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合作很重要,但大家真的知道該怎麼進行團隊合作嗎?
每個人也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但大家真的知道要怎麼才能讓溝通更順暢?
【體驗式團隊建立】這個課程的Level 1已經邁入第十班了,我們運用英國MTa Learning這家公司設計的世界級專業教具及活動,讓大家從做中學、玩得欲罷不能。包括在許多知名外商的我自己在內,一路以來經歷過的Team Building活動何其多,但卻沒有一個是像這個課程那麼有啟發性的。
尤其在不方便出國的現在,一般人很難飛去英國或美國親身體驗這些活動,那就讓最近剛上完這堂課的朋友們,用他們的心得讓大家更加清楚,該如何才能讓自己所在的團隊運作得更好。
在保險業擔任業務工作的筱晏,順利拿下冠軍的心得,清楚的點出這一連串挑戰的特性(原文點此):
🏆一個冠軍隊的誕生🏆
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既定流程,思考更多可能,好到更好,結果重要,執行過程更加重要,找出問題點-修正-再讓任務順利完成,過多想法到統整;沒有想法到激發想法,是種學習
➡️印象深刻,傾聽在其中:
聽與說的藝術,說得讓人印象深刻,聽得讓彼此距離拉近,雙向交流
➡️有效溝通,說你懂我懂的語言
同一個水平面溝通,彼此了解,重複確認
➡️霧裡看花,跳脫出,找出問題
卡超久,忙於完成,用其他人角度,找出差異
➡️魔鬼藏在細節中,
小細節完成,大局已定,逐步階段性確定完成
➡️視野更加廣闊,不進則退
以為好,卻可以更好,侷限了自己成長可能
➡️結果中找出問題,發揮極致
重複操作,其中找出問題,問題出現,方法解決,讓效能發揮極致,準確奪標
➡️將時間發揮最大功效
在有效時間中,找出先後順序,讓事情可以準確完成,時間最大壓力,卻擁有保鮮期
從最後到第一,沒想過的冠軍,沒遇過的夥伴,不知道的特質,討論中,知道大家的強項,知人善任,放在對的位置,,每次更好,水到渠成漸入佳境,沒有鬥爭氣息,圍繞在老闆授權,盡心完成,氛圍重要,彼此間激勵。
在電子業擔任產品開發PM的Jeff,當天看起來還蠻樂在其中的,或許是因為這些活動和自己長年擔任PM工作的流程及瓶頸都有些共通之處吧(全文參此):
【快】
這裡的快,不僅僅是事情多做幾次後駕輕就熟的快,更是一種來自心裡的覺悟,一種自覺,再慢下去你就會被淘汰,就像魷魚遊戲影集某一集裡面,參賽者要在時間內把麥芽糖融化才能晉級、才能生存,要無所不用其極地想方設法快,這種打從心底想要爭取「快」的覺悟,不見得是勝出的關鍵,但起碼是能夠存活的第一步。
課程活動中理解題目要快(這是基本款)、團隊分工要快、凝聚共識要快、收集資訊(包含收集敵情)要快,但這還不夠,甚至還要利用空檔、猜想下一題會是什麼,這樣題目出來的時候自己的反應時間就會快人一步。
什麼是贏在起跑點、什麼又是輸在起跑點?在我看來,追求「快」的自覺就是起跑點!
【有做 → 做完 → 做對 → 做好 → 做得有效率】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五個層次的做事品質,就成為工作上自我砥礪、以及要求同仁表現的基石。僅僅是「有在做」或者「把事情給做完」是遠遠不夠的,最起碼得要把事情給「做對」, do the things right;做對之後還要追求把事情做到好,讓接收方無可挑剔的好,這樣就相當令人滿意了;再更進一步的目標是做到又快又好,兼顧效率與穩定性的優秀輸出。
想要又快又好的關鍵在於,如何一次到位,一次就做對!
要達到這個目的,大家有共同目標就夠了嗎?充分齊心協力就能達陣了嗎?熱情及動機強烈就能成為贏家嗎?有頭腦聰明手腳伶俐的神隊友,就是必勝的關鍵?
不幸的是,從這次組積木遊戲中,我們這組親身經歷了「快速組裝、不斷拆掉重組、再拆再組、不斷循環重工」的噩夢,別說成為贏家,甚至還差點影響中餐呢。
1. 盡可能在有限時間內搞清楚遊戲規則,避免自己犯錯 (well這是基本中的基本)
2. 願意動手做會是個美德,但迫不及待動手很有可能會搞砸事情
3. 願意發聲會是個美德,但聲音大的不一定就是對的(這也讓我想到,工作時身為主管快速發表意見,不一定真的就是對團隊最好的方式,反而可能會扼殺潛在創意)
4. 發現錯誤時,更好的做法或許是有耐心地跟團隊一起仔細檢討,把所有出問題的地方全都指出來,一次更正完畢,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像拆東牆完再補西牆,然後發現南牆跟北牆又搞反了,拆掉北牆重裝的過程中、不小心又把東牆弄歪了。怎麼說呢…錯誤重工的損失比你想像的大很多啊!
5. 有時我們會發現,哎呀某某隊友把自己的小模組給做錯了,導致後面要大組裝的時候,一群人不斷重工,難免會想這種隊友的錯誤好像無可避免。但真的無法避免嗎?仔細想想,其實在前半段組裝模組的時候,從那個圍成一圈的陣形場地,難道不能夠想到之後是要進行大組裝嗎?若能預先判斷如此,倘若自己發現到零件上的正反差異之類的眉眉角角,難道不能預先提醒其他組員嗎?團隊的成功有賴於隊友之間的互相cover,不是嗎?仔細想想,其實能做的還很多
我自己之前也在多家不同性質的企業擔任過主管職,而且帶領過許多屬性及人員組成都相當不同的團隊。到了我來擔任企業講師、要為許多企業提供培訓後,我卻發現台下的部分成員有時會不自覺流露出一種心態:「啊你告訴我那麼多做什麼?你就直接告訴我怎麼做就好啦!」在他們心中,或許認為這樣比較乾脆,但我不怕得罪人的說:萬一你只會按照別人交代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任務,你個人對這家公司的價值其實是隨時都能被取代的;相對來說,萬一你能自主地想出更多能讓任務完成的方法,你才能讓自己更有價值。我自己就是一個從基層一路竄升到總經理的人,所以我很明白這樣做的價值何在。
更何況,另一個更赤裸裸的事實是:你真以為只要別人告訴你怎麼做、你就一定做得到嗎?萬一你真的這麼想,你就真的太天真了。也就是說,你認為對自己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在我看來其實是最沒效率的學習方式。因為就一個主管或一個指導者而言,多數人其實沒興趣一件一件的慢慢告訴你怎麼做;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希望花最短時間告訴你一個方法或原則,接下來你就可以自己摸索出來,該怎麼去執行之後的100件相關的任務。
這也就是【體驗式團隊建立】所運用的MTa教具及活動價值之所在。與其「告訴」你怎麼做得又快又好,我們從不同的活動中讓你嘗試如何做得比前一次更快、又如何比前一次更好。這也是我覺得目前台灣多數企業內訓較為欠缺的地方,那就是許多人都希望請個老師來「告訴」大家該怎麼做,卻又沒有讓同仁自己設法「想」並「做」出來實際改進的方法及步驟;少數的課程會設計一些活動,但為了避免讓學員感到挫折、接著講師可能就拿不到夠高的滿意度,所以活動都盡可能地簡單化,最好是讓台下學員只要連連看或填填看就行了。不客氣點說,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很多專有名詞或專業術語,投影片看起來也有模有樣,但教學活動的設計本質上和幼兒教育沒兩樣,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何以這些課程可以在台灣的企業培訓市場存活那麼久。
就我自己來說,我一向相信,只要你把這些培訓教學的主詞由「我」換成你,由台上的「老師」或換成台下的「學員」,這樣的訓練成效就肯定會大增;也就是說,不是由老師來告訴大家該怎麼做而已,而是要有足夠的機會,讓參與的學員反過來展現自己會怎麼做,而且不只是鸚鵡學舌般的重複一遍老師所示範的動作而已,然後才會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該如何才能得知訓練的成效?看看接下來能不能付諸實用就知道了。
藥師珮翎在心得中寫下她課後的應用實例(心得點此):
其實從來都沒有上過team building課程,所以在知道MTa是個透過玩積木的方式可以反映出團隊合作盲點的課程時,便因著好奇心而報名了。目前部門內的工作算是個高度分工而分裂的性質,所以一直以來也習慣單打獨鬥,但其實分工的本意是在於最後能合作而產出更好的結果,怎麼會反而分裂而讓整體效率下降呢?自己在團隊合作裏又是什麼樣子呢?
整天課程有五個活動,每個活動的完成,都讓我更看清自己的問題。
……在急診藥局時,時常遇到有門診病人來領藥,但其實只要門診藥局沒關,門診病患就要在門診藥局領,於是都要面對病人(自己在急診藥局內)告訴他,要跟他指引方向時都自然的已經引領病患往我的左邊(病患的右邊)看,然後說:門診藥局領藥直走左轉。
因為太常發生,所以同事就做了圖一的牌子,我們就可以不用重複講希望病患看了指示後可以自行離開。但是當我在急診藥局上班時,卻發現常常發生兩種情況,病人看了牌子後還是來跟你領藥或者看了牌子後就往批價方向去(但他是要領藥),心中真的很納悶,明明牌子寫得很清楚,為什麼病患就是不懂?
上了MTa後我重新思考,我站到急診藥局外面,以病人的角度來看牌子,終於知道為什麼病患明明要領藥卻往批價那方向去,因為對病患而言,上面寫門診藥局領藥直走左轉,這直走對他而言就是往前,然後左轉,就變成往批價方向去了!!!(應該也是忽略畫的圖示箭號)
對於看了牌子還是來急診領藥的病人,我詢問他們:「我們這牌子有寫要門診藥局領藥的話要往那邊,請問是不是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呢?」
病患回覆:「門診藥局不是關了嗎?」
我繼續問:「你剛剛有走過去看,然後是已經關了嗎?」
病患回覆:「沒有,只是以前有時候晚上領藥他已經關了。」
綜合以上資訊,我重新做了一個牌子(圖二),發現這兩種情況大大的改善了,現在病患都可以看著牌子正確地走到門診藥局!
大家看得出來這兩張圖寫法如此不同,但其實都是指示去門診藥局的方向嗎?課程就是這麼神奇,在演練中體會到主體、相對位置、方向性的重要,進而發現生活中的盲點!
麻醉科醫師柏廷也在心得中有著很深的體悟,讓我摘錄其中三點(全文參此):
☝一切從信任開始
「這樣有點怪,我建議應該用方案B」、「你這樣的系統設計,臨床端不可能配合,會造成病人安全問題」、「臨床端這樣的需求,資訊端設計起來很困難」
在有信任之下的內心OS:嗯…這樣的建議/需求很重要也很好,我們知道這樣能改進系統,雖然會遇到些困難,不然來試試建立方案C好了。
沒有信任…….:「X!不然你來設計系統」、「資訊端一定是在弄其他的部分,我們這部分一定直接被忽略」、「你都不懂我們這邊的辛苦啦!」
同樣一句話,一樣的開會,在兩種不同狀況下,一個是熱烈討論,一個是激烈言詞衝突;一個是「嗯!這些建議是為了團隊向前進」,一個是「你一定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信任不是一蹴可幾,是在過程中,透過一點一滴的互動建立,我們在跟「人」互動,而來處理「事」,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關鍵是「人」,在意對方的感受,多一句關心跟鼓勵,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一個人能力再高,終究只是一個人
而能夠引導團隊,讓團隊每個人能力都上升,這才是一個主管要做的,凡事親力親為,那…要部屬幹嘛呢?老師一直在課堂上屢屢提出在雜誌社、迴轉壽司業中的工作經歷,來印證這點。
在開刀房場景,大部分就是麻醉醫師跟外科醫師說的算,不過外科負責開刀區域,開刀區域以外的自然就是麻醉說的算,身為麻醉醫師的我,雖然說work as a team. 不過團隊內確實時常都是我的指令,尤其場景都是分秒必爭的血腥場面,下的指令通常也都簡短而明確,不帶任何感情,而單打獨鬥慣了,走出開刀房,進入會議室後,要開始負責整個麻醉系統電子化,跨單位的合作,甚至是跨公司的合作,問題就出現了。在刀房內說話的語氣、動作帶到會議室後,每次開會的過程都相當火爆,當然自己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花了一年時間改進自己,現在至少開會過程都算相當流暢,雙方有問題都能很好的改進。
上完MTa Level 1後,只覺得這些東西就是我改了一年的技能。上了一天的課,等於自己跌跌撞撞一年還改不完,還讓自己落得一個「盤醫師脾氣很糟」的名聲,實在是…何必呢…
☝透過這次MTa Level1….
❶信任是開始,團隊之間相互鼓勵,製造出團隊前進的動力,這個是我最加強改善的部分。
❷衝突造就進步的動力,沒有衝突,沒有意見分歧,就很難有團隊進步,而出現了意見分歧,該如何衝突管理,運用事後老師提到的PURR或許是很好的方式
❸誤會是雙向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解開誤會要靠雙方的主動傾聽、主動提問,引導對方講出自己聽得懂的話。
在金融產業擔任數位行銷工作的Christine,不但手繪出一張別具特色的圖像式心得,心得內文有許多段也讓人看得相當爽快(原文點此):
……首先我為什麼在這兒?Team building這活動,在20年的職涯中不知參加過多少,有像戒酒會那樣的心理治療,也有競賽類的跑跑跳跳,老實說為了在公司生存演著戲我也得演完一整場活動,但我從不會是女一,連女二都不是,因為我壓根就不相信team building能build出個什麼鬼,比如說有一場團建活動是因為部門離職率過高,但團建活動的成員╬沒有老闆、沒有老闆、沒有老闆╬,Key person不參加,是要講給鬼聽嗎? 自己所帶領的團隊經驗雖沒說有多高昂和諧的氣氛,但也不是一團爛泥,YoY 25%以上的成長,我照樣端給老闆。我來是來尋求我不足的地方,果然拿到最後一名,讓我赤裸裸的面對自己了。
……情緒一度失控:
「組長,請問一下這墊片我圖上看不到」
「抱歉,這我幫不了你」
「那你可以幫我什麼」
「。。。。。。。」
「那妳走吧」(還加上手勢)
一度我心中的疑問是組長是幹嘛的?隨之誘發不滿情緒加入口吻中。回想工作上我不也常常問「老闆是幹嘛的?大佛精神指標嗎?」在這項練習上的反思是當我沒有得到正確答案時,那可能是因為我問錯了問題。
……我獨立思考了嗎?:當有人說「我有個想法」,其餘人也一併附合時,supposedly 我應該是那個要提出反對意見的人(world war Z),但我沒有。困難與限制應該是要將我訓練思考更具彈性,而不是鬆了一口氣心中想「就交給他吧!」同時全組對自信的偏見壓過懷疑,讓我們以3公分之差輸給第四組。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前例、經驗法則都會限制思考:水塔的關卡中,我們似乎有意無意地複製上一關的成功經驗,沒有想到會碰到不一樣的困難,當大家一股腦的做底座的做底座,堆高的堆高,也沒人質問「are u sure it is ok?」實際團隊中,和諧是會帶來風險的,長時間的以和諧為導向,會讓我和諧到想吐,常常口是心非,不敢提出問題,怕提出的問題沒有解決,自己卻要先被解決,這樣的團隊是危險的。
我在給另一位同學的回饋中寫下這一段,而我認為不只是這個課程、而是許多人在與其他人或其他部門共事時,也都應該瞭解這幾點:
1. 速度當然很重要,但錯誤的理解反而會讓整體速度大幅下降,所以該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很重要。
2. 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工作者,溝通都要從傾聽開始,所以關鍵不只在於自己怎麼說,而在於自己能不能及願不願意把對方講的每一個細節都聽進去。
3. 沒有衝突不代表就能達成最佳效率,太過和諧不但有時對增進團隊動能沒有幫助,而且也容易讓大家反而更看不清楚問題所在。
心臟外科醫師智鈞,本身也在開課指導大家溝通及表達力,他是一個醫院的單位主管,同時也是一個爸爸,且看他如何從管理乃至親子教育的不同面向所得到的收穫(心得參此):
多對多協作
心理學上有一種『責任分散效應』,指的是人處在群體中時,個人責任感會變得很弱。經典的例子是曾經有一個女子當街遇害,歹徒行兇的過程當中非常多人都透過窗戶目擊,卻沒有人伸出援手。而原因還不是因為人性冷漠,而是大家都以為,既然這麼多人看到了,應該有誰會去救她吧?結果是沒有人去救。所以我們在實際執行緊急醫療處置、或者教學其他人進行CPR急救的時候,都會強調:下達指令時、務必要指定明確的某個人。比如:「OOO請幫我叫救護車!」「OOO請把那個拿給我!」而不是只是簡單的說:「誰幫我拿個XX來!」
而在我們這組碰到的問題卻恰好與責任分散效應相反:大家都很想贏、很熱心幫忙,當一個人大喊「拆開這邊」的時候,大概8隻手同時伸過去用力,結果反而卡在那邊無法動彈。
這時Supervisor 的兩大功能就展現了:
1. 不是親自下去做,而要能夠發現任務執行這之間的溝通問題,並且恰當的調度指揮。
2. 設置 check point,修正誤會。
員工犯錯怎麼處理?
當錯誤或問題發生,華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揪出兇手」,然後罰錢。像醫院就是一個超愛制訂疊床架屋的步驟流程、然後罰扣薪水的地方(沒記錯的話,本院光是針對醫師罰金的規定就有十條以上)。
員工做錯事情的時候,很多時候處罰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的第一步是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想怎麼做事。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在他之前任職過某連鎖壽司公司的高階主管時,有一回發現鮪魚很難吃,瞭解後發現是冷凍程序出了問題,而臨場的店長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只建議罰那些不按程序退冰的員工錢。老師親自去現場察看整個作業流程,發現環節上的關鍵問題,然後用很簡單的磁鐵標示就解決掉了。
從會議室到走現場
我們常常以為開會聽聽報告就足以判斷決策,其實常常效果不佳。有一回,急診建議心導管室的急救聯絡鈴測試應該要每天做一次,結果心導管室收到建議後馬上就測了一下,急診的醫師急忙跑上來,知道是測試後相當不高興、覺得被耍了,從此就沒在提這件事了。
所以,主管在提出流程改善方案前,要親自下去前線、了解整個流程,才會發現bottle neck在哪裡,假設有更簡單化解決瓶頸的方式、就用改變流程的方式來解決,如果發現太難無法解決,那就不要浪費功夫改善、直接跳過。
有一回,醫院要推行一款新式導管,不僅使用期限比一般點滴的針久、感染率也低很多。我是負責操作置放管路的醫師,原本其實只負責把管子裝完就好,但既然整項計畫與績效是我要負責呈現,我就很堅持參與全部流程的設置,後來發現這個導管原始設計的換要方式很麻煩,而且會讓負責換藥的護理師有扯出導管的心理壓力。一旦護理師換藥麻煩、常常扯出管子,那麼這個導管一定推展不開,察覺影響計畫推行的 bottle neck 不是有沒有會診病人來源、有沒有醫師操作置放,反而是最後最不起眼的「好不好換藥」之後,我們就著手簡化了換藥的程序。
處罰的目的是告知代價與承擔結果
說到處罰,我想起一個處罰孩子的經驗。一般來說,比起我們的父母輩、其實我對孩子的管束是蠻寬鬆的。不過少數幾次我還是會祭出嚴厲的處罰。
例如有一回,我的孩子跟同學們舉辦遊戲活動,過程當中與另外一個朋友發生衝突,然後我們看到那個小朋友摔倒在地、我的兒子這時腦充血就用腳去踩那個小朋友的腳、還連續踩了好幾下。我見狀馬上出聲大聲喝止,用非常嚴厲的態度處罰,還因此跟孩子的媽媽起了一些爭執。
事後檢討,我承認我的處罰方式可能有調整改進空間,不過嚴厲程度與代價我仍然認為必須讓孩子感受到。比如:罰他禁止繼續參與大家的遊戲活動、立刻回家。我後來告訴孩子:怎麼吵架都可以,只有故意攻擊傷害別人是絕對不行的,而且是必須付出代價的。
最近有一部很夯的劇叫做少年法庭。其中律師有一段話我印象深刻:「輕鬆的饒過犯罪的孩子,那他們從中學到了什麼?他們學到了:哦,法律也不過如此嘛,原來傷害別人也不過就是這樣而已吧。做為法官,有責任要讓他們知道:原來法律是會保護受害者的,原來傷害別人、是要負責的,要讓他們敬畏法律。
我常常告訴我的孩子all action has consequence,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考慮結果,然後去承擔那個結果。即便結果出乎預期、或沒考慮周全,還是要去承擔。
Alex另外提到他女兒,有一次帶著相當不耐煩的語氣跟表情對他說:「Airpod 本來就可以只戴一隻耳朵阿~」。老師說他感受到了對方沒說出口的潛台詞「啊X的不是早就跟你講過了嗎?」,心裡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冷冷的回她一句:「你認為我憑什麼要接受你用這種態度跟我說話?」老師提到,這跟禮貌還有修養無關,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你不尊重別人的後果。
對錯不是最重要的,你就算是對的那又怎麼樣?別人不見得要接受,如果別人不接受,就算你再怎麼正確也沒用。
如何對團隊作出貢獻
這時也呼應團隊 Supervisor 的功能,如何讓團員能夠接受並且配合正確的方式做事?有一個方式可以事半工倍、增加效益,就是識別團員的強項,讓他做能夠發揮特長的事情。
在最後一個活動中,需要有企劃者、負責估計銷售額與制訂產量,此外還需要純操作的「裝配工」,而裝配的物件也有難度之分。這個活動給我很多啟發。
首先,身為一屆武夫,我自認很不會作會計估算計劃,但是反覆拆裝組裝這個我做得還不錯,我就舉手自願當操作員,而練習組裝時,另一個團員主動表示他那個很難裝,恐怕裝不快,我便主動與他交換負責零件。
那麼,如果什麼強項都沒有怎麼辦?有一回,開刀房的同仁問:「楊醫師你想要拿幾個人當心臟外科的班底?」我開玩笑說:「A耐罵耐操不記恨、適合上開心手術。B好聊清秀,適合局部麻醉的靜脈曲張,陪緊張的病人聊天。同仁就說那C呢?我說C雖然很天,但是搞笑呆萌,可以不上檯、在旁邊搞笑緩和氣氛。」這席話雖然開玩笑成分居多,不過呼應老師說的一個提醒:就算乍看之下什麼強項都沒有,還是可以盡力找到你能夠貢獻團隊的方式。
後來,我們小組在最後這個活動表現不錯,拿到最高營業額,但是總成績卻不是最高分的。因為活動設計裡,除了要比營業額、還要比實際營業額與估計的差異,估計誤差越小越高分,甚至加分幅度超過營業額本身。
這其實很反映工作實際狀況,與公司宣稱的不同、傻傻的拼全力衝績效不見得有利。現在企業在推 OKR,而單位在制訂OKR最開始都是參考自己的能力來定績效值,而其實達標重於超過。因為你要讓自己持續有成長率,如果一下子就衝到很高的業績瓶頸、那後期的基期就會墊高,就很難保持成長率的持續上升。
整場下來,可以彙整主管碰到問題的四點處理心法如下:
1. 區分技術與非技術問題。
2. 排序,預估所花的時間。
3. 檢視實際執行順序所花的時間。
4. 找出花最多時間的瓶頸,不重要就直接跳過去,focus在重要的問題上。
另外,假如不想看這麼多文字敘述,歡迎看另一位學員Ariel的影片心得(影片點此)
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的工作環境更好,也可以讓整個團隊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更好。你該學的不是更多的管理理論,而是要讓自己從基本卻正確的認知做起,貫徹每一次都要比前一次更好的決心,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遠比自己原先想像的更能發揮影響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