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佈局》(Contratiempo / The Invisible Guest):真相只有一個?柯南,你未免把每件事都想得太簡單了!

一個剛獲得年度風雲獎的年輕企業家在旅館從昏倒中醒來,發現身旁的情婦已經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而警察正準備破門而入。那個旅館房間後來被發現是一間無法讓外人出入的密室,但背著老婆偷情的企業家卻大聲喊冤說自己不是兇手。那麼,誰會是真兇?因為愛子失蹤而傷心欲絕的父親?因為老公出軌而心有不甘的太太?拿偷情來勒索企業家的嫌犯?還是因為偷情而身心俱疲的情婦自己?


一位熱愛旅遊和電影的醫師朋友推薦我看《佈局》這部電影,因為我對他的眼光有信心,所以雖然已經沒有幾家電影院上演這部片子,但我還是設法去看了。看完之後,真的要大聲擊掌叫好,因為不但劇情懸疑而讓人從第一眼就忍不住把目光離開銀幕,中間的許多橋段及過程轉折,還正好可以應用在我最擅長的談判上,大家千萬別因為這不是部英語片就錯過了。

《佈局》好看的地方,當然就在於結局到底是什麼、謎團又該如何解開。不過,想要介紹這部拿來當動腦休閒娛樂也大無不可的好片,想要不破哏是不可能的,所以真讓此刻正在提筆的我左右為難。

不過,我真的很為自己驕傲,因為比上次的《攻敵必救》更快,從第一幕到馬上接下來的兩個主要角色會面開始,我已經猜出了這部片子的最大機關,而且當場耳語告訴旁邊陪我來看的太座大人。再到了第一個版本的故事講完,我已經知道了故事的轉折關鍵在哪裡。電影看完後,我太太又一次驚訝的合不攏嘴:「你為什麼猜的出來?」我該怎麼說呢?電影看得多就有這個好處。不過,當一部片子接下來的舖哏和佈線都能被我看出來之後,還能讓我看得那麼津津有味而目不暇給,代表這部片子拍得實在是好,純就動腦的娛樂成份來說,搞不好還勝過前面提到的《攻敵必救》。

若是對談判有興趣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已經上過【一談就贏】的朋友,又為什麼不該錯過這部懸疑好片呢?我幫各位整理出一些值得一看的重點:

1.  細節。女律師維吉莉亞和當成疑犯的企業家多利亞言詞交鋒時,女律師不斷提醒多利亞,「細節,我要的是細節。」


許多人想到談判時,總先聯想到辯才無礙的表達力,再來可能會想到運籌帷幄的思考力和分析力,至於記憶力、毅力、和耐力,好像很少人提到吧?

事實上,即使每一項能力都很重要,上面那種順序卻是完全錯的。對談判實務經驗豐富的我來說,我在課堂上不斷的跟大家強調的,反而是「回溯」的無比重要。

假如你進行了一場談判協商之後,你所能記得的只有雙方會談的「重點」,那代表你根本不懂什麼是「回溯」,因為之所以要回溯,是因為我們在乎的是細節,而且是每一個細節

在《直播風暴》中,女主角被面試時問到的其中一個題目,就是她走進公司時、接待她的櫃台人員叫什麼名字。在《梭哈人生》中,湯姆漢克每遇到一個陌生人,除了主動問對方的名字之外,還會問對方是哪裡來的。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何時會需要,而且你不主動去發現、你就不會知道。

在這個回溯的過程中,一般人最常發生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只在乎事件本身、而不在乎事件發生的順序。每個人在談判時會運用的技巧都大同小異,為什麼我和你運用後的效果會有所不同?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順序。所以,萬一你每件事都記對了,但卻記的顛三倒四,你甚至會因此犯下錯誤歸因的大錯。

另一個常發生的問題,就是你在讓這件事在自己的腦海中留下印象的那一瞬間,你自行把這件事重新編碼(encode)成你的版本了。當我自己去坐在台下上課時,我也經常這樣做,聽講的同時我就把每句話拆解成我可以理解或我比較想要的方式;但是,在談判中,我盡可能訓練自己不要這樣做,因為加上我自己的解讀後,我就可能對對方的表達理解失真,況且,倘若我們一朝一日要雙方一翻兩瞪眼的來爭個是誰出爾反爾,我需要的是對方當時的確切說法,而不是我印象當中的自我詮釋。

除此之外,你不只需要記憶力和觀察力,你對現場氛圍的感受力也非常重要。「就事論事」的態度,萬一被誤用成你在談判協商時只看事情或數字,那也難怪你屢談屢敗了。英文的read the air,不只指我們要聽懂對方的弦外之音,更要能解讀氣氛。我們不見得能在現場就有效解讀每種環境或氣氛,但起碼要帶著一種不時思考「為何會如此」的好奇心,不要把凡事都視為理所當然。

2.  角度。提到密室殺人,前面提到的兩位主角在片中提到另一件經典的倉庫密室殺人:一個人在倉庫上吊,他離倉庫的四面牆都有20公尺,而他用來上吊的繩子有10公尺長,但他的屍體被發現時,腳卻離地10公分(我聽過的其他版本好像是30公分),請問這個人有可能是自殺的嗎?

這個題目不新了,所以直接劇透也無所謂:是的,那個人是自殺的,因為他當初站在一塊冰塊上,而屍體發現時、冰塊已經融化了。


女律師提到這件發生在倉庫的密室殺人時,她跟企業家說,我們要能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從不同的角度來找出原本看不到的答案。所謂的水平思考,和大多數人習慣的邏輯思考不同,而是設法找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上過我的談判課程的人應該都知道,在談判前準備的「腦力激盪」那個階段,基本上就是在做水平思考的功夫。而對我自己來說,我不只侷限在某一個階段或時機才特別這樣運用,我在平常就實踐的3X3,其實其中一個「3」就是接近水平思考的概念。

但《佈局》這部電影最妙的一點就是,你以為他們雙方真的是在思考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嗎?其實他們是在相互試探啊!我之所以那麼快就能看穿這部電影劇情走向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動機很重要,而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各個角色當下那樣做的動機是什麼。這也是看電影的好處之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看到一件事情的全貌,也很難在各個時間點看到每個關係人的動作並進行分析。所以,用把一整個故事演給你看的電影來訓練這樣的能力,會是一個更簡單就能讓自己思考升級的方式。我之所以要把【一談就贏:看電影學談判】獨立出來成為另外一個課程,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看電影也可以學談判?該如何報名?很抱歉,我們8月的首發班在5分鐘不到之內就額滿了,至於之後還會不會有下一班,就要看超過200人的首發班反應如何而定了。

3.  假設。雖然主題完全不同,但《佈局》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卻不由得讓我想起《刺激驚爆點》。1995年,也就是梅爾吉勃遜以另外一部我也很愛的《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那一年(頒獎典禮是在1996年舉辦),小兵立大功的《刺激驚爆點》一口氣拿下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男配角獎,當時我高興的在電視機前當場從沙發上跳了起來歡呼!我們不但從此認識了凱文史貝西這個優先演員,多年之後的最近我才發現,當年的編劇克里斯多福麥奎里,後來編而優則導,《神隱任務》和《不可能的任務5》都是由他執導演筒,有趣至極的《明日邊界》則是由他來寫劇本,而後面這3部片子也都讓我看的津津有味。

為什麼《佈局》會讓我想起《刺激驚爆點》?假如你看的是卡通《名偵探柯南》、而你篤信柯南常掛在嘴邊的「真相只有一個」的話,你可能會覺得現實世界中的談判太過錯綜複雜。因為真相從來就不只一個,一件同樣的事情在我們每個不同人的眼中,看到的所謂「真相」都是不同的,不但因為我們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而且我們每個人的立場也都不同。


成龍的《警察故事》第1集中,就為我們做出了這項說法的最好示範。當神勇跳上公車逮捕嫌犯的成龍上法庭接受嫌犯委任律師的質詢時,律師問成龍說,「當時你可以看到公車的多少部分?」成龍很有信心的說:「全部。」對方律師馬上咬住不放地說:「你說謊!」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因為成龍認為他可以看到那輛公車的頭尾及整面車身,這就叫做公車的「全部」;但是,他其實看到的只是公車面對他的那「一面」而已,所以他最多只能看到公車的一半。你可能認為嫌犯委任律師是在詭辯,但事實上以成龍當時的角度來說(更不要說他本人在移動中而更可能看漏),他的確看不到是不是有人從公車的另一面跳車。

《佈局》和《刺激驚爆點》最相近的地方,就是觀眾眼中的故事全貌,其實都來自於其中一位敘述者口中的故事版本,但你怎麼會知道這個敘述者說的是這個故事的唯一版本呢?又或者,你怎麼會知道,那個故事版本中的所有細節全都是真的呢?

在談判中,我們往往有過多的假設,有些是自己嚇自己,但另外有些就是太過想當然爾。

我就遇過一位自己家裡的長輩,無論我們這些兒孫輩跟他說什麼,他都覺得從小看我們包著尿布長大、我們哪裡懂什麼,而覺得外面的所謂「專業」人士說的才準。

在老人家眼中,那些「專業」人士不但比我們還懂,而且老人家會認為,「他們哪有必要來騙我!」跟年紀無關,但當每次我遇到有這種想法的人,我都覺得這種狀況好笑中更帶著一絲悲哀:即使對方沒有理由或動機來騙你,也不代表對方有必要跟你說出全部的實情啊!甚至有很多時候,對方不是有意告訴你不實的資訊,而單純只是因為對方沒空聽完你的全部背景資訊及來龍去脈,所以隨口講了一個大部分情況應該適用的簡略版本;但他提的這個簡略版本究竟適不適用你的情況,那就全憑運氣了。

很多人覺得我很無情而對人性毫無信任,但我對我自己帶的談判團隊向來是這樣指導的:在能證明對方說的任何事情是真的之前,一律先假設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覺得這樣未免太冷血?請先看看《佈局》,再來告訴我,我們到底可以相信些什麼?

4.  確認。在談判中,或是要做任何一件生死攸關的決定時,都需要確認,而且是反覆確認。我其實真應該在文章的這裏加上一條防雷線,因為接下來再怎麼樣都很難不劇透了。

為什麼我在第一幕就可以看出端倪?我就在想,這個走進大樓的人是誰?為什麼她的神情如此緊張?跟實務中的談判一樣,多問自己問題,就更容易得到真正需要的答案

當我在看《攻敵必救》時,其實也是一樣的套路。為什麼在那關鍵一幕中,雙方要在現場演出這麼劍拔弩張的爭執呢?她倆不是前一晚才通過電話嗎?

多問「為什麼」,很多問題就算不能當場迎刃而解,至少你不會看到陷阱就不自覺的急忙往下跳。

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我不是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這個假設。因為主角並不是沒有做出確認及求證的動作,所以當女律師和企業家的親信律師菲利斯通電話的那一剎那,我真的以為自己猜錯了;後來想想,誰說每個人在電話中都可以辨別出對方是不是真的就是對方聲稱的那個人?許多號稱綁架的詐騙集團,不也是把許多接到要求贖金電話的父母唬得一愣一愣的嗎?


所以,在談判中,小心駛得萬年船,別被人把船開到了公海都還不知道。多確認、多求證,萬一無法確認或得到證實的訊息,務必參考上一點說的: 一律先假設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佈局》中另外一點值得讚嘆並學習之處,就是女律師要和企業家疑犯周旋之際,給出了一個假的時限壓力,還拿出一個像懷錶的道具來,提醒對方只有3小時的時間可以運用。

時間愈急、愈有可能犯錯。從《超級選秀日》到《佈局》,我們不但看到了時限設定的運用,更了解把時間當作談判籌碼的重要和必要。



延伸閱讀之一:全新課程登場!【一談就贏:看電影學談判】首發班報名預告

延伸閱讀之二:從湯姆克魯斯的《神隱任務:永不回頭》,看複製成功模式的三大難處

延伸閱讀之三:《直播風暴》(The Circle)──為了加入全球最好的公司,你願意放棄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