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怒火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別用猜測來代替戰略,永遠用最好的準備來面對最壞的打算

看電影是我從青少年時期就很喜歡的娛樂之一,最大的問題卻是,想看的片子太多了,實在難以在它們還在上映時看完;有時候,好不容易抽出空來了,想看的電影卻已經下檔了。

以春節檔來說,居然一口氣就有7部新片上映!就算不是每片必看,但每週上檔的新片總有一、兩部可看或想看的,若是前一週都沒空、積到下一週或兩週後的話,新片層出不窮,哪裡看得完?

不得已,很多片子只好等DVD發片了再來看。只可惜,坐在客廳沙發看電視的感覺,還是跟進影城看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也不時會遇到鄰座很聒噪等種種不是很舒服的觀影經驗,但那種和一群人坐在一起看大螢幕的感覺,還是很難取代的。

最近抽空看了「怒火地平線」的DVD,就讓我再度有這樣的感嘆:當初應該進電影院去看的。


「怒火地平線」改編在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漏油意外,一座叫做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的鑽油平台,在燃燒36小時候沉入海中,過程中不但造成11位人員死亡,而且之後漏出的天量原油,歷經近三個月都無法止住,造成周遭海域的一場生態浩劫。

2010年發生的這件真人實事,到了2015年,主導的英國石油(BP)終於以208億美金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而這也創下了美國史上單一企業金額最高的和解協議紀錄。490桶原油到底有多少?208億美金的金額又有多高?建議各位參考這篇「墨西哥灣黑歷史!《怒火地平線》揭露史上最大漏油事件」(連結點此),文中有許多圖示可以讓各位更為了解這個慘劇的影響。

當我看到製作成本高達11千萬美金(又有一說是15千萬美金),就覺得電影公司真是瘋了,居然拍這種注定不會回本的電影,而且還盡可能的花錢讓當時的場景重現。願意花錢但不是砸在增加片子的娛樂性、而是增加場面的真實感,光這點就值得欽佩。

一部災難片,卻可以帶給我們許多在工作上的啟示。馬克華柏格和寇特羅素他們要在火場中求生,我們許多人卻也需要在職場上求生,以下就是我的兩點心得:

1.  別用猜測來代替戰略。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是當約翰馬可維奇飾演的石油公司高層去說服馬克華柏格飾演的工程師時,實事求是而覺得不可行的工程師回了職位比他高出許多的上司一句:hope ain't a tactic.片中翻譯成「希望不是計策」,我卻怎麼聽就怎麼拗口。其實英文原文精確的多了,我勉強把這一句改成「別用猜測代替戰略」,希望能比較傳神。

什麼叫做戰略?為了達成某一個特定目的,而你會選擇採用的方法,就叫做一種戰略。很多人常會用主觀或直覺性的想法來做出一個決定,那是人情之常,不過若是在生意或企業經營上,當涉及的人與事既多而又複雜之際,我們通常不會希望自己貿然下決定,而更希望能透過思考而形成一種戰略。

其實,放在生活上也一樣。我們最近幾次出國的行程,我太太和我之間都發生這樣的對話:「會不會下雨啊?那就把傘也帶著好了。」、「飯店不曉得這個季節還能不能游泳?那就把泳裝也帶著好了。」我們當然可以什麼都帶著、以備不時之需,但那就是一種基於猜測而做出的決定,而不是一套有方法的戰略。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會跟我太太說,「上網查查氣象吧」、「寫個email問問飯店吧」,這樣就可以得到較為精確的參考資訊。

在「怒火地平線」中,石油公司的高層面對延宕的進度和超支的預算,決定省略其中幾個檢驗步驟,好讓油井可以快點產油。他們也並非一意孤行,而是要根據手頭上有限的資訊,做出樂觀的判斷。只可惜,事與願違,最後的影響之大,已經到了人力無法收尾的程度。


其實,另一句諺語也可以用來說明這樣的狀況:「做最好的準備,也做最壞的打算」。萬一事情都能順著我們的意走,也不需要什麼全盤的戰略思考了。許多人只看到領導者的積極和大無畏,很少看到他們背後的大量盤算和準備。沒有人可以把事情做到有100%的把握,但若你遇到變化時卻毫無可以應變的事前準備,那不代表你有多麼破釜沉舟的英雄氣概,而代表你是個完全不適任的領導者。

2.  誰該做出決定。「怒火地平線」片中的另一個關鍵命題就是,當需要作出抉擇時,誰該下那個決定?

鑽油平台和整個計畫是石油公司BP出資的,理論上來說,當BP說要鑽下去,負責鑽油作業的現場團隊也只能照辦。但這部片子顯現出的最大不同點,就是寇特羅素和他帶領的團隊同仁,堅持一切要按最安全保險的既定程序走,不接受石油公司命令式的決策。

在電影院吃著爆米花看這一幕容易,但若換到你我所在的真實職場或人生中,我們真的那麼有膽嗎?根據過往的經驗,我們大概也知道,再怎麼不小心,真的出差錯的機率搞不好也就是那一、兩次;但在現場和出資老闆或頂頭上司對著幹,等到案子告一尾聲後,十之八九會落得兩個下場:要嘛就是你一個人捲鋪蓋走路,要嘛就是你帶著你整個團隊都謝謝再連絡了。

不只如此,當有其他公司或客戶日後要向前一個案子的案主做reference check時,當時跟你起衝突的人肯定不會大力讚揚你的專業和堅持,而會跟別人說你有多麼難搞而難以合作。

也就是因為如此,當身在台灣的我們看到這一幕時,其實心中格外悲哀,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許多不敢挺身而出做對的人。這是因為他們的本性如此嗎?其實不是,而是他們每個人都要養家活口,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情況下,他們乾脆選擇不做不錯。

我們常罵公務機關官僚,但許多私人企業也都不乏這些習氣。我必須很悲哀的說,因為我們整個社會環境在鼓勵這種文化,一種先求推卸責任、再求有所貢獻的文化。

同一部「怒火地平線」中,其實也有一幕說明了這種狀況。當整個平台都在起火燃燒時,在駕駛室的女性駕駛要當機立斷的切斷管線,但另一個看來職級較高的資深駕駛喝令她不准動,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切斷管線的權限。面對著燃燒、爆炸,以及未來長時間的生態破壞,請問誰有權限真的那麼重要嗎?當你我都不知道這個判斷的結果是好是壞時,我們真的就放棄做出判斷的責任?之前另一部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薩利機長」中,我們已經看到這個命題的兩難。真知道該怎麼做而選擇去做是一回事,但在人生的許多場合中,我們經常會面對自己並不知道怎麼才對的時刻,而我只希望能在危急關頭來臨之前、就在平時多鍛鍊快速做出決策的能力。「選擇不做」和「不做選擇」是不一樣的,不管我的選擇是對是錯,我希望自己起碼不要淪為猶疑而做不出選擇的那個人。


另外有一幕也不得不提,因為他也勇於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常講「當責」,在「怒火地平線」中,有一位操作起重機的人,看見大火中起重機可能砸下來而傷及更多等待救援的人,他明明自己也是等待被救援的一員,在沒有任何人命令他的情況下,他主動爬上燃燒中的起重機,硬是把起重機轉到另外一頭;但也就在這個時候,大火猛烈燃燒而讓他喪命。

對這個人來說,他不但選擇冒著性命的危險去做一件對的事情,而他最後也真的不幸喪命。他重視全體甚於個人嗎?我覺得另一個他心中重要的使命是,「那是我的起重機!」所以他要為那個起重機負責。

假如我們能有更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能把自己的工作當做那個起重機,重點是「那是我的起重機!」而不是「老闆叫我這樣做」,很多無可避免的悲劇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為所當為的人。



延伸閱讀之一:「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Sully)──為所當為,就是真正的英雄

延伸閱讀之二:從兩則短片來看如何「為所當為」Do The Right Thing,讓自己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延伸閱讀之三:為什麼德國主管會對遲到扣薪資那麼生氣?

延伸閱讀之四:「愛國者行動」(Patriots Day)──震驚全球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和生死關頭的契機掌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