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一系列談判課程的終點,或許正是另一個美好人生的起點:【一談就贏:頂尖談判戰術】三班心得

【一談就贏:頂尖談判戰術】是整個【一談就贏】系列最高階的課程,有人只花了200多天就能攻頂,也有人前後等待了超過800個日子,才終於一窺堂奧。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把一個談判課程分為思維班、進階班、高階班來上?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學員中,即使有著相當的職場經歷,但還是有許多人對談判很陌生、甚至自始至終都有相當誤解,而若想讓他們從瞭解到得以實際運用,一天的課程是絕對做不到的。再者,談判的重點就是要能實際運用,當我們把【一談就贏】這個課程切為三個階段來進行時,大家就可以趁每個階段之間的日子將所學到的技巧和工具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接著才會發現自己不夠流暢之處,然後我們就可以在下一階段的課程中得到調整修正的機會。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因為多數公開班課程並不是這樣進行的,但我們很高興有許許多多的朋友願意加入我們,並且也用實際的談判成效來證明這樣的訓練過程實際可行。

Graph credit: 李英宗

下一個也有許多人問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我每次要把一堂課的心得像這篇這樣摘錄?這是只給那些已經上過【一談就贏】的人看的嗎?

會這樣問的人,大概是看到很多其他公開班課程,只要把許多心得一篇篇完整轉載引用就行,多多益善;假如只為了告訴大家這個課程得到很多參加者的認同,也許的確這樣做就行了。但對我們來說,我們更希望即使每位無意間看到這一篇的朋友們,得到的是個有用的概念及做法,說不定只是其中的一點,能夠讓你得到觸發,而甚至那個觸發是不是與談判那麼相關都無所謂,我覺得這篇文章的誕生就已經是功德無量了。而我為何又要花一些時間來把不同篇加以整合並理出一條脈絡呢?因為我畢竟是個老師、不是一個來推銷課程的人,若是只讓大家自己一篇篇的看完不同人的心得,就會是你用自己的詮釋去理解他人可能出自於主觀的片面想法,很容易造成誤解而對學習本身無益。所以我才會透過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想也整合在其中,確保大家起碼在思考的脈絡上趨於一致,也因此我才會在每次課後都為大家整理出這樣一篇。

對尚未參加過【一談就贏】的朋友來說,我希望能從這些心得中讓大家對談判增加更多認識,甚至是對其它主題的學習方式都能因而產生不同的想法和嘗試,因為我們運作的方式就是那麼與眾不同;至於對已經參加過【一談就贏】不同課程的朋友來說,我相信從以下這幾位剛上完高階三班朋友自己的話中,各位就可以發現,原來每次讓自己寫心得、也讓自己看別人心得的好處,就是能夠積累出更好的學習效果。也因為如此,我們會繼續樂此不疲的分享心得給大家,也希望有更多人瞭解這些心得的功效,而不要誤以為這對你的助益不大。

從我們在兩年多前的思維一班到現在,經過800多天之後終於上到高階班、而且是我們首度跨夜而多加了一個上午的高階班,從事程式設計的易儒是這樣說的(全文點此):

高階班要我用一句話表達的話,那就是︰「我看到大局了」。

他在心得中列出這7點:

談判之前:釐清談判的目標,做好挖掘冰山的準備,再思考何時能上談判桌

多方利益:結合你我他的需求,極大化多方利益

檢視籌碼:善用手中的籌碼,打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中場攻防:視對方硬、軟或不回應的態度,決定因應的策略

談判收尾:確保協議的執行,維繫良好的關係,談判後的檢討

審視全局:把視野拉高,綜觀談判的議題

主角是人:談判,始終是和人談,而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是信任,信任,是需要累積的

而就其中一點審視全局來說,易儒的觀點不只值得大家參考,也具體說明了我們的課程為何要先思維而最後再處理架構的課程安排:

全局觀,是下棋獲勝的必要條件,把棋盤拆分數個局部,觀察每個局部變化會帶來的連鎖效應,是否放棄局部勝負換得在另一處埋下殺機,持續注重全局發展機會而獲得最終勝利

至於全局觀如何產生呢?我非常感謝Alex老師沒有一次丟出整個框架,而是切分成一個個小局讓我們修練,比如3x3要練到運用自如,Batna攻防戰,談判五部曲等等實際上都是個小局,隨著我的練習次數增加,花了兩年的時間學習讓我的談判水準到了一定程度,最後到高階班將這些小局連在一起,全局觀就蹦出來了啊!

相反的,假如我從一開始學了大框架,那我們會不會不知道每一個小局該如何著手,把心法用錯而不自知,又或者顧此失彼,吃掉對手的一個車獲得小局勝利,反而讓我方的帥被將軍而輸棋呢?

不只易儒這樣認為,在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的佩茹也這樣認為(原文見此):

……此時能明白老師對於課堂順序的用心,為什麼這個框架非得要最後一堂課才教,也能明白老師為什麼苦口婆心一直要我們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完成學習這件事。

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就好辦了,接著就是從頭到尾好好的回溯一遍了

課堂三層次 :『破』、『亂』、『無』

思維班的『破』: 找出敵招破綻,將其破解,先發制人

思維班時,老師給了我們談判的概念和初步的方法,要我們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在這框架內的差異,並希望我們能夠從這些方法去改變生活中發生的事,所以給了我們很多「戰術」。

我回頭看著自己當初思維班寫出來的心得,覺得很好笑

1. 知道不等於做到

2. 談判的重點在人,是一個動態的競爭目標,永遠沒有固定的答案

3. 領導和主導權,可以怎麼做更有效?

在上過高階班後,我用正確的學習態度重溫思維班的內容,我已開始著手寫出這些架構下的具體行動

(老師的文章和上課的案例一直不斷的翻新,其實是很累的作法,還苦口婆心要大家多看其他人寫的心得和思考社團內的作業,為的就是這一階段中有很多人可能沒有那麼多實際談判的機會,藉由這樣的方式帶領大家去思考,藉由這些案例去增加自己練習的次數)

進階班的『亂』: 不依敵人的招式,只攻其致命點,如何不依常規的角度去終結

進階班的重點在於「價值三角形」──夥伴價值地圖 + USELESS + 貝爾賓團隊

回想當初在進階班時,只是配合著團隊進行,自己其實並沒有多加思考,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上這些內容,現在上完高階再回頭看著當初我寫的心得和記錄(很感謝老師強迫鼓勵我們寫紀錄,很多人說心得是為了當課程廣告,有這種想法的人真的大錯特錯,這些心得和紀錄真的是讓你進步的最佳幫手,謝謝老師協助我們建立的好習慣)。

這個階段開始收斂思維班形形色色的「戰術」,價值三角形就是當你會這些戰術之後如何讓你產出戰略的方式,而貝爾賓團隊的意義就是讓你這些戰略更加細膩,而USELESS 是讓你靈活運用的訣竅。

高階班的『無』

上過高階班的人絕大多數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覺。與其說高階班是一個課程,倒不如說他是一場考試、一個回溯。考的是,你在思維和進階了解多少、藉由案例填寫一個又一個的表格、拆解一個又一個的動作。目的就是讓你明白和了解,你究竟哪裡還沒搞懂,哪裡還可以加強,讓你的動作可以更精準,更有邏輯,也更能理解為什麼勝和為什麼敗。

感謝佩茹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感到挫敗的部分,這是一種我個人也相當激賞的態度,她有許多做得很好的部分、她上了場也毫不退讓的願意積極爭取,但在課後,她願意看到的是自己許多還可以加強的地方,只要能保持這種態度,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更好。


Graph credit: 李英宗
再者,我也引用她針對心得的原文,希望讓大家知道心得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我很高興會有人在上完了這一系列課程之後,終於發現當初的心得原來可以給自己之後相互對照印證,然後才更進一步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加強改進,而這會比任何老師給她一萬句指引或建議更有用。我也忍不住要藉這一角為自己小小抱屈,因為我真的也忍受了很久的批評耳語,認為我鼓勵大家寫心得是為了要幫這個課程打廣告。試想,萬一真是為了搞宣傳、打廣告,我為什麼引用分享了那麼多文中充滿痛苦、挫折、壓力(易儒那篇甚至連「虛脫無力」都出現了)的心得呢?我不會選一些盡寫這個課程有多好的歌功頌德式文章嗎?

事實上,之所以希望大家公開發表心得,就像你在公司中、要針對一個自己剛接受過的培訓或參訪整理出一份簡報來向許多部門的同仁報告一樣,你自己做給自己看的筆記是一回事,但若你要向全公司的同仁報告的話,是不是就會讓自己的報告更有條理了呢?為了要能梳理出一個頭緒,你會不會迫使自己把很多細節重新再想過一遍呢?而我們之所以鼓勵大家公開發表心得,也就是這個道理。

何謂一個結構完整的心得呢?腎臟科醫師盈智的這一篇真的有值得幾乎全文轉載的價值(出處參此):

1. 除了化繁為簡,更要有能力逆向工程-化簡為繁

生物演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複雜的環境,發展出許多快速的反應機制,讓我們可以快速的遠離危險,讓我們可以明快的進行決策。

然而,這些抄近路的思路方式,雖然讓我們變得更有效率,卻也替我們帶來了許多認知偏誤,當我們下一個決定時,往往容易忽略許多重要的因素,甚至落入先射箭再畫靶的陷阱而不自知。

往往我們習慣透過簡單的線性思維來看待眼前的事件,不知不覺落入零和博奕(zero-sum game)的陷阱而無法自拔,總為了立場之爭跟對方爭個面紅耳赤。

回想自己,隨著從小到大念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習慣提綱挈領抓重點,然而,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雖然對於學習來說很方便,但在面對談判的場合時,卻反而會限制自己的思路,我想這也是我在學習談判的過程中,覺得非常燒腦、非常不習慣的原因,因為我必須要逆向工程,把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的立場之爭,深究挖出更多的細節與原因。

說真的,要憑空想出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其實有點吃力,所幸透過高階班的表格架構,讓分析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跡可尋,從關係人,利益到選項~一步步讓我們拉高維度去看待事情。此時往往能看見雙方利益與需求的交集,而原本看似不存在的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談判協議區),登登~就突然出現了~。

我覺得這其實跟我的研究興趣~機器學習中的某個概念很像~

在機器學習的領域中,有一個常見的分類演算法叫做支撐向量機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當我們無法找到簡單的規則將資料進行完美分類時,可以透過一些數學運算,將資料投影到一個更複雜的高維空間中,分類問題可能就能迎刃而解。

舉例來說,就像下面這張圖片一樣,當資料在兩維平面上時,基本上是無法用一條線把紅點跟綠點分開的,但是只要我們將資料投影到三維的空間中時,我們就突然可以用簡單規則(平面)把紅點跟綠點分開了。
 



在談判中,我們必須習慣拉高視角,用更縝密的全局觀來思考。因為當你思考的維度夠高,你就更有機會看到雙方的交集出現在哪裡。

2. 不要低估自己手上的籌碼

在玩籌碼交換遊戲時,我們組由於太想要把手上不好的籌碼丟出去,直接丟出用兩個籌碼換一個的方案。事後想想,我們真的太過低估自己手上擁有的籌碼重要性。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一書中提到『交換評價不對等的東西』,但在時間壓力下,人們往往習慣用直覺進行判斷,誤以為自己覺得重要的,對方也會覺得重要,自己覺得微不足道的,對方也不會想要,但卻這不是事實。

事實是,對你來說可有可無的籌碼,也許在對方心中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永遠不要低估了自己可以用來交換的籌碼與資源。

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組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明明實際上我方可用的籌碼很多,卻無法談出好的結果,反倒而被對方壓著打,透過系統化的架構分析,我們才發現到了這個事實,從而跳出這個認知上的陷阱。

3. 了解對手,更要了解自己

哈佛商學院教授 Theodore Levitt 曾說:「你的顧客要的不是鑽孔機,而是牆上的洞。」

這句話提醒了我們~跳脫既有的思維框架,才能創造更多潛在的商業模式。

回到談判上~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對手要的是什麼,甚至,也不非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更糟的是,人們(包括我在內)常常沒有意識到這點,而會信誓旦旦的跟你說他要的就是鑽孔機~(立場),但這就是人的天性。

在課程中,透過不停的進行案例拆解,持續問why,探索表象底下的本質(利益,需要);這裡的why不僅是問對方為什麼會這麼說/想,更重要的是,也要問問自己,為什麼需要這個東西。多問幾次之後,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其實需要的是另一個東西,從一開始的目標設定根本就完全走偏了啊(大驚~)

這樣的探索來回個幾次後,我們將會對手上的案例產生全新的視角,也將有機會找到幾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在金融軟體業擔任專案管理的慧雯,則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結合了一部小說改編的好片《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來抒發她的收穫及感想(心得點此):

訓練第一部分:學會拋開腦中不需要的東西

在思維班所經歷的上課內容、演練活動,甚至連「思維班」這名字都再次提示著我,拋棄認為談判就是吵架、比誰講得有道理….等的刻板印象。

上完課後約一個月,真的會覺得自己好像聖光護體,覺得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了,如同電影中的丹尼第一次使用蘇格拉底教他的技巧在鞍馬上拿到好成績。

當丹尼沾沾自喜地敘述如何拿到好成績時,蘇格拉底打斷他說:那不是技巧,是生活。Alex 教的談判思維,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卻被誤以為是一種技巧,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難怪時間越久越用不順手,彷彿聖光退散。

……在一談就贏中,『活在當下』指的是不要管過去成功的經驗,依據當下的資訊做出有利的選擇,就算在同一個狀況下,只要某些因素不同,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的鏈結

知道不等於做到

在電影中,當蘇格拉底陪著丹尼實踐『最不討人喜歡的人通常最需要愛』,看著丹尼氣急敗壞的一點一點被扒光,突然覺得我就是丹尼....

高階班,是整個旅程的階段性驗收,前面練習的好不好,這裡通通一覽無遺。

對外談判前,要如何先搞定內部的組員?

組內有人比你更適合當組長,但他不想要,你該怎麼做?

當自己被其他事情干擾時(家庭、工作、身體不適),該如何穩住自己的情緒,讓團隊有效率進行?

當組員都說好的時候,真的是好嗎?

這一切一切,不過就是驗收之前教過的『觀察力』、『有意識地傾聽』、『同理心』、『情緒電梯』

…..高階班的結束,不代表談判訓練終止,終點還沒到,同志仍需努力。

最後,電影中蘇格拉底的這段話互相勉勵:『知識是腦中的記憶,智慧是自身的經歷』,願我們都能將腦中的知識轉為化人生的智慧。 
Photo credit: 大助



很多人不知道,除了上課當天,這個課程運作機制的本身,其實也是我們提供給大家的訓練之一,而談判其實就是為了解決與相關的問題。

我無意間看到一篇標題提到「B2B談判」的文章,我開始覺得納悶,談判原來有分B2BB2C?若是寫成「B2B商務談判」,我倒還勉勉強強覺得可以說得過去了,因為總可以對照為"B2B Sales Negotiation",但即使是後者,本身也有很多業務銷售經驗的我也很想跟所有用這個詞的朋友說,其實那處理的還是比較偏向銷售的範疇,而銷售和談判並不能全然畫上等號,正如商務談判也只是談判中的一個類型;雖然salesB2BB2C之分,但假如你真的堅持談判也有B2BB2C之分,那你也應該認同商務談判也該和其他類型談判的方式不同,不是嗎?從《師聲對決》(前文參此)到我最近兩度引用的《說理》(前文參此),我就是想要告訴大家,雖然我平常上課時不會這樣要求,但字斟句酌在牽連愈大的談判中其實是愈形重要的(我想這應該也包括其他人提的「B2B商務談判」吧),所以若是想要讓大家有個比較清晰的觀念,還是不要經常張飛打岳飛的連銷售和談判各自該區分的點都弄不清楚了吧。

我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我壓根不會去講什麼B2C談判或B2B談判,因為談判的根本就是「人」,我們在處理的一直是人的問題,即使把對方所代表的企業或國家都考量在內,也依舊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高階班會介紹給大家一個世界級的談判架構,並且要求大家反覆練習,因為小至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紛爭、大至數十數百億的生意締約,都是運用這個相同的架構來得到解決方法和具體的執行步驟的。至於有人一直誤以為,生活中的小事忍忍就好(那大概是他們所認為的「B2C」吧!我還加了引號,就是因為我不懂他們指的是什麼意思),牽扯到幾百幾千萬的生意就要用什麼高大上的處理模式或流程……別說我實際在談判桌上遇到的那些掌管全球知名企業起碼一整個國家或區域的一級高手了,就拿才疏學淺的我本人來說,我個人(並非我所代表的那家企業的總和)經手處理過的交易金額之大、產業類別之多、以及不同性質的業務職掌類型之廣,我想應該不至於不懂什麼是和銷售有關的商務談判才對。所以當我務實的請大家從周遭的小地方練起,著重以「」為核心的談判,而不要走回傳統的老路子去學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分類很奇怪的枝微末節,其實是有我一定的堅持。


Graph credit: 李英宗
也正是因為如此,從課程分組到關於人與人的互動,一直是我刻意給大家的挑戰,而這項挑戰也讓這次參加高階班的朋友有著許多感觸。作為目前最快完成高階班的其中一員、在補教業服務的正晢這樣說(出處見此):

當組長好嗎? 是。所以我爭取當這次的組長。

可是我有帶領組員拿到冠軍嗎? 我有盡全力地去分析任何一個可能性,並且協助組員發揮能力嗎?我有在需要做困難決定的時候一肩扛起這樣的職責並跳出來做決定嗎?還是把這樣的決定權丟回給組員,美其名一起承擔,講白點,膽小。如果答案都是沒有,那我這組長當的很爛。

要把錯誤推給別人都相對容易,不過就是陷入彼此指責的迴圈。而且下次還會犯一樣的錯,永遠不會成長

更何況『魚要腐爛發臭,先從頭開始』by 魚市場

所以組員們沒有發揮好,我首當其責。結果已經出爐,這樣的苦吞下去。好好想想接下來怎麼做會更好吧。

到底組長要做到什麼?

掌握時間的節奏,而這樣的節奏不是只有在課堂上而已。

課前討論的時間表定一小時,我們卻常超過時間。

這樣的狀況除了導致後幾天有一樣的狀況外,甚至延續到了課堂上面討論太容易發散。

討論發散時能不能適時地打斷人,提醒組員時間有限,請精確地針對問題發言。合適的任務分配,講白點,沒有確認好組員們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這組長失職。更別說沒有確認每個人都有事情跟時間發言。

最後我想說,今天來上課,不是來郊遊或交朋友的。能一起上課,又分在同一組。要更精確地形容這層關係,我會說是『戰友』

戰友: #目標明確 #有話直說 #彼此互相砥礪

我夠不夠信任跟我同組的人們,我願不願意信任到願意問尖銳的問題,肯不肯打破沙鍋問到底,只為了一個目標『彼此成長』。

成長的過程總是不舒服的,但我願不願意正視這不舒服的過程,願意說出令人不舒服的話。

有兩句聖經的話,我現在看來很是喜歡。『鐵磨鐵摩出刃來,朋友相交也是如此』。這段經文點出了,朋友們為要成長,總是會經歷很不舒服的階段,但會互相砥礪,成就更美好的彼此。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高階班結束,卻也點出了我以前對於這段話的盲點。

前往標竿的過程會是一帆風順嗎?如果我今天確認好了目標,縱使前方是滿地泥濘。滾著爬著都要過去,過程是不舒服的。但獎勵是美好的

最後我要說,課程結束了。不過成長才正要開始。

很感謝擔任組長的正晢有著這樣的體認,但我引用了他的這段心得,代表我認為組長一定要如此當嗎?又或者小組運作非得如他所說的如此?

答案是未必如此。從之前到現在,我們有許多不同特質及不同風格的組長,而他們每個人都有做得很成功的地方,但也有可以再改進之處,而我相信包括我本人也是如此。如何帶領一個小組前進,這個問題肯定不會有標準答案,因為和你同組的成員未必相同,你們這次的任務目標也未必一致;倘若你真的永遠只用一種做法和一種風格去帶領每一次的專案或每一個團隊,你絕對不會每回都能打造出讓自己滿意的結果。關鍵不在於好不好,而在於適不適合。這和談判有關嗎?當然有關,因為談判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太過制式僵化的思考,是很難解決多面向且隨時變化無窮的問題的。

在外商投信服務的Emily,是這次冠軍隊的組長。去年剛成為新手媽媽的她,一直擔心產後復出的自己反應不如之前來得快;其實她不應該操心這點,因為她們那組該擔心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一開始的案例選擇就讓人皺眉。即使如此,她們在一天半的課程中逐步調整,假如要我歸結出一個他們最後拿下冠軍的因素,不是因為他們在每一點上都表現得比其他組好,而是他們調整的比其他組來得快。在實務談判中,有時我們不免要在一片迷惘中咬著牙前進,而那時所有的因素看起來都不利於我們;這時該怎麼辦?埋怨老闆或其他同仁害我們在資訊錯誤的情況下深陷敵境有用嗎?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自行調整,讓自己從必敗無疑逐漸邁向立於不敗之地。該如何做到呢?Emily本人在心得寫下的這幾點很值得大家參考(全文參此):

如果只能選一兩句話,我的感想是:有時候贏不是做對什麼,而是犯的錯比較少。

(好好運用這個)讓人無法得過且過的紮實架構。

事在人為,人合才能成事。

知道自己在高度時間壓力下容易情緒化、失控,既然時間壓力免不了,只好多做些準備、減少意外。

想要有效率的小組討論,自己就得是個有做功課的召集人。

察覺到氣氛或討論快要僵住時,當下大家就有試著做點事情防凍。

一開始只想著不要墊底,到了第一天中午才調整回來。如果一開始就想著不能輸,是否會有更好的結果?

人的問題,繞過是最快的方式,但貪快的後患不得不慎。

沒有在時限內完成的東西,即便再好都沒用。

Graph credit: 李英宗
 

假如你還沒參加過【一談就贏】,那麼看到這裡你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因為我相信上列內容的豐富意涵應該已經可以帶給你一些收穫。

底下這些補充內容,是我專程從高階班的心得中摘錄給已經上過【一談就贏】的朋友們:

假如想要在高階班更有收穫,佩茹建議,

未來想學談判的人,誠心建議,盡可能的以最短的時間去上完這三堂課,並不斷的重複紀錄與檢討,看看上課所教的東西還能夠怎麼回溯與運用,回歸學習的本質和態度,與其瘋狂地找尋談判的聖杯倒,不如好好多思考檢討回溯上課的內容和筆記,黃金其實就在你身邊!!!

有同學來問我,怎麼做後續的運用?我的方法很簡單:

1. 照著高階班上的表格來操作

2. 如果你發現卡關的地方,就是你沒有學好的地方

3. 根據你卡關的地方回頭去找,是進階班的內容還是思維班的內容沒有學好

4. 重新拿出筆記再次思考

5. 繼續寫高階班的表格直到能完整寫出為止

如果說佩茹的建議很實用,易儒的後記則是讓我覺得暖心:

回想起來,自從認識Alex老師後,我看著Alex老師的Blog從零星的文章開始,Facebook社團的草創時期加入社團,隨後一班班的同學們加入互動,我還記得,當時Alex決定他要把二班開在同一個社團時,社團內出現了很多聲音,然而,Alex仍堅持這個方案,我仍然看不懂他為何要這麼累,他每一梯次都用同一個題目去問,不是最簡單的做法嗎?

結果,我發現,Alex每次都用了不同案例請新加入的一班來討論,甚至把電影班、進階班、高階班題目、作業全部都放在同一個社團內,最大的收益其實是我們學員,學長姊們可以透過新的案例再把上課所教過的內容再運用一次,新加入的同學可以往前翻閱快速吸收知識,這是當初身在一班的我在當時從沒想到的事,這一切都是寶藏啊!我無法想像AlexFacebook社團究竟花了多少時間與心力與堅持,這些種種,受惠的是公開班學員們,要知道,若以金錢去計算,完全是個虧本的買賣阿

一談就贏,內部蘊藏著巨大的寶藏,等著人們來挖喔!
Photo credit: 大助


為什麼要這麼累?因為各位值得。


感謝每一位參加【一談就贏】的朋友,期待你們的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談判就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從CTR到SAT,【一談就贏:頂尖談判戰術】三班給我們的三項啟示

延伸閱讀之二:如何才能確實學好談判?你我都會犯錯,但決定我們收穫多寡的,其實是我們如何看待每次犯錯的態度

延伸閱讀之三:別讓昨天的誤判,成為今天的遺憾──從課前作業到用檢討精進談判力的實作指南

延伸閱讀之四:我們追求的從來就不是戰無不勝,而是一個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能力──【一談就贏:頂尖談判戰術】二班心得

延伸閱讀之五: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其實,有效的談判架構才是讓你無往不利的不二法門──【一談就贏:頂尖談判戰術】首發班心得


2 則留言:

  1. 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時間壓力下不失控
    ~~該來準備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星賢加油,期待你在高階班更精彩的表現!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