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海外工作的8項生存法則,讓自己化被動為主動的增強不可取代的能力

「跨文化管理」一直是我有在講授的課程中需求最少的、但我卻始終樂此不疲的繼續講著這門當初無心插柳的課程。以我目前企業內訓在教的培訓課程中,談判和銷售當然還是大宗中的大宗,但以領導和客訴處理等其他的課程,我其實都幾乎沒什麼在接受企業的邀課了,主要原因是為了聚焦。但以課量來說,後者任何一項的邀約都絕對比「跨文化管理」來得多的多,但只要有企業邀我去講這個主題,我幾乎只要時間能安排出空檔就一定會答應。為什麼呢?因為我不只一次看到上完這堂課後的學員被外派後,真的在適應和面對海外生活及挑戰上更輕鬆了許多,讓我也分享了他們的喜悅。老實說,除了談判之外,我感受成效最直接的反而是這堂課程,所以即使對我個人來說,準備這堂課的時間投資報酬率完全和其他課程不成正比,我還是持續希望能藉由這堂課程帶給有需要的朋友們一些幫助。


本期的《Cheers》雜誌,封面故事就是「出國工作Go Global」,正巧我明天又要去一家企業連續第三年講這個主題,所以我當然不忘把這篇最新報導也翻一翻。

就報導的內容來說,海外工作機會呈現一個蠻正面的景況,台灣人才炙手可熱的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那麼為何還是有人覺得找海外工作並不容易呢?這篇報導也說的很直白:找不到好工作的唯一原因,就是沒有努力找

以我自己來說,我當年之所以能有國際工作的機會,其實多虧了獵人頭公司,我自己本身雖然有這個意願,但是卻沒有花多少功夫。但是,當時的年代和現在不一樣、我當時的年紀和人生階段也和這篇報導中主要瞄準的年輕族群並不相同。以現在來說,全球化工作的趨勢之熱門,就連我現在還在讀國小的女兒、我也這麼跟她說:「妳將來工作發展的地點很可能不會只有在台灣,所以英文和其他外語一定要學好,讓自己未來有更多選擇機會。」許多人只看到我經常帶她出國去玩,但一般人沒看到的是,我其實是在從小訓練她有適應不同生活及文化的能力。她對搭飛機比搭國內的火車更熟悉,她先學會搭曼谷的輕軌空鐵、才試著自己搭台北的捷運。對她那個年代來說,全球化的工作機會可能已經不再是一個機會,而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不過,就這期的《Cheers》所引用的主計處資料來說,我覺得有58%海外工作者集中在中港澳的現況,還是太高了。我不是不能了解,那應該是由於有不計其數的台商在中國大陸設廠;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認為生產基地或市場太集中於一個國家、不管那個國家和我們之前的關係如何,對無論是企業經營者、或是拿薪水赴外的工作者來說,都是極高的風險。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當初會勇於跳槽,而且一換就是換到不同的產業?

他們可能期待我講出一番夢想或實踐力之類的大道理,其實我聽到都不免苦笑,因為哪有那麼多大道理?機會上門說走就走便是了!

其實,那時我在一家美商消費品產業服務,由於在台灣做的還不錯,公司就問我有沒有像其他國家發展的意願。我當時毫不猶豫的就想爭取,但高層跟我說,由於組織層級的關係,希望我主動表示想去中國大陸的分公司;我當時雖然早就不是初出茅廬的年紀了,但還是忍不住年輕氣盛,對著高層長官直言說,「我當然不排斥去大陸,但只因為我會講華語、就只能去大陸的話,這未免太小看我,也顯得公司在培養國際人才不夠宏觀。」

像這樣的話一出,想要長官讚賞我也難。但我當時早就打定主意,我不要靠著高層的青睞或栽培才能得到一個機會,而要用能力來證明自己值得一個夠好的機會。說也奇怪,沒經過多久,我就心想事成了,一家知名外商居然來挖角我去擔任亞洲區業務主管的工作,而且還直屬於母公司的法國總部。即使我對那個產業毫不熟悉,但誰會放棄這樣一個大好機會呢?於是我就展開了一段辛苦但卻大有斬獲的神奇之旅,那段時間我所負責的國家,比我這輩子在之前去旅遊過的國家還多。

對我自己來說,我一直覺得自己維持自我競爭力的標準之一,不只是能否找到一份差事謀生,而是自己還能不能在其他國家找到一份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而不是只能在台灣謀生。

很多人會帶著點酸意的說,那是因為你英文好啊、有國外學歷、之前就有經驗、還做過很多高階的工作……。我對這些說法都不陌生,因為過去10年我常常聽到。但是我之所以想把這段提筆寫下來,是因為我自己也曾經20幾歲了,都還英文不好到讓人臉紅過;工作了好幾年後,才鼓足勇氣去拿了個國外學位,而且還因為準備不足而唸不到國外名校;海外和高階的工作經驗?這更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在當初去嘗試之前,我哪有這方面的經驗?加上我只遇得上跨產業的好工作機會,所以我只能從摸索中學習。

我不會再講什麼「跨出舒適圈」或「勇於嘗試」這種好聽的場面話,假如真的要我歸結出之前累積的一些優勢,我覺得最重要的有兩點:(1) 學習力、(2) 抗壓性

相較於許多具備高深技術或產業專業的朋友,我這種四處跨領域的人毫無專業可言,只好靠著比別人學得快來存活。我不是要比其他台灣人學得快就好,也不是比其他非本國人學得快就行,我要比每個在同一產業闖蕩二、三十年的人都學得快,因為他們可能是我的客戶、更是我的競爭者,我若是學得不夠快,只怕很快就會被他們生吞活剝了。

所以,包括在我現在自己設計的課程在內,我強調的是一種系統化解構的能力,還有一種能快速應用到不同情境和狀況的能力。只要擁有這兩種能力,你無論到了哪個國家、面對何種挑戰,應該都可以應付自如而不會被變動的巨浪輕易滅頂。

另外,我雖然不至於有顆玻璃心,但我的心也是肉做的,面對挫折、困難、和打擊,我一樣會感到難受、痛苦、和沮喪。更糟的是,由於我做的是管理工作,我其實足以敏感到感受別人的不滿和其他情緒,這只會使我心理層面的壓力更重。因此,如何鍛鍊出優異的抗壓性,就會是你能否在逆境中存活的關鍵。

那篇雜誌報導中提到的另一項數據,是海外工作者的年齡層主要集中在2529歲及3034歲兩個族群。其實這樣的結果也不難想見,因為年輕人本來就比較願意迎向挑戰,而愈來愈多的企業也願意提供海外工作機會給許多年輕而值得培養的人才。

但是,那篇報導中提到一個論點,認為海外工作的經歷有助於未來返台時更多的工作機會及更高的薪資,我認為大方向來說固然是沒錯的,但你若把年齡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你會發現有些現實可能很殘酷。舉例來說,最近才有一位之前在海外工作的年輕朋友跟我說,他最近想回台灣求職,但想錄用他的台灣公司卻直接了當的跟他說,他們不可能付這位朋友像他在國外一樣高的薪水。

所以,尤其針對在這篇報導中比例佔的最高的年輕族群來說,我覺得有個關鍵點是一定得先弄清楚的:你當初接受一份海外工作時,是因為你在國內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機會,還是你有意的讓自己去海外培養一項能提高自己不可取代性的能力?萬一是後者,我相信你在回台灣或甚至去其他國家求職時的本錢就更高了;企業並不是只花錢買你的一份經歷,也就是說,它們不見得會花錢買你做過什麼,而是要花錢買你能做些什麼。當你選擇一份海外工作、或者是選擇在台灣的一份工作時,一定要想想看,除了一份能讓自己溫飽的薪水外,自己在能力上能夠獲得什麼增進?

這個系列的報導的其中一篇文章,列出了「出發前不可不知的8個生存法則」,我覺得也很值得與大家分享,同時也希望未來另外有機會針對其中幾點補充我自己的看法:

1. 確認到海外工作的目的。

2. 有專業,才會被看見。

3. 多問、多聽、多思量,降低水土不服。

4. 企圖心不夠,那就等著被淘汰。

5. 生涯規畫取決於個人對職涯的期許。

6. 少了主場優勢,爭取升遷比較吃虧。

7. 外派後,未必能回到台灣原職位。

8. 海外經驗不見得百分百在返台後為履歷加分。

假如要我加入第9項,我會這樣寫:

9. 但是,返台也再不會是你的唯一選擇。

上過我的「跨文化管理」課程的朋友一定不免會心一笑,因為我若不是事先說明是引用最新的雜誌報導,你一定會以為這是我從自己的課程中整理出來的要點,因為脈絡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其實,當大家都英雄所見略同時,代表這些要點顯然適用於多數人。

我們無法改變即將面對挑戰的事實,我們只能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迎向這個挑戰。

祝大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依然如魚得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