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不怎麼樣的25歲,不只是懷才不遇或有眼無珠的問題

上個禮拜,我都在忙公開班的招生,看到一則大家討論的沸沸揚揚的新聞報導,其實我心裡有很多話想說,但卻沒有時間好好動筆寫下來。

那則新聞報導,就是把李安、吳寶春刷掉的104集團廣告。


「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那段影片引起很多批評(影片連結點此),之後有許多人也提到把李安或吳寶春放到根本不適合他們的位置,當然不會錄取、也根本沒有邏輯。但我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求職這件事情。

在談之前,讓我先表明我對104集團這支影片的立場:我不會去批判它,因為就以一支廣告來說,我看過許多更有爭議性的廣告,尤其是在台灣以外的國家。這支廣告不但引起廣大的話題及討論,我也沒看到104這樣就被全面抵制之類的負面效果,所以我認為,若104的本意就是引起衝擊及爭議/討論,我覺得他們也算是求仁得仁的了。

我真正想講的有三點。

1.  沒有經歷,真的有影響嗎?

33歲的李安和25歲的吳寶春,在影片中被盲測而收到的批評是,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或沒有太多看起來夠正式的工作經驗。

針對這點的批評已經很多了,但我們看看現實世界,有沒有求職者因為同樣的原因被他應徵的企業刷掉?

不但有,而且我想人數絕對不少。

我們可以大罵很多企業真是沒有遠見、不懂得發掘一個人才的潛力。但當我們自己坐上有延攬人才決定權的位置時,請問我們曾經給過毫無經驗的人機會嗎?

我對我自己很驕傲,因為我曾經不只一次這樣做。

讓我給各位一個看起來很極端的例子。之前,我正好有個基層的業務員位置出缺,有許多在同產業有經驗的人來面試,但我最後給了一個年輕人機會。

那位年輕人其實當時也不年輕了,差不多快30歲了,學歷不起眼,履歷上幾乎沒有任何一份看起來比較正式的工作機會,都是擺地攤、打零工之類的工作經驗。

那是因為他舌燦蓮花、看起來就一幅機靈的業務樣貌嗎?

完全不是。他是我這輩子認識最沉默寡言的人之一,即使我們後來有幸一起工作,當我們在交談時,他通常只是傻笑,不時點頭稱是,我很少聽到他口中連續吐出完整的兩句話。

但我當時看出他眼中的誠懇,而且我相信他有一種堅忍的特質,非常適合業務工作的挑戰。

我錄取了他,而他後來也做得非常成功。

寫下這一段,是希望大家覺得我心胸寬大、還是慧眼獨具?

都不是。我只是想跟各位說,那位年輕人一開始不是不想在一般企業好好上班,但學歷不起眼,又沒有相關經歷,一直到了30歲,還沒有哪間公司願意用他,他只好為了謀生去洗車和擺攤。

假如每份工作都需要相關經歷,請問我們該如何開始任何一份工作的相關經歷?根本沒有人會給我們機會啊!

許多人現在看到我橫跨五個不同產業的經歷,加上又歷經不同國家及不同職務,常常會帶點羨慕的問我,那時怎麼會爭取到這些好工作機會?

大家只看到決定用我的那些企業,其實把我刷掉的企業更多啊!

從出社會到現在,我自己被別人面試的機會,沒有一百、也有五十吧!我只做過五家公司,不管是其他公司沒看中我、或者我自己不願意去,這都代表有90%以上的企業,我們雙方沒有緣分為彼此加分。我覺得我的心態一直很健康,我不但這樣告訴自己,當我自己有了任用新人的機會時,我也經常用同一句話分享給來應徵的朋友:到最後,一家公司選的未必是最好的人才,而是最適合的人才

所以,當一家公司不錄取我,不代表我比其他應徵者來得差,而只是其他應徵者比我更適合那份工作而已。

從某個角度想,這應該是件好事。熱愛電影的李安當然不會做這種選擇,但我看過許多人,因為在他不喜歡的產業拿到一個好的嚇死人的工作機會,最後就決定先做做看再說。原本他告訴自己,做個兩、三年,不喜歡就走;兩、三年過去了,他還是不喜歡,但他又被升官加薪了,看來機不可失。於是,他告訴自己,做滿五年吧!多存一點錢,才能追尋自己玩音樂的夢想。後來呢?廿年過去了,他一直待在哪個產業,一直做著他從未喜歡過的工作。

所以,萬一一個待遇讓你垂涎、但你實在不喜歡的工作與你失之交臂,你不應該難過,而是應該開心才是啊!或許,那個面試官幫你省下了一個選擇苦惱的機會。

回到我自己了例子來說,其實我絕大多數的工作內容是我自己不喜歡的。但我顯然很擅長將我不喜歡的事情也做好,所以我可能從來不喜歡銷售,但是你卻很難看到有人比我更會打破銷售紀錄的。

後來證明,那些純粹因為我沒有那一行背景的公司們,我雖然感謝他們放我一馬,但他們可能錯失一個讓自己業績登上高峰的機會。因為另外幾家勇敢給我機會的公司,我的表現都遠遠打破他們的預期。

所以,沒有相關工作經歷?起碼在我眼中不是個問題,因為我已經在如此多的產業中證明了自己。

但是,我非常清楚的記得,當年輕時的我,怯生生的面對面試者的質疑,而只能帶著熱誠和信心對他說,「我學的很快!」那時,其實絕大多數公司是不吃我這一套的,所以我可以了解每個曾經被質疑沒有相關經驗者的徬徨。

反過來說,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目標:當你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擬就能夠證明自己。

當年怯生生的小夥子很快消失了。到了後來,很多世界級的知名大廠想要擺架子的面試我時,我對同一個問題的答案已經變成「您既然找我來,我想我不需要再證明我做不做得到;您現在該做的是,告訴我貴公司的目標是什麼,然後我來告訴您我會如何做到。」

這樣的表現來自於自信?自信,來自於實力,而實力來自於你知道該怎麼把事情做好,而你也的確能把事情做好。


2.  如何招募人才?

這個問題分為兩端,一端是企業的人資HR部門,而另一端是用人的需求單位

先來談談HR吧!夠大的公司中,HR通常有專職負責招募的人員。你認為是他們太過保守或沒有遠見,所以很多人才才會連第一關都過不了嗎?

大多數的公司,影片中的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因為即使李安或吳寶春若來應徵,在到主管的手中之前,早就先因資格不符而被刷掉了。

我之前就不只一次去撿被刪掉的履歷表,不可置信的問招募人員,這個人看起來不錯啊,為什麼連個面試機會都不給他呢?

招募人員不是鐵石心腸,但他們通常會苦著臉跟你說,之前他曾經送過幾次5項要件中符合34項、但他們自己覺得應該不錯的履歷上去,結果被需求單位的事業群主管大罵一頓,還專程跑來跟HR的主管說,這些招募人員是不是不夠認真,怎麼把一些non-qualified的履歷也送進來?完全浪費他們的時間!

仔細想想,企業的人才後來發揮的好不好,其實無法連結到招募專員的KPI ;到頭來,招募專員其實只管校園徵才或某些職位是不是有人會來應徵就好。所以,這是一個制度設計的問題,而不是招募人員的問題,他才會盡量保守以力求少做少錯。

再就用人的需求單位來說,有多少人是認真研究應徵者或認真面試的?

我面試過人,我也被人面試過。當我看到一個人到了見到我面時,藉著我在回答「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時,他才開始匆匆把我的履歷表掃過一遍時,你覺得他接下來可以看出個什麼名堂?

用人單位的主管們,請問有多少人學過面試技巧?還是只是靠經驗或隨機應變?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再來想想如何從沙堆中掏金的挖掘人才。

3.  我們該對某些產業或某些職位有偏見嗎?

我對整段影片乃至後來某些評論,感到最辛酸的地方其實是,人才就不應該去做某一行或某個特定工作嗎?

片中的7位主管,分別來自演藝經紀、百貨業、藥品業、電子業、保養品業、服飾業、小客車租賃等7種不同行業。我自己服務過運輸業,也服務過餐飲業,我充分感覺到,很多人認為自己若不是沒有其他選擇,不會去當司機搬貨,也不會去餐廳端盤子。

我不會怪他們這樣想,因為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形塑大家的價值觀。在批評這段廣告的部分聲音中,我聽到有一派說法是,李安怎麼會去應徵百貨業的工作!萬一他真的去做百貨業的話,我們不就少了一位世界影壇的大導演了嗎?那真是可惜啊!

李安當然應該去拍電影,但那應該是出自於他對電影的熱愛,而不是他拍電影才能功成名就。

我們從小就被人教導「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好像很少人告訴我們說,腳踏實地的過每一天也是件該讓自己驕傲的事。假如是人才,就不該屈就在基層工作中嗎?我的職場經驗愈長,愈對這種說法產生質疑:假如真是如此,那些基層工作該由誰做?數量愈來愈少的年輕人,還是被一般人定義為沒有工作才能的人嗎?萬一我們這樣想,對基層工作算不算是一種歧視?萬一我們看到黑手或司機,總認為他們是在別的地方混不出名堂才會來做這一行,久而久之,他們又怎麼會有自我成就動機和把工作做好的原動力?

我不是提倡世界大同或人飢己飢,我只是想跟各位說,你為什麼會遇到很差勁的服務?其實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都把一些勞動服務者當成次等人,動不動對他們頤指氣使,而讓很多自我成就動機高的人都不願屈就,最後就只剩下很多要罵由你罵、不在乎工作能否做好的人留在那。我們的刻板觀念,最後折磨的不是他們,而是無法得到合理服務的我們自己。

李安只有一個,吳寶春也只有一個,我想不出什麼好方法,讓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複製出十個、百個李安或吳寶春。但我們還有很多電影導演、很多麵包師傅、以及很多在他們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人。

學會尊重他們的工作態度,而不只是尊重他們的成就;學會尊重每一個人,而不是只尊重某些你認為值得尊重的人,我們才會為自己和這個社會贏得更多尊重。


延伸閱讀之一:世界第一清潔婦的傳奇故事,讓我回憶起爸爸對我說過的一句話

延伸閱讀之二:「過去的投資績效不代表未來的保證收益」也可以用在徵選人才上

延伸閱讀之三:別因為「沒自信」而被拒於門外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