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認為,職場菁英的發展有以下六大關鍵:
1.
時間管理
2.
自律習慣
3.
技能發展
4.
職業規劃
5.
個人影響力
6.
人際關係
我的專長是談判,我自己經常在各大企業講授談判課程時對大家說:無論你覺得自己手上的談判籌碼是多麼的少,有一項籌碼是你絕對擁有的,那就是時間,而且你的談判對手跟你一樣,他們的一天也只有24小時。若當雙方陷入勢均力敵的對峙時,誰愈能善用時間,誰就會是贏家。
其實,時間是項極其重要而又有限的資源這檔子事,又豈止限於談判呢?對本書作者來說,愈懂得進行時間管理的人,就愈能拉開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成為職場上的贏家。
我非常喜歡書中一開始提到的這句話:「你能善用時間碎片?還是把時間變成了碎片?」我在之前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前文參此)提到,別只追隨風潮而靠著「得到」音頻之類的方式來讓自己以為自己可以因此得到夠好的學習效果,但其實我當然瞭解,利用音頻等不同媒介來善用等車、排隊、開車、候機等不同碎片化時間的好處,但作者自己即使也都有在聽這些名家大師的音頻,但他也強調,就像花錢請專業玩家幫自己在網路遊戲「代練」一樣,所謂的「知識付費」,並非真能讓人每天只付幾塊錢、就能讓自己快速進化,即使你真能日積月累的聽這些大咖的行家經驗,天天聽劉潤或萬維剛也不見得就能讓你瞬間就能與全球菁英大腦同步。
他強調,那些知識付費的服務提供者其實都有真才實學,但關鍵在於這些付費學習者的心態。當你覺得經過那些服務提供者過濾後的內容是精華,看起來你節省了自己的時間,但你得到的其實不過是二手知識。你的確是花錢買了時間,但假如壓根沒有經過自己大腦的輸入及輸出,你根本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個學習環節,也很難讓自己能夠實際掌握這個知識並加以運用。
作者說得直白而甚至有些辛辣:他沒見過哪個設計師是因為一天到晚參加培訓,就得到了紅點獎;也沒見過哪位作家是因為參加了一天的研討會,就寫出什麼驚世之作。
看到這一段,只讓從事培訓工作的我當場擊掌叫好。我自己也是一個提供談判、銷售、乃至團隊領導等各項培訓課程的講師,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到各大企業授課,加上舉辦【一談就贏】這個公開班來讓大家學習談判。我對我自己的專業知識當然很有信心,我自己的教學技巧當然也不在話下,但我能保證每個來上課的人都能一學就通嗎?當然不能。所以,我該進行什麼改進嗎?不是我個人沒有可以改進之處,而是我必須老實的說句只怕會得罪不少人的話:萬一你上完我的課還覺得沒有用,你多半不是因為還無法掌握方法,而是因為你不願意去嘗試、不願意讓自己去採用一種新的做法。
就拿談判課程來說吧!不少企業的訓練承辦人都問我,該如何確保學員在上完課後能有成效?其實我很具體的跟他們說:把我上課時提供的那張談判紀錄表,拿去要求每個學員在課後的每場談判都照實把過程記載下來;只要願意這樣做個三、四個月,甚至不需要另外的指導而只需要自我檢討,談判成功率肯定會上升,而且會呈現一個很明顯的幅度上升。
但我也老實跟那些企業說,即使我保證會有效果,有多少企業願意起碼在上完課的一年內試著採用呢?答案是連兩成都不到。到後來,我根本懶得幫多數企業設計所謂的課後追蹤,因為假如那些量表或工具只是拿來當作一項上完課的紀錄,那真的不值得浪費我的時間,因為我的時間應該多拿去指導一些願意讓自己更好的學員。
【一談就贏】為什麼那麼成功?雖然課程設計和內訓版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則和其中的一些關鍵內容其實都是相同的。真正讓【一談就贏】有所不同的,是來參加這個公開班的朋友們渴望成功、也願意付出努力來換取這些成功。從報名開始,我們就很清楚的讓大家知道,你不是只要來上兩天課就行,我們會設計很多機制讓你反覆的不斷思考、練習,並且讓你在課後透過輸出而得到收斂整理,並且鼓勵你馬上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實踐。每個人一定都一試就成嗎?當然未必。然而,實際上場就告捷的人得到正向的鼓舞,之後更會精益求精;遭遇挫折的人則得到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讓自己有機會透過檢討而知道該如何讓自己更好。不管你一開始嘗試的結果是成功或是失敗,你都會比那些以為自己「知道」但不懂得如何「做到」的人都來得強了,而且你只會愈來愈強。
正如我在前一篇哈佛感想中寫到的(前文連結點此),學習除了「輸入」之外,還得要懂得藉由「輸出」來創造更好的學習效果。本書作者沐丞也是如此,他靠著工作之餘的晚上和週末寫作,兩年來寫了總計超過百萬字的500多篇文章,也讓自己成為備受矚目的職場作家。
我很能體會他在書中描述的這段經歷,因為當我自己開始寫部落格時,我也每天一篇的持續寫了594天;到現在為止,我每年都還有100篇以上的產量,字數從每篇3,000字到9,000字不等。兩年來不斷有出版社來找我出書,其中不少家更直言,光是他們幫我把部落格稍加整理,可能早就不只一、兩本書了,但我其實只把這樣的部落格寫作當成一種輸出的練習,我的確還是有想寫出一本專書的熱情,但我不想只是把自己的部落格或課程內容整理成書就算,而是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主題和意義和我目前寫的東西都會不盡相同,但那才會是一種更讓我有動力去做的事。
因此,不只本書這樣建議,我自己也用親身經歷向大家證明,不管上課或是閱讀,光是「輸入」型的學習並不會極大你的學習效益,只有搭配「輸出」才會更為有效。
作者更指出,職場最重要的兩項輸出技能就是演講和寫作。後者正如我此刻利用部落格寫下的這篇一樣,也正是我為什麼會積極鼓勵每位參加【一談就贏】的朋友都能公開發表課後心得,因為我深信「輸出」才會讓你的學習更完整;我很高興本書也能印證我的這個觀點,因為我之前遇過太多人質疑:自己寫給自己看就好,為什麼一定要公開發表?答案很簡單,當你勇於公開輸出的時候,你就會在意這種輸出對他人的影響,也就會更加關注自己的輸入(自己到底是否真的消化並吸收,所以學習時也會更加認真),從而逐漸建立起自己在內部及外部的影響力,形成一種正向循環。所以,甚至包括已經來參加【一談就贏】的朋友在內,我其實知道他們之中的少數人還是覺得很勉強,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那麼要求他們用課後心得的形式來完成我們的學習;我只能老實的跟各位說,萬一你連把自己的想法用大家能接受的形式公諸於世都做不到,請問你還能面對什麼壓力?你可以欺騙自己,自己並不需要用這種方式才能學好一項技能;但當你看到這本書的作者告訴你,這樣做才能成為職場贏家,又當你聽到我轉述哈佛那些菁英的建議,整理完後要能輸出才能讓收穫更豐富,你或許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固執己見、甚至是那些自己老是太忙的藉口,真的能讓你在短期內超越我以及上面那些人的學習成果嗎?假如不行,或許你該讓自己嘗試改變。
我甚至可以更老實的說,就像我現在寫下自己對《職場前5%的人憑什麼贏?》這本書的感想,是為了出版社會給我什麼好處嗎?還是期待有更多人看了這篇部落格之後會對我有更多認同?其實我的出發點遠比大家的更自我而更沒那麼高大上:不管是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一場球賽,萬一我不寫下來,看過了就是看過了,我和另一個也看過同一本書或同一部電影的人也沒有什麼差別;但當我選擇寫了下來,把自己的經驗和過往的事例與書或電影的內容相連結,就算沒有任何新學會的東西,我起碼都把自己已經學會的東西又再複習了一遍,而我就是會比另一個沒做何輸出的人在相關議題上又更熟悉了一些,到了哪天我們在職場上需要拿出辦法或主張來時,當場高下立判。
養成多多演講和寫作的輸出習慣,對自己只會有利無弊。我有一位叫Ronald的朋友,上個月才應邀去開了一場《故事銷售贏家》的讀書會來幫大家導讀。他對那個主題未必熟悉,但他對那本書的內容卻相當認同,於是他很認真的準備,不僅為自己創造一個難得的經驗,而且也讓與會的大家更瞭解了如何說好故事及如何銷售。以為這中間的啟示只是鼓起勇氣、事就不難了嗎?在我看來,這是個再聰明也不過的主意,把握每一個讓自己有機會輸出的機會,自己就會一天天更強,甚至朝著有天就能變成專家的路上邁進。相反的,很多人或許看了更多本書、在書上做了更多的劃線及筆記,但假如不能用更多形式加以輸出並實踐,書的內容始終只會是別人的想法結晶,不會是你的一項知識資產。
再回到時間管理及如何善用碎片化時間來提升工作效率,其實我自己很羞愧,因為雖然我看起來在各個求學階段時的成績都還不錯,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其實從小就是個很不能專心唸書的人,周遭的長輩甚至懷疑我有過動症的傾向。甚至有一段時間,我每堂段考都在考試開始後30分鐘就交卷,因為那是學校規定能夠交卷的最早時間。同學都覺得我很酷而很有個性,因為它們以為我是故意向僵硬的學校體制表示無聲的抵制;老師也都私下恨得牙癢癢的,因為我的成績好到他們不能來吹毛求疵。但當時的我其實不敢跟大家承認,我無法專注的聽同一堂課或讀同一本書連續超過30分鐘;我每天都要很努力的要讓自己在教室待完近一個小時的一整堂課,即使我每堂課都同時除了聽課外又在做另外四、五件事情。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問題及障礙,我也不例外,但是凡事總可以找出不同的方法來處理。無論再怎麼無法專心,我總是要把書讀進去才能過關。我當時用的其中一項方法,正好在多年後的這本書中也有提到:假如我的專注力最多只有30分鐘,那就讓自己設定一個又一個的不同計畫動作,當每花25分鐘完成一個動作之後,就讓自己花5分鐘去做另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動作;透過表定計畫的調配,還是可以完成一個又一個的計畫,只是可能無法連續完成而已。一開始或許會比別人的效率來得低,但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久而久之習慣了之後,我不但排起計畫又快又仔細,我跳接不同事項後又拉回原先主題的邏輯能力也大幅加強了,算是一個我原先完全意想不到的收穫。
關於時間管理、自律、以及工作效率,我覺得書中的這句話真有一言以蔽之的效果: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好,歸根究柢就是因為缺乏執行力。而執行力其實只在(1)
計畫性、和(2)
立即行動兩個方面。
從過去到現在,許多和我工作過的同仁應該都看過我暴怒的時候。當時的他們或許只以為我對他們的成果不滿意,但我希望利用現在這個機會對他們大家澄清:其實很多時候,當我看到你們做事的方法及節奏,我就知道毫無機會成功,而不用等到結果出爐才會知道失敗。
當時修養不夠好的我若是無法解釋清楚我的想法,這本書關於執行力的這兩項定義值得大家好好看看:計畫性是指對各種事項進行合理安排,並考慮突發情況;立即行動則是需要在規定時間完成的事項都能盡量提早完成,而不是拖到最後一刻。用我自己的話來說,萬一你還需要有個主管拿份表格,來叫你填完所有待辦的計畫事項才知道該怎麼做事,你可能根本無法在現代職場上的任何工作上存活;一件事若今天做也可以、明天做也可以,除非你找得到一個明天做會更好的理由,否則就是今天去把它做完。「今天還有其他事要做」或是「我手頭上還有其他的事要做」,絕不是把這件事拖到明天去做的藉口。
本書的精彩內容還有很多,即使我再想利用這一篇文章為自己做好輸出的功夫,我都無法道盡所有精彩實用之處。正好有位朋友最近和我聊到職涯工作的選擇,我就用本書這個篇章的一些要點來為今天這篇做個結尾吧!
關於工作的選擇,我們該找出的是正確選項,而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該跳槽,還是該留在原來的老東家?或是已經決定要跳槽的話,該跳去知名的大型企業,還是跳去一家讓自己更有發揮空間的中型公司?我自己曾經待過當時員工總人數還不到100人的本土企業,也曾經擔任過全球業界龍頭的亞洲區主管;我太太待過業界翹楚的上市公司,也曾經加入過才剛起步的新創公司。這些都是不同階段的職涯選擇,而我們雖然都能在每個不同選擇中獲得一些自己想要的回報,但我們卻未必能夠確定當初做的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就以我自己來說,我每次的職場跑道轉換,大概都有自己心中的一些選項,而不只是想要加入哪家特定的公司。雖然我服務過的一些公司,在許多人心中已經是萬中選一的了,但假如你知道我曾經婉拒加入過的公司或那些職位,你可能會覺得我根本是瘋了。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選項,薪酬、職銜、帶領團隊的大小、所能累積的資歷、……這些都會隨著不同的人生階段或不同的目標而在比重上有所差異。什麼都能拿到固然最好,但人生卻無法總是那麼完美;即使真有這樣的一份工作、而且你也順利拿到那份工作了,你最後能不能撐得下去也是個問題。這個問題不只牽扯到工作能力或能否適應,包括我自己在內以及許多相當親近的朋友,都曾經遇過家人出了狀況而不得不回到台灣重新出發的例子,所以我們都必須在一個不完美的現實中做出一個相對最好的選擇。
《職場前5%的人憑什麼贏?》列出四項讓好工作自己找上門的重要建議,很值得每位想在職場上躍進發展的朋友參考:
1. 盡可能把當前的工作做到最好,建立內部影響力。
2. 要學會輸出,積極建立外部影響力。
3. 盡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瞭解上下游的工作。
4. 做長遠的打算,而不是想換工作時才去找工作。
最後獻上全書最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你不需要速成,你需要的是專注。
祝大家都能領先群倫,讓自己的職場生涯順利發光發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