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克宏用當選為法國寫下一個新歷史紀錄後,他面前的挑戰還很艱鉅。不過,在許多台灣的媒體報導上,我除了看到他和大他24歲妻子的姊弟戀、就是諷刺台灣政壇都是老人當道;雖然我也拿了個政治學位,但我對政治卻沒有多大興趣。我的確也認為早該讓年輕世代當家,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只在政治圈才有,放到企業界和很多台灣的機關團體,這個問題只怕更嚴重。
簡單說,台灣不是沒有年輕人才,但我們願意讓他們當家作主嗎?
我曾經應邀到許多企業,去上針對新世代進入職場相關議題的「跨世代管理」這個主題的企業培訓。說也有趣,明明談的是對應年輕世代的跨世代管理或溝通,但台下通常都是一些中壯年以上的主管才來上。別以為我對這些資深的主管級學員有什麼質疑,實際上,他們的心態多半非常開放,真的希望能和所屬的年輕人建立更好的溝通管道。不過,就整個企業來說,我覺得要讓新世代「盡情揮灑」是一回事,但若要讓他們「當家作主」,那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長期以來,我們總有種傳統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概念,似乎總把經驗和能力混為一談了。光是「草莓族」和「果凍族」這些代名詞的出現,彷彿就代表我們對年輕人的不信任。年輕人有沒有缺點?當然有。但我們誰沒年輕過?當我們初出茅廬的時候,哪一個人不是單純(笨)到可愛,常常因為衝動而犯下一些愚蠢的錯誤?等到我們經過一、二十年的職場洗禮之後,你以為我們變得真的老成持重了嗎?搞不好只是想衝卻衝不起來了啊!
與其談年輕世代能否足堪大任,不如換一個角度來看,不管是企業、或是整個社會,我們願意讓年輕世代接掌帶領我們的大任了嗎?
與其討論在台灣是否應該40歲才能選總統,我覺得更務實的議題應該是,假如真有個不到40歲的人參選總統,他能不能有機會當選?萬一主流民意根本還是抱著傳統心態不放,只會譏諷現在的規定也於事無補。
修憲可能是一件大工程,但換到企業界呢?早一輩的企業家不乏傳世典範,但讓許多高齡已經7、80歲的他們繼續終日為了企業興衰而辛勞,究竟是他們太堯舜禹湯,還是我們根本找不出像樣的接班人選?
相信大家都明白,別說歐美了,就拿鄰近的香港和新加坡,30出頭的高階經理人比比皆是。假如你混到50歲才當上管理一個國家的總經理,那大概也就會是你這輩子做到過最高階的職位了,因為冷酷的企業界不會珍惜你的大器晚成,而只會把你當做沒有潛力再更上一層樓的次級人選。當有任何一個同樣或更高階的位置空出來時,相信我,後頭會有許多比你更年輕的人像鯊魚一樣咬住那個大好機會不放,而你只能鼻子摸著看看哪裡還有位置就往哪裡蹲,至於是什麼位置就不再重要了。
當我工作一陣子後、赴美留學而拿到一個學位回來,我不僅想要換個工作、而打算跳到挑戰更大的產業。那時,我有一個舊日同窗在當國內一家上司的HR,聽到我想要轉戰業務工作,雖然他知道我在出國前就已經當上主管職而有不錯的年薪,但他卻一副認真的口吻跟我說,「Alex,我知道你能力很好,但因為你沒有這個產業的經驗,也沒有當業務的經驗,我建議你從基層業務也做起,假如是我的話,我大概會願意給你一個月3萬5…。」這位朋友是一番好意,他講的也不無道理,但是我從來沒有想要讓自己的人生過的如此沒有挑戰。
後來,雖然既沒有業務工作的經驗,也沒有那個產業的經驗,我還是順利當上一家跨國公司的業務主管。不過3年之後,我已經可以當面對著來挖角的別家公司總經理說,「你要問的不是自己可以『給』我什麼樣有用的歷練,而是我為什麼會『願意』到你們公司來?」我的口氣之所以聽起來有些張狂,是因為我面對的對象就是擺出一副業界老大哥的模樣,不但他覺得自己很資深、他也覺得他們家背後的企業集團應該每個人都巴望著想進去。很遺憾的是,他想找一個獨力能打下江山的人,但包括我自己在內,絕大多數能獨力打下江山的人,向別人搖尾巴示忠的本事大概都不強。
我30歲時當個經理,許多人都覺得我年輕;我40歲不到時當上總經理,更是幾乎每個人都覺得我年輕。我自己當時倒是覺得很焦躁,不只是因為我外商待久了、就像前面說的一樣,老外在我這個年紀做到更高階的人比比皆是,我哪裡還算年輕啊?我明明應該要能做得更好才對啊!
更讓我覺得焦躁的另一個原因是,經驗和能力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經驗豐富當然是一項優點,但一個企業的組成應該有各種不同特質的人,當我手下已經有許多資深的同仁時,我那麼多的成功經驗還不足以證明我有能力跳脫窠臼而寫下亮眼的成績嗎?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對我有所懷疑呢?
所以,要讓年輕世代接班,首先就是要對他們充滿信心。我不只很幸運的得到願意給我機會的老闆,另一個讓我一路上都一帆風順的主因,是我的團隊成員雖然多數都比我資深、有的甚至大我近20歲,但他們卻願意用他們的經驗和專業來支持我。少了他們的支持,我可能無法達到我們後來一起創造的成就。
假如把我們的團隊比喻成一艘船,我未必是經驗最豐富的船長,但我有許多水手都身經百戰並各司其職,他們的認同和向心,其實是能讓我們能夠乘風破浪的一個重要關鍵。若是一艘船中只能相互內耗、甚至內鬨,無論最後誰贏了,恐怕都只能眼巴巴的望著其他的船揚帆遠去。更慘的是,只要我們的船中有一個人不服而抱著「大不了船沉了一起死!」的念頭,我們可能真會沈船滅頂。
我接下來要說的,可能會刺傷很多資深主管的心,我甚至可以預期他們會反唇相譏:「那只有你會這樣,我們的狀態好得很!」
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以現在的我來說,對照40歲乃至30歲之前的我,別說體能不如當年,我的思考速度和記憶力都明顯下降了,簡單說,即使純以思考決策這件事來說,我都已經不在我的巔峰。反觀企業界,很多我的前輩都還位居要職。他們固然勞心勞力而個個才氣縱橫,但他們還在現職上的一天、就代表更多年輕人還沒有上位的一天。
每個人的巔峰年齡可能不同,不同的人也可能可以透過專注和鍛鍊讓自己始終保持在巔峰,但當我們一直佔著巔峰那個頂點位置時,我們又該怎麼期望我們的年輕世代能夠邁向巔峰、甚至超越巔峰?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馬克宏以39歲的年紀當選法國總統,是一件可喜的事。不代表他一定會是個不世出的英明元首,但代表法國這個最世界最老牌的民主國家之一,願意給一個年輕領導者一個機會。
當然,我不是不清楚,就像川普當選後趨於分裂的美國一樣,馬克宏擊敗極右派勒朋的當選,未來面對的也會是個分裂的法國;在未來的國會選舉中,自創政黨而擊敗兩大黨的他,未來可能會面對不得不籌組聯合政府而平衡各方勢力的選擇。同時,獎勵投資並對企業友善的振興經濟立場,也可能讓他不會得到勞工階級的喜愛。
但是,光是他的出線而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元首,這件事的象徵意義就足以讓人振奮。分歧而無法擺平各方勢力和各界意見?或許吧。但對曾經在法商服務過的我來說,法國人原本鍾情的就是一個能各自表述的社會環境,他們不是不知道這樣沒有效率,但他們卻能對這種每天爭辯不同立場的生活樂在其中。換了一個總統,面臨從歐盟到世界的各種挑戰更為艱鉅了,但我懷疑法國人民會因為這樣就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信念。
反倒是大家經常拿來當八卦話題的姊弟戀,未來的第一夫人特羅尼厄(Brigitte Trogneux)已經是63歲的祖母級人物這件事情,我個人倒是給予很大的掌聲。不管他是不是法國總統,光是一個人勇於擁抱自己獨特的愛情觀和價值觀,我們就應該為他的勇氣鼓掌。更別說在這樣的批評下依然順利當選,這更代表大眾更能接受不同的價值觀。
不一樣不一定就是更好,但在大家都一樣的時候,不一樣就有可能成為最好。當我們邁向未來,我們不僅需要更多的年輕世代扛下領導的重責大任,我們也需要更多元的價值認同,原因只有一個:這個世界一直在變,我們也不得不讓自己勇於改變。
當然,我不是不清楚,就像川普當選後趨於分裂的美國一樣,馬克宏擊敗極右派勒朋的當選,未來面對的也會是個分裂的法國;在未來的國會選舉中,自創政黨而擊敗兩大黨的他,未來可能會面對不得不籌組聯合政府而平衡各方勢力的選擇。同時,獎勵投資並對企業友善的振興經濟立場,也可能讓他不會得到勞工階級的喜愛。
但是,光是他的出線而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元首,這件事的象徵意義就足以讓人振奮。分歧而無法擺平各方勢力和各界意見?或許吧。但對曾經在法商服務過的我來說,法國人原本鍾情的就是一個能各自表述的社會環境,他們不是不知道這樣沒有效率,但他們卻能對這種每天爭辯不同立場的生活樂在其中。換了一個總統,面臨從歐盟到世界的各種挑戰更為艱鉅了,但我懷疑法國人民會因為這樣就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信念。
反倒是大家經常拿來當八卦話題的姊弟戀,未來的第一夫人特羅尼厄(Brigitte Trogneux)已經是63歲的祖母級人物這件事情,我個人倒是給予很大的掌聲。不管他是不是法國總統,光是一個人勇於擁抱自己獨特的愛情觀和價值觀,我們就應該為他的勇氣鼓掌。更別說在這樣的批評下依然順利當選,這更代表大眾更能接受不同的價值觀。
不一樣不一定就是更好,但在大家都一樣的時候,不一樣就有可能成為最好。當我們邁向未來,我們不僅需要更多的年輕世代扛下領導的重責大任,我們也需要更多元的價值認同,原因只有一個:這個世界一直在變,我們也不得不讓自己勇於改變。
延伸閱讀之一:川普的推特,真是台灣的救贖?想要在國際間是個咖,讓我們先來多了解一些國家級的談判
延伸閱讀之二:從英國脫歐12點計畫到川普的7國移民禁令,讓我們從談判角度來看看這個劇變中的世界
延伸閱讀之三:「過去的投資績效不代表未來的保證收益」不只是句基金投資警語,也可以用在徵選人才上
延伸閱讀之四:忘掉策略性思考吧!掌握現場,也是高階主管不該迴避的天職
延伸閱讀之五: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的訪談讓我們看到了許多解答,以及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連結:【法國大選】誰是馬克隆?用四點給你解釋清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