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無寸鐵、精疲力盡、而又遍體鱗傷。這時敵軍開始轟炸,再往前進的話,你隨時都會被炸個粉身碎骨,你還會選擇繼續前進嗎?
今年的奧斯卡結果出爐了,南韓的《寄生上流》大獲全勝,不但奪得四項奧斯卡大獎,而且還成為首部贏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發音作品。《寄生上流》當然是不可多得的好片,但相較之下,頒獎前最大熱門的《1917》就顯得落寞了,因為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落空,只拿下最佳攝影等三個技術性獎項。在獎落誰家已經揭曉的此刻,開始探討《寄生上流》應該才是主流,畢竟誰會關心那些沒有贏得奧斯卡的其他影片呢?然而,主流與否向來不是我的考量,我反倒很遺憾自己沒能在頒獎前就把對《1917》的感想寫完,因為對我而言,它絕不是部只以技術掛帥的片子而已。
即使在奧斯卡頒獎前,很多人對於《1917》的評語,多半是以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1917》、並沒有以二戰為背景的《搶救雷恩大兵》來得好看。雖然都以戰爭為題材,但我覺得這兩部電影本質上就是不一樣的片子。山姆曼德斯不是史蒂芬史匹柏,《1917》當然也不是《搶救雷恩大兵》;假如《搶救雷恩大兵》講的是人性的光輝,《1917》談得更多的卻是戰爭的殘酷。萬一你想看的是人在無情的戰爭中如何堅持到底、奮鬥到最後一刻的正面題材,或許就連前年的《敦克爾克大行動》都還比較符合你的這種期待。
戰爭片並非我的專長,但《1917》中的許多片段,卻很適合引用來談領導。
1917年4月,正當兩軍對壘之際,德軍突然撤退了;正在前線作戰的英軍指揮官麥肯錫上校覺得機不可失,決定集結手下1600名人馬一鼓作氣地進攻,徹底擊潰德軍,因為他相信此舉可以帶來勝利。但英軍指揮總部透過空中偵查發現,德軍其實是戰略性撤退,為的就是要在後面佈置另外一道防線,誘使英軍貿然前進再予以痛擊。但這時用來聯繫指揮的電話線斷了,歐陸戰場顯然也不像古代中國有飛鴿傳書這種玩意,除了派人過去通知、別無他法。萬一在我軍前線弟兄進攻前聯繫不上,可能1600人的部隊就會全數陣亡了,假如你是英軍指揮總部的將軍,你這時會派什麼樣的人去肩負這項非成功不可的通知大任?
假如這是一部美國英雄片,藍波或阿諾等戰鬥機器就會登場了,接下來就準備開始一場子彈不用錢的浴血任務。但《1917》不是這樣的一部片子,將軍發現陣中一位一等兵的哥哥正是那個前線部隊中的一位中尉,於是他就指派了這位一等兵布萊克去擔當這個重責大任;果然,布萊克兄弟倆的手足情深,所以原本嘻嘻哈哈的布萊克也變得一本正經起來,比將軍還急切地想要完成這項任務,因為他不能坐視自己的親哥哥就這樣陷入德軍的陷阱中喪命。
我們之前才針對【一談就贏】的朋友們,開了兩堂「當責管理與團隊領導」的課程。在提到任務與角色的分配與指派時,有項重要的原則是:意願重於能力。就戰鬥技巧等相關技能來說,布萊克可能並非頂尖,頂多就只有一項地圖的判讀能力還不錯而已,但片中也沒說他是什麼整個軍團識圖冠軍之類的、而就是還算好的水準罷了,證明指揮總部並非是選擇能力最強的一個人擔當大任;但他們很清楚,布萊克要拯救他哥哥的意願和鬥志高於一切。
假如你對情境領導(Situational Leadership )模式熟悉的話,面對高意願但能力平平或偏於中上的部屬,照道理來說,主管那時應該採用高指導、高支持的教練型領導,但大戰來臨、一切都亂,很多時候只能事急從權,發佈命令之後、只求對方確定瞭解任務的內容及重要性,哪還能給什麼更多的指導及支持?接下來就只能為他祈禱了。
當然,總該幫布萊克找個幫手,但他們怎麼選那個幫手呢?這個決策過程也簡單了些,因為他們就在召見布萊克的同時,在他還弄不清楚什麼狀況的情形下,叫他找個人跟他一起走,而布萊克就順手邀了人就在旁邊的史考菲一起來,也不管對方是否情願。
就算《天龍特攻隊》也有4個人,《搶救雷恩大兵》更有8個人,《1917》卻叫兩個小兵扛下這種重責大任,其實真是難為他們了。
人多就好辦事嗎?當然不一定,很多時候人一多就口雜,反而很難在需要在短時間達到成效的項目上掄元。但事關1600名將士的生死,真的只能派這兩個小兵去?除非人力物資真的如此缺乏,不然這真的不是一個最好的主意;再不濟,凡事都要有個備案,但《1917》中的指揮總部顯然不是因為絕對相信這兩個人,而是可能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我們在【一談就贏】的不同課程中,都會花不少心思在分組這件事上;有些老師只求分組能夠均衡,有些老師則把分組活動當成熱鬧的互動方式之一,但對我們來說,分組本身也是課程的一部份,我們會希望大家能從分組的動作中,也能學會談判。
於是,在分完組後,我會這樣問他們:你們是基於什麼理由來選擇這些組員的?更進一步來說,假如你有選擇的話,你會選誰來當你的同組夥伴?是選一個自己最相熟的、還是一個能力最強的、又或是選誰都沒差?當我們在上班工作時,大概很少人有機會能決定自己要和誰在同一個部門共事;但假如你有機會選擇的話,你會選擇什麼樣的人呢?這是我向來很有興趣的一點。而為什麼要在一個談判課程中加入這樣的內容呢?其實也很簡單,萬一你是代表一個公司或一個團體去談判,很多時候你根本還不用考慮怎麼去對付外部的談判對手,因為光在整合公司內部的意見都足以把你搞到暈頭轉向,最後也不用出去談了,因為已經自傷七百的人,哪還能殺敵成千?
我們無法知道布萊克到底為了什麼選擇了史考菲,但就他們兩個的互動來說,他們兩個應該有一定的交情,甚至布萊克還覺得史考菲拿過勳章而肯定很能幹。
但史考菲的意願如何呢?其實他的意願在一開始是低的,但也不能怪他,若是你被挑去進行一項代價可能是喪命的任務,但你之所以加入的原因,竟是對方隨便挑了,換了你也會覺得不爽吧!因此,要提升對方的參與意願,必須要給對方一個能認同的參與理由。作為一個領導者,萬一你連一個讓對方想要參與的好理由都想不出來,你還希望對方會自發性地幫你賣命,那就是痴人說夢了。
不過,史考菲的意願可能是低的,但他卻是個合適的人選。
(1) 他和布萊克能互補:布萊克是個熱血的樂天派,相較之下,史考菲就比較悲觀但卻較為謹慎;在一個工作導向的團隊中,多元組合是重要的,許多人常不知道該怎麼和與自己性格或特質不同的人相處,但也會因此錯失讓團隊極大化效能的良機。
(2) 他沉穩而有經驗:之前獲得勳章表揚的他,雖然可能因為見識過更多戰爭的殘酷而有些厭世,但顯然他比布萊克有著更多上戰場的經驗,同時年齡相仿而不至於有太多的隔閡而影響溝通。
(3) 他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無從得知布萊克在找他一起去時,知不知道史考菲為何值得信賴,但就劇情的發展來說,假如史考菲的做人原則不是像這樣堅毅、守諾、而又帶著一絲願意照顧他人的溫暖,這項任務早就失敗了;更進一步來說,史考菲或許並沒有主動參與這項任務的意願,但他顯然願意照看著自己的弟兄。當兩人要踏上不知道德軍是否已經確實撤退的戰場時,布萊克要一馬當先的伸頭就上,但假如德軍還正在瞄準的話,當場就會一命嗚呼了。這時的史考菲反而攔住了他,一句「長者優先」(age before beauty)、隨即自己冒險的先上了;等到他倆要穿過鐵絲網時,他也是主動拉住了鐵絲網的一端,形成一個開口而讓布萊克先過去,而他自己反而不慎被鐵絲網上的刺勾插傷了。換了是我們這種一般人,看到自己的傷口鮮血直流,大概會哇哇叫的要同伴先等自己一下、好處理傷口吧!沒想到史考菲一聲不吭,忍痛的先繼續前行,到了一個壕溝而確定德軍不在時,再開始包紮傷口,由此更可以看出他的人格特質及處事原則。
布萊克有著不能不去的理由,而他也有著想要完成任務的強大意願,但太過樂觀而不夠謹慎的性格,卻也成為讓他送命的理由。
在行進途中,他倆遇到了一台被擊落的德軍飛機,當他們看到駕駛身上都著火了時,倆人難掩惻隱之心的把駕駛從機艙中拖了出來。由於看到駕駛傷重而痛苦的樣子,史考菲提議乾脆把他射殺,但布萊克不忍心就這樣奪走一條生命,於是叫史考菲去旁邊的井打水給駕駛喝;沒想到,史考菲還沒來得及把水打來,他就聽到一聲慘叫,原來那個德軍飛行員居然拿出一把匕首,就這樣刺進了救他的布萊克身體!
之前寫了篇「「少點政治,多點人情味」(全文見此)?從武漢包機返台,來看談判困境的形成」,人道和大愛的確都很重要,但即使你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你卻是在像布萊克一樣的處境,自己的失敗代表著整群自己的弟兄也會因而全數陣亡時,你真的應該做出你覺得夠人道的處置和選擇嗎?有人或許會說,那是在戰場、現在是和平時期,兩者不可一概而論啊!我只能對你說,我相信布萊克也不認為一個都已經重傷的德軍飛行員會恩將仇報,但那個飛行員還是下手了;我們永遠都該做最壞的打算、並做最好的準備。我們和對方是否在戰爭的階段,有時並不只攸關於我們這方這麼想,而還要看看他們那方是怎麼想的。起碼在我看來,當有另外一個政權在這個時候還不全力防疫、居然還派軍機兩度繞台時,你要我先放下成見並以同為人類的大愛為優先,我覺得你可能搞錯訴求的對象了,你或許應該先去打動更不友善的另一方才是。
判斷錯誤了,就要付出代價,而布萊克也用自己的生命付出代價了。在他奄奄一息之際,他不忘拜託和自己一起生死患難的好友史考菲,告訴他媽媽這個消息,並且把任務繼續下去,讓他的哥哥可以有機會生還,兩兄弟中起碼有一人可以回去和媽媽相伴。面對著之前才把自己從爆炸中的石堆挖出來、而有救命之恩的布萊克,史考菲接下了這個沉重的棒子,因為他可以體會布萊克有多麼想要完成這項任務,也可以體會失去家人有多麼悲痛。就當責領導來說,不管是提到回饋、或提到授權,其中有個知易行難的步驟是「取得承諾」;對何謂「取得承諾」不甚瞭解的朋友,不妨看看《1917》的這一段:所謂取得對方的承諾,不只是讓對方答應你並說聲「好」或「我知道了」,而是要像把垂死的布萊克抱在懷中的史考菲一樣,願意主動出聲對布萊克說,自己接下來具體會做什麼,還把布萊克對他哥哥的描述重複一遍,讓對方知道自己到底承諾了些什麼。假如你想讓團隊成員更有共識的把事情做好,千萬不要再把對方只是說聲「好」就當作承諾的信號,而請設法開始取得對方的承諾;在雙方都還沒習慣時,或許雙方都會覺得彆扭而耗費許多時間,但唯有如此,才能讓雙方老是淪入等任務沒達成之後、才在事後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
接下來,就要看史考菲能否堅持到底的完成任務了。我對這個角色真的發自內心的尊敬,因為他大有理由可以說服自己放棄這項任務,但他卻選擇繼續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下去:當布萊克遇刺身亡後,他可以告訴自己,一個人是無法順利到達目的地的;當他偶遇的友軍部隊無法讓車隊通過斷橋而需要改道時,他也可以告訴自己,還有那麼多其他士兵可以完成任務,其實非他不可;當他持續挺進,但卻被敵軍槍擊而摔下樓梯昏過去時,他可以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但受傷了,不得不放棄任務;甚至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就是他也努力去找了,但就是無法在時間內找到前線部隊,這也不能怪他。有這麼多的理由可以讓他放棄,但史考菲卻始終堅持完成任務,就算第一波攻擊已經展開了,看起來大勢已去,但他還是能早一分一秒能找到指揮前線的麥肯錫上校也好,而不是讓自己坐視更多的人犧牲。
老實說,或許這也是《1917》的最大弱點,那就是除了讓人喟嘆的戰爭殘酷面之外,我在看前半段的電影時其實沒有太多感覺;整部電影只有兩幕讓我感動,而都集中在片尾。
好不容易找到前線部隊的史考菲,卻看到他們已經要發動進攻而幾乎來不及阻止了,但他還是在壕溝中拚命的向前跑。這時的他,就連槍都在之前遭德軍追擊時掉了,等於他連一個保護自己的武器都沒有,但精疲力盡而又遍體鱗傷卻已經身在戰場最前線。這時,德軍開始轟炸壕溝,眼看麥肯錫上校的指揮所就在眼前了,但他卻走不過去;於是,他決定豁出去了,明知道壕溝外面就是戰場,而德軍將會射殺每個看得到的士兵,但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於是他就在大家準備向前衝鋒的那一刻,不顧性命安危的橫越戰場,只為了能把握最後一點阻止全面進攻的希望。
很多人上完課問我,什麼是當責?看完《1917》之後,我想告訴他們,麥考菲做的就是當責:
1. 自己「做」了什麼不重要,自己要「做到」些什麼才重要;
2. 與其為失敗找100個理由,不如為成功找到一個方法,不管機會有多渺小;
3. 重視承諾,而且不計代價達成那個承諾。
除了前面豁出去的那一幕之外,第二幕讓我感動的是片尾的最後一幕:終於完成任務的麥考菲走到一棵大樹下,拿出了不知道是妻女還是媽媽的家人照片,照片背後寫著"come back"幾個字,代表家人期待他的平安歸來。麥考菲不怕命喪沙場嗎?當然怕,而且他自己在片子前半段時也講過,不能與家人團圓重逢,是讓他連想起家人都不敢多想的深深恐懼。然而,衝鋒陷陣時的他很清楚,若是任何一顆子彈打到了他,他就再也無法與家人團聚了;但他假如不衝過去、若衝過去但失敗了,接下來就有1600個家庭再也等不到他們那些上戰場的心愛家人回家。因此,他不但非衝不可,而且還非得成功衝過去不可。當你唯一的選擇只有成功,你就不會失敗,而麥考菲做到了!
因此,除了前面的3點之外,當責的第4點是什麼?
4. 眼光遠大,懂得看到自己之外的多數人。
關於《1917》帶給我的當責啟示,就寫到這裡了。不過,針對《1917》未能順利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這件事,我是這樣想的:很多人拿《搶救雷恩大兵》來比《1917》,《搶救雷恩大兵》不但是影史最好的戰爭片之一,同時也早已名列影史百大佳片之一,相信即使再過許多年,還是會有很多人對《搶救雷恩大兵》記憶猶深;但你可知道,其實《搶救雷恩大兵》當年也沒拿到那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嗎?那年的《搶救雷恩大兵》,拿下了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但最佳影片是哪一部呢?是勇奪七項奧斯卡的《莎翁情史》。別誤會我的意思,我自己也蠻喜歡《莎翁情史》的,而它也的確是部有趣的片子;但到了今天,有多少人記得這部片子?我想應該不會有記得《搶救雷恩大兵》的人來得多吧!
再次恭喜《寄生上流》達成了亞洲片的一個歷史新高度,並且寫下了非英語影片的一個里程碑。我對描寫底層生活悲哀的《寄生上流》獻上崇高的敬意,但今天這篇就讓我獻給自己心目中那部無緣的最佳影片《1917》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