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聽演講也要注重時間的投資報酬率:避開演講地雷的四個經驗法則

之前寫過一篇參加ATD亞太區年會的感想,主題集中在其中一場演講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受。我不是刻意隱惡揚善,而是覺得一篇文章中若優缺夾雜的扯東扯西,容易讓大家失去焦點。所以,在那篇中,我刻意先講我覺得足以豎起大拇指的體驗。

今天,趁我還記憶猶新之際,我要談的就是同一場系列活動給我完全不同面向的體驗(別以為我要豎起不同的指頭)

 



在寫下去之前,先讓我強調,之所以指出我認為未臻盡善盡美之處,不是為了批評特定講者或主辦單位,而是為了給自己或每一位上台者借鏡。不管你是要演說、上課、或是簡報,或許可以參考這次活動中的缺失,成為自己警惕的依據。

這次活動的特色之一,就是除了主題演講之外,在同一個時段中,可能有多達7場不同主題及不同講者的演講,讓你能自由隨自己的興趣到不同的會議室聽講。

遺憾的是,不是每位講者的現場引導功力都那麼出色。有些講者甚至一眼就看得出來他學富五車,但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中,他就是無法成功引起台下觀眾的興趣,甚至全場都讓觀眾失焦。

在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時,就有前輩曾經私下跟我說,挑個好出入而又不會離講者太近的位置,這樣若開場10分鐘內發現自己踩到地雷,還可以默默走出去、跑進隔壁場再試一次自己的手氣。

但偏偏我這個人不愛聽勸,每一場都提早跑去下一場找個最貼近講者的位置。若我選的夠好,那就是賺到了,因為國際會議中心的場地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優,位置的好壞可能會大大影響你聽講的享受程度;但若我選的不好,那就糟了,因為其他人還有靠近逃生出口而可以就近走人的機會,而我卻無法在講者已經開始和我互動的當下(是的,好的講者可以和全場互動,糟的講者只能和自己面前的那個人互動),假裝神色自若的背著包包離場。

剛剛提到,你可以隨自己的興趣到不同會議室聽講。但若你真的只仰仗自己的興趣,那踩到地雷的機率就非常大。我自己當然也不可能分身每一場,但我現場遇見許多每年必來的HR朋友,大家吃飯時交換的心得之一就是,今年的雷真的特別多。在地雷特多的情況下,你若只憑自己的興趣而用講者的題目來選,其實就跟隨便走進去任何一間會議室的機率差不多,因為許多效果奇差的講者,從內容到口條再到個人魅力三缺,但他起碼有一項功力是不差的,那就是為自己乏善可陳的演說取一個聽起來很像回事的題目。所以,單看主題就做出選擇,你可能很難讓自己在地雷區倖免於難。

你可以試著多花些時間,瞬間掃過講者的個人簡歷,又或者是上大會網站看看講者預先提供的投影片。我試著這樣做過,但我後來發現,對某些特別具有舞台魅力的講者來說,他的投影片可能平淡無奇到你可能會第一個就把他剔掉的程度;不過,我又哪能用這個標準苛責別人呢?就拿我自己的企業內訓來說,不只一家企業的HR,曾經看到我事先提供的講義就有股衝動想把我打槍。上完課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因為我在課程中間也會自己解嘲:這其實不是一本講義,充其量只是一本練習本;那不是拿來給學員回去當參考書研讀用的,而多半是讓學員和我有更多互動用的。對我來說,讓學員值得帶回去的,通常需要他用腦子來想,而不是用眼睛來看,所以我所提供的書面資料,多半和那些大師一樣索然無味而又乏善可陳。

反之,就這個活動來說,你也可以看到有些講者事前提供了豐富無比的投影片。就我曾經現場聽過的一、兩個來說,當書面資料如此豐富時,那個講者根本無法在一個半小時內把它講完;若他只把那些資料當作輔助參考也就罷了,但某些講者可以把那一大堆投影片當作筆記在唸稿,那就足以讓台下生不如死了。

我進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是記者,那時我經常要去國外的各個大型展覽及研討會吸取新知。就跟ATD在台灣連續舉辦三年的亞太區年會一樣,它們也會在同一場時段有不同的專題演講或產品發表,我無法同時分身多處,只好現場立即做出該去哪一場的判斷。就我那時養成的經驗來說,我歸納出幾個繞開地雷而挖到黃金的重要法則:

1.   其他講者也去聽。一場歷時三天的活動,會有許多不同講者,而他們其實只會在其中一場上台,而在三天的其他9個時段之中,他們若留在會場,通常也會去聽其他講者的演講。當你看到其中一場有許多其他輪空不上台的講者也到現場旁聽時(尤其他們通常不會等到開場時才鑽進去,深怕自己沒位置而看起來不好看),除非是因為那場講者的人緣特好,否則肯定是其他講者也希望來這場挖寶,而他們一定會比我們更想看門道、而非看熱鬧。

2.   跟著精華場地走。以ATD這種會逐天逐場做意見調查的主辦單位來說,他們可以由自己過往的數據來看出個別講者的功力。假如有個講者年年都拿到五顆星評價,又或者他在國外就經常造成轟動,你覺得主辦單位會把他安排在一間既小又不起眼的會議室嗎?所以,當每個主講者都不認識時,找間被安排在最大的那間主要會議室進去聽,通常你就會找到那個時段最廣被認可的那位講者,;或者,再怎麼不濟,你也可以有很多人陪你一起受罪。

3.   識途老馬的建議。每天的中餐時間,是我們認識來自各方的不同朋友的一個最好機會。所以,即使大會提供的便當再怎麼慘不忍睹,我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不是因為自己想省下一頓中餐的飯錢,而是我不想錯過這個認識新朋友的機會。

而在遇到一個陌生朋友時,其實對方的姓名、國籍、身高、體重、乃至現在在哪家公司服務,全都不是我一開始會關心的重點;一開始見面打招呼後,我的重點很明確:他是第一次來參加這個年會嗎?他接下來會去聽哪場演講?聽聽看他想去聽那位講者,以及為什麼他會選擇去聽那位講者,或許就是讓我們找到下一個黃金講者的重要線索。

4.   個人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或習慣,我也不例外。假如我當時正在鑽研某一個特定主題,那當然淨挑跟這個主題有關的演講就沒錯;即使其中一分鐘能讓我知道一些有價值的新東西,那就算是值回票價了。

我另一個自己會用來考量的依據,是在像這樣的一個國際場合中,假如沒有其他考量的話,我會盡可能找不同國籍的講者來聽,而不要只聽美國講者或全是來自中文國家的講者。我之前推薦過的「一個世界、一個企業」,講者是瑞典人的背景,是我事前選擇的一大因素之一;去年我聽過另一場南非講者的演講,也讓我收穫頗豐(心得連結點此),我今年還特別去向那位再度來台的講者致意。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偏好,對避開地雷未必每場都那麼有效。舉例來說,我今年聽到兩場最慘烈的演講,一個來自於美國講者(就大數法則來說,美國講者最多,踩到地雷的機率當然也高),但另一個就來自於日本講者;另外,我聽了兩場不同荷蘭講者的演講,其中一位我還和他的團隊在三天中相談甚歡,所以我知道他們在私下是很幽默風趣的人,但他們的上台風根卻完全是另一種文化的展現,即使我自己也分別在德國和法國企業服務過一陣子,但相鄰不遠的荷蘭卻又呈現出一種風格,讓我自己坐在台下也不能完全接受。

整體來說,每一場演講,都代表一個學習的機會。好的演講固然可以讓我們學習,其實,差的演講也可以讓我們從中吸取很多重要的教訓

舉例來說,今年ATD讓我覺得不如去年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開場的主題演講和去年的葛史密斯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可別以為這全然是因為主講者牌子不夠大,主辦單位和講者間的毫無配合,從一開始就搞砸了這一場。

不曉得為什麼,當講者上台之前、還在一大堆貴賓致詞之際,台上是有一個講台的;當第一位主題演講的講者上台時,講台居然提前被移走了!當講者尷尬的在台上拿著麥克風說,他還正在等工作人員拿講台上來時(因為他的演講需要一個講台),我真的替他覺得糗斃了。我捫心自問,換了是我、即使我真的期待且需要一個講台,但在那種情況下,我會無論如何都繼續講下去,而不是讓台下幾百人發現我的困窘;等到講台真的拿上來之際,我會再開自己一個玩笑,這樣看起來起碼可以讓損害減小。但那位講者和我的選擇不同,也因而讓自己陷入了一個開場就無法掌握全場的困境。

悲劇還不止於此,當工作人員好不容易搬上一個講台後,卻不是講者所期望的大型講台,而是一個簡易式的斜面講台。當講者講到一半,居然口渴到向坐在台下第一排的主席要求把水遞給他喝;而當他打開礦泉水喝了兩口之後,發現那個斜面講台無法把水罐放在上面,所以他只好把水放講台的地板上,之後又彎腰從地板拿起水來喝。別說他自己了,連我在台下看到、都替他覺得可憐。當他講完後,不但工作人員馬上換了個講台,而且台下的工作人員這時才紛紛給貴賓席的每位來賓一人一罐礦泉水,你就不難發現,掌握現場有多麼不容易,因為觀眾就是那麼容易被把打擾而分心,讓我現在只記得他的窘境,而對他當天講的內容毫無印象。對個講者來說,這樣的結果大概很難更悲哀了。

當然,我也不是沒有從好演講中吸收到很多值得學習之處。舉例來說,萊佛(Sardek Love)博士的「訓練4大秘訣」,就是讓我收穫滿滿的另一場演講。內容如何暫且不提,單是他的台上魅力及互動方式,就有許多可觀之處。

試想,面對現場上百名聽眾,但光是甚至不是坐在第一排的我,他都能跟我互動到「Alex,我剛剛已經和你握過手了,所以我要把發言的機會讓給另一位;但兄弟,來個擊拳好嗎?」的程度,話一說完,接著我們兩個就拳頭互擊,全場也在此時響起另一陣笑聲。我和萊佛博士素昧平生,他只是憑藉眼神的互動,就可以判斷台下聽眾的專注程度,然後就會選對人來互動,增加與全場觀眾的互動程度,這樣的水準,就是專業。也唯有請這種功力等級的人,來跟我們談如何訓練,才會讓許多從事訓練與培訓的專業人士信服


萊佛博士的另一招,更是我自己也迫不及待的想在自己場子試一試的。倒不只是克服場地限制,而能從高講台上頻頻走下來到場內與我們互動;他的另一招,我只聽說過、還沒在那麼大的現場看人實際展現過:他會多次故意讓螢幕變白,這樣焦點就會集中在他身上,於是他就更能用這個時刻加強表達。這樣的技巧說來不難,但真的要在台上展現,需要的是更大的自信,以及無比的專注力。

其實,在這樣的一個國際場合中,好講者和不那麼好的講者高下立判,從另一個地方更可以明顯看出來,那就是結束之後,排在他面前等著跟他說話的人龍有多長。以萊佛博士來說,人龍長到我連要過去跟他再打個招呼也難。除了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之外,做為一個講者的我們,能不能讓台下觀眾願意等候更多的十分鐘,只為和我們講到兩、三句話,或許也是驗證我們努力成果的另一項指標。



延伸閱讀之一:原來真有少林寺掃地僧般的無名高手!我的ATD三天體驗

延伸閱讀之二:從小孩子的演講比賽,學到更多關於上台講話的技術

延伸閱讀之三:從「練習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到隨時說好一個故事的重要和必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