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瑪姬抱怨的對象不是我,他只是心中鬱悶而不得不找人發洩。
由於有共同的朋友,我認識瑪姬已經一段時間了,他相當好學不倦,常常主動報名參加各個老師的公開班。因為我也在做這一行,他常常和我分享他上課的心得,好讓我借鏡參考。
一天,他去上了一個以領導管理為主題的公開班,回來後氣得要死,馬上用line向我訴苦。
事情原來是這樣子的:在隨機分組中,他和另外四位不相識的朋友分成一組,而人正真好的瑪姬被推選為組長。在他那組,有位口才便給的年輕人,而當天的第一個小組活動,主題正好和那位年輕人服務的產業相近,於是瑪姬和其他組員就想請那位年輕人打頭陣上台報告,沒想到年輕人居然當場拒絕了。而且,拒絕的原因不是羞澀而沒有準備好,而是很有自信的向其他組員表示,他很重視贏、也總是在贏。他對自己的簡報及公眾表達自信度破表,所以主動向所有組員表示,像他這樣的強手,一定要壓軸出擊,才能確保小組的勝利。
瑪姬的心中,雖然也不免暗暗認為「你是那根蔥薑蒜啊!」但眼見其他組員表面上並不介意,瑪姬也不好多說什麼,所以就任由那位年輕人自行決定上場的順序及棒次。
到了最後一場,年輕人一上台,果然虎虎生風、鏗鏘有力,果然是公眾表達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只可惜,文不對題,個人風格強烈到聽不進講師對題目的說明及遊戲限制,最後反遭逆轉而害該組落敗。氣氛瞬間降到冰點,這一組的五位夥伴下課之後就再也不互相聯絡。
事後,瑪姬跟我抱怨這件事,還問我說,我自己也上過那麼多課,好像成績也都不錯。他想知道的是,如何在組員不合作的情況下,還能拿下課堂競賽的勝利?
其實,我那時心中暗暗覺得好笑,畢竟我是「一談就贏」,而不是「每上都行」。但是,畢竟朋友一場,所以我也很認真地思考他的這個問題。
更何況,這真的只是上課分組才會發生的問題嗎?這其實是你在公司中或任何一個團隊裡,都可能遇到的問題:我的團隊同仁若就是不肯合作,那該怎麼辦?
看到這裡的朋友,應該就會了解,我這篇不是要告訴你如何在一個訓練課程中的課堂競賽中拿到高分,畢竟這種事情是很講天分的,而是要告訴你,在公司中若面對各式各樣的不接受與不合作,我們到底該怎麼辦?舉例來說,若是一個營業所或分店每個月都在業績競賽中墊底,而問題根源出自於其中某些同仁就是我行我素,但直接影響就是你不但每個月都沒有獎金可以拿回去養家活口,而且你的個人績效也被拖累,搞不好公司之後要汰舊換新的話,你和你的其他同事就會是優先回家吃自己的目標對象。在這個情況下,你會不在乎嗎?
比起來,訓練課程中的課堂競賽,顯然單純的多,而就讓我們看看,我們是否能從課堂上的分組競賽,得到一些讓我們在公司中既能安身立命、也能保持競爭力的解答。
我最近一次自己去當學員的經驗,是去上公開班。正如絕大部分的課程一樣,我們是被隨機分組的,同組夥伴中當然有熟面孔,但同時也有初次見面的朋友。
當然,我必須要坦承,跟瑪姬不同,雖然當天的競賽結果影響不小,會因而決定之後另一天的演練順序,但我其實並不把「贏」這件事放在第一順位,因為我既然投資了時間去上課,我想要的其實是那個學習成果,也就是我自己是否學到更多東西。
這就出來了第一個關鍵:每個人都有自己個人的目標,以及對一件事的看法。這個目標和看法,和同個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可能並不相同、也毫不相關,但你未必會和其他的同伴溝通這件事情,因為你認為沒有必要。
把鏡頭拉到職場上。跟你同部門的各個同仁,每個人的目標和看法也都可能不一致,有人可能就是為了賺錢,也有人是為了學個經驗,有人是為了證明自己,也有些人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要太無聊。
面對這樣的狀況,很多人會告訴你:「所以說嘍,一個成功的團隊,一定要建立共同目標、形成共識、培養默契、創造向心…」。
這些說法都沒錯,只是太過理想化,而就像我在昨天那篇也提到的,這個世界並不完美。
在現實的狀態中,很多上班只求準時拿到薪水而別無所求的人,一聽到「成功的團隊…」云云,只怕翻個白眼就自動進入「誰管你在講什麼」的模式,這時你若還冀望他跟你建立共同目標,豈不好笑?
面對這種狀況,我們當然不能只是遵照聖嚴法師說的,只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當然,在心態上若朝這個方向修練自己,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因此,能建立共同目標最好,倘若不能,你必須要有備案,那就是找出彼此重心的最小公約數。
這裡指的「重心」,指的是一個人的需要及想要。每個人需要的不同,甚至他需要的和自己想要的也不同。有些人想要賺錢,有些人則想要交到更多朋友,有些人需要讓自己獲得肯定,有些人則需要更多不被干擾的空間。
先知道了每個人都有所不同,才知道很多事情無法強求,也才能就這個基礎上,尋找讓大家找到彼此間最小公約數的可能。
瑪姬聽完我這段話,恍然大悟地說,「原來,上課學習這件事,是從分組那刻就開始了啊!」
瑪姬想的沒錯。每個訓練課程,成效不會只是來自講師口沫橫飛地講個沒完,也不會只是把投影片的內容反覆記憶,而是來自於課堂上的互動,尤其是和你同組組員間的互動。
老實說,即使當天上課的內容、你事後一個字也記不得,但只要和同仁間透過上課而讓相互間的互動變得更熱絡、對彼此的了解也更深一層,那總也算是功德一件。
但是,這樣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那瑪姬未免想的太天真了。就讓我們明天繼續談下去,要讓團隊成功,究竟還要有那些元素。
延伸閱讀之一:團隊運作的成功方程式
延伸閱讀之二:不喜歡對方,不代表無法合作,更不代表無法勝利
延伸閱讀之一:團隊運作的成功方程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