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鬼才導演提姆波頓的最新作品,秉持著他一貫的魔幻色彩,卻難得的不那麼陰鬱消沉,讓鏡頭前的《小飛象》成為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而且遠勝迪士尼之前幾部由動畫改編的真人電影。
名導一出手,幕前陣容也相當驚人。雖然少了與提姆波頓多次合作的強尼戴普,但柯林法洛、伊娃葛林、丹尼狄維托一字排開,也都恰如其分的為小飛象的人類夥伴湊齊了一個閃亮陣容。不只如此,與提姆波頓當年合作過兩部《蝙蝠俠》的米高基頓,也再度與他配合演出了無良商人范德維爾;老實說,這是個扁平的壞人角色,以米高基頓的演技來說真是屈就了,但顯然是因為和提姆波頓的老交情,所以他也願意來演出這樣一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角色,也讓這部電影增色不少。更不要說飾演柯林法洛女兒的妮可帕克,這個小美人胚活生生就像透她的明星媽媽譚蒂紐頓(《不可能的任務2》、《2012》女主角)更年輕時的樣子,而這個小女孩姐弟和小飛象之間的情感連結,也正是本片的重心之一。
1. 重塑框架:我不知道大家對這部經典童話的故事是不是和我一樣記憶模糊,不過記不清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全新故事來看。
馬戲團主人麥迪奇用低廉的價格買下了一頭正在懷孕的母象,因為他以為一頭剛出生的可愛小象,能夠成為慘澹經營的馬戲團新噱頭。沒想到,小飛象出生了,但牠有一對驚人的大耳,讓周遭的人把牠當作怪物嘲弄。
麥迪奇無計可施,只想要把醜怪的小飛象加入馬戲表演。沒想到,負責照顧小飛象的一對小朋友姐弟,在玩耍間無意用羽毛啟發了小飛象利用耳朵飛行的神奇技能。於是,在一場表演中,小飛象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在全場觀眾前飛翔了起來,一舉驚人的轟動全場。
小飛象從楚楚可憐的被人嘲笑為怪物,一夕爆紅成人人爭相目睹的奇蹟,但其實小飛象一直都還是小飛象自己,而牠根本不在意自己是否受歡迎,因為靠牠賺進大把鈔票的是與牠利益立場並不相符的人類,而剛出生的牠只想跟自己的大象媽媽在一起,但牠的象媽媽因為保護牠而造成有人意外身亡,於是象媽媽就被賣掉而不在小飛象身邊了。
這時,有個叫范德維爾的商人,他經營著一處叫做夢想國的樂園而在全國有著高知名度,他一看到小飛象的新聞,當然就想把這頭奇珍異獸據為己有。但他非常瞭解,原來的馬戲團主人麥迪奇已經小飛象身上嗅到無限商機,而麥迪奇是不想把這頭會下金蛋的雞拱手讓人的。
假如你有一件非要不可的東西,你會願意出多高價買下那件東西?
從童話改編的《小飛象》,也能連想到談判?不開玩笑,雖然我在本片中也看到了許多其他值得一書之處,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還是范德維爾去找麥迪奇那一段,因為這短短不到10分鐘的片段,充分展現了談判中改變框架的執行作法及威力。
所謂的框架,就是一個人看一件事情的角度和觀點。我們很難說服別人接受我們的立場,但我們卻有可能改變這個人看同一件事情的觀點或角度,而這個動作就是試圖為不同的利益關係人重塑框架。
記得當我之前上廣播訪談介紹《雙贏談判》那本書時,同樣提到了框架的好處及妙用。後來網頁上一串留言,多半充滿了對框架的好奇與期待,但其中一則相當悲觀的留言卻更吸引了我的注意;雖然不是那位仁兄的原本用語,但他的幾句不同留言下來,其實意思也相當清楚:哪有那麼簡單就能讓別人接受你的框架?別人哪會笨到就全盤接受你的不同說法呢?
我沒有多做說明,因為這個人的意見其實在某個部分是對的:當他就是那麼堅持自己的觀點時,多說也是無益;但我唯一想在那麼久之後對他說的是,所謂的重塑框架,從來就不是「讓別人『接受』我的框架」,而是設法改變他看一件事情的角度而已。
多說無益,那不如用看的吧!
我希望對如何利用重塑或改變框架來談判的人,好好看看最新版《小飛象》的這一段:馬戲團主人麥迪奇甚至在范德維爾開口前就直言,小飛象是再多錢也不賣的非賣品,因為他預期著有錢有勢的范德維爾肯定會想要出高價收購;那麼,麥迪奇真的是什麼價錢都不願意接受嗎?其實他在做的是談判上的定錨啊!他之所以先把小飛象定錨成非賣品,為的其實就是逼對方出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價。
只可惜,他的談判對手做過沙盤推演,也事前就設法瞭解了麥迪奇這個對手的風格和習性;接下來,范德維爾做的(請注意,不只是他「說」了什麼,而是他「做」的到底是什麼)完全超乎麥迪奇的預期:他拿出一份入股同意書,邀請麥迪奇帶著整個馬戲團加入夢想國,成為這個全國知名樂園的合夥人和股東。
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范德維爾要的其實就是小飛象;但與其買下這頭舉世無雙的小飛象,精明的范德維爾做得更絕,那就是他轉為買下了整個馬戲團,而且不是花大錢來買,而是用讓他們入股自己公司的方式,成功併購了另一個事業體。
你或許以為自己在看的是一個童話故事,但這段大吃小的併購案,是不是在真實世界的商場中也處處可見?更厲害的是,對手不是花大錢把你硬生生地吃掉,因為這樣會逼得你狗急跳牆的反擊;他提出了一個你無法拒絕的交易,而且不用像教父一樣、把個血淋淋的馬頭扔在你的床上,這家經營早已很吃力的馬戲團就彷彿看到救世明燈般的就範上鉤了。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經常大聲疾呼,每個人多少都該學點談判的原因。假如你真的懂一些談判、就算只懂一些基本的談判也好,你就會知道我們在【一談就贏】中希望每個人都要養成習慣的談判中三項原則,而其中第一個就是永遠不要當場做決定。然後呢?你真的需要神鬼莫測般的談判技巧嗎?你只要懂得always
ask for more(永遠要的更多)以及讓自己常常想著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就算不會只因此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你好歹不至於落到之後無力反擊而全盤皆輸的局面。
當然,你之後能拿到些什麼,還是取決於對手的道行有多深、及後續安排多縝密。因為你所知道的談判原則,對方其實也一清二楚。
在《速食遊戲》中化身麥當勞創辦人的米高基頓,這回飾演的范德維爾也不是省油的燈。他非常清楚,尤其是在一場商業談判中,對方陣營會有許多不同的利益關係人,所以他不是只要搞定馬戲團團主麥迪奇就行。
於是,對於關心且實際照料小飛象的霍特,他知道之前是馬術特技演員的他,因為參戰而失去了一隻手臂,但他不甘心自己只能當小丑或雜役,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復當年是當家台柱的馬背上榮光,於是范德維爾畫大餅的對霍特說,他甚至能把殘缺的霍特包裝成一個戰爭英雄,重新上馬表演來獲得更多群眾的目光。但條件是什麼?就是霍特要能確保小飛象能照他的計畫在夢想國演出。
面對霍特的兩個小孩,范德維爾知道他們更是小飛象騰空的關鍵。與其強迫小孩說出小飛象為何能騰空而起的秘密,范德維爾給了他們一個家,用討好和爭取認同的方式,讓兩個小孩也願意協助他的計畫。
范德維爾只會用懷柔或哄騙這一套嗎?那你就太小看他了。面對美豔的伊娃葛林所飾演的柯蕾,同時也是他自己原本旗下的招牌空中飛人特技演員,野心勃勃的范德維爾不是只把小飛象翱翔天際的戲碼原封不動的搬來夢想國而已,他要一個更驚世駭俗的戲碼,於是他要求柯蕾冒著掉下去的風險騎在象背上飛;而她如何說服柯蕾呢?范德維爾只是冷酷的跟她說,別忘了自己的出身。不只是暗示的讓柯蕾知道,其實她並沒有選擇。
像《小飛象》這樣單純的童話故事,需要一個純粹的反派。范德維爾就是這樣會讓觀眾恨之入骨的角色,但純就這一段的談判來說(他之後犯下的錯誤暫且不論),他掌握每個不同的利益關係人、並且運用不同的方法讓大家就範,同時他幫所有人重塑了一個框架,等到他們深陷其中之後,才發現自己頓時喪失了選擇的權力;這雖然非常可怕,但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框架的威力。
2. 創造連結:當一個人失去了一隻手臂、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太太、也失去了賴以維生的明星光環、甚至也不知道如何和久別重逢的兒女相處,這樣的悲劇角色該如何是好呢?
幸好,《小飛象》不是這樣的一部電影。提姆波頓這次想讓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愛與勇氣的童話故事。
小飛象失去了媽媽,而霍特的一對兒女也失去了媽媽,這才是為什麼人象之間能建立起如此緊密的情感連結,因為人類小孩知道失去媽媽是多麼的無助,而他們不忍心看到小飛象也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媽媽。
作為一個父母從小離異的小孩,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年只能有一天見到我媽媽,所以我很能瞭解小飛象看見媽媽硬被送走的那種椎心之痛。每次最痛的都還不是自己孤獨寂寞而想念媽媽的時候,而是當每次又和媽媽重逢時,當她又不得不跟自己告別的那一刻,眼淚都會忍不住流下來,因為你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她會離開的事實,接著自己又要過著那種無法每天看見媽媽的日子。
或許正是霍特以及馬戲團的許多人對這種被迫離開母親的傷痛感同身受,所以最後才願意不顧一切的伸出援手,只為了讓小飛象和象媽媽重逢,不再成為醜惡人類謀取自身利益的工具。
當然,作為一個純粹的反派,范德維爾在這裡犯下了愚蠢的錯誤。
其實他也是無比寂寞的一個人,因為在他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他相信剪斷家庭的羈絆才是讓自己堅強的唯一法則,他認為自私自利的不顧一切,才是他打造龐大帝國的根基;抱著這樣錯誤的認知,當他發現象媽媽居然也意外的就在自己的園區時,他武斷地認為小飛象若跟媽媽重逢,一定會有其他麻煩而不會淪為一個單純而沒有思考的表演工具,所以他下令要殺掉象媽媽以絕後患。
我們在前面才用談判觀點來解釋范德維爾的精明手段,但為了讓故事能夠發展成好人必勝的版本,同一個范德維爾的角色又變成好像完全不懂談判思維的笨蛋了。
首先,他「認為」除掉象媽媽才能控制小飛象,但這樣的推斷有什麼絕對的依據嗎?他萬一殺掉了象媽媽,小飛象反而鬱鬱寡歡而從此不飛了怎麼辦?牠甚至情緒失控而傷人闖禍又怎麼辦?面對著這樣一個不可逆的決定,范德維爾不給自己更多嘗試不同變因的時間,也不設法找出更多不同維度的思考、而從中過濾出一個相對更好的選擇,同時也沒有為可能的變故而做好更多元的備案,這些都是一個談判高手所不該犯的錯誤。
其次,當他用入股合夥的方式併購了整個麥迪奇馬戲團之後,馬戲團原本的成員全成了冗員;他冷酷而快速地想用發一個月的資遣費就打發那些冗員走,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嗎?就算是一般無良的企業,只怕也會先把冗員調到一個讓他們無用武之地的爛單位,看看這些人會不會忍不住就先自請離職再說吧!精明的范德維爾是不是太小看了這群人的力量呢?用那麼粗糙的方式就想把人打發,接下來就會後患無窮,因為你是明著叫一堆失去生計的人跟你拚命。這不在一個童話故事中的馬戲團才會發生,在我們現實世界的許多公司也都是如此,但偏偏就有那麼多知名的大企業也會犯下同樣的錯誤。我很想跟這些企業的經營者說,其實我不冀望你們有良心、我也不奢求你們有什麼社會責任,我只希望你們有夠多的腦子,不要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成本為自己製造更多會對自己拚命的敵人,你的損失絕對會大過於你好好處理的投資。
所以,我們在每一場談判之後,才會那麼著重關係管理。假如你也上過一些談判課程,請問那些課程有教你們如何進行關係管理嗎?還是它們只教你們如何靠著關係來談判?甚至是為了顧及關係而不該怎麼樣去談判?如果只有後面兩者,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去上這樣的談判課程了,因為這種訓練下的人未必無良,但卻可能無知。
然而,為了給一個童話故事惡有惡報的警世意義,范德維爾還是犯下了這些愚蠢的錯誤,而且我們會在銀幕上看到他因為盛怒之下而失去理智,最後一手毀滅了自己建立的王國。
他不是沒有手段、也並非沒有眼光或遠大的願景,但他卻克制不住自己的激憤。就像《教父》中的馬龍白龍度在片中另一段經典名言:「永遠不要被你的對手激怒!因為你一旦被人激怒,智商立刻歸零。」看完調性截然不同的《小飛象》,我卻又忍不住再度想起這段至理名言。
3. 重新出發:提姆波頓這次真的很值得讓大家放心,因為當小飛象飛回火海去救霍特父女三人時,由於提姆波頓之前的暗黑紀錄,我原本很擔心小飛象的大耳朵會不會被火燒到、而就再也不能飛了,全片就變調的走向「當你失去了萬中無一的天賦之後,你反而能夠真正得到平凡的幸福」這種tone調;所幸,提姆波頓這次顯然沒有想要拍一個給我們這些歷經滄桑的大人看的《小飛象》,他最後還是給了大家一個happy
ending快樂結局。
我特別喜歡的一點,是重起爐灶的麥迪奇這個看起來像是配角的角色。在經過這一番大起大落之後,他原本就已經沒落的馬戲團生意,由於他改變了自己窮則變、變則通的想法,所以他反而萌生了更多不同的組合與創意。即使霍特失去了一隻手臂,他還是願意讓他重回馬背去表演;霍特的女兒米莉喜歡科學實驗、而不喜歡成為表演藝人,他也放手設了一個攤位讓她去做她擅長而喜歡的事。不只如此,其他的團員也都有各自的新表演型態。也許,最大的改變來自他自己;他把馬戲團的名字,從原本虛構且著重於他本人的「麥迪奇兄弟馬戲團」,改為讓大家都有一席之地的「麥迪奇『家族』馬戲團」了。
還覺得框架知易行難或不那麼重要嗎?不管有沒有范德維爾或小飛象的存在,當麥迪奇始終陷在自己原本的框架之中時,當時代發生巨變,他就只能等著被時代淘汰;走出去未必就有活路,但總比自己把自己困在一個好像死胡同的框架來得更有生存機會。
就用柯蕾送給無助的爸爸霍特那句話來為今天這篇文章下個結尾吧!當霍特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兒女重新出發時,伊娃葛林飾演的柯蕾對霍特說:他們不需要你這個爸爸完美無瑕,而只需要你相信他們。
其實,你我都不需要完美無瑕。讓我們試著更相信自己,也更相信自己所深愛的人吧!
延伸閱讀之二:《速食遊戲》(The Founder)──你看到的是爭權奪利的爾虞我詐,我看到的則是企業經營的打破規則之道
延伸閱讀之三:《可可夜總會》(Coco)──讓生命中許多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都能為了我們快樂又驕傲
延伸閱讀之四:《怪物來敲門》(A Monster Calls)──停止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四個故事和三點啟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