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用體驗式課程讓學習加分:感謝大人學和功夫老師合體出擊的傾囊相授!

上週六去上一堂叫做「體驗式課程的遊戲設計與操作實務」的課程,這門課程相當厲害,一口氣集結三位王牌講師上台授課,包括大人學的JoeBryan,以及人稱功夫老師的劉恭甫老師,全都是業界響叮噹的人物,報名訊息一出來,人在北京的好友Xdite就馬上催促我一起報名,我也拚命把原先排定的課程調開時間後,馬上報名來接受三位老師的洗禮。

我早就預期這堂課程會相當厲害,沒想到我還是想的太天真了,這三位老師真的不打算蜻蜓點水的帶過任何內容,一口氣上了快整整12小時的課,讓我們從早上9點半一口氣上到超過晚上9點!老實說,這真是體力和專注力的一大挑戰,也很感謝三位老師給我們這個磨練自己的機會。

除了希望能用體驗式課程讓自己的教學加分,選擇來報名三位老師的這個新課程,其實還有其他典故。

首先,我對參加JoeBryan的課程期盼已久,因為他們兩位的《大人學選擇》真是一本內容豐富的神作,讓我早就希望能到他們的課堂上親身體驗。我和功夫老師則有另外一份淵源。很多人不知道,大概在接近兩年之前,我和功夫老師大概只有數面之緣而一點不熟。有一次,我正好在幫一些企業客戶進行一個短時間的分享,功夫老師居然在百忙之中主動前來捧場,課後也客氣地給我許多建議及指教;說也正巧,我當時也正在操作一個體驗式的互動遊戲,而後來開發出亞洲首套商業管理桌遊的功夫老師,事後也毫不藏私的針對我那個互動遊戲提出許多指教。我後來在許多企業培訓的談判課程中也都有運用到這套遊戲,也感謝功夫老師協助讓我能把那套遊戲變得更讓學員容易上手且更富趣味。功夫老師的指導不止於此。後來,我的部落格剛上線,功夫老師又主動願意給我許多建言,不單單只是大方向、而是細緻到該選用哪些關鍵字才有助於讓人搜尋,包括「國際商務談判講師」等等字詞,其實全出自於功夫老師的金口。對一位自己也在教談判的講師來說,能那麼無私地給我那麼多實用的建議,我真的銘感五內。現在無論用「談判」、「一談就贏」、甚至單單用我自己的名字來搜尋,應該都很難看不到我的部落格和FB,功夫老師的建言真的實用無比。

各位可能不相信,但對我來說,要空出兩天時間去充實自己,雖然無比重要,但時間上的安排其實難之又難。舉例來說,我現在其實已經安排好自己2018的進修行程了,大家應該不難想像,雖然有很多課程值得我們去上,但實際上未必抽得出時間成行。所以,一看到「體驗式課程的遊戲設計與操作實務」的開課消息,居然可以一口氣把三位我早就想親自接受他們上課薰陶的老師一網打盡,當然是不報不行。

看到這裡,假如各位想看的是我針對這個課程的劇透,各位可能要失望了,不但是因為我們應該要留給各位親身到課堂上來見識,而且這堂課程的本身就實踐了體驗式學習的精奧義,也就是即使我或任何一位學員把每一句都轉述給各位也沒有用,因為真正的獲得會是從課堂中的每一個活動中自己親身操作和參與中得來,而這正是一個體驗式課程的價值。所以,我在後面發表的主要是我自己的觀感心得,而不是課程內容的摘要整理。

1.  老師講得越少,學員學得越好Xdite在一場直播中其實已經把體驗式課程的好處說得很清楚了,人類的大腦處理速率遠比講師在台上用說的方式能傳播的資訊量來得多的多,所以「我說你聽」的講述法課程進行方式,容易讓學生對知識吸收型的課程反而容易恍神或失焦,所以體驗式的實際操作,才能有效的灌輸大量的資訊量給學員,讓他們不僅更能聚焦,而且更容易有所獲得。

我自己也是一個站在台上的講師,且容我用自己的經驗再加註兩點──

(1)  Xdite說的講述法缺點,起碼半數以上的老師都知道,那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堅持要如此進行?實務上的一個困難,是因為台下的聽眾或學員程度及專注度相差很大。舉例來說,即使是我們上週六的那堂課而言,到了晚上7點時,已經有人開始因為體力耗盡而渙散了;好不容易下課休息時,一位上課經驗比我還豐富的同學問我,Alex,你怎麼還能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活力那麼充沛?」我當場當然客氣了幾句,但老實說,我的吸收力未必比別人更好,但我的專注力可能會在一般人之上,尤其我講的並不是短時間的專注力,而是長時間抗戰下還能保持專注的能力。但是,若當我轉換身分而變成台上的講者時,若還用自己的能量極限來設計課程,只怕台下沒有多少人能撐下去。

也就是說,我們在設計課程及運課時,我們即使只取一個中間值,也會發生領先者覺得毫無挑戰、落後者卻還跟不上的窘況。相較來說,體驗式的課程就把這個問題的影響大幅降低,因為一個設計夠好的體驗式遊戲或互動,能夠讓多數人同時感到興趣而得到收穫。以我自己的【一談就贏】來說,公開班的一個好處就是,我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做,而不再需要遷就個別企業的需求,所以【一談就贏】尤其是思維班的講課內容比例之低,甚至低到學員可能都一時之間無法適應的情況,但對我來說,這才是我心目中理想課程進行方式的實踐。

(2)  另外一個好處,則是當我們用講述時,無論搭配再精美的圖表或投影片,我們其實是強迫學員用文字去理解文字、數字去理解數字,但就領導管理來說,學員期待的其實是更多的想法及做法,講師把這些概念或技巧先轉換為文字,等於幫這些內容多加了一層需要被解碼的外衣;等到學員接受時,看到或聽到的也都是文字,不但理解上更多了被誤解的機會,而且等於轉化解碼了兩層才能吸收,效果當然不如體驗式學習來得好。

2.  用「障礙」和「斷點」幫課程注入靈魂Joe用一個建塔的遊戲,讓我們興致勃勃地克服了挑戰,也具體了解這個遊戲想要讓我們得到的意義。我特別喜歡Joe對如何幫課程注入靈魂的說明──他指出,好的體驗式課程,一定要有「障礙」和「斷點」。有了障礙,大家才有興趣想要去克服,而且一個好的老師能在這個克服的過程中協助大家理解問題和新知;有了斷點,老師只要能提供正確的方向,有興趣的學員自然會跨越那個斷點,而且這種「靠自己」而有所獲得的感覺,才能讓他們未來能對這個課程的主題繼續鑽研下去,而且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好還要更好。

有一點倒是我跟幾位老師的見解有所不同之處,也在這裡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目前台灣教育訓練的主流,在體驗式課程乃至一般講授課程的執行方法上,似乎總期望老師要能為學員整理收斂後再總結加強;我自己對這樣的做法也不陌生,因為我自己在許多課程中也都會有這樣的設計,但不同之處在於,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選項,但對其他人而言,這變成一個辨別優秀老師和平凡老師的必須。要做到這件事並不難,但大家真的知道這樣做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麼嗎?

包括我去年到哈佛參加談判學程在內,以及我在擔任講師之前我所接受過的許多國際級培訓,其實不見得都一定會幫學員收斂整理。就哈佛的課程來說,我們每次演練後,重點在於能否發現自己的問題和缺失在哪裡,以及接下來該如何修正及調整。這既沒有一個固定的章法,也更不會有個固定的答案,自己能不能發現自己過程中的問題到底在哪裡,決定了我們之間的高下。因為談判課程的重點正在於選擇本身,而不在於那些選擇到底是什麼。我把同樣的理念貫徹在我設計的【一談就贏】之中,當很多身經百戰的學員,發現我並沒有告訴他們究竟該做些什麼時,我可以了解他們心中的訝異。但我再次向各位強調,你的收穫將會來自於你自己得到的結論,假如你期望的是一個考試完後會統一公佈答案的課程,【一談就贏】可能並不適合你,因為我本來就不打算設計一個適合每個人的課程。

在「體驗式課程的遊戲設計與操作實務」中,其中一句不在講義和投影片上的話讓我印象至深:一個好課程,是要讓大家回去之後想學更多,而不是把所有東西都告訴大家。真正學習的重點,其實永遠在於學習者自己。

3.  交流與分享,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功夫老師對我主動又無私的協助,我到今天還感念在心,但尤其令我佩服的是,他不是基於任何對自己的實質利益才做這件事,而真的只是在適當的時候提攜後進。

我跟Bryan也不算熟,但在當天課程進行的空檔中,我無意間看到他的資料分類及整理相當值得學習,我厚顏去問他、能否在不牽涉業務機密的情況下,告訴我該如何整理及歸類,因為這會讓我和我的工作夥伴能有一個更有效率的協同工作方式,他不但二話不說的就答應了,還親切地幫我附上圖以便理解。

在很多圈子中,同行相忌再常見也不過,即使連講師界也不例外。但以功夫老師跟Bryan給我的協助來說,他們不但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實質利益,也不是為了搏取一個好名聲,這樣的分享和交流,才更顯得真誠。相較於一些其他講師以關係優先的經營方式,過於追求己身利益而攻訐其他同業的做法,我覺得這堂課程上的三位老師相較之下真誠多了。

所謂真誠,其實就是不討好、不營私。可惜,無論在哪個業界,恐怕都是執善固執的人少、滿口仁義道德但卻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人多。

對一個講師來說,許多前輩都遠比我資深,但就企業界的經驗來說,我自己也有一定的經驗和閱歷,所以我深深能感受到真誠這件事的價值,也相信唯有這些不花俏但實在的價值才能走得長遠。

對有些講師來說,你得要花大錢去上他的課、他才會願意給你支持和指導,同時你還得不斷的花錢和花時間去支持,他們才會把你當做「自己人」;我自己也是個講師,就讓我把醜話說在前頭:你不會因為上過我的課,我們就變成朋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即使很多沒機會上過我的課的人,我也很樂意在可能範圍內提供協助和建議,而且我很少把這種事情拿出來沽名釣譽。而對那些來上過我的課程的人來說,我們在課程結束後是否還有更緊密的互動、或者我是否能再帶給各位其他協助,其實關鍵來自於你自己是否願意投入和樂於互動,而不在於你我之前有沒有實質的利益交流。

假如每個人都抱著「never do it for free」的心態在結黨營私,這個世界只會在原地打轉而無法越來越好。我相信每位做講師的人,都應該是抱著讓更多人更好的使命感在付出。三位老師給我的啟發,何止在這堂課的專業知識而已,也讓我對一個講師的角色有了更好的示範。


延伸閱讀之一:從《大人學選擇》到我對思考模式的看法

延伸閱讀之二:為了課程效果,你敢故意激怒台下的聽眾嗎?

延伸閱讀之三:把握上台的機會,時時刻刻傳遞更多正能量──「遊戲人生」的楊田林老師給我的三點啟發

延伸閱讀之四:真的能夠不談就贏?為什麼書上講的,這堂課都沒教?【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二班學員心得大揭密

續篇連結:體驗式課程的四大連結及四大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