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讓結局比目標更高,就能成就一個好故事:《小說課》作者許榮哲的故事課教我們的事

前天,我去上知名作家許榮哲的「故事課:打通傳播的任督二脈」。我和許老師素不相識,但他的大作《小說課》卻是我非常喜愛的一本書。他不但是個作家,同時還擔任過雜誌主編、編劇、和導演。對岸知名的羅輯思維還把他盛讚為「最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入門教練」,因此,只怕他開課時我騰不出空檔,一旦我正好在那個週六有空檔,當然馬上就報名了。

由於我自己也在文字媒體服務過,會寫的人我見過很多,但是,會寫和會講是兩回事,筆下行雲流水,不代表講起話來就一定能口若懸河。不過,許老師顯然是個特例,他的筆下功夫大家看書便知,但我卻在現場親眼見證,他談笑風生的自然口吻也同樣有極具風格的魅力,真的讓現在也是以講課為業的我也甘收穫滿滿,覺得自己這天真是來對了,因為我本來是來學習安排及鋪陳故事的技巧,但我竟然也同時能在口語魅力的運用上得到一些啟發,真讓人覺得值回票價。

該如何說好一個故事呢?要成為一個好的故事人,觀察力一定要敏銳。我們一開始就被要求隨便寫一個簡短的故事,許老師雖然和我素昧平生,但不知何故就率先點到我跟大家分享。我隨手分享了個小故事之後,他馬上敏銳的問我說,我到過哪些地方演講?當然,我本來就是以講課為業,講起話較有條理本來就不足掛齒。我佩服的是許老師觀察之敏銳及反應之快,因為他在解說故事的意義之餘,居然隨即順手就幫大家建立了一個「why you」(點此看更多):為什麼台下的你應該來上這堂課?

他是這樣說的:假如拍電影的難度是100,寫小說的難度是70,故事行銷的難度只有1;不過,你去上一堂故事行銷課的花費,卻遠比你去看電影的一張電影票價要貴得多。


上過許老師可的人應該不難發現,他的講課實在太好笑了!他毫不介意的大量自婊而產生的笑點,在課程中真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襲來,讓台下的學員們笑的嫑嫑的;我唯一會杞人憂天而替他擔心的是,會不會在這麼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大家會不經意地忽略他的功力居然如此深厚?

舉例來說,當他用上面那句難度和價格/付費來對比時,其實想告訴大家的只有一件事:學會說故事並不難,但能創造出的實質效益卻遠比許多人想像的高。包括現在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各位,當你讀到這裡時,會不會自忖到底自己說故事的功力有多高?對少數人來說,搞不好連什麼是說故事都弄不清楚,還誤以為自己口才便給而總是能說的天花亂墜,一定就能說故事了吧!我對有這種想法的人向來很同情,因為若連故事是什麼都不清楚,還以為靠著一張利嘴就能通行無阻,那又怎麼能發揮說故事的力量呢?

最近有次和我的良師益友火星爺爺聊天,他的「故事王」和「創意王」當然也是紅的不得了,最近他更又推出一本新書《故事要瘋傳成交 就用這5招》,把他「故事王」課程的精髓也不藏私地分享給大家。我當然知道他最近正樂著為了一些新嘗試而忙到不行,但我依然站在一個粉絲的身份勸他說,除了「故事王」和「創意王」之外,他實在應該再開發出一個「提案王」或之類的課程。因為我自己也接觸過許多學員,很努力地去學簡報或說故事,而且上的都是些動輒上萬的課程;結果外顯的簡報製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很出色了,回到公司還是經常被主管打槍。不只如此,去外面向客戶提案時,結果卻依然讓他鬱鬱寡歡,讓他再度陷入之前那個總之不是公司產品不好、就是老闆不肯放價格等惡性循環。

在擔任講師之前,火星爺爺自己也是在企業磨練多年過的。所以我們兩個都很清楚,無論你是要做好一份簡報、或是說好一個故事,首先是你要能先有一個好的案子或辦法啊!萬一你的想法真的是一團狗屎,你花大錢去外面上課的目的,難不成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包裝的不那麼像狗屎嗎?

坊間不是沒有以提案為名的課程,但多數聚焦在提案該如何呈現,我很少看到有人是協助學員如何精煉出一份有價值的提案內容的。所以,對火星爺爺或其他有企業實戰經驗的人來說,「故事王」和「創意王」之間還有一段需要連結之處,而那可能就是一個值得發展的目標。

回到許榮哲的故事課,他的靶心人公式其實上網都搜尋得到,但透過他親身演繹,果然大有不同。不同之處在哪裡?就像他的課程教導的是如何讓我們把故事變得更有張力一樣,他自己本人講授本身所創造出的張力,也讓人好生佩服。

他的靶心人公式分為7個步驟,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稱之為7種元素: (1) 目標、 (2) 阻礙、 (3) 努力、 (4) 結果、 (5) 意外、 (6) 轉彎、 (7) 結局。

你千萬不要把上面這7種元素真的當作一個順序把它記下來,因為他的課程重點就在於一個好的故事人,扮演的正是一個詮釋的角色,而只要透過調整順序細節,就能把故事的張力變大。


我對許老師佩服的另外一點,是他在課程中引用許多素材,多數都是一些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的老哏;他自己可是一個創作者啊!他為什麼不多挑一些他自己原創的故事來證明自己的才情呢?因為他正是要透過身體力行來告訴大家,當你懂得說故事這件事時,別人都聽過的老哏,在你口中或在你筆下就是不一樣。

有些其他知名講師會教人「三分真實、七分改編」的說故事方法,我其實一直覺得不是很能接受這種說法,而只能把那當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選擇。就拿我自己來說,也許是之前的工作使然,我當然也會把自己的經歷轉化為一篇文章或一個故事,但即使不是「九分真實、一分省略」的話,我可能頂多也只能做到「七分真實、三分省略」吧!之所以還選擇有三分可以省略,最主要不是因為想要文過飾非,否則反而顯得欲蓋彌彰了;三分省略的原因來自於聽眾或讀者其實需要一個更精煉後的內容或結論,太多枝節反而會干擾他們吸受的程度。我不能拿同樣的標準去期待任何其他人,但尤其當我本身的專長是談判時,若是我講出的話只有三分是真實的,那我還要怎麼繼續談下去呢?

由這個角度來看,許老師的說法顯然更貼近說故事的真義,因為只要靠著調整順序和細節,你一樣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倘若「改編」變成一種無中生有或倒果為因,信度層面的問題暫且不論,這樣做的人等於先射箭再畫靶,萬一拿在商業運用上,豈不是方向一錯、全盤皆輸?

許老師的這堂故事課字字珠璣,我也不方便在此大量破哏,謹留下幾句讓我很有感受的話當作結尾,也希望有心提升本身故事力的朋友能自行參透:

努力不能保證成功,但努力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有可能會引發意外,也正因為如此,結局就會不同。

心在意外和轉彎,所以轉彎和意外正是一個故事的關鍵,而好的說故事者要能找到一個轉場的點。

結局和目標一樣,就不會成為一個好故事了,所以結局應該要比目標還高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