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從「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連想到的跨文化管理

農曆春節,不但各大景點人擠人,各大電影院也不例外

假如你想讓自己大腦完全放空而不在乎笑話有多白爛,你可能會去看「大尾鱸鰻2」;

假如你不是國片控而又不錯過任何一部漫威英雄片,你可能會去看「死侍」;

假如你有年幼的小孩而你又不想把他們獨自留在家,你可能只好去看「恐龍當家」;

假如上面三部片你都買不到票,也許你的選擇就會是「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13小時」是一部麥可貝的電影。假如你很喜歡麥可貝催生的「變形金剛」系列,你可能要跳過這一段不讀,因為我的想法可能會褻瀆到這位導演。在我心中,麥可貝恐怕是所有創造億萬票房鉅片的導演中最膚淺的一位。他的無比才氣在於拍爽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不只「變形金剛」系列,包含威爾史密斯的「絕地戰警」、尼可拉斯凱吉的「絕地任務」、布魯斯威利的「世界末日」,都是他的傑作。看來除了史嬌蕾喬韓森沒能被他用「絕地再生」捧紅為科幻動作片一姐外(其實也無所謂,因為Scarlett後來也順利化身為黑寡婦和露西,只是證明麥可貝好像更擅長打造陽剛氣息的英雄),麥可貝打造賣座動作鉅片的功力實在是數一數二

只不過,麥可貝的片子到後來已經不只是迎合普羅大眾的口味,而實在是太灑狗血。我看「變形金剛」第1集時,爽度破表到看完後馬上去買了大黃蜂和柯博文等好幾支大型的變形金剛玩具;後來從第2集到第4集,卻是每看1集就罵1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號稱是真人實事改編,故事背景在2012年的利比亞班加西,講的是當地的武裝暴民在911紀念日當天殺進美國大使館以及CIA秘密基地的故事。由於遠水救不了近火,6位受雇來保護CIA文職人員的美籍傭兵,好像死守四行倉庫一樣,勇敢地以寡敵眾地堅守現場對抗當地暴徒的一波波攻擊

由麥可貝來執導這部片子,好處是不用擔心冷場,全片肯定少不了漫天子彈及滿地爆炸,但我還是會擔心,麥可貝的灑狗血功力足以毀掉一個好題材。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既然是真人實事改編,當主角被強大火力圍攻時,應該不會出現變形金剛來救援,否則就實在太扯了

看完之後,發現麥可貝依舊不是能執導出「美國狙擊手」的克林伊斯威特,也不是「搶救雷恩大兵」的史蒂芬史匹柏,但這部片子讓我產生了下面三點感想:

1.     外派人員的掙扎。在我的跨文化管理與溝通的課程中,有絕大多數的上課學員是企業即將外派或已經外派的幹部。「13小時」中的6位主人翁,也就是6位離鄉背井到全世界最危險地區之一的6位傭兵部隊,在原先的軍隊生活退役後,由於在不景氣的美國本土難以找到足以養家活口的工作,最後只好靠自己的戰鬥技巧餬口。透過每次與妻子小孩的視訊,乃至看著家人的照片思念他們,無不顯露他們思鄉的煎熬,但是他們又因為經濟壓力而沒有選擇。


坦白說,很多外派人員也是如此。雖然有部分的人渴望且適合外派,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在片子的結尾中,倖存的其中一位士兵說,他決定回家陪伴老婆和兩個女兒,再也不回戰場了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誰說企業外派就沒有風險?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但我還是要誠心提醒每位思考是否要接受外派的朋友,是的,外派可能是你職場生涯的轉機,而我也認為外派的洗禮將讓你的職場能力更上一層樓,但若你選擇的是不錯過自己小孩的每個生長片刻,這也會是另一個絕對值得的選擇無論你選擇去或不去,重點是不要後悔
 

 


2.     跨越文化的溝通信號。片中出現了兩次類似我們常用的「六」的手勢(拇指和小指伸出、而另三指保持握拳的手勢),用以表示在語言及其他習慣都不同的情況下,是否有表示善意的溝通信號。片中只有一個人會這個手勢,而那個人也是最後活下來的其中一員

    試想,在電影結束前的那一幕,倘若他不會那個手勢而選擇的是孤注一擲地對可能的敵人開槍,結果會是什麼?不只是他自己的喪命,更可能是雙方在誤解下的交火,而造成更多無辜性命的喪生

外派時,能學會當地語言及文化,絕對會是一大優勢但當你還來不及學會或始終學不會時,切記要在最短時間內起碼學會一些彼此能確保善意的溝通信號
   
不管是派駐大陸或前往歐美,很多人不是用工作填滿自己所有的時間以避免鄉愁,就是只和都是台灣去的朋友混其實,你該做的是,勇敢地踏出自己覺得安全而熟悉的圈子,因為你已經在一個不熟悉的國家了,還希望留在自己的舒適圈,其實沒什麼意義而不切實際
   
與其如此,就勇敢地走出去吧!交一些當地的朋友,你也許會吃虧上當一兩次,但當交友圈一擴大,你才擁有更多的資源及工具,在有需要時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3.     事權的統一。當大使館深陷危急之時,傭兵小組的隊長一直想要出動去救援,但他的頂頭上司,也就是CIA當地單位的頭頭,一直叫他按兵不動。就這部電影的角度來看,好像6人小組的隊長代表的是正義和人性,而在善惡二元論之下,一直阻撓他的CIA長官就是迂腐而膽小怕事的壞人

但在實際的情況中,善惡未必那麼清晰可分,而每個人本來就有各自的立場。在關鍵時刻,其實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有沒有一個既成的機制,讓大家知道究竟該聽誰的。簡單說,當敵人就要殺進來時,你要聽拿槍的還是拿筆的,大家在平日就應該產生一個共識,否則把時間花在爭論不同的意見上,最後的代價可能就是自己和在場每一個人的性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