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在全球掀起大流行,不但NBA停賽了,許多好萊塢大片也紛紛宣布延後上映,想來是擔心大家不敢去電影院了,上億美金的拍攝成本就這樣付諸流水。當然,為了避免群聚感染的健康考量放在優先,肯定是件好事;但新片少了、去電影院的誘因也少了,當大家都更習慣在家看Netflix等線上串流媒體之後,或許這次的全球疫情甚至會成為「看電影」這件事情發生質變的一大分水嶺。
我自己也好一陣子沒去看電影了,之前看過的最新一部片子,就是我覺得中文譯名有些莫名其妙的《極地守護犬》。
或許中文片名和劇情的連結也不差,但因為本片改編自傑克倫敦的名著《野性的呼喚》,雖然片中的狗狗主角也大走可愛風,但我還是覺得《野性的呼喚》會更為貼切。也正因為如此,本文乾脆接下來都直接稱之為《野性的呼喚》好了。
或許大家對傑克倫敦不太熟悉,但一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時,我們一家都很振奮,因為我的太太和女兒都很清楚,傑克倫敦是我童年時最喜歡的作家之一,無論《白牙》、《野性的呼喚》、《海狼》、或是半自傳體的《馬丁伊登》,每本都讓我喜歡的不得了,幾乎是足以拿來當小孩床頭讀物那種程度。
為什麼喜歡傑克倫敦呢?因為那種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找到生存之道的題材,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個重大的啟發;拜他的小說所賜,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不要去抱怨人生有多少難解的問題,先讓自己活下去,才能為未來做打算。聽起來或許有些殘酷,但對當時不過七、八歲的我來說,反而代表人生總有希望,而且那個希望不是哪一天會有人來拯救你,而是有一天你或許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和一般人的童年可能不太相同,許多人或許會從漫畫或甚至一些繪本開啟自己的閱讀生涯,但在我還小的時候,我卻是從報紙和小說看起的,漫畫反倒是比較後面的事。我天生就很喜歡看書,但由於家境的關係,買書變成一種奢侈的享受。我沒有自己的書可看,只好偷偷撿那時在讀大學和高中的表哥表姐他們的書來看;因此,當很多人在看童話故事時,我在看的是遠景版的翻譯小說,從狄更斯到大仲馬無所不包。仔細想想,有人是為了好成績而讀書,但我可能是因為想要讀書而想辦法讓成績變好;每當我考試成績很好時,來訪的姑姑會問我想要什麼禮物,小時候我都會怯生生地問說:可以買本書給我嗎?我還不敢太貪心地一口氣要太多本書,因為我擔心萬一這次要了太多本書,對方認為這個小孩怎麼那麼貪心的話,之後就不會再買書給我了。我可以把一本書翻來覆去看好幾十遍,因為一個學期最多也只有三次段考,而也不是每次考完後姑姑都會來訪,但一年最多六本書是難以滿足我的閱讀欲的,所以我只好四處翻找哪裡有書可看;不管題材適不適合一個小孩,我只要能找到書可看就很開心。
把時間再往前轉,許多人小時候有國語日報當作啟蒙,但我們當然訂不起國語日報;於是,大人在看的中國時報,我也就順手拿起來看。大家都為了生活忙碌而沒人管我,當然也沒有人會教我識字;說也奇怪,我居然就這樣無師自通的看懂了。據我爺爺說,有次我主動拿起報紙問他說,其一個字要怎麼唸, 他覺得這個小孩很有趣,就問說:「那其他的字你知道該怎麼唸嗎?」一試之下差點被嚇到,因為我可以把頭版近半數的字唸出來,而那時我才不到三歲。接下來,每次有客人來訪,他都會叫我唸報紙給他們聽,好像我是什麼神童一樣。
沒想到,這樣的「神童」一上學之後,才發現問題大了。因為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都認為我那麼早就會認字了,其他方面一定也都會表現不凡;沒想到不但其他方面的表現都很一般,就連認國字都出問題了,因為那時他們才發現,我可以讀出這個字並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但我從來沒有看過注音符號,因為中國時報上不會有注音符號啊!
我奶奶當時每天要從中壢搭客運去台北上班,我記得有個週末,她專程帶我去上班;下了班後,我們又轉了兩趟公車,到了國語日報出版社。她拿起一本好厚的字典問我說,「這本看得懂嗎?」我點點頭。雖然大本的字典當然比較貴,但小小的我瞭解她的意思:與其由小本的初級字典一路難易度漸升的買到大本的字典,只要我能看得懂,不如直接買大本的就好,因為這樣可以省下中間那些簡單版本字典的錢。我不曉得為什麼字典非要上台北買不可、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去國語日報出版社不可,或許那是她愛我的一種表現吧!但當時買的那本字典讓我一路用到國中,中間我沒有再買過其他字典。也幸好有那本字典,我終於知道什麼叫注音和部首。
說也慚愧,我從來就不是什麼神童,還是只能靠字典來勤能補拙。不過我自報紙之後的閱讀,反倒是從那些世界名著的翻譯小說開始,再到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那些偵探小說,小叮噹等漫畫反而是更之後的事了。在有什麼就看什麼的情況下,反倒形成了和一般人不太相同的順序,也讓我很早就接觸了傑克倫敦的作品,而且從那時就開始喜歡到現在。所以,看到《野性的呼喚》電影版上映,其實我是既激動、又開心的。
尤其是和女兒一起看完這部電影,更讓我覺得滿足。因為對於她這個世代來說,希望紙本的文學作品會勝過網路上如此豐富的影音內容,那就太過緣木求魚了;當她看完電影之後,也能大受感動,我就好像和她分享了自己一份珍貴的回憶一樣,既甜蜜又滿足。
假如你也看過《野性的呼喚》小說版,而你和我一樣是想要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小孩的話,我認為《野性的呼喚》電影版是次很成功的改編。為了讓片子更流暢,它改寫了一些情節,並且去掉了過多的狗主角巴克被打得遍體麟傷的過程、以及狗相互撕咬攻擊時的血腥畫面,固然對原本的小說來說,這些深刻的描寫才是傑克倫敦之所以為傑克倫敦,而且得以讓讀者感受得更為深刻,但就一部希望能拍成老少咸宜家庭版的電影來說,我覺得已經保留了整個故事的許多菁華,同時也能讓人感動之餘而有些反思,卻又避免了因而會讓觀眾產生過大心理陰影面積的機會,編導團隊真的完成了一件相當不容易的工作,也讓這部電影更加值得推薦。
有別於小說較為側重狗主角巴克從求生存到適應、再從適應到愈加發揮野性的成為狼群領袖,《野性的呼喚》電影版可以讓我們從以下幾點得到不同的收穫:
1. 關於工作。巴克原本是隻在美國南方過著養尊處優的大型犬,由一個家境富裕的法官養大,受盡寵愛而又調皮搗蛋。當時的美國正好掀起淘金熱,許多人紛紛湧入北方的阿拉斯加想一圓淘金夢。為了在雪地中移動,拖橇犬的需求也相當驚人。有人看上了有著壯碩體型的巴克而起了貪念,趁著深夜潛入法官家中、把巴克誘騙上車,接著巴克就被偷運到美國的另一端,自此再也沒有見到自己出生長大的故鄉。
發現自己身處異鄉的巴克,一開始還弄不清楚狀況,就把私運狗的販子用棍子打得遍體麟傷;牠雖然不願意妥協,但也不甘心就此放棄生命。
這輩子還沒看過雪的巴克,當然不懂該怎麼當拖撬犬。幸好牠後來被一位好心的郵差佩羅買走,而佩羅願意耐心讓牠邊做邊學的學會如何在雪地中生存、又如何和其他經驗豐富的拖撬犬一同奔跑;雖然過程很辛苦,也鬧出了不少笑話,但命運發生巨大變化的巴克不得不讓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中有用,因為沒有用的狗就等於失去了價值,萬一失去價值的話,就連基本的生存目的都無法維護了。出身底層的傑克倫敦雖然故事中的主角是狗,但他寫的其實是人。
佩羅這個角色出現的鏡頭不多,但卻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人物。相較於只知道用棍子讓狗服從的狗販,佩羅有個很值得讓人學習的特色,那就是他永遠向高標準邁進,而他也永遠抱持希望,所以即使他因為天候險惡從未準時把信送到,但他永遠相信自己辦得到而持續努力。
有些人雖然也設定了一個高標準,但他卻是為別人設定了一個高標準、自己卻寬以待己的舒適得很。當事情不如人意,他會怪客戶、怪部屬、怪廠商、甚至怪政府,但卻拿不出一套行得通的辦法來;相較之下,佩羅想要讓自己的車隊跑得更快,但他卻不是靠用棍子鞭子揮打恐嚇的手段,反倒是對一開始根本是個累贅的巴克也深具信心,之後果然得到了回報。
其實,這部電影不只適合陪同小孩去看,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頂頭上司是什麼樣的人,不妨也找個機會跟他一起去看看這部電影。假如他看了佩羅以及巴克之後的另一個主人哈爾、但卻沒有什麼醒悟的話,或許這種主管不跟也罷,因為他完全不知道若是相信一個人、可以讓這個人的表現有多麼不同。
是什麼讓佩羅與眾不同?巴克即使是一隻不通人話的狗,佩羅都會這樣對巴克說:「我們送的其實不是信,而是生命、希望、和愛。」當他們把信送到在北國辛苦淘金的人手上,看到那一張面孔上出現的喜悅,巴克也開始瞭解了自己工作的意義。
假如你懂得把自己的工作賦予一個意義,即使辛苦而又飽受挫折,你也會像佩羅一樣甘之如飴,而且會始終保持希望的精益求精。但假如工作對你而言不過就是一個能讓自己溫飽的差事,你當然會對現況感到不滿,因為你根本看不到未來。
有人或許會說:站著說話不腰疼,「樂在工作」說的容易,但誰又能不為五斗米折腰?哪能真的那麼從心所欲的找到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首先,我想提醒這些人:重點不是「找到一份讓你覺得有意義的工作」,而是你到底懂不懂得「為自己的工作賦予一個意義」;其次,看看作者傑克倫敦的生平吧!他從10歲就在當報童和碼頭小工,14歲就輟學去罐頭廠當工人,甚至有一段時期要靠偷盜牡蠣為生。他曾經被關、也曾經住過貧民窟,但這些都不足以澆熄他對文學的熱情,而他之後也終於成為了一位知名的小說家;就像電影海報上的宣傳詞,《野性的呼喚》曾是美國最多人閱讀過的小說,能達到這樣的成就,我相信絕不是童年飢寒交迫時的他所能想像的。
我自己跟舉世聞名的傑克倫敦當然天差地遠,但從過去廿幾年來的職場經歷來說,我建議大家可以這樣想:眼前的這份工作可能真的鳥到不行,公司糟、老闆爛、待遇又差;然而,這不會也不應該是我們職場生涯的最後一站,不管是你剛踏入社會的青澀、三十出頭的滿懷壯志、又或者是四十好幾的擔心自己接下來就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了,不管我們現在在哪一家公司、哪一個位置上,除了領到薪水養家活口之外,也應該趁這個機會好好蓄積能量。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少做少錯的混吃等死,但這種心態會讓你學會什麼東西?假如每天上班都沒有學到什麼新東西,那你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而已、又哪能蓄積下一份工作需要的能量?
我自己從一個沒有背景的基層工作者做起,40歲之前就已經當上知名公司的總經理,我相信自己可以肯定地說,把每一份工作做好,而且做到別人難以企及的好,你就再也不用浪費時間去抱怨工作或老闆有多差,因為遲早會有另一份更適合你的工作找上你。
2. 關於領導。在佩羅的車隊中,原本帶頭的拖撬犬是一隻叫史皮茲的凶狠哈士奇。牠不但看新加入的巴克不順眼,而且也對其他拖撬犬毫不客氣,因為牠要讓大家知道牠就是老大,就算牠把你的食物搶去吃,你也不該吭聲。
電影版中的巴克看見這種情況,會主動把自己的魚分給那些沒東西吃的同伴吃,也會去關心照料那些比較弱勢的狗同伴。但巴克愈是如此,愈是讓帶頭的史皮茲不順眼,深深覺得領導地位受到威脅。
於是,趁著佩羅已經入睡的一晚,正巧巴克因為追兔子而稍稍遠離了營地,史皮茲抓住這個機會,想要趁機解決了巴克。一開始,戰鬥經驗遠遜於使皮茲的巴克當然節節敗退,但一股不想死的意志讓牠支持了下來,血液中的野性也漸漸萌發了起來;電影版情節中還加入了一段狗同伴對牠的呼喚打氣,於是巴克發揮了體型優勢而反敗為勝,接著史皮茲就消失了(別問我小說版和電影版在這件事上的差別在哪,否則就沒那麼老少咸宜了)。
之後,佩羅不知道史皮茲去了哪裡,就想叫另一條資格較老的拖撬犬來帶頭,沒想到巴克當然不讓的站在了那個領頭的位置,而其他的拖撬犬也不敢跟牠爭;佩羅覺得巴克太菜了、而無法擔此重任,所以硬是不答應牠。但無論佩羅怎麼叫罵的要其他狗去領頭,其他狗卻硬是不從。於是,佩羅只好順了巴克的心,讓牠成為最新的帶頭老大。
接掌了這個位置之後,巴克不負眾望,讓車隊跑的飛也似的快,最後也成就了佩羅的夢想,讓他生平第一次的準時把信送達,即使中途遇到災難式的雪崩,也無法阻止巴克帶領這個車隊超越顛峰。
巴克和史皮茲的對比,充分顯現了領導者的責任:領導者若是只把重心放在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權力、又或者是讓自己享有最好的待遇,你永遠都不會使團隊成功,因為當你把「自己」放在「團隊」之前,你所帶的每個人也都只會上行下效的的把「自己」放在「團隊」之前,團隊也就是不再是個團隊了;相對來說,領導者的重心若放在相信自己能將這件工作做到最好,就能將團隊發揮到極致,同時也讓每一個人都過得更好。
也就是說,別以為所謂團隊或當責,只是叫每個人肝腦塗地、不計回報的犧牲奉獻而已,其實好像只是封建思想下把人民凹到極致的另一種說法而已。我們之所以要讓團隊運作成功,其實是因為每個人都只顧個體所獲得的權力或待遇的話,反倒會將能量消耗在內鬥和算計上;相反的,當我們以團隊為先時,我們期待的是更專注地獲得十倍甚至百倍的成效,當這個團隊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時,自然就能讓團隊從上到下的每一份子都獲得更高的利益,而那個利益除了金錢或物質的待遇之外,可能更同時包含了更愉快的工作環境、因為效率提高而更少的工時、以及更高的成就感。
3. 關於鬥爭。最近既然都沒出門看電影,在家看Netflix的時間就變多了。我沒有追什麼《愛的迫降》或《李屍朝鮮》第二季等新劇,反倒是把米倉涼子主演的《派遣女醫X》從第一季開始看起。
幾季看了下來,發現劇中不管是醫院的部長或是院長,重心全放在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權力、或是讓自己享有最好的待遇,所以根本不是單打獨鬥的大門未知子真的強到無人能敵,而是這些長官全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鬥爭上,每一個決定也好像總要以個人能達到的好處或會不會讓自己帶來負面影響為優先考量,凡事趨吉避凶的那麼徹底,結果是什麼呢?滿腹辛酸委屈不說,結果是辛苦了半天、最後還是可能會被掃地出門。
以為這只是戲劇或電影才有的結果?放眼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吧!難道這種爭權奪利的人還少了嗎?當你只看到當下流血流淚的自己時,一定會覺得很憤慨,因為身邊好像總有那種尸位素餐的主管或同事,又或者總有那種見不得人紅的小人,天天八卦個沒完還不夠,既不會為認真打拚的你伸出援手,萬一你把事情做成了,他們還會無所不用其極的來打壓你,因為深怕你的成功會顯得他們過於無能。
我相信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我也相信每個人遇到這種狀況都會很憤慨。
我自己也曾經遇過這樣的事,而在一開始,我也選擇了加入職場鬥爭的行列,覺得人無傷虎心、虎有傷人心,就算只是為了自保,也不能呆呆的在那邊挨打;後來我發現,當下的自己雖然會覺得很不公平,但若把時間拉長一些來看,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王八蛋,最後不見得都能安全下莊。這世界有一點是很公平的,那就是每個人的一天都是廿四小時;當我們選擇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讓自己更好、也讓自己的團隊更好時,連爭功諉過的時間都省了,我們的成就才有可能比別人高。不幸失敗了、或單純就是功勞被別人污走了,那又怎麼樣呢?連擦眼淚的時間都省下來,我們才有機會成功。老是計較現在的自己位微言輕,就像為自己的天份不足自怨自艾一樣,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的是把表現拿出來,否則根本沒有人會在意我們是對的還是錯的,而要彌補這種位置或天份的差異,我們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及更多的付出,那才是我們可以操之在己的部分。
在《野性的呼喚》小說版中,即使遇到大批流浪狗來襲,佩羅車隊的人和犬隻都在忙著對抗外襲的同時,原先領頭的史皮茲依然會趁亂攻擊讓牠地位受到威脅的巴克,為的是要趁亂找機會把牠解決了,再把罪過賴在來襲的流浪狗身上。弱肉強食就罷了,你相信有人會在抵抗外在攻擊的同時、居然還順便打自己人一耙嗎?這就是鬥爭的可怕。
或許有人認為,電影都還沒看,我卻已經把劇情暴雷了一大半了;但是奇怪了,我怎麼到現在都還沒提到哈里遜福特飾演的約翰桑頓?可別以為他只是來這部電影過個水客串一下,美國影評認為《野性的呼喚》電影版之所以開出紅盤、票房居然比電影公司原先的預測還要來得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哈里遜福特的魅力。所以不用擔心我把電影劇情都講完了,巴克和佩羅之間的故事,只是電影中的其中一段呢。
無論在書中、或是在電影裡,約翰桑頓都是一個真心關切巴克的主人,而且是個難得的好人。讓我們把情節不劇透的快轉到片尾,無意間在河岸邊找到金子的約翰桑頓,雖然獲得了數都數不完的金塊,但他卻把多數金塊都倒回河中,自己只留了幾顆小粒的金塊裝進褲子的口袋,他還笑笑地對巴克說:「It’s for grocery.」(這可以用來買雜貨用)。
一度萬念俱灰的他,經過了與巴克一人一犬在大自然的漫遊之後,他發現人生在世有許多事情是再多的金子也無用的,無論任何東西再值錢,我們拿走自己夠用的也就夠了,多取無益。這裡讓我們看到的是金塊,其實可以衍伸到任何自然資源;我們取之於自然、卻不見得用之於自然,但大自然的資源卻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每個人若都貪心的拿走超過自己所需的部分,最後我們每個人都會和這個已經開始耗竭的大自然一起滅亡。
桑頓的想法很質樸而又很前衛,但他的下場是什麼?他之前勸虐待巴克的前一個主人哈爾不要冒險跨越冰河,哈爾卻不聽他的勸;好不容易撿回一命的哈爾,不思反省自己該改進些什麼,反而覺得會這樣勸他的陌生人桑頓一定另有圖謀,所以一路尾隨著桑頓,最後為了桑頓口袋中的那幾塊金子而殺了他。
連無意淘金的桑頓得到了那麼一筆意外之財、而都無福享用,原因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嗎?並不是。他的悲慘遭遇,是因為別人的貪婪和自私。
我們無法期待自己活在一個理想世界,凡事都會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反過來說,屬於人類的鬥爭會一直存在,無論你了哪一家公司、甚至你換了哪一份工作都一樣,就算你辭掉工作改去賣雞排,只要你雞排賣得太好,搞不好就有其他的小販看著眼紅而設法陷害你,又或者是你對面的鄰居覺得你那隊的人潮太吵而去檢舉你,甚至連房東也不會問你的貸款還完了沒、一見生意好就要漲租金。你無法解釋為什麼就是有人會這麼做,你也找不出什麼自己可以具體改進、而讓對方願意閉嘴的方法,就拿眼紅的其他小販來說好了,他根本不是賣雞排的,他賣的可能是麵線、肉包、或甚至可以拿來互補的手搖飲,但就是有些人不會把心思放在如何結合你這邊的人潮來順便增加他那邊的收益這種政經事上,他們的血液中好像流竄的總是見人好就要拉下馬的鬥爭心思,你既覺得莫名其妙、也覺得無可奈何,無從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只能說有些人會有著想讓自己征服一切的「野性的呼喚」,但難保還是有些人卻有著想去扯每個人後腿的「賤格的呼喚」吧。
我很高興自己能和女兒一起來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想告訴她,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個完美的世界,我們只能掌握自己做得好不好,但卻無法控制別人願不願意做好。片頭的巴克幸福無比,但過於自信、也過於相信別人的代價,就是被帶到冰天雪地的北方極地,每天都得為了求生存而奮戰,一輩子都再也無法回到故鄉與熟悉的家人相伴。我們不應該等到生死一線間的時刻,再去考驗自己到底是否有在逆境生存下來的能力和勇氣,所以除了讓自己平日就要培養足以讓自己生存下來的技能和毅力之外,還得提防那些終日沒來由的就是想要靠著鬥爭上位的那些人,不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太過舒適而毫無警覺了。
故事的結尾,巴克加入了狼群、而且還成為了牠們的領袖。電影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原本巴克要過河進入森林時,都會遇到一隻正在捕魚的凶狠黑熊,而體型懸殊的巴克當然只能繞道而行;當巴克獲得狼群的支持之後,牠們一整群來到河邊,這下換著大黑熊夾著尾巴逃之夭夭了。
對照之前托橇犬領隊的史皮茲,這種結果真讓人會心一笑:假如你只懂得單打獨鬥,好吃的都自己先吃、好用的都霸佔著自己用,你或許一時三刻之間看起來威風凜凜,但你的本質上就是條走狗而已,而且你總有一天會因為年老力衰而被他人取代;但你若懂得如何得到團隊支持,你就能登上王者大位,享受著屬於一個領導者的榮耀,甚至寫下一頁傳奇。
獻給每一位即將締造傳奇的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