學到的降價策略還可以頂著先。還有另一種offer也很厲害,叫做「笨蛋二選一」,主動提給對方兩個選項,不管哪一個都是你想要的。給對手來個「笨蛋二選一」然後成功了當然很開心。要是自己被笨蛋二選一了,不要忘了永遠可以提出第三個選項啊。

Be feared or be loved

老師在下午談到了一本之前朋友跟我提過的君王論,裡面提到為達政治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違背道德原則。統治者對於殘酷這個惡名不必介意,但要記得不要濫用仁慈。看似殘酷,但是老實來說世界就是這樣在運行的。呼應到早上提的offer cannot refuse,當你殺一儆百還殺了最大的時,人民就噤聲了。畢竟被害怕比被愛簡單,又有效。

而對於君王本人,馬基維利提到君王必須是一頭狐狸以便識別陷阱, 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使豺狼驚駭。在順境想什麼地方會出錯,在劣勢時想假如非做不可,可能會帶來什麼好處。只能說君王主管都不好當,若是換了位子卻沒跟著換上腦袋,悲劇應該很快就會來臨了。

背叛,當我們不再是我們

電影中滿滿的欺騙與背叛,而叛徒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當背叛發生時?身為叛徒候選人的路人甲要如何避免被視為叛徒遭到池魚之殃呢?除了小心觀察情勢知道出大事了之外,千萬不要覺得事不關己默不作聲,就算背叛者不是自己,也要提前做出反應主動澄清,同時預想最壞結果,以及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組織中只有兩種人不會被處理掉,一是比主動更主動,一是比重要更重要。而若身為叛徒本人,如果發現老闆對你還是一如往常,千萬不要沾沾自喜以為逃過一劫,做錯事老闆卻沒對你發飆才是最可怕的。

唯有瞭解通往地獄的路,才能由此解脫

在寫給友人的信中的這句話,讓我們一窺馬基維利寫下君王論的初衷。而後馬基維利更寫下論李維羅馬史這本書,在這本書裡他寫到「弱小的個人、家族、城市及人民,永遠不該害怕對抗那些貶低他們、或是搶奪他們的惡霸。就算在某些戰鬥會輸,他們也會對自己付出的努力感到驕傲,並且能讓壓迫者感到難過。」教父不是每個問題的答案,但絕對可以解決一些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也許我們並不會變成教父電影裡六親不認的麥可,奸詐狡猾的巴西尼,也不會變成君王論中讓人又恨又怕的君王。但是難保自己不會被威脅,被背叛,被迫在高壓的組織中求生存。謝謝老師開了這堂課,讓我一窺高牆的思維。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教父明明是一部黑幫電影,但自己又不混黑道,看這部電影幹嘛?其實,你假如認真看完《教父》的12集,你就會發現,與其說這是一部黑幫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一個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族而竭盡所能的故事;現實的殘酷一面在於,無論你是不是在道德是對的、也無論你是不是比你的對手有更正當的理由,萬一你失敗了,你就被消滅了,你所珍愛的人和事、以及那些一直相信著你的人,很可能也會一起遭殃。



我並非鼓勵大家都該所不用其極,但要了解,求生存是每個人的本能,而且不管是你或是你的對手都要求生存。極大化自己的利益,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有什麼時候我們會明知自己可以做得到、但卻選擇不那麼做呢?那就是當你影響到別人的生存的時侯,因為不管你覺得自己有理或是沒理,對方都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生存被影響而跟你拚命。所以,萬一有人跟你提到,你接下來的決定將會影響他的生存,你最好直視他的眼睛、認真傾聽他是否所言非虛,因為萬一你錯誤判斷了情勢,對方也可能會認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其實唯有消滅你一途,那場面就會變得很難看了。

許多人經常對談判有所誤解,認為談判只不過是一些爾虞我詐的欺瞞手段;其實,我們之所以學談判,就是希望能在讓雙方都還有機會、頭腦也都還清楚之時,考慮一下是否還有維護雙方可接受的最小利益或立場的交集。許多人常頭腦不清楚的以為自己不談最大、甚至神氣擺譜的動不動就想離開談判桌,但假如對方會因此歸結出乾脆把你消滅更一了百了,你會希望面對每個對手都跟你硬著來、蠻著幹嗎?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乏衝動而頭腦不清楚的對手,但假如你自己的頭腦也不夠清楚,你就只能怪自己了。

另一個議題在於「背叛」,不只上對下有從屬關係間的背叛,朋友間的平行關係也可能會涉及背叛。

看完《教父》,我覺得好笑的一點是,許多人即使已經出社會了許多年,居然還會天真的以為,自己的很多舉動怎麼會被視為背叛,還以為別人應該站在自己的角度為他想想,就會知道他這樣做不但其來有自、而且合情合理;天哪,當我聽到或觀察到這種想法時,我都會忍不住想要搖搖他的肩膀對他說,「別傻了,孩子,你自己都不見得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幫別人想,你還期望對方會幫你想?」

重點其實已經不在於對方認為的「背叛」到底是不是一種背叛,甚至不在於自己會不會根本什麼都沒做、而是被對方誤會了,而是當一樁讓對方蒙受不利或遭受損失的事件發生時,萬一對方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找找自己這一邊是不是有叛徒洩密,你就該開始提防自己會不會被視為叛徒;因為即使你只是被懷疑為叛徒,你接下來可能就連申辯的機會都沒有,對方很可能為了保險起見,都會快速的把你除掉。

即使在公司上班也一樣,假如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競爭者洞燭機先的事前就安排好打擊我們的措施,我們接下來會怎麼辦?秉持著無罪推定的原則、在沒有證據之前就相信自己團隊的每一個人嗎?當然不會啊!這時當然就要找出每一個可能的資訊漏洞,假設每個人都有嫌疑的情況下設法防範未來繼續發生;很多公司甚至連這些步驟都懶得做,乾脆就把那些疑似叛徒的人直接幹掉了,省得夜長夢多。

因此,重點從來就不在於你是否還有機會向人大聲喊冤,說自己明明是個好人,而是你該敏銳地在每個危機發生的時候就該知道,自己該主動做些什麼,以免反而被自己人殺雞儆猴地就處理掉了。我甚至曾經遇過,有些人甚至自以為自己行得正、做得穩,所以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這些人自以為自己坦蕩,實際上就第三者的外人眼光看來,就根本就是白目;當你的實際作為就是造成對方利益的損失和衝擊時,有人會在乎你的理由是否正當、態度是否坦蕩嗎?對方會想都不想的就認為,就算只是幫這個世界消除一些白目,也算是為地球清除掉一些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啊!所以,你該學的是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只會耍白目啊!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這次的《教父》電影班中,順便提到古義大利的政治思想家馬基維利。其實,馬基維利不只寫了《君王論》,而甚至許多人也只斷章取義地去理解《君王論》,但馬基維利因為《君王論》而聞名至今,不管多數人會認為那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it is what it is.重點不在於你我喜不喜歡馬基維利的思想或《君王論》書中的論點,重點在於他的論述真的深深影響後世的政治思想。然而,對馬基維利本人而言,這真的算是一種成功嗎?我們無法判斷他個人會有什麼想法,但他在當代卻無法實現他的政治理想,那時的義大利也並沒有獲得他所期待的強大和統一,卻是可以確定的。因此,凡事該如何認定對與錯?凡事又該怎麼去界定有沒有正面的意義或利大於弊?不管立場相同或不同,我想送給那些總以為自己有理就能走遍天下的朋友,我並不是悲觀地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現實世界,但我深深覺得,凡事總覺得自己是對的、甚至總靠著否定別人去試圖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對的人,重點不在於你的想法或手段是對是錯,而是光是這樣想的本身就是件很愚蠢的事:對錯沒有那麼重要,能生存下去才是重要的。

在能源產業從事業務工作的Claudia,她的心得中有發人深省的這麼一段(心得點此):

……在麥可飛去拉斯維加斯找莫格林,談買下飯店的段落,老師說莫格林提及巴西尼會是個錯誤,當時我不太理解,心想「BATNA不是講得越清楚越好嗎?」

後來吃飯時,感謝同桌的盧育成向老師提問,才知道我從一開始就想錯了:莫格林根本不想賣掉飯店,他該做的是設法打發麥可,但他卻正面激怒對方,還自爆和另一個黑道家族有來往,等於逼麥可幹掉他。

得到老師的回答當然很好。但這讓我警覺,原來自己太快把知道的框架套進去:看到很像是BATNA的語言,就認定是在操作BATNA技巧,殊不知這根本不屬於BATNA,而是我沒看清楚莫格林的動機,脈絡全錯。這也代表平常檢討的時候,很可能犯了同樣錯誤,導出看起來很棒其實無效的檢討。當手裡拿著槌子的時候,看到什麼都是釘子。

至於矯正方式,似乎也只有 1) 先意識到自己有盲點,第一時間的想法可能是錯的 2) 多問為什麼、多思考其他的解釋方式 3) 和別人討論交流,探索不同的切入點。永遠要練習找出更多可能性。

Claudia的心得其實也告訴了我們,重點在於懂得時時檢討自己是否存在著盲點,並且永遠設法找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作為一位從三年多前就開始加入我們的學員,而且一路從思維、進階、到高階完成了系統化的談判訓練,能在日常生活中就隨時得到這樣的反思,真的很讓我們感到驕傲。



擔任護理師的嬿今,是在自己博士班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加入一談就贏。雖然只不過是首次參加我們的電影班,卻寫下了相當提綱挈領的心得(心得見此):

寫下第一次藉由看電影(教父)學談判那深刻的感動,試想就像上了米其林級飯店,刀工有多細緻;嘴中有多少滋味挑動著味蕾,就能端倪厨師下了多少苦工。

謝謝老師辛苦的備課,翻轉我對教父(長達3小時)冗長電影印象,以下心得僅能夠表達出我感動的十分之一,要將感動化成永恆的記憶,鉅細靡遺地寫下才是最佳的保鮮劑。

關於從教父中學到的人生哲學與談判是什麼?
其中貫穿整部影片的重點就是「提出一個別人無法拒絕的請求」開始......

影片的一開頭,就從各式人不同的請求中開始...
從印象最深的是巴納薩拉的請求,從他的說法一開始並不覺得哪裡有不妥,好似平常我們在陳述自己困境般,先用事實(對方有多麼惡劣)以及帶有情緒的對話(毀了我視如珍寶的女兒)做抒發。

好奇的是教父的回應卻是平淡的回了:「你很久都不曾來找我,我的老婆還是你女兒的教母。」這段話引起我的好奇。。。這段話到底哪裡不對~

老師恰巧用這個範例,示範如何使用亞里斯多德的說服黃金比例:
Credibility [指的是人格、認同、背景、專業、信譽]
Logic [指的是事實、數據、圖表]
Emotion [指的是故事、感受、比喻、幽默、夢想]

透過這個原則,歸納教父一片貫穿人生哲學的有以下「四用」
[其中有用心、用腦、用眼、用耳,不用嘴是指: 少抱怨,倒不如多做事]
#用心(體質;人格)
1. 創造價值:談判不是辯論,是抱著尊重的心以及誠懇的態度傾聽,我說的是對的,並非你就是錯的,鏈結雙方合作創造更高的價值。
2. 關係管理很重要,俗話說:有關係沒關係,平時就該打好關係。
3. 對方要的是尊重,千萬別以為用錢能解決任何事,尤其要跟上位者請求。
4. 跳脫框架(交換優於接受):答案不僅止於是非、對錯兩個選項,在面對不得不的決定時,是否能想得出第三、第四的選項進行交換,就如教父在和解席上與其他四大幫派進行條件交換。

「我答應我不會是打破今天合議的人(沒說其他人不會打破~),但我要在國外逃亡的小兒子(麥可)可以安全地回來。」

#用腦(邏輯)
1. 要設法理解所有事物:所有發生的事物都要設法靠自己理解,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沒有遇到阻礙,何來從中生成能力。
2. 證明自己的價值(專業):找出自己獨特的功能與價值,讓別人無法輕易忽視你。
3. 引述關於事件數據以及相關調查:就如巴納薩拉再請求教父幫忙時,除了講述事實,讓別人身歷其境跟你同一鼻子出氣外,也要引述關於事件數據、調查,表示自己並非首例,有了多少青春女孩一生被毀了。
4. 預想最壞結果:當勝卷在握時,要多設想在哪個部分可能會出錯(+無);當遇到非做不可時,可能會帶來甚麼好處(-有)。

#用眼
1. 小心觀察:每件事都有其因果,不要聽信別人嘴巴講的,要看他所做的。
2. 善用同類語言(看看目的&跟誰對話): 透過同類語言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就如我們人在國外,當有人用台語跟你對話,頓時都會覺得與你很靠近就像是同國的一樣。
3. 不要當場做決定(always say yes later),丟下對方無法拒絕的條件: 該如何讓對方無法拒絕,重點在於短短一兩句話陳述清楚WATNA (最慘的後果)& BATNA(削弱對方的BATNA);
例如在片中麥可對著他心儀對象的父親(未來岳父)說的: 有人會為了錢出賣我在此的消息,但那樣會讓你女兒失去摯愛的父親(WATNA),而不是得到一個丈夫(BATNA)。

#用耳
1. 提前做反應(耳朵打開聽):多增加自己可能可以用來判斷的消息,也可以避免被視為叛徒而無法做出回應。
2. 即使聽到多麼不喜歡的事情,都要回問幾句
3. 多聽聽別人的意見: 就如談判五部曲中的情報蒐集(對外)、沙盤推演(對內);才能讓自己多設想當事情不順利時,還能有甚麼方案以及對策。

如何 #一談就贏
1. 釐清目標,First offer = final offer(態度一致、堅持到底)。
2. 不要犯錯:就如老師在課程中設計的小活動摸石過河,除了看別人在活動中如何拆解出能迅速過河的招式,也要確保穩住情緒,避免犯錯重來。
3. 閉嘴:少說話多做事。
4. 跳脫框架,談判並非只有是非、對錯兩種選項。
5. 反轉情緒,永遠不要在談判中顯示出自己喜好與情緒。
6. 人生巔峰期有限,把握人生在最巔峰的時候,留下璀璨的足跡同時;也能與家人一同成長。對這句話深覺感動,老師決定在他巔峰的時候選擇出來當講師,教我們的同時也在親身示範給自己的女兒看,這似乎是我一直追求的最佳學習模式,和家人一起成長。
7. 不管人生有多麼輝煌,照顧好家庭才是人生至高成就。


順道一提,不只是嬿今的這篇心得,也不只是之前這幾篇乃至本文後面會提到的幾篇心得,凡是所有我之前在部落格引用過的心得,其實都是他們各自對上課內容的理解和詮釋,並不是一篇課程內容紀錄,因為我自己也未必喜歡那種只把筆記當作心得的文章;然而,我自己是否認同其中的每一個觀點,又或者其中的每一點都符合我的原意,其實未必,但我尊重他們每個人提出的每個想法及觀點。為什麼要特別寫下這一點?因為我想藉這個機會給有些人的學習態度提出一些建議:我們之所以鼓勵大家寫下心得、我自己也很努力的在每次課程之後都分享其中的一些心得,是因為我很清楚的知道,無論哪一堂課程,能有機會來參加的人畢竟有限,但隨著有更多人願意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出來,或許在社會某一角的一個陌生人無意間看到了,就有機會得到一種觸發,而那些觸發所產生的想法,也許正能為他目前生活中的一項難題提供了另一種不同的解決方向。然而,我也遇過一些人,不管是看書或是看這些文章,總帶著一種挑錯的心態來看,彷彿抓到了一些文義上前後矛盾的論述,就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一樣;我誠心地建議這些朋友,萬一你生活就是那麼無聊倒也罷了,但你假如真的想從別人的文章學到一些東西,光挑錯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從別人的微言大義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另一些實用的想法,才會真的管用。別把「挑錯」和「批判性思考」弄混了,假如真以為自己懂得夠多,那就不應該連批判性思考是什麼都弄不清楚,不是嗎?



由於這篇文章多半只能摘錄,但假如各位看了嬿今的完整版心得,會發現她在文末提到了另一位心臟外科醫師智鈞。最近才又接下新挑戰的智鈞,則是運用了GODFATHER9個英文字,寫下了他對這次參加完電影班的感想(全文點此):

1. Give & Take : 拿之前、給對方真正想要的

可能是影史上最經典開場之一的一幕,敘述一名為了替女兒「討公道」而求助於教父的義大利人包那薩拉,被教父拒絕的過程。關鍵就在於「你給的不是對方想要的」。包那薩拉以為用錢可以打動對方、而對方其實只是更想要的是尊重。

Alex 在這邊提到亞理士多德說服三要素以及價值三角。我會的東西不多,不過至少現在面對任何一場哪怕只是簡單的交涉,在準備階段透過資料搜集後,我都會習慣性的把雙方(有時候是多方)的談判三角畫出來,去思考各方的「預期價值」、「提供價值」,在會談的初期測試雙方的「給」、「拿」有沒有匹配的之處,並且探詢更進一步創造「共同價值」的可能。

以我最初到現在的單位上班為例、幾乎等同於要該醫院「從零開始」全新建立心臟血管外科業務版圖,為了避免眼高手低、並且證明自己是「可以被投資的」,在最初階段就快速做出某些成績是很重要的。但是這對於沒有人、沒有地點、沒有固定作業時段的我來說,如何思考與別的科室合作的空間、協調使用對方資源就變得很重要。

最典型的莫過於心臟內科的「心導管室」。一般來講醫院裡面的心臟內外科往往關係挺微妙的,既合作又競爭,不過不管關係如何,心臟外科醫師意圖使用心導管室這種「侵門踏戶」的行為往往會招來極大的阻力,小醫院的心臟外科醫師常常就是拉高層一起「硬來」,在台灣幾乎沒有一間小醫院的心臟內外科相處融洽的、勢如水火是常態。

而我可以在到職半年以來跟所有心臟內科醫師、導管室同仁都相處融洽,對方基本上也不反對我使用心導管室,就在於我不斷地去思考、並且試圖讓「雙方的想要跟需要」更加契合,無論是實質合作內容、或相處感覺上。

2. Overdone: 做到超過、才會剛好

Alex 在課堂上提到一點:在職場擁有強大競爭力的秘訣絕對不是「做到老闆要求的」,而是「做到老闆會怕」!那麼你就成功了。

就在不久之前,有一天深夜老闆打電話來提醒我:因為這幾個月心臟外科各項業績大幅成長(包括許多以前在苗栗前所未見的項目),所以打算跟衛生主管機關申請「總額度提高」,因此勢必會在初期被「放大鏡檢視」,提醒我要「謹慎挑選適合的病人、治療標準抓嚴一點」。當然我一項都是按規矩辦事的、沒有必要治療的病人絕對不會浮濫,不過,從 overdone 這個標準來看,我知道我在對的方向了。

3. Don't refuse on the spot : 不要當場拒絕。

教父買水果遇刺一幕已成影史經典,不過也是令許多人滿腹疑問的地方:「之前跟毒梟談判不是談得不錯嗎?給足對方面子、也擺明不會干涉對方、不衝突了啊?」

事後分析可能原因之一就是「當場拒絕」對方的提議,這在教父的身份裡面或許不得不那麼做,不過轉到我們日常場景裡,你永遠有機會「回去再討論看看」。談判三項原則裡有一項是「不要當場做決定」。

看到好的提案:always can say yes later. 而看到心裡馬上想打槍的提案呢?可以「佯裝答應、回去多討論擺平內部聲音,之後再丟出一些對方難以配合條件。」

4. Formal dressing : 選擇合適的穿著

承接第三點,分析教父遇刺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帶著大家出去跟毒梟索拉索談判的時候「穿得太休閒」、以至於被看扁了。Alex 說他「搞不懂為什麼刻意要展現跟對方平起平坐的樣子」。

在職場工作越久,越發體會到穿著對於職場各種場合的重要,穿著合適的「戰袍」不僅影響別人對你的態度、也會影響你看待自己的角度,整個氣場都會隨之變化。

外科醫師有時候嫌頻繁換衣服麻煩、總是穿著手術服在醫院裡晃來晃去。而現在我會儘量出著正裝(包含領帶與領帶夾)看診、出席會議、與高層會面、甚至牽涉多科主管的會談場合,你可以明顯感受到其中的差別。

我認為「刻意降低正式感、增加親和力」的穿著策略不是沒有用到的機會,有一次我去與護理部同仁開會、就沒有刻意換回正式服飾,因為那場談話的內容風格刻意要營造輕鬆氣氛。不過一般來說,正式服裝出錯的機會比較低。

5. Ask : 設法多問一點

Alex 在「快速上手的談判 4A」其中有一項,代表問三件事:Ask for what u want. Ask for more info. Asking " Help me to understand why? "

新手談判(特別是反應快的人、包含我自己)常犯的毛病就是「反應太快」。上面三個 A 的最後一項我覺得特別好用,特別是當你聽到一個很 ridiculus (或你很喜歡)的說法或要求的點子時候,沈默幾秒、幽幽的說:「可以幫助我了解一下為什麼嗎?」,會是個很好的緩衝、以及讓你提出可以滿足對方原始需求其他方案的轉折點。

6. Traitor: How to avoid? 

黑幫電影裡面少不了「叛徒」情節,在現實職場中,如何避免被視為叛徒呢?Alex 上課的時候有提到四項技巧,其中最後一項:「證明自己價值,主動請纓解決問題。」我覺得是反被動為主動很關鍵的一步。

我自己的職場經驗裡,被視作「叛徒」的機會不多、不過被視作「麻煩」(Trouble)的經驗倒是有。特別是醫療職場裡有非常多的護理師,其中不乏有些許比較玻璃心的、或是把從別處受到的委屈倒在你頭上的,很多會透過「反應管道」,跑到你的直屬長官那邊去。

以往我的態度是「澄清事件、找到對口解決」,後來我發現,主管階層既不會讓你知道是誰告狀的、甚至也不是真的在乎事件真假原貌,主管在乎的只有「你被告狀」、甚至是「護理師有人告狀到我這兒了」這件事。
你的目標就應該轉換,把從想解決「單一事件」的角度、轉到真正的問題:怎樣別當一個「Trouble maker」。

7. Hide your true thought:不要在外人面前透露自己真正的想法

教父遇刺的原因分析還有一點:大兒子在會議中打岔、被毒梟看出「這個接班人可以被煽動」,因此覺得只要幹掉老頭就沒事了。

「不要在外人面前透露自己的想法」這一點近年我有深刻體悟,我認為應該要謹慎對待你的職場中可能會表現的跟你很好、但其實會把消息走漏的人,比如醫療職場裡的「廠商業務」。

必須要說的一點是,當然業務裡面也有認真、以誠待人的好咖,會跟你分享真正重要、有價值的資訊。不過,亂傳八卦、甚至亂套話的咖也不在少數。「不要在外人面前透露自己的想法」這句話應該牢記在心,更進階一點的,你可以把「不方便自己說、但故意希望藉別人之口傳出去的消息」放給某些大嘴巴聽。

其實經營社群媒體也是一樣,不要認真把自己的真實想法、真實人生都全部公告在公開平台,你永遠不知道誰或誰的朋友、哪個帳號會看到。

8. Any option Else 

Alex 上課提到的 TIPO 原則,其中的 O代表的是 options。「選項」或「替代方案」幾乎是一談就贏觀念的核心,以往我們往往覺得事情只有一個「最佳解」(而且是我們自己下意識覺得的、並不是真的),而受過訓練的人總是願意思考更多不同的其他可能。

身為領導者,不見得一定要讓團隊知道你最後的決定,但絕對可以討論更多選項。

9. Relation:關係管理與維護

電影初期的「結婚典禮」一幕刻畫了許多人物角色,其中對忠心耿耿的屬下「路卡」,帶到他為了簡單地向教父表達幾句祝賀、並且表示自己不會多打擾的簡單句子,就練習了好幾遍,對比一長串要拜託教父「幫忙」的名單、這種「識相但又會出現」的好友,更顯得交情珍貴。

每個人都很忙,過去甚至有所謂的「人脈管理」軟體、會定期發送問候的 Email 給清單裡的聯絡人,但是我覺得刻意經營的難度還是不小。就說來說,一個比較容易做到的原則是「想到立刻做」。社群媒體很發達,你想到某個人(如果跟你交情還不錯),就立刻發個訊息問候一下。

比如之前我突然想到之前某位對我栽培很多的老師,只是近幾年礙於工作比較少聯絡,我立刻就傳訊給對方簡單祝福一下,沒想到對方很客氣的回覆:「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老師談。」我就知道我可能太久沒跟對方聯絡,已經被歸類於「有事才抱佛腳」的類型了。

加餐:自由與枷鎖

「教父」電影系列不管哪個時代的人看,都不免有一種惆悵感、感嘆局中人的身不由己。Alex 在課程後半段引述「盧梭」的話:「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身為自由思想之父的盧梭,對於「自由」真正的理解是:在社會契約中,只有每個人同等的放棄天然自由轉讓給整體、人類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約自由。

臉書上很多人常常抱怨職場的種種(醫師更不例外)。我常以「遊戲規則」來比喻職場,當你選擇了一種工作、一種職業、一間公司,就好像選擇玩某一款遊戲,打遊戲的人是沒有辦法改變遊戲規則的,卡關的時候你只有兩種選擇:要馬摔搖桿不玩、要馬快速搞懂規則、趕快破關。全破之後你可以選擇用更好的裝備繼續享受暢打這款遊戲的爽感、或者換下一片遊戲重新開始。

某個時候開始,我不再抱怨現有制度、軟體、硬體的限制,碰倒每個現有限制,在心裏叫一聲「馬的」之後,我的直覺反應就是:「好,接受它,然後看看怎麼玩?」而通常你可以在大框架之中找到某些「變通方案」,這也就是我們學習談判的目的。

以上簡單的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從「教父」電影裡,獲得人生的智慧!



在大學任教、對《易經》有深入研究的詩評,則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父》(心得點此):

電影班上課前,我花了三個晚上在NETFLIX看完《教父》,不是因為這部神作吸引我仔細品味三晚,而是習慣快節奏及聲光特效的我,連續兩晚不爭氣地睡著了,第三晚是在另一半的鞭策下,硬著頭皮看完的。

這部1972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掀起黑幫電影的潮流,也締造影史輝煌的成就,但畢竟年代久遠,加上敘事手法及現實隱喻有一定的深度,對於我這個看熱鬧的外行人而言,著實不曉其門道為何。

謝謝Alex老師透過分段式的精闢講解,在「看電影學談判」的核心理念下,逐一詳解《教父》的經典片段,尤其是下午血糖上升之際,神來一筆地導入馬基維利的「君主論」,空氣中立即瀰漫著五體投地的氛圍,也讓我見識到電影課如何連結學說理論的切入方式,這堂課的確值回票價!

────────────────────────

☝️老教父的謝幕,三少爺的蛻變☝️

《易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首卦〈乾卦〉以龍喻象,從初九爻「潛龍勿用」、九二爻「見龍在田」、九三爻「終日乾乾」、九四爻「或躍在淵」、九五爻「飛龍在天」到上九爻「亢龍有悔」,亦如人一生之運程,波瀾起伏。

電影初始,是老教父維托.柯里昂的嫁女宴會,同鄉及教子為了各種理由前來請託其伸出援手,此刻的維托身為黑手黨家族的族長,渾身散發著精幹、權謀與威勢;幼子麥可帶著女友凱出席姐姐的婚宴,他是家族中唯一從大學畢業的成員,相較於兩位已在江湖中打滾的兄長,身著軍服的他似乎能不染血腥。

父子二代教父,即如飛龍與潛龍,因時因位,作為各異。殘酷的時間、命運的安排,推著維托從巔峰走下坡,也逼著麥可不得不承擔大任,蛻變成扛起家族的猛龍。

誠如維托在垂垂老矣時的告白,此生涉足黑幫,無非是為了家族,為了保護他的家人;麥可走上不歸路,很大程度亦是為了家人。目的雷同,手段卻不完全相似,年老的維托雖為眾人所懼,卻為家人愛戴;麥可的結局則是在追憶與悔恨中,孤寂辭世。

整部《教父》如同草莓貴公子的打怪升級史,艾爾.帕西諾唯妙唯肖地表現出麥可的成長,槍殺麥考斯基警長與索拉索毒販時的侷促不安,對比電影末尾肅清所有敵人的轉變,從純情大學生到冷峻大哥大,眼神、語調和肢體動作,無一不是精湛的詮釋。

然而,麥可真的沒有任何選擇嗎?保護家族的「目的」明確,路徑難道只有一途嗎?

下午的課程有一個「摸石過河」的活動,本組雖無緣上場,但在一旁抱持隔岸觀火的視角,另有滋味。競爭的組別「目的」都是過河,場上成員卻可謂奇招盡出,螃蟹走路、滑石過河,甚或丟掉他組的石頭……。雖沒有硬性規定哪種方式過河,但是當你選擇某種方式時,連帶著也要承受這種方式的副作用──風險大、失敗率高、遊走規則邊緣……。呼應Alex老師談到「如何假設」,這麼做什麼地方會出錯;假如非做不可,可能會帶來什麼好處?

當麥可決定以激烈的手段走上新一代教父之路時,他是否亦曾思考,在他達成目的之過程中,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乾卦〉上九爻:「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早知有悔,麥可還會選擇走同一條路直奔目的嗎?

亢龍怎可能無悔!

☝️從馬頭恐嚇看談判的大忌☝️

維托的教子強尼是知名歌手,他在康妮的婚宴上請求教父幫忙,為其爭取一個電影角色。維托派遣養子湯姆前往洛杉磯遊說電影大亨沃爾茨,卻遭拒絕。翌日沃爾茨醒來,發現愛駒的斷頭被血淋淋地放在床上,不得不答應這無聲的恐嚇。

這一段是整部電影中最灑狗血的部分,堪為後世爽片先聲。經過老師講解後,方覺箇中精髓,果然,導演為何安排此橋段,而非以沃爾茨家中豢養的愛犬或喵星人進行警告,絕對有其意義。

當沃爾茨帶著湯姆到馬廄看這匹要價不菲的黑駒時,是要告訴他,這匹馬花了六十萬美金,如同那名被強尼糟蹋的女星一般,皆為其投下巨額的資產,沃爾茨重視金錢,但也富甲一方,湯姆或柯里昂家族很難拿出更多來說服他。

老師講解,沃爾茨這麼做非常傻,他不應該輕易顯露自己最重要、最重視的東西。對柯里昂家族而言,馬頭是用於示威,因為沃爾茨視財如命,所以幹掉他最重視的資產。最後,沃爾茨不得不更改心意,給予強尼電影的演出機會,因為他擔憂自己的下場將會更加悽慘……

教父曾訓誡長子桑尼:「永遠不要讓外人知道你在想什麼。」對照馬頭恐嚇的橋段,電影大亨沃爾茨隨意亮出底牌,讓對手掌握其軟肋,順勢展開不談而勝之心戰。

反省過往的談判經驗,從買屋議價到學校招標案,有許多次就是因為自己沉不住氣,輕易讓對方掌握我的WATNABATNA,加上策略單薄,導致雖成交但結果不如人意。雖然老師更進一步提及,談判中應該「增加自己的WATNA、削弱對方的BATNA、認清談判的角色」,然而如何靈活地讓對手嗅出我想顯露的牌卡,以達成目的,就需要更多的練習了。

☝️欣賞狐狸的狡猾和獅子的凶猛☝️

以前讀書時雖聽聞過《君王論》,但僅是片面的理解,對於研究孔孟之學的我而言,違背「仁義」的殘暴治道就像是佛地魔一般,自動被我貼上既定標籤。隨著人生歷練的增長,加上老師鞭辟入裡的講解,我嘗試以另一種角度欣賞這種思維。

「不要濫用仁慈,因為仁慈會帶來滅頂之災。」二十幾歲時曾跑江湖賣藝,也碰過形形色色的老闆,其中不乏活菩薩型的,當然也有武則天那一類的。有趣的是,我所謂的「好人」後來死守殘燭,在補教界苟延殘喘;而我不齒的「歹人」卻大發利市,甚至跨業發展順遂。回頭想想,那幾年我的主要經濟來源,不就是這些「歹人」所賜予的嗎?當然,年少時的我自詡風骨,總認為鐘點費是販售學識而來,現在想想,真的很幼稚。

同樣的,經營學校也是政治,更何況是在少子化危機的臺灣,哪還容許不食人間煙火的作法。這幾年下來,我打從心底尊敬的幾位長官,的確如狐狸具有識別陷阱的能力,也像獅子使豺狼驚駭。目前,也許我無法轉變自己的性格和方向,但藉由這門課,我學習理解並欣賞領導者的處事風格,而非以既定的價值觀套在所有人身上。

麥可採取粗暴的手段守護家族,即便最後孤寂逝去,他有錯嗎?沒有。比起無法保護所愛的弱者而言,麥可是強者。但是,獨自站在高峰吹著冷冽寒風的麥可,難道算是人生的贏家嗎?在勝負之間必須取捨,麥可為了家人而犧牲親情,看似諷刺、可笑,但是領導者的孤寂與不得已,又豈是我這類無法扛起大團體興亡的小輩能置喙的呢?謝謝《教父》、謝謝Alex老師,我從中學習到欣賞不一樣的選擇。

亢龍之悔,非吾輩能論之!

────────────────────────

《電子情書》:「《教父》好比《易經》,《教父》是所有智慧的精華,《教父》是所有問題的錦囊妙計。」(The Godfather is the I Ching.The Godfather is the sum of all wisdoms.The Godfather is the Answer to any question.)

我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都是研究《易經》,直至今日,亦是賴《易經》以維生。看到老師的簡報秀出這段話時,心中真的很激動。《易經》是中國的智慧寶典,《教父》是影壇的百年經典,謝謝Alex老師精采絕倫的課程,人生就像一本永遠翻不盡的書,箇中奧妙,讀者自悟。

《易經》非我所長,但金庸的降龍十八掌我總是知道的:從「潛龍勿用」的萬事起頭難,就算一路能打拚到「飛龍在天」的功成名就,人生卻不可能永遠都能維持在巔峰啊!無論你再強再勇,倘若你只會和競爭者硬拚這一招,豈能每次都那麼好運有個善終?

老教父維多柯里昂或許還不到「亢龍有悔」那個地步,但他最後能在含飴弄孫時就走完自己的一生,我覺得好歹是有個善終了,而那一幕也讓我熱淚盈眶。

對照承繼霸業的小兒子麥可,老教父維多的人生終點起碼還更求仁得仁了些。看到這一幕,其實我自己也在深深自我檢討:爭了一輩子,到底在爭些什麼?我盡可能把自己對於生活的期待和在人生態度上的努力積極區分開來,前者說穿了,是讓自己不那麼計較金錢、權力、名聲、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享樂,因為那些都是過眼雲煙;後者則是一種讓自己繼續能朝做得更好邁進的堅持。兩者之中若能做到一種可以兼顧的和諧固然最好,但我自己知道,我在兼顧兩者這方面是做得不夠好的,所以只能試圖讓自己樂於過個歸於平靜簡單的生活,但也不要讓自己不會拿這個當作不夠積極努力的藉口。至於到頭來能否有個善終,其實此刻的我連期待都沒有,因為我相信自己總要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無論當時的我是有心或無意都是一樣。

我們在課程中經常會設計許多形式不一的活動,對其他的老師來說,那或許是教學技巧運用的一部份,重點在於提升學員的注意力、不要讓大家覺得形式太過單一而無聊睡著了;我的課程則不太一樣,我當然也知道變換教學方法在提升注意力及增加學習效果上的重要性,但我運用及自己設計的每個教學活動,其實背後都有一個符合那個課程主題的教學目標,而不只是單純讓大家活動一下、圖個熱鬧而已。在金融業從事資訊服務工作的Kristin,在心得中就率先針對那個看起來好像不過是娛樂性質的活動提出了她的觀察(全文點此):

🌹課前看熱鬧-這就是專業

知道飾演老教父的馬龍白蘭度和小教父的艾爾帕西諾互看不順眼,但在課前再看一次教父1那段父與子在庭院的對話,仍是深深被打動。

兩個自認是男主角的戲精,幕後互看不順眼王不見王,幕前一樣專業度爆表地把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期待、兒子對家族之父的孺慕之情演得絲絲入扣。

🐴 再怎麼不對盤的團隊成員,一樣可以合作,端出足以傳世的作品。這就是專業!

🌹課中看門道
#It’s not personal, It’s strictly business.

不管是第1集麥可帶頭兄弟們討論要如何對警局局長動手,或是第2集麥可出席參議院對柯里昂家族是否涉及黑手黨的聽證會,都讓我不由得對照起臉書祖克柏上個月出席美國國會線上聽證會的經典演出。

四大科技巨頭中,祖克柏不但甩鍋AmazonGoogle,還只有祖克柏很有guts地正面指責中國的不是。

許多玻璃心不可置信地說祖克柏怎可以2015年練4個月中文只為跟習大寒暄、2016年在天安門跑步,卻在2020年指責中國的不是?

1972年的教父已經給了答案,不是嗎?



#人生難,就難在只能摸石過河
麥可在哥哥桑尼被狙擊、義大利妻子當了麥可的替死鬼後知道他再也回不去大學生的生活而必須接班柯里昂家族。接下來,麥可自己與柯里昂家族,就在既是他也不是他可控的情況下發展,他只能摸石過河。

老師中場設計的摸石過河活動,貼切地呼應了教父的經典!

教學影片上的過河姿勢只有出現在活動一開始,然後,二點不動一點動版、飛石版、滑行版、互推版、深蹲版….各種只要可以過河的姿勢紛紛出籠!

活動前,沒有教科書跟你說怎麼保護石頭不被再次丟飛,或是事先讓你知道你平常鍛鍊的核心在這種電影班中場活動會被攻其不備用上。

這一切,就是看出平日有沒有鍛鍊腦袋和身體的最佳時刻,像極了真實世界!

工作上,規劃2年上線的專案做到5年才到足以準備上線的程度;家庭生活中,不斷在小孩、家務、長輩事中間切換。在事情的當下,該怎麼做才好? 沒人能給個最佳解,只能和隊友摸著石頭過河看著辦。Godfather is indeed the answer to any question.

#交換優於接受
老教父為了讓小兒子能回美國接班,主動召集紐約五大家族長老,鄭重宣布讓出部分利益,用以換取麥可的人身安全。老教父不只3x3,連預告若麥可被警察打死、被閃電打中、在牢裡上吊可能出現的意外都先說在前。

這一幕,我是N年前沒學過談判的小白時,看不懂老教父為何願意主動出面召集會議? 不懂他為何在沒有跟五大家族談好毒品生意分潤前,突然丟出要對方保證小兒子安全的議題?

N年後的現在才懂老教父是主動出擊,而不是拖不能再拖、甚至再火拼到有少主死傷再來被逼上談判桌,況且換到他最心愛的小兒子人身安全,才是對老教父最重要的事。

談判高手,就是得練就不差被當成王八蛋的底氣,還要從不得不為中精煉出哪些是對方的想要? 哪些是對方的需要? 再來看如何對應三角。

🌹課後末記

#莫忘初衷
老教父維多一開始也是安分守己的市井小民,因為保護費被收到狗急跳牆殺了地頭老大,加上他為人海派從協調租屋的里長伯變成紐約五大家族之一,難得的是他家庭一直和樂融融,他自己還是含飴弄孫而終。

相比麥可,不但老婆恨他,整個家族的親人對麥可只剩害怕、沒有情感。

小教父麥可做的跟老教父維多並無二致,只是為了讓家人生活更好,並且努力做到他應維多老教父的期待,有朝一日洗白不用再當政治人物的魁儡。

麥可用盡一切努力做到老教父的未竟之業,但,為何柯里昂家人都不願意跟他一起了?

老教父那代的談判手法是給對方尖叫3分鐘無法拒絕的提議,雖是first offer=final offer,至少有提出offer給對方。麥可二代接班或有他短時間內要安內攘外的壓力,但他二話不說直接轟掉五大家族的長老,完全my way or no way的手法,短時間立即見效、但也不到幾年的時間整個家族分崩離析,麥可全面勝利到只剩下孤獨…

不禁讓我思考,怎樣才可稱為是好的領導統御?

這個幾個世紀以來的無解之題,即令像巨著君王論提到的路易十二世之於米蘭,同樣路易十二、同樣米蘭,路易十二兩次獲得和失去米蘭的原因都不一樣(像極了租屋演練?! )

治理方法到底是集權好? 還是分權共治好?自馬基維利的君王論以來的五百多年來還是沒有結論…

但肯定的是,只有當領導人像羅馬人一樣的長遠眼光,預測各種可能性,並預先做好準備,「病早易治,病遲難醫。」才得以讓王國長治久安。

而從小到大學了這麼多,為的是要過好這一生,要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家人和保護所信仰的價值。

最近時不時提醒自己,不能本末倒置忘了為何追求多巴胺。尤其再次複習教父,深深警惕,起伏有時、板凳有時、聚光燈有時,不管何時,不要拼得了能力,轉過身卻無人等候。

其實每篇心得都相當精彩,而我很遺憾的也只能引用其中的幾篇,但即使是如此,這樣的一篇心得集錦也已經相當長了。最後,讓我引用在電信業服務的
英宗心得,而且容我提醒大家,不要只看底下我對他心得的摘錄而已,麻煩點進原始心得連結看看,因為他很用心地把他的心得做成了一段影片連結點此):

很多事情的關鍵是,我們看到事物的認知變了嗎?
當教父不只是經典,而是所有智慧的結晶,根本就是I-Ching(沒有看錯,就是易經)。
你發現了嗎?所有起因的差異就是連結世界看待事物的角度。

教父告訴我們,其實我們只要回答好這三個問題:

1️⃣ What else do you believe in?
2️⃣ Do you spend time with your family?
3️⃣ Where's Michael?

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生命的提問,連結的可能。
不管是當教父遇上電子情書、馬基維利的君王論與李維論,
甚至是公雞、狐狸與獅子怎麼過馬路(誤)。

想像一下?也許有90%的人生智慧都在前人留下的經典,而我們卻不自知。
所以,你有想過嗎?說不定我們都用了錯誤的方法,來使用我們的生命。

接下來,讓我跟你分享有關看電影學談判所學到的三件事:

一、【關於事業與交易】

1.做最壞的打算留心眼,為未來爭取緩衝空間。

好事出錯的關鍵、
壞事帶來的優點。
事物發生一瞬間、
心態改變全都變。

(It's not personal, it's strictly business.)

2.與其問如何讓人無法拒絕、不如做到讓自己操控一切。

沒有更好的推薦、
沒有更差的痛點、
沒有更適合人選、
沒有拒絕主導權。

(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First offer >= final offer)

二、【關於選擇與目的】

1.選邊站不是畫地自限,而是訴求參與這人間。

人格認同優先、
邏輯論述重點、
情緒說服關鍵、
拆解比例隨緣。

Ethos(credibility)
Pathos(emotion)
Logos(logic)

2.認同不怕延後,交換優於接受。

可以試著幫我了解,
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跳出二選一的假象,
找到共贏第三選項。

(Always say no, you can say yes later.)

三、【關於人生與格局】

1.摸著石頭過河,憑著良心做事

簡單過河沒太多規則,
過程全憑自己的選擇。
單純過活不怕有挫折,
過癮或過意只看原則。

(Because I think this drug business will destroy us in the years to come.)

2.當下創造著經典,是為了留住時間。

歲月巔峰有限、
當代永恆經典;
此時此刻此間、
那人那年那天。

(If I can die saying, "Life is so beautiful," then nothing else is important.
If I can believe in myself that much, nothing else matters.)

3.你的第二人生,始於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

①自律放棄天然自由
像隻狐狸權衡權益,質疑陷阱換實用主義。

②自知獲取契約自由
身為獅子權宜權威,取捨被人愛戴與畏懼。

③自信人間真實自由
不當傀儡或操線人,命運決定在本質目的。

(The Godfather is the Answer to any question.)

「有沒有人可以回答我,Where's Michael?」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多看看各種不同的觀點,或許就能讓我們自己看見更不一樣的世界。


若使用手機更易讀的網站版請點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