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鋒迴路轉》(Knives Out):別把甜甜圈中間那個洞視為理所當然,也不要有了個簡單的答案就滿足

本片值得一看的原因之一,是片中眾星雲集的程度,幾乎像是一部劇情片的《復仇者聯盟》那種水準。007丹尼爾克雷格飾演名偵探班白朗克,而即將和他在最新一集007中搭檔的龐德女郎安娜德哈瑪斯,則在本片中演個我見猶憐的小護士,但不曉得是否要和兩人接下來馬上就要再度搭檔的007《生死交戰》有所區隔,一向以性感形象示人的安娜德哈瑪斯,在本片中算是洗盡鉛華,稱職扮演個甚至看起來有些土裡土氣的小姑娘。老牌影星克里斯多夫普拉瑪飾演被謀殺的推理小說作家哈蘭,跟他在被提名奧斯卡男配角的《金錢世界》比起來,他的表現依然洗鍊,但角色個性總算是不那麼極致的惹人嫌了。



《月光光心慌慌》的潔美李寇蒂斯、元祖影集版《邁阿密風雲》的唐強生、《水底情深》的麥可夏儂、《宿怨》的東妮克莉蒂,分別飾演哈蘭的大女兒、大女婿、小兒子、和二媳婦;第三代則包含了《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和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上映時、戲份被剪光的史塔克女兒摩根成年版凱薩琳蘭福德(但是她在影集《漢娜的遺言》和電影《親愛的初戀》中表現都很棒),還有在史蒂芬金的《牠》演出主角比爾的傑登馬泰爾。光是看那麼多不同世代的好演員齊聚一堂,就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場面了。


電影上映時,似乎都把焦點放在和《美國隊長》形象大相逕庭的克里斯伊凡使壞的痞子樣來做為宣傳重點,但我覺得,丹尼爾克雷格擺脫007酷帥形象的演出,更是讓人眼睛一亮。能在外型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透過腔調及動作演出一個看起來好像有個酒糟鼻的中年大叔;本來以為他會像名偵探柯南一樣睿智無比的洞燭機先,沒想到在謎底解開之前,丹尼爾克雷格演的卻更讓我想起柯南中的毛利小五郎,還誤以為所謂的名偵探白朗克居然是個搞笑角色,但這也更證明了丹尼爾克雷格的演技有多出色。



除了如此亮眼的演員陣容之外,更值得一提的當然是身兼導演和編劇的雷恩強生(Rian Johnson)。記得當他前一部執導的《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時,雖然票房依舊很給力,但卻批評聲不斷,很多星戰迷認為星戰系列的發展不該是這樣子的。我其實很替他叫屈,因為在之前並非他執導的《星際大戰7:原力覺醒》雖然也很好看,但很多人認為迪士尼接手的全新星際大戰三部曲的第一彈,好像就是把40年前的元祖《星際大戰》的相同元素搬來讓不同主角再演一次而已,不少人認為了無新意;但當雷恩強生端出一部很不一樣的續集時,大家卻又暴動了,覺得《星際大戰》系列不該是這樣子的。無論你喜不喜歡最新版的星戰系列,《鋒迴路轉》應該足以讓集編導於一身的雷恩強生平反了。目前已經接連入選時代雜誌及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年度十大佳片的《鋒迴路轉》,應該已經不只是近來最好的Whodunitwho has done it,人是誰殺的)類型電影之一,而根本是今年度最好看的電影之一,讓人拍案叫絕。假如《鋒迴路轉》是一部推理小說改編作品的話,我肯定會把那套推理小說在第一時間就收入啃完,但如此傑出而又趣味性十足的電影,居然是個原創故事,這在續集、改編、和重啟作品充斥的當今好萊塢來說,更顯得價值非凡。

當然,像這樣的一部Whodunit電影,若是在文中就直接破梗跟大家說兇手是誰,那已經不只是爆雷了,而根本會讓還沒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樂趣徹底抹去;可是,這個部落格又不只是一個電影部落格,不能只跟大家說這部電影真是好看而已啊!那又該怎麼分享這部心得能帶給大家的心得與感想呢?我腸枯思竭,只能勉強想出不那麼爆雷的以下三點:

1. 做自己的決定。《鋒迴路轉》的開頭,是個典型的Whodunit類型公式的開頭:富翁離奇身亡,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嫌疑;每個人都看似人畜無害,其實都各懷鬼胎,不是對事實有所隱瞞,就是都在說謊……。


其實即使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狀況也屢見不鮮。首先,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和利益,真正覺得誠信為上、甚至凡事還會追求立場平衡的發言機會者,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因此就會造成兩種情況:一種是選擇性的記憶加上選擇性的揭露,意即你明明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但你可以忽略了中間的部分環節不談,讓聽你說話的人誤以為和你立場相左的人就是那麼該死;其實,真的會有那麼多閒雜人等都那麼無可救藥嗎?再笨也該做得稍微留點餘地吧!怎麼會做出一些人神共憤而百無是處的蠢事呢?答案很簡單,多數人都不是那麼蠢,但造謠生事而要對付那個對象的人就是要把他形容得那麼一無是處,偏偏聽那些謠言的旁觀者反倒蠢到家了,真的相信世上有那麼多混蛋是個奇蠢無比的惡人。

舉例來說,就是有人會去到了一家餐廳用餐後,因為餐廳人員的某些話而某些動作而覺得不爽,接下來就去批評這家餐廳的服務差得要死、對客人也毫無尊重;他所省略沒說的是,其實他自己可能已經超過了最晚點餐時間才要加點,而且店家不但規定寫得清清楚楚,而且在那個時間前還來口頭提醒過他。但他不爽就是不爽,硬是加油添醋的把自己和對方的對話斷章取義再穿鑿附會,為的就是要陷人於不義。你若去質疑他的言論正確與否,他甚至還會理直氣壯的說,那些他所引述的對話明明就發生過啊!但他沒有跟你說的是,那幾句話發生的順序、時機、和情境都和他說給別人聽的不同;他更不會跟你說,明明店家就有那些規定,而且店家還現場又向他客氣的說明並致上歉意,他甚至會刻意掩蓋掉自己在現場辱罵對方的那一段,因為他就是會把謊言包裝在一個又一個的片段事實中,只為了要極大化自己的利益,並且詆毀那些與他立場不同的人。

還有一種情況,是每個人既然有著自己不同的立場和人際網絡,當他遇到和自己有利益關係的人做了不公不義的事時,為了不和與自己交好者有直接衝突,然後就在一些議題及事件上選擇默不作聲了。

就像有人面對香港的情況會大聲主張說必須捍衛警察的公權力,但若在台灣,有他的同道中人對警察大小聲或動手動腳,他反倒一聲不吭了。

假如這種人本來就是明哲保身、而不經常大聲疾呼的類型,我們倒還不覺得他非得跳出來指責自己人有什麼不對;但若有一群凡事都在公眾場合或社群媒體上有所主張、好像不講幾句話會死一樣的那些人,遇到自己人為惡就只會輕輕帶過,這種情況反而更為可怕,因為你以為有些人代表的是良心、公理、和正義,但這些人其實比你我還鄉愿,凡事其實都以交情為重、事實次之,甚至還把自己包裝成一副義氣為先的樣子,你會希望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嗎?或許有人會說,人情義理本來就很重要,但假如哪一天你因為一樁官司而上了法庭,你會希望法官因為他個人和你的對造比較麻吉,然後就判你敗訴嗎?

上面兩種情況,起碼都還建立在當事人知道事實真相是什麼的情況下,只是他們的表述既不完整、也未必為真;有很多時候,連當事人本身所認為的事實都不是事實,那麼你又怎麼能期望能從對方的口中聽到真相呢?

所以,包括我們在【一談就贏】中給大家的訓練,其中一點就是「所有事在被確定為正確之前,都先假設那不是真的」;為什麼呢?因為多數人所告訴我們的,「充其量也只會是片面且主觀的事實而已」。我們不應該只因為「這個人應該沒有騙我的理由吧」就相信他,因為假如連這個人本身都不知道事實為何,他的陳述又怎麼能夠做為我們的判斷依據?更扯的是,很多人甚至連對其他人的好惡,也都取決於一些道聽塗說,然後還把自己根本不確定是否為事實的說法,加油添醋的散播出去。這其實不只是道不道德的問題,而是腦子究竟有沒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問題。當大家甘於變成一個片面理解而就驟下結論的蠢蛋時,也難怪我們的社會會有這麼多問題,與其把這些問題怪罪給一群粉絲、一個候選人、或一個政黨,我們其實更應該責怪自己:自己為什麼永遠那麼蠢,連一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只知道單憑自己的好惡就去決定事實的真相肯定會是如別人說的那樣?




讓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判斷原則吧!萬一當你想起任何一個你所不滿的對象時,接下來你居然還真的找不到任何一件他所做過的事,會讓你認同、甚至欽佩的,你其實很可能也是選擇性的記憶並理解,而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

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當然也有那種一想到就很堵爛的對象;在我的潛意識中,我只要一想到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我就會直覺認為他一定是滿肚子壞水的正在使壞。然而,當我恢復理智的時候,我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正在對這個對象感到憤怒,而憤怒就會讓人盲目;假如我們無法從一個人的身上看到任何優點、甚至覺得他的每個舉動鐵定都是為了行惡時,這樣的判斷肯定是不夠理智且不夠正確的。



2. 細節與回溯。楚楚動人的小護士由於得到了富翁的遺產,接下來當然陷入了風暴當中,因為富翁的每個嫡系子孫都不會坐視到口的肥肉就這樣不見了。他們心中想的再也不是「這個小護士到底有沒有資格拿到遺產」,而是「該用什麼方法才能讓她拿不到遺產」,而這就是人性。

小護士百轉千迴的一直拿不定主意,她最後做出的選擇很簡單: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看起來最好的決定,或者最能讓自己脫罪無事的決定。

偵探白朗克稱讚她,認為她本質上就是個有善心的人,所以憑藉自己的良心做決定,才會做出一個最好的決定。我則認為,小護士這個角色當然人美心善,但她有另外一個長才,卻也是可以讓謎團最後能夠解開的一大原因,那就是她能回溯每個細節,甚至到了每句對話和相對應的場景都能記得一清二楚的程度。

看到這裡,真的讓我覺得真是對了脾胃,因為我們在【一談就贏】這個談判公開班,也在在強調必須重視細節,而且設法讓大家一再回溯出之前發生的事件、對話、和場景,因為跟口才靈便或機智過人相比,我們相信唯有對細節的重視及能夠確實的回溯,才能成為一個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談判高手。

《鋒迴路轉》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承繼了古典派推理的風格,但又讓人意想不到而大呼過癮。

在片子的一開始,作為觀眾的你會覺得,這就是一部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的Whodunit電影,重點就是在找出who has done it,也就是兇手到底是誰;沒想到,電影開演才沒多久,居然已經把富翁死亡的過程在銀幕上演了出來,這時觀眾的心情就從「懷疑到底是誰幹的」,轉為「那接下來主角到底要怎麼辦了」;也該佩服導演的手法巧妙而高明,若非在這時還能把觀眾的胃口吊住,只怕電影院會有一半的人覺得「兇手都出現了,那還有什麼搞頭啊?」就提前離場了。這樣的狀況沒有發生,因為此時觀眾已經不覺得自己看的是一部Whodunit電影而已,而他們好奇地想要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會不會因此發生更多兇殺案?

沒想到,劇情居然之後又急轉直下,又回到了who has done it的主題,只是由於這裡的it不見得指的是那件兇殺案,所以更具體地來說,我們關注的焦點就變成3Wexactly who did what and why,到底誰做了什麼、而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啊!

Whodunit → What’s next → Whodunit

能把觀眾的心思勾得那麼緊而又那麼巧妙,然後才把謎團解開,真是要佩服這個導演啊!Knives out中文譯名不直譯為《亮出刀來》、而改了個金字旁的鋒字而譯成《鋒迴路轉》,因為劇情的確是那麼「鋒」迴路轉啊!


3. 甜甜圈中的甜甜圈。在看《鋒迴路轉》時,「下巴掉下來」不再是一句驚訝狀的形容詞,因為我真的幾乎觀影全程的下巴都是合不起來的,坐在旁邊的太座大人一度還開玩笑的伸手過來要我把下巴合上。

為什麼如此呢?因為這部電影的不只是懸疑而出人意料而已,它的每個環節都在銀幕上演給你看,而到了片尾結局大白時,透過前一點提到的回溯細節,你才會發現每一點蛛絲馬跡都合情合理,而不是因為什麼隱藏性的真相而大逆轉。就拿我自己來說,很多細節其實我在一開始看到的當下也覺得有異,但在那個時候卻也想不出有什麼關聯,當然也就無法料到劇情的走向會是如此,而這也正是成就了這部推理電影好看之處,比諸經典的克莉絲蒂小說之流絲毫不遜色;不只如此,包括片名及人名等均另有巧思,情節和對白更是搭配的驚人流暢,若是明年的奧斯卡把最佳劇本頒給它,我也一點都不會意外。

當偵探白朗克在推理時,他用甜甜圈來比喻他那時心中的糾結和疑慮;假如一見黑影就開槍的只憑當下的證據就抓人,那就直接把鞋子上還有血跡都不知道的小護士抓去判刑就好,幹嘛還花那麼大功夫?但就像甜甜圈中間還有個洞一樣,乍看之下會覺得有個洞也很正常,甚至不去思考為什麼會有洞呢?但認真一看才發現,甜甜圈的洞裡好像還另外有個甜甜圈,而最裡層的那個甜甜圈的洞該怎麼樣才能被填補起來,才是能夠拼湊出真相來的關鍵……。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犯了這樣的錯誤。不是明明看到了一個洞,也覺得那兒有洞順理成章,而不再思考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就是即使看到了不同的甜甜圈而各自都有一個洞,但我們會開始自己腦補的把每個洞都填起來,硬是假設「這都不是問題」的拼湊出了一個解答,到頭來才發現自己別說找出答案了,根本連一開始都問錯問題。



保持好奇心、多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凡事都不要視為理所當然,然後你才會具備更有效的思辨能力,也才更能突破重圍並解決難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