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莎柔斯羅南主演的《淑女鳥》,是打破爛番茄(Rotten
Tomatoes)零負評最久紀錄的電影,在勇奪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後,《淑女鳥》更入圍了奧斯卡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等。
23歲的莎柔斯羅南這位降齡演出17歲的小女生而獲得奧斯卡影后提名,雖然實際年齡也很年輕,但這已經是莎柔斯羅南的第三度奧斯卡提名了,早在她13歲那年就已經以《贖罪》提名最佳女配角了,前年又以《愛在他鄉》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在今年奧斯卡影后競爭激烈而強敵環伺的情況下,莎柔斯羅南不見得能脫穎而出,但我相信她遲早會抱走一座小金人,因為她的演技就是如此出眾;《淑女鳥》若少了她,整部片子可能就失去了靈魂。
飾演她媽媽的蘿莉麥卡佛,可能不常在其他電影中看到她,但我卻看好他能拿下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因為她演的媽媽真的讓人看到好揪心,不由得會幫她想說,換了我在她的處境,我到底該怎麼辦?
一部看起來相當女性的電影,但也千萬不要錯過其中的男性角色。其中演第二號男友的那位小渣男,居然是今年也以《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的堤摩西柴勒梅德。老實說,光是憑這樣的幕前幕後組合,你就不應該錯過這部好評破表的佳片。
不過,正因為如此,我接下來的感想可能會被許多影迷怒罵,說我根本不懂這部片子的意義在哪裡。其實我看得懂葛莉塔潔薇將自己的家鄉回憶和青春歲月放進去這部電影的情感流動,我也知道電影劇情當然要這樣走、才會讓人感觸良多,但請包容我得用另外一種角度來處理片中劇情所帶到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角度才會比較符合這個部落格的調性。
1. 女兒就是怪,該怎麼辦?克莉絲汀是個想要與眾不同、但又找不出自己有什麼傲人的才華,於是想要用特立獨行來證明自己的高中女生。她幫自己取了個「淑女鳥」(Lady
Bird)的別名,而且堅持要老師和父母都這樣稱呼她。
或許你會說,誰的高中生涯不是這樣子過的呢?就算沒有真的這樣做過的人,心裡搞不好都偷偷幻想、甚至嚮往過吧!
然而,當自己為人父母之後,你真的會希望自己的小孩順手牽羊、隨口撒謊、好高騖遠、考試作弊,不時鬧情緒而無禮頂撞到會在開車行進間賭氣的就打開車門跳出車外嗎?
我有一個水瓶座的女兒,而我是自從她出生之後,才開始搞清楚每個星座的人大致會是什麼個性的。為什麼呢?雖然我跟她非常的親,她是那種到現在出門時都還會主動挽著我的手的那種貼心女兒,但她卻是一個天生就很有自己想法的水瓶座女孩,許多事情她完全只照自己那一刻的直覺就去做了,即使她可以理解我跟她說的種種分析和解決方法,但她完全就是不照任何一套我認為合理的方法去做。
舉個例來說,有次我們從日本買了一盒溫泉粉回來,不曉得為什麼、她就是對那盒溫泉粉很有興趣,其他行李開箱後都還沒收完,她就跑去浴室好好「弄」那盒溫泉粉了。過了好一會兒,她很得意的展示她的「大作」:她把各種不同風味及顏色的溫泉粉裝進一個又一個的透明容器內,只因為她覺得那樣很漂亮。我當場看到就快要昏頭了,一則她把溫泉粉一包包撕開後弄得滿地都是,再則她用的那些容器也全都不是類似裝浴鹽而蓋子可以密封那種,也就是照她的擺法放在浴室、可能沒有幾週那些溫泉粉應該都會受潮了。
假如她當時還是5歲,我搞不好還會覺得這個小孩還蠻具有創造力的;但她當時已經11歲了,而這絕不是她偶一為之的「傑作」,可以想見我有多麼傷腦筋。
相信很多持有「先進」教育觀念而每週定期閱讀不只一篇親子教養文章的父母,看到這裡一定會給我很多指教,希望我不要扼殺小孩子的創造力。你們要說的道理我是理解而也可以接受的,但我同時認為,培養一個小孩子的責任感而讓她不要太過隨性是很重要的,而如果我們不是那麼經常被學校的老師「召見」,我或許也會覺得就由她去吧。但她那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行為,而且沒有原因可循的就會發生一些行為,真的讓為人父母的我覺得很傷腦筋。
我擔心的是她製造我的麻煩或丟我的臉嗎?其實我更在乎的,是她將來長大之後,要怎麼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啊!
正如《淑女鳥》中的媽媽一樣,她對女兒的愛無可復加,但她總覺得自己有種要讓女兒變得更好的責任,原因不是想要光耀門楣,而是她希望女兒一輩子健康、平安、快樂,讓她能有比自己過得更幸福的選擇權利。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種觀念太守舊而保守了,但作為一個女兒的父親,我必須承認,自己也就是那麼守舊保守,因為我真的只希望她長大成人之後能夠健康、平安、快樂,沒有其他。
2. 吐露真實情感,真有那麼難嗎?在《淑女鳥》中的那對母女,兩人其實內心深處都深愛對方,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在鬥嘴和吵架。我自己童年時候和媽媽相處得少,加上又是個男孩子,而我的爸爸又是個我連電話講超過5句話就會怒斥我的那種人,所以我完全無法理解那種母女情誼。
偏偏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的女兒和她的媽媽卻完全就是這樣的典型。我常常會因為她們兩個你來我去的鬥嘴而感到不可思議,但當我要求女兒不能這樣沒大沒小的說話時,我太太反而私下告訴我,其實女孩子跟媽媽都會這樣。
以為這樣問題就結束了嗎?我不喜歡那樣的鬥嘴是有理由的。因為當雙方這樣口無遮攔的唇槍舌戰之後,很容易就會因為一時不慎而擦槍走火,不是女兒因而賭氣就不跟媽媽講話了,就是媽媽被激怒了而怒火中燒的開罵。
人不可能永遠那麼理性,但是就不能用禮貌而尊重的態度,來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嗎?或許我的立場有些偏頗,但我覺得《淑女鳥》中的媽媽雖然未必每句話都那麼中聽,但她已經企圖把她訴諸真實情感想講的話都講出來了,但女兒就是覺得自己聽不進去而無法接受,因為她想要從母親那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我覺得片中有一幕很好,當淑女鳥要和一群酒肉朋友去參加學校的舞會時,那些朋友在車上覺得學校辦的舞會很無聊、而想改去另一個同學家瘋狂開趴時,淑女鳥先是為了不想被這群她嚮往與之同群的朋友視為異類,於是就口是心非的答應了他們而說自己也想跟著去;但這一幕好就好在這個地方,不一會兒,她瞬間知道自己該順從自己內心的感受,於是她告訴那群朋友說,她其實還是想去舞會,接著就要他們讓她在她原本已經日漸疏遠的閨蜜家下車,因為她終於發現,誰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自己究竟要跟誰在一起才會比較自在而快樂。
我看到這一幕,我真的終於釋懷了。雖然我自己讀書時也絕對不是一個乖小孩,和所有人一樣、都有著青少年的叛逆,但我的叛逆其實對抗的是全世界,而不是只單挑自己的家人而表示不爽;甚至到現在,我也會對自己的小孩說,親近易生侮慢,千萬不要只因為自己的家人會無止盡的愛你、於是她反而對自己的家人格外兇若任性。有本事的話,去兇完外面的人再說,不要淨兇自己人,因為那是一種柿子挑軟的吃的懦弱表現。我也很慶幸,我雖然不算是個溫和的人,但我絕對不會在外面生了一肚子氣後、回家找自己的家人發洩,所以我應該給了她一個她難以否認的示範。
我猜想,在《淑女鳥》的那一幕中,克莉絲汀可能也終於領悟到,萬一自己對父母、老師、以及童年好友都那麼帶刺難搞,她為什麼要為了爭取其他酷孩子的認同,就去討好並順從他們呢?當自己真的不喜歡,就勇敢地對每個人都這樣表達出來,這樣起碼才算是真正的有個性;你可以選擇去對抗全世界,但你必須要先有對抗全世界的骨氣和能力才行。
另一段我很喜歡的對話,是淑女鳥母女倆在車上吵架,女兒賭氣的說:「對不起喔!我就是不能像妳想要的那麼完美。」母親則心酸的回答她說,「我不需要妳完美,但妳就不能體貼一點嗎?」
對我來說,這句話已經不只是親子關係或子女教養的範疇了。連我自己聽到都深深自省,當自己面對家人、至親、好友、或任何一個自己深愛或重視的人時,我就是我、我永遠做不到面面俱到的完美,就像我可能不是一個會讓父母驕傲的乖兒子,也可能不是太太心目中滿分的好老公,但我能不能讓自己起碼能做到「體貼」對方這件事?多去想想對方當下的感受會是什麼,多去思考如何才能讓對方的感覺更好,即使沒有錦衣玉食或什麼豪華的享受,也許這樣才能真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及快樂。
3. 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又該怎麼辦?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或許會說,淑女鳥哪裡沒有人生目標?她一心想要去上東岸的大學並能在將來做個作家啊!也許是的,但沒有具體計畫的目標其實只是個空想;在我看來,淑女鳥其實是不滿意自己平庸的家庭環境,時時刻刻都只想著離家愈遠愈好而已。至於將來要做什麼?自己未來要怎麼樣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水平?她其實毫無頭緒,也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不只如此,她在片中一直有著對戀愛的渴望,以及充滿對性的好奇而蠢蠢欲動。其實這沒有好害羞的,我們之中的多數人或許在那個年紀時都是這樣。我們並不是真的愛上了一個人才決定去談戀愛,而是希望能獲得一種戀愛的感覺,而且也渴望被愛。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但在追夢的過程中,只要一個不小心,結果就可能不像你想的那麼完美。於是,淑女鳥交到了一個讓她獻出初吻的男友,兩人還一起在草地上看著星星、並選定了一顆屬於兩人的星星,還幫那顆星星命名。這樣純純的愛,不聽起來很好嗎?沒想到接下來淑女鳥居然發現自己的初吻對象居然在男廁和另一個男的激吻,這時她才發現,她的他愛的是另一個他。
淑女鳥很快的就去找了另一個玩樂團的酷男友,其實她跟那個男友的生活圈格格不入,但她依然強迫自己要能適應那群看起來就是比較「酷」的朋友。後來,淑女鳥成功地透過這個男友而破處了,但那一刻卻遠遠不如她所想像的特別而浪漫,自己獻身的對象也不是個真正重視她的人。
我不由得想起年輕時的安海瑟薇演的《麻雀變公主》,裡面的女高中生安海瑟薇也希望有段浪漫的愛,希望自己獻出初吻時,腳要向後勾起來的甜蜜夢幻。
不同年代的女孩子,對青春純愛的期望其實都差不多,但《淑女鳥》卻由女性導演的目光,潑了大大一盆冷水,因為現實生活本來就不是那麼美好,公主不見得就會遇上王子而廝守相愛一生。不只如此,公主如願到紐約上了大學,但卻同樣迷惘。小鳥終於如願飛出籠了,卻發現少了母鳥呵護關愛的她,其實變得更孤單寂寞了。
沒有多少人可以在青少年就立下一個夠實際而又充滿前景的目標,接下來紮實的一步步達成。凡夫俗子如你我之輩,當我們回想廿歲之前的自己,可能覺得當時的自己真是天真可愛到有些傻的程度,很多作為和想法,現在想來都會笑,但那時卻以為自己已經足夠成熟的做出所有決定了。
以為只有學生時期才會如此嗎?回想自己廿幾歲剛進入職場的那幾年,有多人後來是真的照著當時的生涯規劃一路順遂的走到今天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但走得跌跌撞撞,而且搞不好連目標都不斷的修正再修正,即使到了今天,我們可能都覺得自己還在嘗試和學習,不敢再武斷的說自己非得要達到什麼目標不可。
假如我能回到過去,我唯一會對年輕的自己說的是,別做讓自己將來會後悔的決定。當時的我會有足夠的智慧來判斷自己將來會不會後悔嗎?當然未必,而只能不斷的摸索,並且帶著一些運氣成份的亂猜。然而,只要能把這句話放在心裡,起碼自己就不會暴衝的驟下決斷,也許可以讓自己的人生依舊充滿刺激、但卻不會每次都是段驚魂未定的旅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