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沒有人是自己人:面對辦公室政治及派系鬥爭的4點存活須知

「我好像被人排擠了」,小珍一本正經地跟我說。

小珍是一家零售通路業者的總經理室幕僚。最近一次見面,她跟我說,近來天氣很冷、但她的心情更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她發現自己被特定部門的同事排擠,甚至還經常挖洞給她跳;影響所及,連總經理都開始懷疑她工作不力,讓她既覺得自己每天上班都很痛苦,更擔心自己的工作不保。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小珍自己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營運處對她的有意抵制。聽到這個原因,讓我很意外,因為小珍自己就是營運處出身的,而且現在的營運處處長咪姐還曾經是她的頂頭上司呢!在我的印象中,她和咪姐以及營運處許多現在是經理級的主管感情都很好啊!怎麼會弄到現在這樣子呢?


小珍滿口苦澀的說,當她因為在營運處表現亮眼而被拔擢到總經理室後,她想要讓大家覺得她不只對營運處瞭若指掌、而是對公司的各處室也都能政通人和,所以不但在制定的各項辦法上刻意不偏袒營運處,而且她也主動去熟悉各處室的主管,希望大家都能對她有好印象。

小珍從以前就是個善於觀察情勢的人,她後來發現,公司花大錢從另一家知名通路挖來的行銷處處長強哥正當紅,凡是在公司各個一級主管齊聚的會議,強哥總是最能掌握話語權的那一位,就連總經理也要敬他三分。不只如此,好惡分明的他上任後把行銷處原來的人換掉了接近一半,和行銷處有往來的廠商也歷經一次大換血,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強哥換上的都是自己人,但連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沒有意見,當然也沒有其他人敢招惹強哥。

聽到這裡,我嘆了一口氣。我跟小珍說,「強哥看起來就是個狠角色啊!妳幹嘛去招惹他?」小珍急忙回說,「我哪有?我不但沒有去招惹他,而且還巴結的很呢!」原來小珍看到強哥一上任就給其他單位下馬威,就連其他階級相同的處長都曾經被他當面修理過,他所帶領的行銷處更是在公司各處室都走路有風,小珍早就知道強哥是個惹不起的角色。於是,每當強哥在會議上說些什麼,小珍總是不忘大聲叫好;就連私下有碰面的時候,她也不忘對強哥刻意巴結,就連行銷處的內部活動,小珍也會刻意找機會過去噓寒問暖,讓行銷處感覺她好像是自己人。

但是,也許是小珍做得太明顯了,經常和強哥槓上的營運處,看到小珍這樣公開對強哥和他的行銷處示好,只差沒有氣瘋了,深深覺得小珍離開營運處就忘了往日情誼,不多幫忙就算了,居然還跟立場相左的「外人」走那麼近?於是,營運處不但各項聚會都再也不邀小珍,而且在工作上還四處挖洞給她跳,刻意要在總經理面前製造出一個「別人來講都行,就是小珍說的我們偏不做」的印象。對於這種現象,小珍雖然看在眼裡,但除了罵自己傻以外,她也無計可施。

辦公室政治,大概是許多上班族最辛苦也最痛苦的一塊吧!即使連我這種極力倡導「做事優於做人」的人來說,我也必須承認,辦公室政治和公司內部的派圈鬥爭,外加一個又一個的人際小圈圈,大概是走遍全世界的不同產業都鮮少看不到的。加上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商業雜誌當記者,跑過的公司、認識的人真的不在少數;若要問他們,哪家公司內部沒有派系或小圈圈?只要公司到達一定的規模,大概很少有人會說沒有。

既然避免不了,那以小珍的處境來說,到底該怎麼辦呢?

1.  避免被貼上標籤:面對辦公室政治或職場上的人際小圈圈,假如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對的,第一步總要知道該怎麼做才不會踩上地雷。而第一件每個上班族該做的事,就是設法避免讓自己被貼上標籤

當然,這種說法在表面上是很可笑的,因為無論你再怎麼明哲保身,只要你這個人或你擔任的位置有點重量,你總會被貼上某種標籤,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都一樣。

以小珍來說,她是營運處出身的,不但在大大小小的營運單位待了12年,而且無論工作或私下的交誼都和營運處的老同事混在一起。你說其他單位的同事不會一看到小珍就把她稱之為「那個營運處」的嗎?

對小珍來說,無論她喜不喜歡,她橫豎都會被人貼上這種標籤,那她又何必做出一些徒勞無功的舉動呢?假如有什麼比被貼上標籤更糟的,那就是自己沒有特定原因卻用力想要撕下那張標籤,而這正是小珍在現在這件事上做錯的第一步,所以她會引起營運處同事的反彈無可厚非,恐怕只有她自己不知道會如此嚴重。

因此,諸如被人冠上「台大幫」「那家血汗公司跳槽過來的」這種標籤,你可以試圖避免,但卻沒有必要刻意否認,因為否認了也不見得有用。

該避免被貼上的標籤,不是這種由於出身背景所會產生的標籤,而是你自己選擇下的產物。意思是你寧可被貼上這些標籤,但只要自己繼續政通人和就好;但若被貼上一種「西瓜偎大邊」「牆頭草,風吹兩頭倒」的標籤,那就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明智了。

以小珍的處境來說,她顯然就犯了這種錯誤。以教科書版本來說,很多人應該會勸她開始修補關係;但就實務上來說,倘若這個人不過初入職場而只在這個公司待了一、兩年,我會很務實地勸他乾脆另起爐灶而重新開始,就當讓自己學個教訓吧!

以我自己的職場生涯為例,我知道每個人都很難避免被貼上標籤,那我起碼要能選擇自己想被貼上什麼標籤。所以,比起立場搖擺或苟且,我寧可建立起一種我就是有自己立場的形象,你可以和我的立場相左,但是你不能質疑我這個人立場不清楚或時常搖擺。我並非建議每個人都必須建立這樣的自我形象,例如長袖善舞或與人為善也都是一些和我不一樣、但卻對自己會有好處的形象;我所要強調的是,寧可為自己選擇一個自己願意被貼上的標籤,也不要被別人貼上一個自己覺得含冤莫名的標籤。

2.  經營非正式人際網絡:以為只有本土企業才重視關係嗎?It’s not what you know, but who you know可不是只有我們台灣人在講的啊!

除了本國公司以外,我也分別在美商、德商、法商服務多年。不只如此,我所交手的客戶和合作對象更是橫跨各個不同國家,連亞美尼亞和衣索比亞都有。「關係」這件事的重要程度,其實到哪裡都一樣;老外和老中的差異,其實是他們可以把「關係」端在檯面上講,而華人世界好像總把「拉關係」「走後門」扯在一起,硬冠上一種道德上的批判,總有一種「大家都在罵,但每個人也都在找關係」的荒謬景象存在。

當我在外商服務時,我不算是四處拉關係的行家;我甚至還被我的頂頭上司當面直接指正過,叫我除了把事辦好和帶回來業績之外,也得好好經營和內部各個部門及各個關鍵同事的關係。真要我說,老外對於關係二字重視程度絕對不下我們,但他們不會只因為親疏彼此就拍板定案,他們還是同時會重視實質利益的達成;也就是說,不要以為搞那套斬雞頭歃血為盟的稱兄道弟就會有用,要懂得經營關係,如何經營及運用的手腕也非常重要。除了公務上的往來之外,如何經營非正式的人際網絡根本是每個辦公室必備的顯學。

以小珍來說,就算她表面上不得不識時務的對強哥叫好,有兩件事情不能不做:(1) 私下經營和咪姐的關係,凡事都去和她請益,先取得她的支持和信任再說;姑且不論她的營運處在公司內可是人數最多的最大單位,自己既然出身營運處、咪姐又是她的好長官,無論如何也得讓自己避免被貼上一個「數典忘祖」的負面標籤。(2) 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而每個人都需要面子,愈是檯面上的大頭愈不例外。萬一小珍幫氣焰已經很強的強哥大聲叫好了一次,別忘了之後一定要盡快公開給咪姐一個面子,而怎麼挑個強哥或他帶的人介意程度最小(想完全不介意是不可能的)的動作,那當然就是個學問了;這句話的重點是「公開」二字,因為很多人以為做了(1) 的私下噓寒問暖之後,在公開場合就可以只幫另一邊叫好了。會這樣想的人,大概是天真到無知吧!像這樣的舉動多了,你說咪姐心裡不會不是滋味嗎?她搞不好會把你私下的示好當作是一種毫不真誠的小動作吧!更有甚者,即使咪姐本人也豁達而並不那麼在乎,但咪姐麾下帶的不只有一、兩個人,小珍若不公開把面子做給咪姐,咪姐豈不是等於放任麾下的舊將以後也來公開反她?

你可以不選邊站,但不要笨到刻意得罪任何一邊,尤其是勢力不小的那一邊。


3.  謹慎運用社群媒體:其實對我自己來說,像FB這種社群媒體和line這些傳訊app在工作上的運用,也算是一個相對新鮮的玩意。我在輪胎公司服務的時候,負責英國的同事會把他的主要客戶聯絡人加入FB好友、而且會用FB討論公事,已經讓我嘖嘖稱奇了;我後來回台灣而加入一家連鎖餐飲,使用line交待公事當然無可厚非,但經常在巡店或公司內部活動時,會遇上年輕同事跑來合照、合影完之後還會加上一句「總經理記得加我FB喔」,讓那時的我當下手足無措,因為我總不能每次都虛應故事,但我實在不願意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在FB上讓那麼多人知道,後來我只好專門申請一個新帳號來跟工作上的朋友互動。

以現在的職場來說,我相信每個人應該都難逃和同事透過FBline來互動,而且大群組外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小群組,把傳統的人際小圈圈透過數位工具更具體化了。

所以,現代上班族的困擾之一,不再只是「老闆要加我FB怎麼辦」了,而是我們如何在FBline的頻繁互動上避免得罪人?

舉個例子來說,你今天剛被主管幹譙一頓,你就在自己的FB上貼首黃明志的「擊敗人」再加個BJ4,你還不忘把隱私設定開成地球,你覺得主管或是其他同事會怎麼想?

所以,不要再相信那種「我要幫誰按讚或分享是我的自由」那種天真言論了,我很敬佩這種尊重言論自由的想法,但你假如身處一家鬥爭如家常便飯的公司或行業,我勸你不要像小珍那麼天真,因為她在一些line上的發言,她自己當時看了都覺得有所本而不應該有什麼影響,但若是由外人的客觀角度來說,實在有太多可以讓不喜歡小珍的人蓄意攻擊的空間了。我以親身的經歷對小珍說,我自己也是一個當過不同部門主管的人,我也曾經遇過那種莫名其妙捧著和我作對陣營大頭的舊屬,我私下雖然寧可相信那個人只是白目而不是有意,但萬一我太過寬容大度,豈不是被人當作我是死的?撇開個人好惡不談,若不展現殺無赦的氣勢,只怕馬上就有更多不同派系的敵手等著騎到我的頭上來。所以小珍也許自認很無辜,但她的老長官或舊同事們之所以會這樣做,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4.  做事要主動,但做人可以稍稍被動:如前所述,我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向來是「做事優先,再談做人」。我自以為坦蕩蕩,但多年下來也吃了不少苦頭。

現在叫我自我反省,我還是會以做事為優先,因為畢竟這種思維帶給我過人的績效;但經過歲月淬鍊後,現在的我會修正一下,做事可以繼續積極主動,但做人可以稍稍被動,不需要太快表明立場,也不需要每次都要與人針鋒相對。

簡單說,我可以選擇不要做個濫好人,但我不見得非要每次都搶著做壞人。遇到有人叫我選邊站時,除了當下拒絕之外,我或許可以讓自己不要那麼急著表態,靜觀其變再決定下一步。


延伸閱讀之一:面對要你選邊站的辦公室政治,讓自己走出一條活路的三種能力

延伸閱讀之二:職場若真如球場,面對職場鬥爭或秋後算帳時,能不能球來就打?

延伸閱讀之三:《寒戰II》──三大影帝為我們示範鬥爭、對立、問題解決、和如何了解並轉換對方的立場

延伸閱讀之四:從NBA來看兩敗俱傷的職場鬥爭──禪師傑克森的黯然下台,以及一場活生生的領導鬧劇

延伸閱讀之五:《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道德完美的偶像,我們只需要不計毀譽、不計代價而能堅持到底的承擔和勇氣


2 則留言:

  1. 記憶點:標籤、關係、社群、做人做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穿法拉利紅就可以消災解厄(誰說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