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上台自我介紹和應答的3點訣竅

前幾天有幸去觀摩一場知名房仲店長們的演練時間,他們首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自我介紹,然後再接受評審們的現場問答,過程相當精彩刺激,也讓我對這批年輕店長們刮目相看。

我曾經指導過幾家知名公司的中高階主管進行性質類似的簡報,重點也在於在客戶或在CEO前凸顯自己的優勢。這些公司比這家房仲的營業額還大上好幾倍,而那些主管們所負責的單位,少則數十人,多則上千人,相較於這些店長可能單店只有10人或以下的管理規模,管理上的複雜度理論上更高。然而,這些店長們卻讓我非常驚豔,因為他們呈現出來的落落大方,真的超乎我的想像之外;除了我對他們有很高的評價之外,我心中暗想,以後指導其他上市櫃公司的主管進行自己單位或整個公司的介紹時,對他們要求的水準應該要再高一些,否則現在的年輕人臥虎藏龍,45年級生的主管若上了台只能有一般水準的表現,實在說不過去。


今天這篇,我想就兩個方向來談:(一)這些年輕人給我的感想;(二)上台自我介紹及進行簡單問答時,該怎麼做。

首先,這群年輕店長給我的感想,主要有兩點:

1.  能做,更要能學。能在房仲這一行當上店長,自己之前跑業務的功力肯定不同凡響,但當上店長、變成管理職之後,面臨的是另一種挑戰。

我當天見到的店長們,肯定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但已經從top sales順利轉變為管理者,而且帶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要知道,自己跑出業績難,要帶著一群人跑出好業績,更難。不是每個好的業務都能變成好的業務主管,這在許多業界都有數不清的例子。拿我自己來說好了,以成果來說,很多人恐怕都會認為我當業務主管當的不錯,之後再變成純管理職時也做的夠好;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即使在當時,很多時候我都要設法忍住自己心裡的怒吼,因為在我循循善誘的表面下,我其實常有想要掐住對方脖子的衝動,我心裡不斷吶喊的聲音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能弄得一團糟?為什麼我已經步驟1、步驟2、步驟3的那麼詳細說明給你聽,你卻還聽不懂?

我心裡的這些聲音,相信很多由業務戰將扶搖直上而變成業務主管的朋友,一定很能心領神會。

這群房仲業的店長們跟我是初次見面,我不清楚他們各自的領導風格如何,但從他們的談吐中,我很確定的是,他們很積極的在充實自己,希望讓自己在知識和內涵上都更上一層樓。

我最近剛買了一台車,3個不同的業務在最後一回合中,成交的價格和其他條件其實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會相信我應該已經探底了),但我最後選擇成交的那位業務,是我覺得最願意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在銷售高價商品的業務。教銷售和談判有一點最讓我自己感覺無味的地方,那就是當我要買東西時,對方的每一個動作,我都可以知道在銷售面上代表什麼意思,以及對方正在企圖運用什麼銷售技巧。現在的我,根本不會刻意反制他,因為打擊對方的信心並不是我的終極目標,我也無須再靠打擊對方的信心或其他反制技來拿到更好的價格。然而,過多的銷售技巧,不時還是會讓我生厭。

可是,就以我最後成交的那位業務來說,我覺得他自己有在進修一些東西,或是公司培訓時他都有認真在聽,雖然部分動作瑕不掩瑜,但他所講出來的一些話,卻代表他是個比較有內涵且了解銷售本質的業務。也因為如此,他最後得到了這張訂單。不僅如此,後來交車時一問,他當月交車的台數果然驚人,我順口問一下,以他們公司來說,若每個月的交車都可以達兩位數,那他豈不是已是全省冠軍?他謙虛的說,並不是每個月的成績都那麼出色,但我追問之下,他果然是那個品牌中業績領先的佼佼者。(那次買車的經歷請點此

回到那家知名店仲。那些店長也給我相同的感覺,也就是他們明顯有把握每個機會來充實自己。一個小建議:多數用來充實自己見聞的管道是讀書,其實讀書也真的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項學習工具,尤其以他們長工時的工作型態來說,能抽出時間空檔來讀書,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但若要讓自己再升級,各種不同的學習管道必須要能交互運用。

可別以為我現在的身分是個講師,我就會鼓勵大家多多花錢上課進修。上課進修固然是一種方式,但還有很多方式也很有用。我這邊有三個建議:出去看看、製作提案、從客戶學習

出去看看,可以是利用出國旅遊的時候,把重心不只放在拋開工作的休閒,而是給自己一個使命,要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在一個陌生的國家中藉由觀察而產生什麼心得,而且是有效而能應用的心得。除了出國,另一個出去看看的途徑是,多做異業觀摩,別等自己的老闆要求再做,而是自己主動從生活上的每次機會,看看不同行業的公司做了哪些事情,之所以這樣做的原由以及做了之後的效果等等。當你試著這樣做時,你會發現自己的眼界突然打開了、點子也變多了,不管是行銷手法、客訴處理、或現場人員的管理,同業可能和你做的大同小異,但異業能供你參考之處絕對不只一點。

另一個建議是製作提案。不只房仲,對店長級的人員來說,可能較少把時間花在製作一份提案上。提案不是報表管理,提案也不應該只是一份行動要領,提案是一種將自己的想法透過有說服力的形式整理並展現出來,為達成目標畫出一條可行路徑的依據。對很多現場出身的人來說,做比說的有效,案子寫得好不好不是重點,最後行動的成果才是重點。
 
這樣的思維在某種程度上並沒有錯,甚至我自己在某個時期也會被我的長官們歸類於這一派的;然而,重點不在於有沒有行動或能否達到成效,說穿了,達成業績本來就是我們的天職,無論是用跑的、走的、還是爬的,我們就是要達成業績,而我們也的確會使命必達的達成業績。但我在這裡要強調的不是這件事,而是透過準備並製作提案的過程中,透過讓提案成形的種種歷練,你的職能就會再升高一級。

對業務性質工作者最好的一點是,我們比別人多了一種充實自己的途徑,那就是向我們的客戶學。很多人害怕面對客戶,總覺得客戶就是來刁難我們的。我不是神經粗到感受不到某些客戶的刁難,但我不但把克服這種挑戰當做樂趣,我還會把他們當做自己學習的一種標竿。我甚至可以大膽的說,在某些時候,我從客戶身上學到的東西,搞不好比我從自己的主管或老闆身上學到的還多。

現在知道,純粹賣弄銷售技巧,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了吧!很多業務銷售人員,誤把銷售技巧當做對抗或征服客戶的工具,而且還習以為常;我們的確有需要和客戶對著幹以及必須說服對方的時機,但若每一個銷售時刻都是如此,你難道不會覺得很痛苦嗎?試著從客戶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從成交的客戶身上學一點,再從不成交的客戶身上也學一點,你從客戶身上得到的就不會只是業績而已。

2.  呼之欲出的企圖心。年輕人都是草莓族?這批店長中,有些人甚至還不到30歲,但在他們的自我介紹中,已經不是積極的展露出企圖心,而是在大方表現自己的專業之餘,你只會在他們的眼神和一些不自覺的動作中,感覺到他們想要出人頭地的企圖心。

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企圖心刻意隱藏起來?尤其是在東方社會,企圖心太過外顯,有時候會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把出鞘的劍,容易讓對方有不必要的提防或害怕。而這些店長顯然經過業務沙場的歷練而熟知這一點,所以能將自己的企圖心表露的恰到好處,既不會太過謙沖自牧而好像願意把機會拱手讓人,但又不會讓企圖心看起來過強,而讓對方誤以為自己目空一切。

企圖心和才能,哪個比較重要?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就我過往的工作經歷來說,企圖心不足的人,往往在優勝劣敗的過程中就先被刷掉了;當有一個好機會出現時,企圖心較高的那個人,通常會是贏家。因為即使少了某些方面的才能,不但之後還有機會可以學,同時也可以藉由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加以補足;但若企圖心不夠旺盛,恐怕別人連給你學的機會都沒有。

我不覺得年輕人都是草莓族,因為我相信,要當個草莓族,關鍵在心態而不在年紀,60歲卻還是會玻璃心碎一地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然而,在很多人都把草莓族一詞冠在當下年輕人身上的現在,年輕的你若有更自在抗壓的大方表現,又能有出類拔萃的企圖心,你將會更容易鶴立雞群。

關於這點,我在後面的上台自介及問答應對的第2點會有更多補充。


對於他們的上台自我介紹進行問答,我其實覺得他們的表現已經優於很多人了,但假如真想讓自己做得更好,不妨從下面這三個方向予以加強:

1.  感人的力量?很多人看了太多TED,誤以為要讓對方對自己印象深刻,就一定要讓對方感動,而要讓感動,好像就要和悲傷或不幸相連結。

感動是很重要的,但要在2分鐘之內讓人感動?任何一個可以在2分鐘之內講完的故事,或許有機會打動某些人的內心深處,但這樣的故事可能未必厚實。真的讓人感動的傳奇故事,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

所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與其試圖讓人感動,不如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悲傷或不幸會讓人同情,但卻未必會讓人感動。刻意用悲傷或不幸創造試圖讓人感動的效果,就像唱歌一直用哭調一樣,不但過於煽情,而且未必讓人覺得悅耳。即使真要由不幸的遭遇出發,都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連結出一個正向效果出來,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2.  真誠為王。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有些人覺得不以為然,因為好像太強調語調或肢體等展現的技巧了。(那篇文章的連結請點此

在這次的演練中,我可以看到,多數店長都很能掌握這些技巧,有些人做得雖然不到位,但總是了解這些技巧的重要性而企圖展現。

然而,這些技巧的重要,應該是把自己的特質以及想要展現的特點放大,而不是企圖用這些技巧把自己變成一個完全不像自己的人。我之前之所以強調這些技巧不得不學,是因為我真的常常看到,有人在需要用歡欣語調的場合,聲音卻一派理性而彷彿幫全場交了一盆冷水;我也曾經看過,有人在需要環顧全場顧盼自雄的時刻,姿勢僵硬畏縮而看來充滿提防及猜忌,讓人對這個人的自信以及誠懇反而開始懷疑。而這些狀況,都會讓你不上台都比上台好。即使你覺得自己真的有料,或想講的內容真的不錯,我可以跟你擔保,你不會只是上台之後效果不好,而可能會在上台之後反而支持者變少。

由真誠出發,才是上策。

所謂真誠,不是想都不想就上了,以為這就會呈現最真實的自我。這叫愚蠢,不叫真誠。所謂真誠,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在開始構思上台該講些什麼之前,就該面對真實的自我,看看自己的長處在哪裡、短處又有哪些。然後呢?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大家在台上看到你的努力和價值,這才是真誠。

我永遠記得讓自己拿到第一份工作的面試。那是一份要從實習機會開始的正職工作,被選上之後,雖然只是個實習生,但畢業後就能加入大家夢寐以求的公司。能進入最後一輪的決選,我已經覺得與有榮焉,看看另外8位候選人,全都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而獲獎無數,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機會獲選,但那並不阻擋我全力展現最好的自己。

面試那天,還是窮學生的我,連襯衫或POLO衫都沒有,穿著一件衣櫥中最貴的圓領T恤就去了。騎車騎到一半,路上就下起大雨了,等我到了面試場地,我已經被淋成落湯雞,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先去洗手間把衣服的水設法擰乾一些。

但是,當我坐下來接受面試的那一霎那,我所有的緊張都退卻了。我自信的回答每一道問題,我甚至自在的在某些問題上開起玩笑來。那麼多年過去了,我不記得自己究竟回答了什麼,但我卻彷彿看到對方眼中的自己,不時露出既可愛又純真的微笑,一種我在之後的生涯中無法再現的微笑。

後來,我拿到了那個我夢想中的工作機會,開啟了我之後高潮迭起的職場生涯。真誠為王,是我當時最大的特色,也可能是當時毫無經驗及優勢的我唯一的長處。


3.  回答的原則。回答對方的問題之前,先得弄清楚,對方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真的想要知道答案,還是只是想看看你的能耐?

以當天的場合來說,在有限的時間之下,對方想看看你的能耐的成份自然比較大。也就是說,你的回答本體是不是夠結構完整不是重點,你能不能藉著回答而能襯托出本身的優勢或強項,才是一個關鍵。

比較通俗的回答方式,是無論對方問什麼,都能自信的跟對方說,「針對這個問題,讓我分3點向您報告。」無論你之後回答的是什麼,你有分點而同場較勁的競爭者沒有時,你起碼會看起來顯得比較有邏輯而段落分明。

當然,這樣的應對只是初階,到了一定程度的比試,我相信每一位參選者都會知道這個簡單的方法,而且都能流暢的運用。

什麼是在有限時間內較好的回答方式呢?在當天,我看到有些人常在結尾時來上一句鏗鏘有力的金句。每當有人這樣做,我都心裏暗暗為他們可惜。真有那麼醍醐灌頂的金句,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提綱挈領的說出來呢?假如你只有90秒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評審會比較喜歡你閒話家常,還是會對一個一開始就切入重點的人感興趣?

再者,我個人其實不是很喜歡「金句」這個詞,因為常常會給人誤導。很多人常常引用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錦句當成自己的金句,其實若是大家都聽過,效果就弱了。一句話若是由松下幸之助或張忠謀的口中講出來,當然就會言之有理而韻味十足;但同樣的一句話從你我口中講出來,不免讓人覺得鸚鵡學舌。因此,發展金句是一項功夫,效果好不好,多試幾次就知道。

另一個在應答上容易發生的常見錯誤,是當對方問你「房地產最近應該不太景氣吧!你該怎麼克服這個逆境?」而你為了證明自己能化逆境為順境,脫口而出的第一句回答就是,「我不覺得房地產不景氣啊!」像這樣的回答,你自己可能覺得自己是正向思考,但若語氣表情不對,你可能會被對方認為你是在直斥其非。像這樣的錯誤,應該盡量避免。

最後,禮多人不怪,幾乎放諸四海皆準。遇到每個問題,都以「謝謝您這個問題」「這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開始,而以「很感謝您這個問題」結尾,不但可以藉著講出開頭那句話時,爭取一點讓自己思考的時間(而不是很素人的吐出「呃,我想之類的贅詞),而且不太會為自己帶來失分。謝謝 + 微笑,重要性可能比很多人想的還要大上許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