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你把墜落視為一種失敗,還是可從中獲得更多進步動能的一個歷程?【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20班超過200天等待後的非凡收穫

 假如有個課程延了超過200天才能上課,中間甚至一度不確定會延到什麼時候,而主辦單位願意讓取消者退費,你會選擇退費,還是要堅持非上到這個課程不可?


我們的【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20班,在三級警戒時就遇到了這種狀況。大家在五月上完第一天的課程後,第二天課程就一路順延、而且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會延到什麼時候;到了我們在11月底終於能舉辦第二天課程時,居然只有兩位取消參加並獲得退費,另一位則是撞期、但要求之後能再參加其他班,而其他人全都選擇非來上完這個課程不可。




上課的那一天,我真的無比感動,因為我知道他們之中的許多人,並不只是等到那一天而已;他們在這超過六個月的日子中,自行舉辦了許多線上討論及讀書會,為的就是讓自己對談判的理解不要中斷。我很少這樣說,但我覺得這是種連我自己都未必做得到的堅持;我在現場或許說出口的感謝還不夠多,所以容我在此向他們致敬,我想我一輩子都會記得那一天,因為我們可愛又可敬的20班展現了無比的堅持和韌性,而我相信那將會是他們一生都會受用的關鍵能力。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20班同學終於上完第二天課程的心得,也希望你會從這些心得中得到一些不一樣的啟發,因為他們就是那麼與眾不同。


提供西裝訂製服務的亭淨,甚至在等待時還先來參加了另一場後發先至的導讀會,而她也在心得中寫下了從課前到課中的點點滴滴(原文點此):

歷經疫情、颱風延期兩次的思維班終於來到第二天的演練日,20班同學們一起走過了203天等待期,但也不是純等待,期間的20班讀書會、期中旅行、一談的其他課程,都讓生活更加的充實。

其中也遇到了兩次處理車禍談判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並且順利達成協議,真的感受得到自己的改變與當你學習談判後,更能保護重要之人的力量。

#妳想贏然後呢?

第一天的課程中,所學的談判五部曲(1)釐清目的 → (2)情報蒐集 → (3)腦力激盪 → (4)擬定戰術 → (5)沙盤推演,真的在第二天通通還給老師了XD

同上Alex其他課相同…自己的不足,在每一個競賽活動中,一覽無遺…

即便在這半年中,有跟許多學長姐交流獲得部分資訊,也與讀書會夥伴共同複習了第一天課程及案例,但自己卻沒有真的靜下心去查閱過往學長姐心得、整理自己的思緒,也沒有運用五部曲的作法思考怎麼帶領團隊共同奪冠。

當所有的同學都想贏(同學們都是菁英呀),你到底比別人多做了什麼?相同於工作上,我真的想將公司帶往更好的方向,那到底比別人多做了些什麼?是自己走呢?還是團隊一起走?

回到我第一天課程後的心得,看似這是一堂談判課程,但對我而言是心靈課程了QQ 不斷的衝擊與反思。

#看對問題、答對方向、做對事情

身為組長的第二個反思,是在許多挑戰開始時,太多自以為,因此沒有在第一時間將團隊帶往對的方向,反而侷限了大家的想法,不夠大膽與跳出框架,在中午雖然與組內討論了下午的團體演練,當走向與想像中不同時,未能適時調整,缺少了全面性的觀察與決策,而好在組員們的努力,未走向最糟狀況
#BATNA #WATNA #ZOPA #帕瑞托最優

為什麼要跟你合作,是因為對方也能從中獲得想要的,搞清楚自己的立場與利益、需求,不僅要列出我方的BATNA最佳替代方案,也要思考對方的。

開頭提到在這半年間,遇到兩個車禍談判事件,一次是公司車與他人擦撞,對方受傷要求理賠,我方肇責較大;一次是很好的朋友被撞,朋友受傷嚴重,但由於路權因素也是肇責較大,兩次的角色不同,但在釐清我方的目的與對方想要的,最終都順利落幕,達到了我方的目的。

對比以往可能的做法,在經歷了談判課程後,更能察覺在處理事情中做法,也是第二天課程中提到的「順序、節奏、時機、態勢」,當聽到這段時,真的超有感。

還記得上次導讀會時,演練被重創,提醒了我在談判時,要先釐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與應該放的態勢,一向給人感覺強勢的我,碰到事情時,往往以硬碰硬,不懂得適時地收回情緒與調整節奏,也沒有在觀察整體的面向,但在透過課程中不斷的演練、反思,才能發現自己的盲點進而更好。



在連鎖餐飲集團擔任採購主管的承瀚,更是瘋狂的在這堂課之前,有課就報的在連續三個週末上了其他課程,然後寫下了這份字裡行間充滿賁張情緒的心得(全文參此):

號稱史上最長的思維班,終於結業了,要感謝一路相伴的20班同學,及一路看著我們一延再延的學長姐們。

在寫這篇心得前,比起前三周的跨文化、MTa及電影班的心得,還要難下筆。
難以用文字來寫出已經結業的複雜心情。

『結束時,總會想到開始。』

……在面對課程前的自介、作業一、作業二時,其實過程是相當掙扎,極近想要放棄。我還在開車的路上問自己:「我報名的,真的是談判課嗎?」

我很幸運,在某一則留言中這麼寫著:「你感到痛苦的事,不是你不會,而是你不熟悉而已」,這句話點醒了我,我開始耐著性子,把20班同學的自介、作業一二,至少都看過一遍,但你以為我都懂、也都在第一天能喊出大家的名字嗎?
答案是:我都記不得。

回過頭看自己的作業一二,其實是不滿意的,對於自己在第一天的表現,只能用:狀況外、放空、憨,來形容第一天的表現。

甚至我還私下問品叡;「談判到底在講什麼,怎麼跟我想的都不一樣,我不是要學談判金句的嗎?我要學談判的心機跟必殺技的啊!」

看到這,如果你也是跟我想的一樣,以為一談會教這些,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但第一天帶給我的震撼很大,也感謝疫情讓這份震撼維持了200多天,打破我對談判雙贏的迷思。

『我不是那種花錢讓你感到很舒服的老師』

過程中,當下我是不舒服的,這種不舒服來自本身跟不上老師的腳步,也因為自己課前做的準備真的不足,讓自己在第一天處在一種被動的狀態。每一個演練,演練後的檢討、再演練、再檢討,猶如一拳又一拳的重拳打在臉上喘不過來。

『我真的很想搞懂談判,真的!』

當知道課程延到了9月,開始參與了讀書會,也強迫自己午休前,讀一篇老師的文章,有的很長又很硬(我是說文章啦)

但看不懂沒關係,至少挑有興趣的看,從「看電影到NBA」、再看「服務」到「經營管理」、一直到每一篇後面的延伸閱讀。當知道課程延到11月,我決定我要適應老師上課的節奏,我要弄懂除了談判課以外相關的課程,從跨文化到MTa、電影7班,除了學到很實用的可以帶回職場運用的技能(尤其MTa,誠摯推薦,就算沒錢,賣腎都要上的一門課),其實這三堂課,我都號稱是思維第二天的熱身賽。

一個月下來,我沒有帶走一面冠軍旗,沒有拿到按摩椅、拍立得、吸塵器,並不代表我一無所獲,以前學生時期最討厭寫心得,但這一個月每一篇心得都是發自內心主動回溯並產出與大家分享。每堂課遇到的學長姐、探班組給予你在課堂中不一樣的思維與經驗,你會有種「一次付款、終身享受」的划算感。

『先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習慣讓你變成你想成為的人』

關注同學上課的情況,希望可以找到幫助同學養成學習習慣的方法,這是我對老師上課所觀察的。

要怎麼養成學習習慣呢?我的心得是,要設立目標、要安排戰術、要有獎勵等等。

目標、戰術與獎勵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分認同」與背後支持的「環境」,這是課堂每個演練背後的驅動力。

想養成跑步習慣,目標不是要跑多少,而是「成為」跑步的人

想養成一談就贏,目標不是要談多少,而是「成為」想贏的人

我們是這樣的人,因此我們這麼做;

因為我們這麼做了,所以我們成為這樣的人。

透過每一次演練都在告訴自己,我就是這樣的人。

1. 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思維班結業了,我還不是那個很會談的人,在這篇心得中,我也跳脫前三堂心得文,提到每一個演練帶給我的感想,我想說的是,這堂課帶給我的衝擊與影響,不會隨著拍完大合照領完便當而結束,他帶給我的是扎扎實實能運用在職場、生活、人際關係等,讓我用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思考作為的底蘊。

撇除那些還弄不清楚談判有何重要性的人不論,有許多人其實很想把談判學好,但卻一直不太敢來參加【一談就贏】。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聽說這個課程蠻辛苦的,甚至會刻意營造出一種讓人不舒服的環境。

假如要我只用一句話來說明,為什麼我們的課程會這樣設計?我想最貼近的答案或許是:我也希望有一條容易的路可走,只可惜人生往往不是那麼容易。有人或許以為,不學談判就不用那麼折騰了;只可惜就我以及許多人的現實經驗來說,不把談判學的夠好,你的人生恐怕只會更加折騰,甚至難免得承受來自其他人的折磨。

承瀚的心得,蠻真實的反映了他從課前到課後的心境,也再次證明,這個課程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但那些所謂的不容易,其實不是來自於許多與談判相關的觀念或技巧有多難學,而是因為多數人在許多基本的小地方都做得不夠好,而我希望能協助大家從這些基本的地方開始做好。容我再提醒大家另一句話:或許這個課程並不容易,但我們卻紮紮實實的有效,而且遠比絕大多數的其他談判課程都有效的多;我甚至常說,我們是個輕鬆愉快的課程,因為當你上完課之後,無論你遇到什麼挑戰,你都會比之前更加輕鬆愉快。



在連鎖通路擔任法務工作的Sam,發現課堂中的演練原來那麼符合現實工作中的境況,很有結構性的寫下這篇心得(心得點此):

| 關於談判起身而行的一趟英雄之旅 | 
「這個課程更多是演練,讓你打掉你的固有思維,重塑框架增加選擇,親身去做談判這個事情。」(一談就贏心得精華 - Alex)

一、 心中盼望已久的那件事情

「通常我不會把墜落定義為失敗,如果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想法或進步動能的時候,它就只是一個歷程。」「掉下來是很正常的,即便你成功完攀,還是要回到地面上,所以沒有什麼好畏懼的。」(攀登選手李虹瑩)

這一天是間隔半年的一談就贏思維20班演練日,前一天晚上我特別複習了克里斯佛斯的MasterClass課程內容(後來發現完全沒用到)。想以最純粹的狀態去體驗這個演練,從這個演練日中覺察自己的特點、慣行與不足。早上我還特別去買金莎巧克力2小盒,想說屆時1ON1談判時,我也使用剝橘子戰術,拿巧克力餵食對手,取得談判主導權。結果,根本不是我想像中的那個樣子。整天課程緊湊,3個談判演練行動計畫超級難產,時間根本不夠用,大餐都大口吃下,就像回到第一天上班的時光。

二、 這就是零售業的日常

這一天演練的三個案例,分別是(1)房屋租賃談判、(2)多組競標多個房屋租賃契約、(3)網路購物消費爭議談判。我必須說,這真的就是零售業法務每天的日常工作。但是當案例說明發下來的時侯,我卻無法與團隊共同界定談判目的、擬定談判主軸,並兼顧談判對手的反應。第一個演練房屋租賃談判,小組討論的時侯,花很多時間在整理自己這組的期待與目標,卻沒有整理談判對手的想法。

三、團隊回溯與複盤

……在演練2的過程中,……我們怎麼努力也只能拿下一個租約,似乎並沒有看穿整個演練2的遊戲規則,只能用蠻力本能在談判。我覺得我們的思維都被限制住了。

後續,團隊回溯討論演練的時候,大家共同發現對於演練,我們可以有4個層次的切入點:

(1)第1層次-案例本身、計分、輸贏
(2)第2層次-遊戲規則
(3)第3層次-案例設計的模型思維
探求Alex設計演練系統的目的,如同魷魚遊戲/今井國際/詐欺遊戲
(4)第4層次-個人的心智模式、限制性思維

我們的本能處理的就是第1層次,所以第2演練(多組競標多個房屋租賃契約)時,才會有努力但是無法突破現況的想法。也沒想到要去破壞交易,讓整體市場空出交易空間的想法。甚至我們執著分數這件事情,也綁著我們無法去設計出交易組、破壞組等運用策略。

四、一次思維的進化
「人類棋手受到以往經驗的禁錮,無法將棋盤所有選點涉獵。AlphaGo任何選點都考慮,所以他的思維比我們更加開放、自由。」「柯潔放下了一切,毅然無悔尋找機會,面對著最艱難的狀況,他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柯潔與AlphaGo對弈-韓國圍棋職業選手李世石點評)

上完成課程,回家睡了一場大覺,然後過去發生那些談判的場景都一一出現。
或許是覺察自己學到了談判思維,所以大腦抽屜收起來那些關鍵事件,也就出來,驅動自己去設想,如果是現在的我,應該會去做出不一樣的行動,那麼這些事情的結果是否會有所改變?(我想每個複盤過演練的同學,應該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與感觸吧。)

那些過往的人生談判也有3個案例:

1、 與同業的法務主管見面

記得那一年夏天,某一天接到陪同鮮食部去處理一個客訴案件。原來是有一位自稱是愛管閒事的家庭主婦(事後查判決才知道身份,同業法規突破組組長),看不慣我們公司推出來的牛奶買5送2可寄杯的行銷活動,認為違反禮券定型化契約要辦理履約保證的規定,所以去新北市法制局申訴要討說法。我們一開始用時間策略拖到行銷活動結束,面見時跟她在辯論法律意見,後來是消保官說行銷活動結束也沒法改善,還是公司表示下不為例。如果現在的我穿越回到當時,應該會先打電話給消保官摸清這個人資訊,帶張500元禮券給她做見面禮,並且透過提問與傾聽,對她進行情報蒐集、鏡像與貼標溝通。

2、 與遊戲點數公司年度手續費議價

遊戲點數公司每年都會與通路進行手續費議價,就像Alex老師所說的,這就是製造業與零售業的日常互動,剝橘子、掛電話、商品下架回收這些故事的起源。那一年爭吵到遊戲點數公司在春節期間斷貨,我們暫停付款對抗(雙方比體質)。對方的業務、法務團隊來參與會議進行協調。我方業務高層主管就說「我對未來充滿樂觀,所以不參與這種傷和氣的事情,大家有大家的立場,且各為其主,我都尊重。」,就離開了,交由雙方法務及中層業務主管自行協調,結果對方法務把準備好的演講放話後就離開,後續雙方就用存證信函在溝通,最後是等一陣子後業務大失血,業務高層見面吃飯談了一個妥協方案結案。如果現在的我穿越回到當時,會議前,我會帶著主管與我方業務高管見面討論目標與底線、有無存在價值創造的方案,並且準備拉他們回到談判桌的方案(例如警政署遊戲點數實名制防範詐騙計畫、公平會行政調查申請書)、會議中提案設置緩衝時間,讓雙方進行替代方式規劃與測試。

3、 與外送公司合作那一次

我們雙方針對美食外送商業模式無法有共識,契約無法簽下。當時外送市場狀態是五五波。那時有個機緣參加外送公司的廠商聯誼會議與美國代表見面。如果那時我鼓起勇氣,主動與他開始對話,提出我們的需求及表達試圖創造其他價值的想法(創造其他外送服務、租借平台系統),或許就能重新定義業務發展框架。後續也不會發生變更合作夥伴、跟同業們競買其他外送業者、提起行政訴訟程序確認外送法律關係等這些事情。

這些What-If想法是逐步在這參與課程、演練之後慢慢出現。每次再看一次講義與筆記的時侯,這些事情都再次出現,但是伴隨更多的假設性提問。或許這就是那些人生尚未解決的問題,而它們被這個演練,從大腦隱藏的地方給帶出來。這個時侯,我真的很希望自己有能擁有Alex老師的全局觀點、精密推演、強大有利的回饋,但是這個是偷懶的想法。因為,正是為了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才必須去實際操作談判這件事。

五、感謝你們走進我的景深,成為一次美好的風景

我必須說經歷一談就贏思維班這個課程經驗,讓我對談判這件事情有更多的體會。本來我覺得談判本質是溝通技巧,應該是善用心理學或腦科學,去提升說服的力道。後來是幫對方設想,提出對方也有獲利機會的(雙贏)方案,來進行交換。直到走進這個課程,我才體會到Alex老師說的,你要設計出交易系統或交易架構,讓他們走進去;另外一方面要搭配數學、機率的來估算這個系統的成交率、失敗率。這也是個需要時間累積的過程。

我不是一個因為他們已經等待了超過200天、就會對他們下手放軟的老師。由於還是有幾位不能參加這一天的課程,所以我嘗試性的找了一些之前上過這堂課的學長姐回來,與他們一起接受這個挑戰。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或許會想:若是有人已經知道這堂課的內容,對那些沒上過這堂課的人而言豈不吃虧嗎?當然我們也在一些小地方上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我也想藉這個機會來驗證,自己的課程設計到底有多好。因為我過去就一直對大家說,就算是一模一樣的談判場景,但當對方和我方的人員組合都換了時,你光用同一套是行不通的,而我們這次正好有機會來證明這一點。



之前有多年業務工作經驗的Mimi,就是這次付費回來參加20班課程的學長姐之一,而我也很有興趣,不只是她能帶給20班同學什麼收穫,而還包括重來挑戰一遍的她自己會有什麼收穫(原文參此):

我問自己:
「你去是為了什麼?」
「盡了全力嗎?」
前兩天才覺得最近行程滿到要吐
一樣的混亂陣仗2年前就親身經歷了
當時自己上了台,之後也和學長姐請益了許多
有必要再重來嗎?

週六的演練日結束後
我短暫參加了一談20班的餐敘
盡我所能地feedback給20班的同學們
之後再赴早早就約好的family dinner
(講給別人聽也是個很好的回溯/output方法)

#釐清目的
是談判的首部曲
也是所有動作最重要的開端
特別是在精力、時間、專注力都稀缺的時候
還記得N個月以前
為什麼來報名嗎?

總是談判輸人,所以來檢視自己的問題:
那爭取上台了嗎?
請老師、學長姊或同學們給意見了嗎?
還是生活圈太小,所以來交朋友:
有把握住每次用餐跟休息時間,盡可能去跟人交談了嗎?
課後的聚餐,排除萬難去參加了嗎?
想要打敗所有隊伍,得到冠軍旗:
那事前盡力搞清楚遊戲規則了嗎?
到最後精神渙散的時候,還是瘋狂舉手在搶答嗎?
盡全力了嗎?

#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理所當然
我現在晚上在政大IMBA進修
半數以上的同學是來自不同產業和文化背景的外國人
所以我每天都浸在跨文化的環境;
領導以及被領導
儘管對於溝通我盡量面面俱到
但仍然常碰到撞牆的時候
驚訝於「人有百百種」這道長光譜
所以前陣子上完跨文化的課之後
我在心得裡提醒自己
不要忘了初期的過度溝通 (over-communication)
這個詞換成白話來說
就是:不要把任何事當成理所當然
我的清楚不等於別人的明白

#這次是我們不再只是我
很想贏啊!
因為贏了之後就確保直升進階班的資格了
…..在之前的15班演練跟MTa L-1 
我都專注在自己想要做的事、自己想得到什麼
一直猛衝的結果,一部分滿足了自己
但我很難說這個做法最後極大化了我能得到的價值

所以這一次
我想嘗試不同的做法
我想要最後得勝
就算兩年前演練過
我也不認為自己必定是最快最趴最大 
所以在我聽到20班同學
在等待演練日的六個月當中
嘗試了很多事情來維持熱度
不但自組讀書會討論案例
還參加了談判書的導讀活動
身為一個後期才加入的新成員
我決定先多聆聽並follow their lead 
並不爭取非是自己上台不可
我要在20班拿出與15班時的不同面向

#做出選擇勇敢承擔
「壓力很大啊!我也會怕別人覺得我都上完高階班了,可是也不過這樣啊」
之前有學長姐跟我說過,
探班組被老師點到時候的心情
回答問題,精神就如此緊繃惹。
那我還要跳下去跟學弟妹一起演練嗎?XD

如同Alex說的一樣:
談判是一個重視實作的學問,
現在所有的規則跟理論,
都是歸納實際案例而來的。
說白了就是要表達;
就算把談判十大戰術都背得滾瓜爛熟
也並不代表我們實際上場的時候
能夠無往不利。
所以我還是來了
就算在演練時被打爆
我也接受那就是我
這時候對我來說
害怕、愛面子、偶像包袱都很無謂
#練習的時候多流點汗
#上戰場的時候就可以少流點血



假如你看到現在還不明白,為什麼有群人會願意付出這些努力來學談判?容我摘錄在醫材產業擔任PM的祥元他的心得,讓大家從另一個面向來瞭解那種想讓自己更好的努力(全文點此):

還記得在畢業旅行的葡萄樹下,Alex老師提到:從課程來看,一般學生會有前25%是優秀的,後面25%則會帶著質疑消失在未來課程,然而中間會有50%能力雖尚不足、但會積極想要成為前25%

老實說,在課前練習和第一堂課中,我有點偏向後面25%;但或許是因為課程的安排,或許是因為這段漫長的等待時間,或許是因為等待時間中的讀書會,或許是因為我面臨的車禍,又或許是因為去了趟畢業旅行,上完演練課後的我完全改觀!

「爭不到10元,肯定爭不到10億」,面對談判,了解再多的理論,不如坐上談判桌。只有親自下海,才能切身地學習到,演練課裡許多環節我做得不好,有些是事後檢討時發現,有些則是談判當下就感覺到了,但是我覺得也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最後,讓我分享牙醫師Jeanie的心得,她原本是用投影片圖文並茂的方式來產出這份心得,但我在這裡只摘錄其中部分圖像、並將文字部份引用如下,不過還是歡迎大家到她的原始心得出處去欣賞完整內容(原文參此):

從一而終的結論: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一生的課程‼

covid-19之下最波折的20班
歷經了三級警戒,燦樹颱風的瘋狂阻擾
終於在2021/11/27完美落幕

在觀看心得之前,
先跟大家玩一個小小的遊戲,
想像自己在額頭上寫一個E,
寫完了嗎?不用真的寫,想像一下就好
寫完了嗎?

你寫的E是自己看的方向的,還是別人看的方向的?
看完心得告訴你為什麼

如果你不把自己推出舒適圈,你永遠都不會進步 

搞清楚上課的目的,你是單純來學東西,還是你想贏

團隊合作

這半年因為身體狀況,我一直很掙扎『要不要去上第二天的課程』

一直到10月底在職場上發生了一些事情。
讓我深刻體會到,不是身體有特殊的狀況,就可以讓自己躲在舒適圈中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特殊而改變地球的運行法則。

所以我決定踏出這個舒適圈,前往屠龍的道路

猶記在接觸談判課前,
在面對談判時,

總是沒有深思熟慮—我要什麼,我的目的是什麼

導致很多事情最後沒有聚焦。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即使2021/05/08半年前上完第一天的課程

還是會發現,最重要又最容易忽略的一點。

談判首部曲—目的是什麼

這也是半年來,我不斷對自己耳提面命的。

做事情之前,先想想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那會影響到之後做任何事的決定與心態。

『我要贏』

先跟大家介紹一款我最喜歡MOBA類遊戲之一『暴雪英霸』Hero of the storm(這不是廣告,我也很希望是)



通常由五個人組隊

分別是
一個補或是支援(Healer/support), 

一個坦(Tank)

三個不同類型輸出

對於我們這個團隊而言,

April就是我們的支援support
也就是隊長的角色,
不是放在第一戰線,
但提供了謀略與決策。

達達就是我們的坦Tank,
幫我們擋住了很多傷害,
其他輸出如果腦充血衝太快
也會適時擔任場控拉回來。

我,Jay,May
分別擔任了三種不同的輸出
Damage Dealer

雖然我不是高輸出值的角色,
因為彼此合作,

以及April跟達達指揮得當
最後還是打了很漂亮的一仗

雖然距離思維班已經過了大半年

中間也歷經好幾次讀書會自己也都有參與

但這次的組長與組員都是比較不熟悉的同學

但彼此個性上的和諧,確實讓這次團隊合作順暢不少。

半年前,我和最熟悉的閨蜜同一組。

半年後,組上沒有我特別熟悉的成員。

還是回到老問題,跟最熟悉的人同一組,一定就比較好嗎


很幸運的這次分到了黃金陣容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我們先來玩一個小遊戲

按照下列指令做一個小動作

吐出舌頭碰鼻子

如果剛剛你嘗試了
像下面那隻貓一樣的動作


很抱歉,
我以為我剛剛表達得夠清楚
我期待的是這樣的動作



在我們生活種常有這樣的誤會
導致我們在談判的時候
陷在一個無限迴圈而窒礙難行

這樣的誤會,就發生在我和Tasha下午的一對一的對抗賽中。

導致我們一直深陷一個迴圈裡。

演練當下表面

「不知道您的家人傷勢如何
有住院嗎?
住院幾天了呢?」

「謝謝關心
目前恢復良好」

各自表述

不知道您的家人傷勢如何
有住院嗎?
住院幾天了呢?
讓我來計算一下賠償金額

謝謝關心
目前恢復良好
這個廠商正在關心我釋出善意



演練當下表面
「我媽媽食物中毒
冰箱你們也沒修好
我花了很多錢浪費很多時間」

「很抱歉造成你們的困擾
我們的舊換新方案很棒喔」

各自表述
我媽媽食物中毒
冰箱你們也沒修好
我花了很多錢浪費很多時間
我想要更多的賠償

很抱歉造成你們的困擾
我們的舊換新方案很棒喔
Jeanie應該只是在抱怨



觀察員Mimi:
這兩個人都沒有表達清楚,不在同一頻率上。
一個以為自己講的很清楚
另一個以為自己聽的很明白

自己在生活中,
講話總是帶點暗示,帶點曖昧
覺得對方應該聽得懂吧。
結果就是
『裝睡的人叫不醒』
『跟數學一樣,不懂就是不懂』

當自己發現變化球
對方始終接不到,
或者故意不接。

那就要看準時機,
改投直球

在鬼滅之刃租屋團戰中,組內討論一開始就設立了目標。

前五分鐘內要談下一間房子,接下來五分鐘看能不能再租到第二間。

對於時間的分配,組內一直提醒
也都有討論與共識。

但到了一對一的個人賽中,即使觀察員不斷地提醒時間

我還是一直跟Tasha在打太極,即使最後剩下五分鐘,也沒有使出直球對決。

時間與目標的分配,少了小組的提醒,我做得很糟也很懊悔。

這就有點類似,敵方都攻進主塔了,我方還跑去打boss。

連做對事情的時間都沒有,又談何有時間重新來過。

大半年的課程裡,反思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是談判五部曲,價值三角,
優雅的讓步,談判後的四大任務
還是吃橘子的談判技巧?

從這兩天的課程,學到的不只是口訣與技巧。

更深刻的是,從每一次的實戰演練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重新更深刻的認識自己,在每一次的震撼彈中,知道要從哪個方向去改變自己。

從課程中檢視自己,讓自己不再變成原本陋習的奴隸

陋習往往比天性更加頑固,若非課程所帶來的衝擊,我或許會永遠待在我的舒適圈,不思進取。

最後謝謝Alex、 Jennifer設計了那麼棒的課程。每個課程細節,都蘊含了不一樣的人生道理。



期待每位20班同學未來的人生都更加璀璨,也希望每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給他們一些掌聲,並且從他們漫長的等待中,得到更多讓自己好還要更好的重要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