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不只適合親子共賞的「與森林共舞」:從團隊管理到狼性文化的四堂課

先用一句話語為這部電影定調:假如你家有國中學齡以下的小朋友,就直接帶他去看這部電影吧!你們應該會有個很愉快的親子時光。

我必須要說,先不管劇情怎麼樣,「與森林共舞」的畫面之流暢,讓人完全感覺不出來那些動物是電腦動畫,整部片子幾乎就是一部動物奇觀,別說小孩了,就連像我這種喜歡去動物園的大人,看了都覺得開心無比。

難不成去電影院只為了看動物?其實劇情更是老少咸宜、值得一看。先不論它在美國上映一週就進帳1.3億美金的驚人票房,觀眾看完後更是佳評如潮。以知名的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網站的評分來說,「與森林共舞」拿到94%的高分;假如對這個分數沒有概念的話,容我這樣比較:讓我及許多人都大失所望的「蝙蝠俠對超人」只拿到28%,另一部我根本沒有勇氣去戲院看的「狩獵者:凜冬之戰」則更只有17%。最近唯一一個可以和「與森林共舞」相媲美的,大概只有人見人愛的「動物方城市」拿下98%(可別以為動畫片一定吃香,票房威猛無比的「功夫熊貓3」只有86%,而迪士尼前一部動畫「恐龍當家」更只有76%

一看「與森林共舞」,兒時的記憶全湧上心頭了。其實我沒看過迪士尼當年的卡通版,但小時候的我,卻看過那部叫做「森林王子」的小說(好像也有人譯作「叢林奇譚」)。那部小說讓當時還是小小孩的我知道,原來森林不只有一個泰山會在樹上盪來盪去,還有一個森林王子毛克利,他也是從小就在森林裡而由動物養大的人類小孩。

「與森林共舞」再度重現這個故事,我的女兒不知道誰是毛克利,但她依然看得津津有味,散場後馬上希望我把小說也買回家給她看。我還不知道上哪找那本書,不過我爽快地答應了,因為毛克利對當年的我來說,就是善良和勇氣的象徵,看這本書的小孩,應該不會變壞吧!更何況,「森林王子」的作者可是曾經拿下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閱讀價值自然不低。


假如你對這個經典故事並不熟悉,讓我快速為各位交代故事背景:毛克利是一個被黑豹在叢林中發現的人類小孩,黑豹把毛克利交給狼群扶養,但到了毛克利約莫10歲時,一隻被視為叢林之王的老虎謝康(不知片中為何一直翻譯為「謝利」)找上門來了,原來謝康當年就是害死毛克利爸爸而讓毛克利流落叢林的元凶,但他對毛克利爸爸當年用火燒傷他的臉、一直懷恨在心,所以不計一切地要置毛克利於死地。毛克利為了不要讓撫養他的狼群陷入危險,自願離開狼群,但面對老虎謝康的追殺,毛克利於是展開了一場叢林歷險,為自己的生存奮戰。

故事雋永,而在「五星主廚快餐車」及「鋼鐵人」導演強法洛的精心打造下,電影更是好看。當然,要在這兒發表,我不能只不斷拿「好看」兩個字就應付過去了。看完之後,我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四點:

1. 發揮自己獨特的長處

一開始,毛克利希望自己能變成真正的狼,但他沒有爪子、跑的也沒有狼快,讓他很氣餒。不僅如此,當他善用人類靈巧的雙手而做出一些工具時,周遭無論狼群或是黑豹,給他的都是斥責而不是讚美,讓他更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後來,當善良的他自願離開狼群,意外發現自己編的藤蔓,不但可以幫熊採蜂蜜,更可以把大象救出泥坑,他才發現,自己不是毫無用處。


甚至到最後的大決戰時,他想要在虎口求生,憑的不能只是狼群教他的戰鬥技巧以及單純的勇氣,更要憑著他身為人類而獨特的長處(細節就暫且不談,以免爆雷)

我在很多領導以及新世代管理的課程都提過,不一樣不見得一定會更好,但當每個人都一樣時,不一樣的那個就有機會成為「最好」

同樣的道理,運用在職場或團隊中,我們往往會壓抑與大家不同的個體,就像狼群會希望毛克利盡可能和狼一模一樣,但卻又嫌他跑得慢,道理很簡單,因為他不是一隻真正的狼啊!

在團隊中,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各走各的方向,但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一模一樣,因為實際上每個人的確都不一樣。

為什麼有的團隊表現好,有的團隊卻表現差?團隊戰力不是數學,不是把每個人的能力相加起來,就能算出一個總得分。團隊的環境能否允許讓每個人把自己的特點和長處發揮到極致,有時候更會是成敗的關鍵。

以我自己來說,我曾經在五個不同產業扮演過不同角色。倘若我只都做前人做過的事,而沒有發揮自己獨特的長處,恐怕也很難做出什麼開創的成績。

守成不是不好,但不要給自己太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藉口。勇敢地發揮自己獨特的長處,用成果來證明自己的能耐,也為團隊帶來實質的貢獻。

2.  面對對手,時時警戒

當追殺毛克利失敗後,老虎謝康再度來到狼群。一開始,狼群首領還有警戒,其他狼也都圍了上來。老虎這時假裝姿態放鬆地坐了下來,語氣和緩地開始與狼群首領溝通。狼群首領雖然還是有些忌憚,但為了展現氣度,總不好直接向老虎開戰,所以也就席地而坐慢慢談,希望能為雙方討論出個理性的解決方案。但是,他沒學過「人無傷虎心、虎有傷人意」這句俗語。其實老虎早有預謀,突然之間就跳了起來,咬斷狼群首領的脖子。

這其實就活生生是一個談判的情境。我們常聽過「先禮後兵」這個詞,但老實說,我從來就不知道,若是上了談判桌、尤其是針對生死交關的重要談判議題時,「先禮後兵」會有什麼幫助。



老虎為什麼可以假裝姿態放鬆?因為他無論在體型或是戰力上都佔有優勢。當你在談判時屈居下風或身處劣勢時,你若不神經緊繃地時時警戒,只怕對手逮住機會就會狠狠一口把你吃了!我們要的是談出一個雙方能夠接受的成果,而自己無法全身而退肯定不是一個選項。

談判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倘若你的展露風度有助於解決問題,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但我寧願風度和氣度足以讓你錦上添花,而不是反倒成為對手甕中捉鱉的工具。

3.  「狼性」關鍵在狼群

許多人提到來自大陸的業者或人才時,往往用「狼性」二字來形容。

我先不說我自己覺得用「狼性」二字來形容對岸的朋友貼不貼切,但我常遇到我們這兒很多人,提到「狼性」就直接聯想到積極進取或下手不留情之類的形容詞。但在我心目中,「狼性」的特質之一,是狼群的力量。狼的成群結隊,及對同類夥伴的忠心不二,才是狼的一大特質,也是對手為何必須對他們提防三分的關鍵。




假如你不確定自己指的「狼性」是什麼,建議你更不能錯過「與森林共舞」,片中對於wolf pack(狼群)的描寫,可能很值得你參考


就我個人來說,狼的特質應該有三項:(1) 攻擊性強(2) 感覺敏銳(3) 群體行動1攻擊性強就不多提了,大概和許多人心中的積極進取或毫不留情接近,但不要忘記,狼的攻擊除了快狠準的集中攻擊外,能善用謀略的獵殺獵物,也是狼的攻擊力之強的一個因素


2項的感覺敏銳,指的是狼的嗅覺及其他感官敏銳,而且能針對情況快速反應在我看來,面對大陸的合作夥伴或競爭對手,第2項的象徵還比第1項的比喻更精確因為對岸強手之所以那麼強,還不是因為它們大,而是因為它們動作真的快,不只相較於台灣企業,即使面對全球的競爭對手,大陸業者在反應速度上的確是讓人刮目相看的

3項的群體行動,不論是在「與森林共舞」這部電影中,或是在企業應用面的所謂「狼性」文化中,其實占了更重要的一環

有此一說,狼在所有陸地掠食動物中,是最有紀律也最有秩序的族群不但懂得互助合作且團結一致,而且個體願意也懂得為群體犧牲奉獻,沒有命令不擅自行動,但一旦得令,也絕對願意不顧自身安危而願意打頭陣衝鋒殺敵,不管敵手是否實力遠勝於己

當然,這指的是動物世界的真狼但各位也可以想想看,為什麼大陸那麼推崇「狼性」文化?若是一個團隊本來就如此榮辱與共,當然是一件好事但若是由企業鼓吹之下的宣傳產物,背後的管理意涵也相當值得深思

4. 謹慎使用毀滅性武器

為了對抗老虎,毛克利冒險潛入它原本不認同的人類部落,偷取所有動物最害怕的「紅花」,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火

在一路拿著火把跑回去想拯救自己視同至親的狼群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毛克利沒注意到,他沿途掉下的火星,已經引燃了森林大火

原本是氣概萬千地拿著火把要來對付老虎,反倒被老虎用火當藉口,讓毛克利成為其他動物所共同懼怕的對象

老虎謝康在這段運用的謀略之高,很值得借鏡。「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那若自己就是所有人的公敵時呢?不妨製造出一個更大的共同敵人,就能化解對立的處境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部門主管可能讓每個部門成員都討厭,但那位主管若將責任都推給更倒行逆施的老闆時,他彷彿又能和部門成員站在同一線了,因為他們有了個共同的敵人,也就是他們的老闆

同樣的,你若以供應商的身分去和通路談判,雙方又都抱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態度來談,大概很難有個兩全其美的善終;但若雙方炮口一致對外,針對的是另外一個可能讓供應商和這家通路都恨得牙癢癢的另一家通路,瞬間彷彿一切都有解了

在「與森林共舞」中,火就是那個毀滅性武器,你或許可以用火來打倒老虎,但同時也會讓你失去所有原本會和你站在同一陣線的朋友,因為你可能同時燒掉他們的家園

所以,關鍵不在於自己有沒有毀滅性的武器,也不在於能否練成毀滅性的大絕招關鍵在於你怎麼運用自己手頭上就有的武器,而且能不能讓更多人站在你這一邊

延伸閱讀之一:讓迪士尼的說故事方程式再次奏效的「動物方城市」

延伸閱讀之二:從「功夫熊貓3」看領導和人才養成的3堂課

延伸閱讀之三:從「蝙蝠俠對超人」看衝突管理及女性的關鍵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