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Finding Dory)」:用決心和勇氣面對未知的挑戰

13年前,我們跟著一位魚爸爸遠渡重洋,要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去尋找他的小孩尼莫(Finding Nemo)。13年後的今天,我們要再次跟著他們一起挑戰另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也就是這一集的多莉去哪兒(Finding Dory)。


當我們在當初的「海底總動員」第一集看見藍刀鯛魚多莉時,患有短暫失憶症的她(還是該譯做暫時性全記憶喪失症?),角色雖然關鍵,但看似健忘的她,卻多半被認為是一個充滿喜感的角色。13年後,換成由多莉來擔綱主角,但從片子一開始,小時候就開始有短暫失意的她,與父母分離前的相處時刻,卻讓我周遭許多朋友看了都落淚。

子女即使身體健全、發育無礙,父母都還會經常為了小孩的健康和安全擔憂,更何況是那些小孩患有先天疾病的父母?片中多莉的父母,其實正是現實生活中許多真實父母的縮影。而就像電影一樣,許多父母必須學會樂觀不放棄,因為他們做為一對父母,現實環境逼得他們不能選擇放棄,而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才更讓我們動容。

何奈,多莉還在孩童時期,就因意外而和父母分離了。她獨自一個人游在大海中,求助無門,沒有人想對她伸出援手,也沒有人能對一個自己都記不住自己過去的幼魚伸出援手。幸好,她的腦海中,依稀還記得的少數事情之一,就是父母交代的,「游,一直游就對了」keep swimming。於是,多莉連父母和童年都逐漸淡忘了,但她沒有時間感到害怕和寂寞,只能一個人繼續的游下去,直到她遇見了馬林和尼莫父子。

到了第二集,我們才發現,看起來少根筋但卻熱心助人的多莉,其實一直沒有朋友,也早就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人。光靠楚楚可憐的說著「對不起」「嗨,我叫多莉,我患有短期失憶症」,並沒有辦法得到別人同情的援助,到頭來還是只能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沒有人願意跟她做朋友,那該怎麼辦呢?沒關係,不得已而只能樂天的她,就主動去幫助不認識的小丑魚吧!當自己由求助者變成伸出援手的那個人時,她就得到了終身的朋友。

整部片子也許在許多片段充滿辛酸及悲情,但皮克斯之所以為皮克斯,就是因為他們還是能夠將整部片子導向正面意義。

我帶著我的女兒一起去看這部電影,散場之後,我照例馬上問她,她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感想?不像之前「寵物當家」時的猶疑,這回,她毫不猶豫地跟我說,「只要有決心,什麼事情都辦得到。」

女兒自己能產生這樣的體認,讓我非常開心。最近,她遇上了一些難題,她覺得自己雖然試過了,但還是找不出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讓她相當灰心,所以開始萌生逃避的想法。

我不是一個懂得循循善誘的父親,更不知道怎麼跟她說,人生其實就是如此,我們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而我們其實很難為每樣困難都找到一勞永逸的解答,而我們只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這樣的道理,或許就我女兒的年紀來說很難理解;而且,若是我毫無保留的告訴她,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所遇到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其中甚至可能會有一些是根本無解的問題,我深怕她會開始對未來產生灰心。

然而,當她看到片中的多莉,有著根本記不住前一刻的事情那麼大的缺陷,也沒有生命中的其他經驗法則,讓她可以趨吉避凶,但她還是得面對大海的種種挑戰。她又怎麼辦呢?她不會因為挫折而放棄,而是馬上就現在的處境,用最短的時間想想該怎麼辦。



不只多莉,我一直很喜歡皮克斯在正片開始前的小短片。在這次的小短片Piper中,我們看到一隻媽媽開始要教他自己覓食的小海鳥,在一開始要仿效媽媽撿沙灘中的貝殼來吃時,突然被打上岸的海浪打入海中。那種陌生而又要溺水的恐懼,讓她望大海而生畏,不敢再去撿貝殼。後來,藉著寄居蟹的示範,小海鳥學會了閉氣潛水到海浪中,一看之下,發現更多更大的貝殼原來藏在別處。從他願意嘗試新做法開始,他終於不再怕海水了,而且他比包括他媽媽在內的其他成年海鳥都更能找到更大更肥美的食物來源。

 

片中還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提的角色,舉例來說,讓許多小朋友看過就過目不忘的,非神出鬼沒的偽裝大師章魚七條郎莫屬沒有七條郎神乎其技的搭救,恐怕多莉的冒險尋親就只能以悲劇收場了關於這個角色,七條郎原本是一條拒絕被放回到大海中的章魚,我不太確定他為了什麼而不想回到大海,是害怕自己只有七條腿而受到其他章魚或魚類的歧視?又或者只是單純的不想再面臨未知大海的挑戰?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之所以幫忙多莉,原本只是想換取多莉身上的標籤,用來混進被送到克利夫蘭水族館的憑證而已多莉與七條郎達到了條件交換,只要七條郎能協助多莉找到她記憶中的父母居住地,多莉就願意把標籤交給七條郎。後來,七條郎實踐了他的諾言,多莉也自願把標籤給七條郎。但是,在過程中,七條郎對多莉有了更深的認識,也為她不屈不饒的決心所感動。假如連多莉這樣一條有失意問題的魚,都能克服那麼多只有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困難,七條郎又為什麼該對大海恐懼呢?於是,當多莉堅持邀請七條郎與她一起回到大海時,七條郎答應了,他不但從多莉身上學到了勇氣,更得到了一個共患難的朋友。

對我來說,我對這整段的感觸很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一認識誰就跟對方稱兄道弟,一開始交手互動時,利益交換或甚至是威迫要脅,都可能是雙方達到目的的手段。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在之後的相處中,沒有機會藉著真誠以對來更加了解對方。即使只是少數的機會,但我們都可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意外結交一位相知相惜的朋友。因此,無須預設立場,也不用做爛好人,用條件交換開始的關係,並不代表一定只會以現實利益作收。

 
另一對在劇情發展中甚為關鍵的角色,是一條名字叫做命運的鯨鯊,和關在他隔壁的白鯨利鯨。利鯨原本一直覺得自己與生俱來的回聲定位出了問題,終日自怨自艾而不肯嘗試。後來,當多莉需要援助時,利鯨在命運半強迫式的鼓勵下,利鯨終於鼓起勇氣嘗試,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回聲定位早就沒有問題了,不僅如此,而且還在接下來的冒險歷程中管了大用。越運用自己特有的天賦才能,他就越得到肯定,而越得到肯定,他的回聲定位就發揮的越來越好。其實,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往往因為自我設限而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面對挑戰。但是,即使嘗試後卻連連失敗,只要能成功第一次,我們就有機會繼續成功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接下來的無數次;每一次難得的成功,都會讓我們自己得到肯定,而肯定得到的越多,會讓我們更有信心迎接下一次的成功,而成功機率也會因而大增。不斷成功的關鍵,其實只在於踏出成功的第一步而已。

至於不斷撞牆的鯨鯊命運呢?在跳牆而出、迎向大海前,幸運突然擔起心來,懷疑看不清楚的自己在大海中能夠生存嗎?幸好這時利鯨鼓勵他,「大海中又沒有牆,你何必擔心撞牆?」這句話說的好啊!當我們擔心自己撞牆時,與其設法練習不要撞牆,何不選擇到一個沒有牆的地方遨遊呢?許多人常常遇到諸事不順,就開始罵公司、恨老闆、怪政府、怨老天,其實,人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啊!像我自己送過快遞、賣過輪胎、也做過壽司,只要願意學習,沒有什麼新領域是不能嘗試的。你若每天覺得公司的後勤支援不足,你或許不應該把自己的青春浪費在埋怨上而繼續待在這家公司;你若經常認為自己因為學歷不高而影響升遷,你也許也可以馬上選擇多重管道進修,來讓自己的價值升級。一隻名字就叫做「命運」的鯨鯊,當他選擇跳入沒有牆的大海中,他不但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也開始影響了別人的命運。
 
當然,從這部發人深省的電影中,我們看到了馬林和尼莫父子對多莉的友情,也看到了多莉爹娘查理和珍妮對女兒的親情。世間原本有情,只看我們是不是能體會珍惜而已。據說這部片子有多達38個彩蛋,有篇文章詳細的把這些彩蛋整理出來(連結點此),讓我們觀賞這部片子時能有更多觸動。

不管是小海鳥或多莉,又或者是章魚鯨鯊和白鯨,這些片中角色都為我女兒提供了更多勇於嘗試和堅持到底的好例子。也許,在某些人眼中,這不過是一部動畫。但是,只要能成為小孩勇氣和信心的來源,讓他們能夠用正面思考迎向生活中的種種挑戰,這部電影的價值,就不只是值回票價能夠形容的了。

延伸閱讀之一:不只適合親子共賞的「與森林共舞」,從團隊管理到狼性文化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之二:寵物當家(The Secret Life of Pets),讓我們一起來尊重生命

延伸閱讀之三:「動物方城市」,迪士尼的說故事方程式再次奏效


第一集的海底總動員掀起了一股飼養小丑魚的熱潮,但之後卻有人紛紛棄養,這次,多莉原型的美麗藍刀鯛魚,希望不要再讓這麼多人因熱潮而飼養,但卻在燒退之後就放棄,畢竟,我們從這部電影中學到的,應該是更尊重海洋,也更尊重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