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能夠過著什麼樣的人生,但我們可以從選擇不逃避做起:《美國女孩》給我們的三點人生啟示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那去到哪裡都一樣。」

今年的國片很燦爛,之前才看了讓人心靈觸動的《瀑布》,接下來再看了這部讓人餘韻不斷的《美國女孩》,看完後都讓自己彷彿經歷了一趟心靈洗滌的過程。




《美國女孩》是導演阮鳳儀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改編自她個人經歷的一部半自傳電影。這部片子在今年的金馬獎拿下7項提名,包括飾演母女的林嘉欣和方郁婷雙雙入圍最佳女主角,和在《瀑布》中也以母女角色雙雙入圍的賈靜雯和王淨加起來,等於兩部片子就包辦了本屆金馬獎影后的4個入圍名額,真是影史少見的場面。雖然最後未能抱走影后,但方郁婷順利拿下了最佳新演員,阮鳳儀也拿下了最佳新導演,再加上本片也拿下了最佳攝影,順利抱回了3座金馬獎。

這部片子把場景拉回被SARS肆擾的2003年,芳儀和芳安這對姐妹自小跟著林嘉欣所飾演的媽媽移民美國,留下莊凱勛飾演的爸爸一個人在台灣和大陸兩地奔波賺錢。沒想到,媽媽被診斷出罹患乳癌,所以兩姐妹也只能跟著媽媽回台灣接受治療。沒有朝思暮想的返鄉情懷、也少了一家人終於相聚的離情依依,當一家四口擠在一個昏暗陳舊的小公寓,國中年紀的芳儀又在學校因為中文程度跟不上而被排擠,剛進入青春期的她感到無比痛苦而不適應,天天直嚷嚷著要回美國,對於父母面對著死亡的恐懼和經濟壓力等雙重威脅,卻不是年紀還小的她可以理解的……。



1. 逃避不會解決問題:2003年的台灣,看起來既熟悉又陌生。當芳儀試圖使用老公寓中的數據機撥接上網、卻一直連不上,這才牽動了我那過往的記憶。但對在學校被戲謔地喊做「美國人」的一個國中女生來說,連不上網、也代表她和在美國的朋友斷了聯繫,她必須建立在台灣的全新社交圈,並且快速適應一個全新的生活,而這對她來說並不容易,也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

在美國能拿到straight A的她,是個資優學生;回到台灣之後,卻成為數學只能考52分的全班最後一名。假如師長或同學都能給她一些關懷倒也好了,偏偏又遇到一個我們過去應該都見過的那種差一分打兩下的老師,然後就連好不容易有個願意和她當朋友的女同學,卻被對方的媽媽主動來說請離她女兒遠一點,因為她不想自己的女兒被成績不好的芳儀帶壞。

面對這樣的狀況,光把問題歸咎於小孩子不懂得體貼家裡的處境,但假如我們願意設身處地想想,這種狀況就連身為成人的我們、搞不好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更何況是個國中年紀的小女孩呢?

我女兒在剛上國中時,由於她選了一家離家蠻遠的學校、整間學校幾乎沒有任何她原先認識的同學,加上當時她選擇不去上學校在開學前的暑期輔導課,等到一開學後,發現全班居然只有她一個人沒參加、等於只有她一個人在班上是陌生人,當然很不習慣。

從小學剛升國中的她,除了面對更多的課業壓力,甚至發現有同學就是不喜歡她,讓她覺得很訝異,因為她原本認為自己是個很好相處的人啊。但她不想向我們吐苦水,卻自己變得愈來愈壓抑。

有次,我去新加坡進修兩個禮拜,當我在視訊時聽到我太太對我說,女兒在學校的一堂課連分組都沒有人要與她同組,我差點難過的掉下淚來。

我雖然很想鼓勵她,但回國的我反而告訴她三件不那麼正面陽光的事:(1) 這種事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發生,就連妳出社會工作後也是一樣,所以即使妳現在找不出解決之道,妳將來也得自己找出個方法;(2) 把問題都責怪是別人的錯很容易,但假如妳夠強大,這就不會是個問題;(3) 我很了解妳的感受,但我們要學習如何習慣孤獨,並且甚至要享受那種孤獨。

從小學到國中,最大的差異或許是,小學時為人父母的我們會設法教小孩如何處理一件事情,而從國中開始,我們應該試著讓他們自己嘗試面對並解決這個問題。



我永遠記得,我自己在讀小學時,有次和同學發生了場爭執,雙方拉扯之間,不甚把對方的眼鏡弄破了。回家後,我爸知道了這件事,先是照例把我打罵了一頓,但那不是重點,因為他接下來冷冷地對我說:「我不會幫你處理這件事,我不會幫你打電話給對方的家長,我也不會給你修對方眼鏡的錢,你自己既然敢做出這種事,你就要有本事去承擔。」

當然,每天連吃飽都不容易的我,自己也是沒錢去賠那副眼鏡的。但我無路可退,我只能到那個同學的家裡,苦苦哀求氣呼呼的對方母親原諒。我只差沒有跪下來了,雖然我也知道自己錯了,但我永遠無法忘記對方的辱罵、恐嚇、和威脅,為的就是要我拿出錢來;我可以理解對方為什麼那麼憤怒,但我卻沒有任何請對方不要生氣的理由,因為在對方的眼中,我只是個讓她的小孩失去眼鏡的陌生人。

這是一段痛苦且難堪的回憶,我無意重複我的父親對我的教養方式,但我的確發現,假如每件事我都得自己收尾,我的確在很多事上會願意小心一點、也願意收斂一點,而不是天天都去惹禍。

至於針對我的女兒,我不想告訴她什麼實際可以做得很好的方式,但我希望能讓她知道,她可以把煩惱向我傾訴,而我也真的懂得她的感受。

其實我自己也一直是個在學校沒什麼歸屬感的人,因為打從幼稚園開始,我就因為家裡的變故,不得不從中壢改到台北去上幼稚園。到了國小,又因為爸爸換工作,所以我得轉學去另一個學校,整個人際和生活圈又再面臨了一次改變。國中三年終於能在同一個學校唸完了,但到了高中,我得從中壢每天搭火車通勤到台北上學,可想而知的必須每天早出晚歸,自然少了和台北在地的同學課後胡混的機會,不過個時候的我大概已經差不多習慣了;我甚至認命地認為,假如自己無法和既定的人際圈子混那麼熟,那就自己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人際圈吧。於是,上了大學後,雖然系上的同學我還是和大家打成一片的混得很開心,但我從大一起就和一群朋友創辦了一個社團,接著花了四年大學的多數課餘時間、去與有相同興趣的朋友混在一起,果然開心多了。

這是我分享給我女兒的故事,只是版本長了一點。因為我想讓她知道,她在每個求學階段遇到的酸甜苦辣,我不但每樣滋味都嚐過,而且我還遇過許多更暗黑及更難受的遭遇。我不是想對她說: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之,我想告訴她,人生總有需要撐下去的時候,而我也就這樣撐過來了。

那為什麼我要跟她說,只要自己夠強大,許多狀況都會很不一樣?其實我後來工作了幾年之後,又跑去美國讀了個MBA。由於我去的是個美國中西部的學校,外籍學生沒那麼多,而那個學校就連韓國學生都比華裔學生還多,可想而知多數都是不見得那麼擅長與外國人相處的美國人。

記得第一次要做分組報告,我就只能和另一位台灣人、一位泰國人、還有一位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越南裔同學同組,雖然我可以安慰自己說這也沒什麼,但沒有老美想跟我們這些亞洲人同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

然而,這種情況不久之後就改變了。不是因為大家混熟了,全班頓時變成一個國際村;而是我展現出的無窮戰意,讓各國同學都希望和我同一組,因為和我一組就代表著成績能夠傲視群倫;別以為我像其他亞裔學生一樣,只是在學科考試時可以拿到高分而已,我是最強的簡報者、我能幫我們輔導的在地企業寫出最佳規劃方案,而我的團隊領導能力當然不在話下,而且或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時的我也早知道與人相處之道,不但願意讓其他人也享有被注目的光環,而且我與許多人都相處愉快、但又不會強勢干涉他們非要做什麼不可。其實對我來說,相較於許多專業的學科,或許這才是去讀一個MBA最需要的能力;因為所有人在拿到學位之後,都是要投入企業界發揮實用,所以如何讓大家都更能合作、也更有機會發揮,就是個一定會派上用場的核心能力。我自己之後在企業界寫下的許多戰績,其實也都來自於此。

又過了快廿年之後,我去INSEAD歐洲工商學院進修,我的同學幾乎都是全球各大企業的菁英、許多人更都是「長」字輩的人物,其中有些人其實很不好相處,大概只能用眼睛長在頭頂上來形容;兩天過去之後,我又成為大家爭相想要同組的對象了,理由很簡單,我並不是其中最討喜的人,但我應該是其中最能把各項任務都能搞定的人,因此即使我目前的職業身分看起來對他們並沒有多少可利用的價值,起碼在那段期間之中,他們會需要我的能力,而他們也心知肚明。

聽起來或許很現實,但我和自己女兒強調的是:與人相處本來就是一種能力,而且要在利益有衝突、大家也未必喜歡彼此的情況下,還能相處的不錯,那才叫做真本事;但不只如此,假如自己的專業能力不夠好,以一個學生來說,就是每科的成績萬一都不夠出類拔萃的話,說的坦白點,若是有人硬是要來踩在你頭上的話,你只怕也只有欲哭無淚的份。相反的,萬一我在幾乎每一科上都可以打爆對方的話,真有那麼多白目的人改踩在我頭上?只怕別人都會提醒他不要那麼白目吧!



有人或許會說,可是也不乏那種成績頂尖的書呆子型學生、在學校被人霸凌啊!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前面會說,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很重要,這和你在專業上的能力是必須並存的。在我小學的最初兩年,也曾遇過霸凌,但這種情況在後來的求學階段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為什麼呢?因為我的朋友就是比人多,想來欺負我也沒有那麼容易。

尤其到了成年後的現在,許多人看了上面那段或許會想:可是我就是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去交朋友啊!和別人成天都要混在一起,其實也蠻累的呢!

我完全了解這種感受,而這也是我為何在告訴我女兒的那三點中,包括了一項「要學習如何習慣孤獨,甚至要學習享受孤獨」。

與人相處,有時候帶來的人際壓力太大了,所以包括現在的我自己在內,雖然我和一群朋友一起出門還是會很開心,但是明眼人會發現,我並不需要雖時都要和一群朋友在一起不可,甚至我絕大多數的假日及平常時間都只和自己的太太小孩在一起。我甚至有時候會對一些至交好友感到抱歉,因為我猜想他們可能會心想「Alex這個人真是太孤僻了,一年都見不到一次面」,但我其實是刻意的不想讓他們為了要不要和我社交而煩心,而我其實也不想要讓自己為了和太多人社交而煩惱。選擇了這樣一個不太黏的方式,而試著和大家都還是能交心,中間的確不時會面臨一點感到寂寞或孤獨的時刻,但所謂與人相處的能力,其實也包含如何在最小接觸狀態下、還是能與人好好相處的能力,而我們都正在學習。

2. 別把家人當出氣筒:《美國女孩》的另一個命題,就是小女孩和媽媽間的相處。

隨著芳儀和媽媽間一次又一次的爭吵,甚至在演講稿寫下「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讓人看得心都碎了,因為我們每個人明明都很愛自己的媽媽,但為何又會讓一切的問題,都怪罪給懷胎十月把自己生下來的人呢?我們多數人都希望,家是自己的避風港,但那不代表,最親愛的家人應該成為我們的出氣筒,只因為我們認為,這些人不會苛責我們、而無論做什麼都會原諒我們。

我自己也常常和女兒這樣說,因為她也不時會對她媽媽講出一些我覺得並不客氣的話:「有本事就去外面和別人吵!假如對外人都很和善、反倒對自己的媽媽就可以講話那麼不客氣的話,那單純只是柿子挑軟的吃,而我不希望你變成這種只會欺善怕惡的人。」



就像我在《瀑布》那篇中提到的一樣,我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開我了,我還記得有一次,好久不見的媽媽到幼稚園來看我,當她要離開時,我雙手緊緊抓住幼稚園鐵門上的欄杆,哭喊著「媽媽,你可不可以不要走!」

後來的我,一年通常只能和媽媽見一次面,有次媽媽又到國中來看我,即使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還是期望的看著她說:「媽媽,妳可不可以多來看我一點?」

到了高中和大學,我懂得不要再說這種話去製造她的壓力了,每次見面時我都試著講許多話讓她開心,但不要再讓她感到我有什麼困擾或困難。

開始上班後,我還以北上找不到房子當藉口,和人在台北的媽媽住了一年。但我還是不敢對她說,我其實很期待和她一起生活的日子,即使成年了後也依然渴望。

我很努力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優秀的人、和能扛起責任的人,我的人生有許多缺憾、我本身也有許多缺點,但我起碼從未對自己的父母口出惡言。我女兒在一個父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陪伴她的環境中長大,我不期望她的感恩,但我希望她能了解,不是每個人都有父母可以依靠、請益、或尋求陪伴與支持,假如只因為自己的心情不佳,而傷害那些真心願意在身邊陪伴你的人,不管是父母、伴侶、或任何值得珍惜的人都一樣,那其實是件再傻也不過的事情。

3. 美化過去並不會讓未來更光明:到片尾會發現,其實芳儀的最大恐懼,是媽媽可能會病逝而離開自己,而她最大的願望,其實是媽媽不要死。

每個人都終將一死,但為何滿滿的愛、會變成這麼多的恨意?片中的芳儀其實並不是特例,我們許多人都是如此,往往由愛生恨,也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坦承自己的徬徨無助,最後就選擇用生氣和抗拒來發洩。

也不要以為發洩就是最糟的了,片中讓我動容的另一幕,就是在片尾時,爸爸走出家門時,在那棟老舊公寓的樓梯上突然坐了下來,然後開始放聲痛哭。

這部片的主角是女孩和媽媽,但許多人或許正如片中的爸爸一樣,承受了許多無解的壓力,他自己也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既無力解決、卻又無處發洩,自己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得扮演著一種社會及家人期待的角色,但可能隨時都會崩潰。



許多更正面的人或許會說,這個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我反而認為,人生在世總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而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如何去面對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處理每一個人生問題,但我認為,否認那個問題不會是個好方式,壓抑自己、不去面對那個問題也不會是個好方式,欺騙自己、告訴自己說問題到頭來總會解決,可能也不會是個好方式。

對小小年紀的芳儀來說,只要回到美國,一切的問題都能解決了,但那只是個不實際的夢想,而當她發現原來馬兒也不會照她的想法任意馳騁時,她終於發現自己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原來那麼遙遠而殘酷。


許多人經常有不切實際的寄託,而其中最常被人拿來包裝成解憂劑的心靈毒藥,就是「過去的我如何如何,假如不是……的話,我就會……」、又或是「只要……,就不會……」

在許多人成長記憶中的《灌籃高手》中,許多人除了主角櫻木和流川之外,或許最喜歡的就是三井了。但三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國中時是MVP的他,常常因為自己過去的光環而太過苛責自己,總覺得自己在場上可以為湘北做的更多,假如自己不受傷、又假如自己沒有浪蕩放棄了那一年多的時間的話,自己就可以做得更好了。

其實,就算是國中MVP時期的他,也不是完美全能的,但過度美化了自己的過去,卻反而會苛責自己、讓自己更放不開。

正因為如此,當體力幾乎耗盡的他,不斷的問自己:「我是誰?我到底是誰?」時,他才能更認清當下的自己,並且做出幾近神蹟的貢獻。當他認知到自己什麼都不行的那時,但自己唯一還能做的就是不斷投進三分球,才是他把本身能力發揮到極致的那一刻。

在《美國女孩》中,爸爸對飽受壓力的芳儀說,「假如你真的還是想回美國,無論要多少錢,我還是會想辦法送你回去的。但如果你只是想逃避,那去到哪裡都一樣。」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應付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我們會因而感到不舒服、不習慣、以及不適應。不是每個問題都可以找到個完美解答,但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去把壓力視為一種常態的能力。也許我們還是無法把每種痛苦都甘之 如飴的承受下,但萬一只是選擇逃避,去到哪裡都會一樣。

祝大家都能過著一個更加勇敢而不選擇逃避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