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大賣空」(The Big Short)──不只是金融危機的醒世錄


奧斯卡季再度來臨,繼上週看完後就勇獲奧斯卡12項提名的「神鬼獵人」後,本週我再接再厲地去看另一部今年奧斯卡的大熱門「大賣空」


作為一位影迷,今年是幸福的。有超乎想像的「瘋狂麥斯:憤怒道」、有不世傑作的「神鬼獵人」、現在又有精彩絶倫的「大賣空」



別出心裁 + 諷刺至極,就是我對「大賣空」的最大感想



還記得2007年在引爆的次級房貸危機,之後讓雷曼兄弟倒閉,而且讓美國經濟差點整個崩盤,乃至全球經濟都大受影響嗎?「大賣空」就是以這段真實的歷史為背景所構成的故事,「魔球」的作者再度出手,將一段怵目驚心的金融慘劇化身為故事張力十足的一齣好戲



這兒畢竟不是影評專欄,所以即使我了解導演想表現的是,一場金融危機引發了一個文化乃至於一整個時代的告終,且容我還是不以純粹影迷的角度來講述我對這部電影的感想;作為一個以談判和銷售為主力的講師,以下三點值得與各位分享:



1. 萊恩葛斯林和史提夫卡爾整個團隊初次會面那場戲,我肯定會放進我以後的課程中!該放進哪個課程呢?戲一開場,我馬上聯想到的是「不用投影片的簡報」,隨著萊恩葛斯林愈講愈出神入化,「一流的談判」、「傑出的銷售」、「驚人的說服」這幾個詞開始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精彩如斯,讓我搞不好會在我自己之後的每個課程都引用這一段


別忘記,我自己本身是個歷經實戰的談判能手,但若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像萊恩葛斯林那麼面面俱到而處處到位的對手,我恐怕只能甘拜下風了啊!


忍不住再補上一句:用打錯電話來開發客戶?這種銷售真是他X的強啊!



2. 介紹史提夫卡爾團隊各個成員出場的那一段,乃至之後偏執的史提夫卡爾和這些成員間的互動,充分驗證出團隊的成員應該且必須要夠多元。對照蝙蝠俠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另一個基金經理人,聰明絕頂但孤僻到和他自己的團隊幾乎是零互動,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猶記得管理大師杜拉克當年曾呼籲,開會一定要開到有不同意見,才能算是個有效的會議。史提夫卡爾的團隊也充分表露出這種特性,很值得我們觀察的一點在於,雖然不同意見的聲音很大,但作為頭頭的史提夫卡爾的決策卻還是以他自己說了算;很矛盾嗎?其實並不

若把這套用到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曾經面對的職場現況,許多公司或主管其實未必歡迎不同意見的存在,所以看起來是每個人充分表達各自意見,但實際上可能是馬屁充斥或無意義的言論一堆,前者是為了迎合主管,後者則可能是更消極的只求明哲保身

最糟糕的不是團隊成員只求主管開心或明哲保身,而是主管也很樂於讓自己處身於這樣的氛圍中,而慢慢變成溫水煮青蛙而無法因應市場變化

至於決策時由頭頭說了算,起碼代表有人願意做決定,只要這位決策者在做決定時確實有聽見不同意見了,其實這種狀況並不是那麼糟。若是與很多領導者到緊要關頭不願做決定相比,我寧可上面有個願意扛下責任的領導


3. 克里斯汀貝爾、史提夫卡爾、布萊德彼特所飾演的角色,個個都是怪咖。它們特立獨行,很難溝通,也很難與人相處




然而,意見強烈,真是一種原罪?在他們特立獨行的另一面,代表了他們的眼光獨特,而且不會人云亦云;也就是因為如此,他們能夠洞燭機先,而且能在整個市場體制不斷打壓的情況下,可以頂住身敗名裂而傾家蕩產的壓力,繼續堅持下去

這不但表示,我們不該總是對所謂的怪咖敬而遠之,同時也讓我領悟到,有時候堅持那麼一點點的特立獨行,才能夠讓自己不盲目從眾,也才可能眾人皆睡我獨醒地趨吉避凶





雖然這兒不是影評專欄,但最後還是忍不住要以影迷的身份補充一段感想:



之前寫到那時還沒被奧斯卡提名12項的「神鬼獵人」時,我在一段FB的留言回覆寫下,「有些電影不是為了娛樂價值而拍的」。一位朋友不以為然地對我説,「那為什麼我們要買票進電影院去看?」



容我在這兒回覆:深具娛樂價值的電影永遠不嫌少,隨時走進電影院時都會有。但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及創作的形式,它未必只為了娛樂大眾而存在;對某些電影來說,它代表的是一個人類歷史的標記,不管那是一段過去的歷史,或是一段為將來歷史所做的標記

2 則留言:

  1. 雖然我不需要跟人談判,但您分享的讓人好想去看阿!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這真的是一部敘事方法奇特的好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