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不再只能當陌生人:超越破冰的三種開場白主題,讓你成為每個人的自己人

之前看到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主題是「『在哪高就』以外的八個實用開場白」(文章見此),文中列出了以下八個作者認為很有用的開場白話題或問句:

1. 你最近對什麼感興趣?

2. 你最近有什麼期待的事?

3. 你今年碰到最棒的事情是什麼?

4. 你在那裡長大?

5. 你閒暇時都做些什麼?

6. 誰是你最喜歡的超級英雄?

7. 你是否有支持的慈善活動?

8. 你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是我應該要知道的?


基本上這篇文章所提出的用意都是正確的,但或許是因為文化差距,又或許只是因為個人習慣,我自己倒是覺得,尤其是碰到初次見面的陌生人時,我真的很難在幾句話之內就問對方:「誰是你最喜歡的超級英雄」或「你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是我應該要知道的」這些問題;取而代之,雖然和陌生人攀談不見得是我的強項(但很多時候是我不得不做好的工作),當我在一個就是必須要和一群陌生人找話聊的社交場合中,我會試圖用接下來這些話題當作對話的主題。

今年正好分別在六月及十月去了哈佛和INSEAD參加了高階主管教育課程,必須要和來自全球數十個不同國家及不同產業的各方人士連續相處個好幾天,而國外的這些一流課程沒有什麼破冰遊戲,怎麼和各界人士打交道,本來就應該是你的本領之一,所以我也因此有了很多要與陌生人從開場到熟悉的機會。

當然,許多人一開始對談,通常都會從問對方來自於哪個國家或是在哪個公司服務開始問起,但萬一雙方交換了姓名、國籍、公司名稱之後,接下來就相對無言的一陣靜默,那種尷尬只怕會讓人想要當場挖個洞鑽進去。因此,這些動作或話語嚴格來說並不算是「開場白」;當我們在講這些話時,其實腦袋該思索的是,當對方回答之後,「接下來」我們到底該講些什麼?萬一接著也只不過能說些「那很好啊,很高興認識你,好好享受吧!」(Oh that’s great. Nice to meet you. Enjoy the party!)之類的場面話,保證你會讓人更加過目即忘,完全失去了和陌生人攀談的目的。


那麼,到底我們在社交場合與陌生人攀談時,除了禮貌性的對答之外,還應該達到哪些目的呢?我認為主要有三項:(1) 讓對話得以延續(2) 建立深刻的印象(3) 最好還能讓對方因此對你產生好感。萬一後兩者很難在第一時間達成,起碼要能設法做好第一項,別讓自己成為永遠的句點王。

為了讓對話延續,我自己經常會在前述不能免俗地相互介紹之後,準備以下三個問題或相關主題:

1. 為什麼?看文章千萬不要只看標題或小標,然後當對方說「我來自芬蘭」時,你就忍不住的問對方「為什麼?」,那只會讓自己鬧笑話而已……。

要讓對話延續,重點是要用專注且帶有邀請意味的眼神,鼓勵對方把當下那句話講下去。舉例來說,假如對方說,他來自英國,並且說他在一家總部在倫敦的公司服務,你接下來應該會很自然地問:「所以你現在住在倫敦,對嗎?」假如他說是,你之後可能會談自己之前去過倫敦的經驗(像我第一次出國的地點就是英國倫敦),又或者是自己也有朋友或客戶正好在倫敦(MTa就是一家來自英國的公司,而我也的確有不只一個好友住在倫敦);但以這次在INSEAD的經驗來說,正好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他的回答居然是他住在離倫敦兩百多公里的另外一個城市,那我當然就可以問「真的嗎?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很有話聊了。

他接著告訴我,因為他後來的業務範圍被調到北美洲,所以經常要飛去美國和加拿大拜訪客戶,及指導當地的業務團隊;後來發現,在他需要留在英國的時間中,每天進倫敦辦公室好像變成一件並非必須的事,於是他就申請了在家工作,讓他可以和自己的太太和小孩多相處一些時候,當然也就可以享受不同於倫敦的另一種生活品質。

簡單的一句「為什麼」,可以讓對方願意滔滔不絕,而你就可以從中蒐集更多有用的資訊,並且可以趁機扮演一個良好傾聽者的角色,對你的形象是一大助益。

以為只在我們第一次會面時提到這件事嗎?我們接下來的一週幾乎每天午餐都比臨而做,這位英國朋友接下來跟我提到了在家工作的好處及困難、如何遠距離管理美國的業務團隊、英國的婚禮風俗……從工作到生活,無所不包的各種話題。重點不是我們聊天聊得有多高興,而是我從中可以知道多少部公司或不同行業運作的眉角,以及雙方從這個過程中建立起的信任感。許多上過【一談就贏】的朋友都說,和陌生人建立信任很不容易;我可以瞭解他們所說的那種感覺,但其實總有方法可以做到,首先就要從讓對方願意開始對話做起。

2.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假定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初次見面,在你不能免俗地問對方打哪兒來之後,通常會有類似這樣的對話:

「嗨,你好,我叫海蒂,我是德國人,但我現在派駐在新加坡。」

「喔,是嗎?所以你在新加坡待很久了嗎?」

「也沒有,我是去年才來的。」

「那你之前都在亞洲嗎?」

「不,我之前曾經在捷克、匈牙利、澳洲都待過,新加坡是我第一個被派駐的亞洲國家。」

當問到這一句時,你接下來可以選用上一點的「為什麼」,問對方:「為什麼被派來這個亞洲國家呢?」、甚至還可以加上「到目前為止還習慣嗎?」

或者你也可以改用這一點的「你之前待過澳洲啊!我之前也負責過澳洲,你是什麼時候在那裏的呢?」加上時間軸,就會讓對方有話可聊,因為對方未必只會接個「從2008年到2010年」,而可能會自然而然地就加上:「雖然只待了兩年,但我在那兒學會了衝浪呢!」,又或者「我和我太太也是在那兒認識的,我家老大也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

於是,第一個問句和第二個問句不但可以擇一運用,而且也可以組合運用;更厲害的是,你還可以混合運用。舉例來說,先用第二個問句而得出「衝浪」那個答案時,你明知道澳洲那邊就是一大堆人沒事就去衝浪,你還是可以問:「為什麼去學衝浪?你住的離海灘很近嗎?」

運用時間軸when/ which year)得出一個回答之後,還有一個延伸應用,就是再加上一句「如何」(how)。

舉例來說,對方若回答你說,他從2008年到2010年待在澳洲,而且在那邊學會衝浪時,你假如覺得自己的「為什麼」(why)用得太頻繁,或者在某些狀況下用「為什麼」會很奇怪(你總不會問對方說,「你為什麼在那兒認識你太太」吧!),你可以改用「在那兒(學)衝浪如何/怎麼樣?,對方可能就會回答說,「你也知道,澳洲那邊的浪很棒,海水又很乾淨,比我老家那好多了……」,然後你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又把話題引到他在老家又做些什麼運動或休閒娛樂;即使前一項的問答是「我和我太太也是在那兒認識的」也適用,因為你可以自然的接問說「那你們是如何遇到彼此的呢?」通常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就拿前面提到的那位我在INSEAD遇到的英國人來說,我因此知道他舉辦的是一個印度式的婚禮,原來帥氣的他是英國和印度的混血兒;試想,你若直接問對方的血統、又或者如何舉辦婚禮,豈不會很尷尬嗎?但用我這樣的問句及順序進行,對方自然而然地會把像這樣的隱私話題也很輕鬆地都透露了;等到他連這些私事也不經意的對你說了之後,他就會無意識的在一群同樣是當天認識的陌生人中,相對的把你認為是好麻吉,即使你們兩個其實沒有太多相關的共通背景。

3. 哇!真的嗎?當你用了前面兩個話題之後,對方通常就會侃侃而談了。許多人會在這時加進去一大堆自己的回應和陳述,請記得,假如你的目的是想要讓對話延續、並讓對方印象深刻、進而對自己產生好感的話,請千萬不要這樣做。我們通常不會因為一個陌生人口若懸河而就想要與他深交(所以對我這種常常一上課就非得拿著麥克風一直講的人來說很吃虧),而我們通常最喜歡的是那些願意讓我們暢所欲言的人,所以請務必隨時都要保持傾聽,而且不是自己聽得清楚完整就好,而是要讓對方感覺得到我們很認真的在聽。

試想,假如有個英國人跟你說,他在老家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就是和朋友一起喝茶,而你一聽到「茶」這個關鍵字之後,就趕忙地回應說,「茶是嗎?我台灣也有很多茶,凍頂茶、包種茶、鐵觀音……,要什麼茶有什麼茶,下次你有機會來台灣,一定要來找我,我帶你去喝茶……。」聽起來很好客,是不?但老實說,除非對方主動問你,而且通常還只是禮貌性的問問,否則多數時候對方其實不在意一個遙遠國家到底有什麼名產或景點,所以不如好好聽他講他家鄉的茶還比較實際。

在傾聽的過程中,一個有力的問句一定要學:「哇!真的嗎?」;只要好好練習這一句,接下來你就會發現妙用無窮。

舉例來說,即使不管文化差異,幾項話題是我們通常會設法避免的,那就是(1) 政治(2) 宗教(3) 個人隱私。以(3) 個人隱私來說,每個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界線是不容逾越的;即使我前面都可以問到對方的血統和當初是如何舉行婚禮的,我還是建議大家在類似話題時要盡量謹慎。而在各式各樣的個人隱私中,我想薪資收入可能是多數人不會想要觸及的話題,但假如好好運用這幾個問句的話,有時也能突破界線。

我就在哈佛認識了一個芬蘭女士,她在一家全球知名軟體巨擘上班。她就跟我說,在芬蘭有個特定日子,政府會把每個人的報稅資料中的其中一項刊登在報紙上,也就是說,基本上你可以從那份報紙上就看到大多數人去年申報的收入是多少。接下來我就跟那位芬蘭人以及同桌其他不同國家的人,大開每個人收入和報稅的玩笑了,氣氛好到不行。我是如何做到的?其實我只是在她講到另一個話題時,突然說了句:「哇!真的嗎?」,她就鉅細靡遺地跟我說了那項她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的傳統;接著等話題轉過一輪,然後我又問她,「問到收入這個問題實在不好意思,不過是無論多少收入的人都會出現在那份報紙上嗎?還是只有收入占全國前10%的人才會?」等她回答後,我又故技重施地說:「哇!真的有可能嗎?」接下來她就更知無不言了。假如同桌有不同國家的人,千萬別讓他們覺得這是我們兩人間的對話,而讓他們受到冷落了;我會主動對另一個人說:「米蓋爾,假如你們在法國也這樣搞,你會怎麼樣啊?」然後大家就會揶揄地講一些有的沒的笑話,而你只要跟著笑就好了。

不管是以前在外商公司服務,或者是現在經常在國外的不同場合要與一群人打交道,其實很多人經常遇到這種狀況,那就是自己很難和膚色及母語不同的人打交道,就算英文程度再好,總覺得自己很容易在社交場合被冷落,最後就是幾個亞洲人自己聚起來聊。

我自己其實未必是個長袖善舞的社交型人格者,而我的英文讀和寫還行,說跟聽卻也只有普普而已,會讓人懷疑我到底怎麼拿到多益980分。然而,包括兩次去哈佛在內,即使跟來自全球、背景又各自迥異的菁英在一起,你會發現我不但很快就能和其他多數人認識,而且經常還會成為大家午餐一起閒聊時的話題中心,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和其中的一些人原本就熟識。其實我只是利用了上述三種主題認識了其中一些人,而在得到他們的初步信任及好感後,每當有人加入我們的談話時,我不但會反覆運用這些句型來認識更多人,而且還會在適當的話題流轉中,看似不經意的加入一句:「這件事你就應該要問史考特,他在英國就是在家工作的,而且已經兩年了呢!」接下來就把大家的目光和話題重心轉移到另一位史考特身上。當我這樣做時,我其實不用透露太多自己的資訊(一個好談判者的習慣養成使然,加上講太多自己的事就會讓其他人容易聽膩),但就能掌握團體談話的主導權;更妙的是,由於我看起來好像跟史考特很熟,所以就會引發別人的興趣,好像如我這樣跟大家都熟門熟路的人肯定是個咖,接著就會有不同的人主動來和我攀談。週而復始之後,加上無論華人或亞洲面孔都不那麼多,半數以上的人都會聽過有個台灣來的Alex了。

要做到這種程度,其實只需要做到三件事:(1) 反覆練習,直到能熟練包括以上那些簡單的問句;(2) 對每個人及每件事都保持好奇(3) 專注傾聽

當然,當你順利的用這些開場白讓別人對你留下深刻印象之後,重要的是隔天或下次再見面時,能叫出對方名字(而且當然不能叫錯!)的向對方自在問好。

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大挑戰,因為記名字和認臉向來不是我的強項。【一談就贏】有數百位學員,他們經常讚美我都能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名字、甚至會記得他們上課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每次聽到這種讚美,我都非常汗顏,因為後者雖然是真的,我經過嚴格的訓練而能八九不離十的回溯出曾經聽過的一句話、甚至還能大略記起當時聽到這句話的場景,但就姓名及和人臉的對應來說,我的記憶力肯定是平均值以下的。但這項技能卻又很重要,那該怎麼辦呢?

就拿【一談就贏】來說吧,我其實是用最笨的方法:每次進入作業期的一開始,我會把每個報名者的姓名和臉書暱稱都印出來,然後看看他們在寫作業或留言時如何自稱,然後我會把他們習慣的稱呼也手寫記下來。還沒上課前,我可能就會針對那一班發三到五篇的文章,而每次發文時,我會自己親手一個又一個tag他們,這樣才能加深自己的印象。到了上課那天,在和大家寒暄前,我會設法再一一試著把他們的名牌和臉對應起來,戒慎恐懼地希望能記多少是多少。

以為這應該不難,對嗎?雖然每班也只有36位,但不是每個人的臉書暱稱都是中文啊!而以英文來說,有人的會是中文拼音、有人的會是另一個英文名字、還有人會是不曉得從哪來的英文綽號;萬一臉書暱稱也就是他的英文名字也就算了,我就再多背一個英文名字吧!困難之處在於,有人就是會臉書暱稱明明叫做Barbie、卻又希望我們見了面叫她Betty的。不只英文會如此,中文的臉書暱稱也是一樣:又有一些人的臉書暱稱是叫什麼夏夜晚風或衝鋒陷陣之類的,而那四個字和他中文姓名的三個字卻又毫無關係。試想,萬一有個姓名叫做白經天的人,他的臉書暱稱卻是夏夜晚風,然後他跟你自我介紹時卻說:「老師,叫我Peter就好」,但到了上課那一天,他卻又改口說:「大家可以叫我阿蟲」;光是其中一個人就有那麼多種稱呼的話,會不會讓我這樣一個有記名字障礙的人想要吐血?

所幸,三年多下來,我也就這樣撐過來了。幸好有這樣的「訓練」機會,因為無論是哈佛或是INSEAD,我們那有如識別證的懸掛式名牌,其實並不那麼容易讓人在不被對方發現的情況下總是都能看到對方的姓名(所以【一談就贏】才不用那種名牌),而我也只能靠每天下課回飯店後硬記苦背那些人的姓名才能過關。

之所以向大家說這段小故事,是想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之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不習慣的地方。與其把那當作一種弱點或缺憾,不如把那視為一個自己就是必須花時間好好補強的重點。持之以恆的刻意練習,或許無法讓你在這一項上超越所有人,但卻絕對可以使你熟能生巧的有效精進,絕對可以讓你超越過去的那個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