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知道如何寫課後心得之後,你知道為什麼該看別人的心得嗎?【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四班學員心得第二波,其實是一個讓人收穫滿滿的寶庫...

昨天提到【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四班學員們的心得,其實,值得分享的心得相當的多,我只恨無法每一篇都放上來跟大家介紹。尤其是對我來說,我其實不想只貼個連結就算,而是想要逐一跟大家分享我的感想。

到底為什麼要分享這些心得呢?為的是要向各位吹噓【一談就贏】這個課程有多麼值得一上嗎?
photo credit:大助


最近上過我企業內訓班的學員,應該都聽過我講這句話:整天下來,我講的最不輪轉的地方,可能就是我自己的自我介紹,因為我其實對於介紹自己這件事情很害羞。對一個講師來說,好像非得告訴大家自己是個咖、台下的人接下來才會覺得值得一聽;但對我來說,我之所以介紹我自己的過去經歷,不是要向大家證明我很厲害,只是要跟大家解釋,我接下來所教的東西,我相信絕對能橫跨不同產業、不同國家來運用。不只是因為我「教」過多少公司,而是我自己實際上「做」過哪些公司,而我相信那些成績應該很少人能夠達成。

再回到心得這件事來,每個課程當然都需要品牌定位和更好的知名度,但對【一談就贏】來說,其實重點不只在於我多會教、甚至在於我多會談判,而是在於每一位參與的學員究竟能不能從這個課程有些收穫,就好像我行文前才正好有一位剛剛上完四班的學員跟我說,他這趟日本行有些原來需要租借的東西,居然可以談到最後都變成免費。像這種即學即用的效果,才是這個課程的真正價值。而我需要拿這樣的案例來招生嗎?其實根本不用,因為真的需要的人上過就會清楚,但若有人只想圖個新鮮而只希望聽過就算的話,別說【一談就贏】,再上800堂談判課都不會有用。

所以,昨天已經寫過為何應該寫心得,那你為何應該看這些心得呢?其實,不該只是知道哪些課程或講師很厲害,而是應該看看一個人如何將一天7小時的課程轉化整理成一篇文字,先跟自己的經驗相印證:假如換了是自己,自己在上一堂課時會留意到這些點嗎?然後再從字裡行間看看,是否有讓自己有興趣且可以轉換應用的部分。以這個部落格來說,我相信大部分會來看的朋友,應該都是對談判有興趣的(不會其實大家都是來看電影心得的吧);因此,就【一談就贏】的心得來說,或許可以看到許多對談判有幫助的概念,而讓你無須搶破頭來上課就能知道箇中訣竅。

舉例來說,在國中任教的臻臻老師,就寫下這樣一段話,即使我自己也沒有在其他課程中認真談到,但我覺得對許多朋友應該會大有幫助:

談判前的small talk

對我來說, 這是一堂非常獨特的公開班, 特別的地方在Alex老師與學員間超級熱絡的互動。還沒上課前, Alex老師就透過課前作業, 讓同學間互相觀摩、打氣、討論, 讓我感受到濃濃的社群感, …最讓我驚訝的是Alex幾乎都有follow每一則貼文並給予回應。除了帶領討論方向之外, 有時Alex老師會跟著學長姊一起歪樓, 這一來一往之間的留言看似很不正經(: 橘子 / 鹹魚 / 棒棒糖 XDDD), 也讓我見識到談判大師small talk的功力。Small talk雖然不是談判的主旋律, 卻是建立關係、了解對方風格的好機會。尤其面對一個一開始就跟你說「No deal」的談判對象, small talk就是最佳的破冰利器。老師上課舉的法國同學例子, 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談判的起手式, 也許很多時候自己沒有耐性, 只想趕快解決自己的問題, 一開頭就是「我想要, 難怪自己幾乎都是一談就輸 FB原文點此

同樣的概念,從另一位學員Kritstin那篇「談判小白的驚奇之旅」中是這樣的版本:

每每看到Alex在討論歪樓時,總可以輕輕一點地把討論拉回正題的能耐,就讓我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學習衝勁。企業講師開班受限於學生行程,一般來說公開班要求有課前作業並不多,有的話也多是課堂助理處理和學員的互動。像Alex這樣親自準備案例、看過每個人的作業並有對話討論,他是第一個我遇到這麼做的講師!就像組上MVP Kenneth大哥說的「Alex是瘋了還是太認真?」(網誌原文點此

她口中的Kenneth,是一位反應很快的學員,在HR這個領域也浸淫多年,見過的講師肯定不在少數。光是他自己願意跑來上這堂公開班,就讓我備感榮幸。其實Kenneth的原文是這樣的:

...但是我真的覺得這老師瘋了,怎會有講師花那麼多心血跟時間在算是預習的作業上。

這在我遇過的講師經驗中, 從來沒有過。

但對我來說,Kenneth的另一段話更讓我覺得欣慰,因為那正是我對大家的期待:

而是在抽取回想自身經驗時回應Alex的作業命題就足以讓自己思考許久

這些問題包括「對, 我沒想過這樣談為何會成功或失敗, 我自己從來沒檢討過」

「如果當時這樣這樣講或那樣那樣講會不會更能達到目的?

「我談的對象不是海盜, 如果假設當時我談的對象是某某人, 同樣的原理會不會結果更好?

 等等的問題我問了自己不下50幾題Kenneth的部落格原文點此

所以,對我來說,當我引述他們的心得時,我不是想要讓大家覺得我是個很認真的老師、這堂課非上不可;其實,業界辛苦而認真的老師非常多,我絕對不是唯一一個。

我想要藉由這些心得表達的,其實只有兩點。首先,當一個老師的付出能讓不只一個學員感受得到時,這樣的付出才有意義,因為接下來這群學員肯定會以加倍的專注和優異的表現來回報。很多講師只是一味辛苦、但卻沒人看到,這就是氣力用錯地方的一個錯誤示範。

拿到職場上,我們每個人不也是如此嗎?每天拚死拚活、卻被老闆嫌到不行;這真的是因為每個老闆都是無良老闆?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自己也應該設法讓自己的氣力用對地方,讓自己的努力能被別人看到。

第二點則是,我真的瘋了嗎?其實我沒瘋,我只是很樂在其中。對我來說,我真的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心力在經營這個公開班。我想要的不是經營出一個全台灣最知名的談判課程,而是我希望每個經過【一談就贏】洗禮的人,走到世界各地都不會被人欺負或受到委屈。



所以,當很多人誤認為我很跩、或是刻意在搞飢餓行銷時,我總是置之一笑。實際的情況是,我在教學這件事上沒有其他的老師厲害,我沒辦法兩個月就開一班(更不要每個月開一班了)、我每班談判課程收到36人也就是極限了,所以我很難呼應大家「多開幾班」的需求,未來最多只能用平均每季一次的頻率來舉辦【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這個課程。雖然我知道許多人一直在搶這個課程、但卻連續多梯都搶不到,但請恕我比較憨慢,無法回應大家的殷切需求,而只能盡力而為。

photo credit:大助

別以為只有學員寫心得,我們從三班起開始徵召之前上過課的學長姐來當輔導員,而他們也認真地寫出輔導員的心得,以身作則的做出表率。輔導員之一的牙醫師張毓靜提出了另一個觀點:

「一談就贏」給的案例描述,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興奮的兩眼發光,因為除了在這裡,我可能也沒有機會去閱讀談判案例,還實地演練。老師的案例爾虞我詐,刀光劍影,心機處處,那兩張紙根本可以拍成一部電影!

為什麼毓靜會對那個案例如此印象深刻呢?理由很簡單,雖然她之前已經上過了,但我每堂課都會寫一個不同案例出來;但我認真在考慮是否該繼續這樣下去,因為寫個新案例其實真的消耗許多時間。但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設計的案例不但從走向就和一般老師不太一樣,我自己對於案例的要求,也希望能達到國際水準,而不要讓許多人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案例班班改,活動倒沒有天天換,但是效果也很受好評。四班學員之一、同時也是MVP經理人當選者的葉偉懿這樣描述了其中的一個活動:

我最想講的交易練習

情境設計厲害到不行,光是這題就值五位數課程費用,而且應該操作長一點。搞懂遊戲規則吧,看到一群人交流意見嘗試協商,感覺好像沒有出去談就好像沒有在狀況內,還好這組意見很一致,充分授權,讓我們的分數追上來許多

我們常叫他葉師傅的偉懿本身就是一個商務談判高手,而且自己也在開班授課而大受歡迎。實務經驗豐富的他,能對我設計出的一個簡單活動如此讚揚,對我當然是個極大肯定。也讓我很有信心,旁人眼中可能看起來整個活動亂糟糟的像菜市場一樣,但高手就可以覺察到箇中巧妙。

當我屢屢感謝【一談就贏】的學員們,有人會以為我只是講客套話嗎?其實他們之中很多人對這個課程的付出,真的讓我也自嘆弗如啊!

舉例來說,一位四班的年輕朋友事後居然針對這個課程寫出了一篇全攻略,詳細的程度令人乍舌,真不曉得他花了多少時間和工夫在這樣的整理。只可惜,不是我不願意讓大家見識他的認真,但他本人不願意透露他的姓名和全篇大作,所以讓我簡單摘錄一段,來讓大家看看他究竟如何準備這個課程:

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準備,是我用一個 Google Sheet 整理了全班 36 位同學的名稱、自介與兩份作業。如果你想做,最好一開始就做,隨著大家 po 自介、交作業慢慢整理表單,要是等到課前作業都交完了,想在臉書社團中把這些都挖出來可就非常累人。這個準備的重點不在於蒐集資料,而是要根據資料整理出你對同學的判斷,不管是 Alex 老師的合作、競爭、迴避、遷就、妥協五大風格還是《FBI談判協商術》這本書中的分析型、變色龍、強硬型三大類型都可以,而且最好放在行動裝置中方便你隨時查表。有甚麼用呢?根據課前拼湊上課內容的結果,這在課前分組與兩大演練都用得上。雖然在最後的演練中我抽到觀察員,但我查了兩個對練的同學分別是競爭與遷就的風格,果然一個把本來弱勢的角色打得非常強勢,一個則在佔優勢的情況下頻頻讓步,這就印證了我課前的觀察。重點不是競爭型和遷就型誰比較強,而是每一種談判風格都有其無法應對的戰術,提前理解你的對手,絕對能為你帶來莫大的優勢。然而,課前的準備也有出錯的可能,開始談判後還是要仔細聆聽你的對手,如果和準備不符則當然要以現場的理解為主。更有趣的是,四班課前有做這項準備的並不只有我一個人,如果對手已經掌握自己而自己對對手毫無概念,難免陷入資訊上的相對劣勢。

另一個我不得不提的例子,則是另一位輔導員張哲瑋也為這一堂課程下了苦功,因為他不但為這個課程開了一個部落格,而且居然一篇篇的為我這個部落格中所有和談判相關的文章做了可怕的整理。假如你對我的談判類文章有興趣,真的非得參考哲瑋的這篇文章不可(哲瑋神奇的整理分類請點此),而且請別吝嗇為他的用心給他一個讚美。

下一次的【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會是我們第一次將這個課程改成兩天班更新加強版。對我來說,不僅是個期待,同時也是個挑戰。上課日期會是8/269/02兩天,但我們可能會等五班上完的6月底才開始報名,因為此刻我必須將心思優先花在即將到來的五班身上。不過,假如你有興趣加入【一談就贏】的行列,或許可以把8/269/02在行事曆上先預留下來,否則報不到倒也罷了、倘若可以入選但卻跟其他活動撞期,那就只能徒呼負負了。



延伸閱讀之一:Kenneth的另一篇心得──帶著橘子等棒棒糖,能吃到飽最好

延伸閱讀之二:心理師Jason的「談判,為了創造雙贏還是僅是追求公平?從談判課程看人生」

延伸閱讀之三:專案管理專家陶育均的一談就贏之戰備篇

延伸閱讀之四:羅盈智醫師的課後心得

延伸閱讀之五:多才多藝的Ariel Hsieh從一談就贏到米時餐盒的心得

延伸閱讀之六:張添皓醫師的輔導員心得

延伸閱讀之七:財務顧問雨果貓的輔導員心得

參考連結之一:專注、投入,而又笑聲不斷,這就是我們的【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一堂讓我引以為傲的談判課程

參考連結之二:課後心得的重要和必要──從【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四班學員心得講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