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2017年的第一天,請多指教!

2017年的第一天,天氣好的不得了,為今年帶來了個充滿陽光和希望的開端。

去年的今天,我在做什麼呢?進入自己的部落格一看,發現正好是這個部落格開始的第一天。即使不計之前在痞客邦或FB上所寫的,2016年我總共在「一談就贏:鄭志豪的談判教室」寫了374篇,等於每天還多過一篇;而以我每篇約20004000字來說,我想我這一年總共在部落格寫了上百萬字

這個數字真的讓我自己也吃驚!除了新雜誌創刊的那一年,我即使在我靠搖筆桿維生的那段日子中其他多數時間,我一年的文稿總產量應該也沒有那麼多。雖然未必每篇都能那麼言之有物,但我為自己的堅持感到驕傲,為自己的總產量感到驕傲。


為什麼要寫這個部落格?一開始只是為了要履行對老婆的承諾,寫著寫著也就寫出興趣來了。許多講師寫部落格是為了自我行銷,但我沒有他們那麼勤奮;我寫部落格,主要是為了抒發。很多人寫部落格是為了傳遞正能量、為起碼是為了打造一個具有正能量的形象,但你在我的文章中,大概偶爾總會看到一些負能量。有一天,我遇到火星爺爺,他跟我說,有什麼讓自己難受或不愉快的,就把它寫下來吧!因為寫下來之後,自己就可以不用再記得了。我聽了之後、也實際照做了,後來發現火星爺爺的建議真是太好了,因為寫下來這個動作,真的讓自己更加自在、也更加灑脫。所以,我雖然知道這樣也許會不受歡迎,但我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繼續寫,寫的主要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假如有朋友覺得文中有些觀點可以拿去參考,煩請自便;假如有些人喜歡其他更正面積極或心靈雞湯式的風格,也歡迎根本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因為我要做的不是討好任何人,而是希望藉由這個部落格讓自己更好。

說也奇怪,雖然這個部落格到現在都還很不以行銷一個講師為導向,你很難在上面找到我課程的系統化規劃是什麼,讓很多要邀課的企業就連我在教什麼都搞不清楚,但寫多了,卻真的慢慢產生一些影響力。

昨天的跨年聚會上,遇到一群不認識的朋友。在一些共同朋友幫我吹捧之下,新朋友們很好奇的問:我要怎麼去找到客戶啊?

我原本笑笑地想把這個問題帶過去,但看到新舊朋友們都很好奇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我原本只是想去就近看看煙火而已,我也只好打起精神認真回答。

一開始做企業內訓,就是找到一家管顧公司願意幫忙我推案就上了。回想當初,哪個客戶知道我是誰啊!當然還是得靠那家管顧朋友的面子,拍胸脯向客戶保證,這個新老師很會講喔!所以才有了第一次機會。

有了第一次機會,就有第二次機會;有了第二次機會,就有第三次機會。我從每一次的機會中累積修正,也從每一次的機會中累積出口碑。我不像有些天王講師很幸運、一出道就造成轟動,我只能慢慢地通過市場的考驗,讓市場決定我有沒機會生存。所以,我是這樣回答那些朋友的,我自己沒有去找客戶,而是讓市場決定我能不能生存下去。

後來,正如熟悉這個部落格的朋友所知道的,我在2016開了公開班,運氣很好,一開辦就引起熱烈迴響。而我是怎麼找客戶的?我唯一的管道其實就只有我的FB和部落格。所以我並不是故意謙虛,而是我並沒有什麼找客戶的密技絕招。

據說有別人在解構我的公開班操作模式,我不太知道對方解構的對不對,但我必須要老實跟各位說,如果我把我自己當做一件行銷案,無論是從營業規模到執行成效,我可能是我這輩子做過最糟的一樁案子。我實際負責過很多市場開發及新產品問世,但若拿我自己的講師生涯來說,倘若我要花三年才能獲得一些掌聲,我不如拿一塊豆腐把自己撞死。所以,假如有人想解構我的公開班操作模式,我的建議會是,多看看我做錯的地方,少著眼在你自以為我的成功之處;從很多執行細節上,我看到我很多做的想把自己掐死的地方,完全是因為小本經營、孤軍作戰而因陋就簡的結果。我沒有任何託詞,而只能專心在核心的把課教好上;但假如有人認為這其中有什麼「行銷模式」而不是「警世案例」的話,我想中間可能真的有什麼誤會。

其實,就像我們在企業經營或管理上,很多人問錯問題,當然會得到錯的答案;同樣的,很多人把眼前的現象錯誤歸因,自然會畫地自限而無法複製成功。

在我的前一份工作中,我平均每天都會聽到我的團隊成員起碼跟我說一次:「這樣行不通」。你以為我會告訴他們解決之道嗎?那不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不斷的問他們問題,我覺得有問題的也問,我覺得沒問題的還是要問,因為我要達到確認;問到後頭,我們經常會發現,之前很多他們眼中所謂「行不通」的想法,其實很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沒試過,所以他們會覺得老路子是唯一的路。

回到公開班這件事情來說,你覺得我的公開班從一開始就報名很熱烈,是因為我的行銷有獨到之處嗎?還是產品本身有吸引力?就算有,當時根本沒人上過這個公開班啊!誰知道我要上些什麼?

假如你問我、我究竟做對了些什麼,我覺得我做的最好之處,就是每天不斷的寫寫寫,不管有沒有人看都寫,也不管別人喜歡的主流是什麼而就自顧自的寫。運氣很好,總算有一些人看到,所以才讓之後的公開班能夠順利展開。

然後呢?無心插柳的開了公開班之後,不只公開班本身的詢問度愈來愈高,而且就連其他的合作機會也愈來愈多,國內外的管顧公司都有更多人來主動找我合作,這真的是我始料未及的。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之後,我希望原來的管顧合作夥伴在推案上也會更加順利,也算是讓他們當年那麼辛苦推我的課後,能終於得到一些回饋而輕鬆一些。

不過,我雖然知道高知名度能夠帶來更多課程邀約的機會,我反倒不希望自己會因此接到更多的課,我更希望的其實是更多企業能對我更有信心,放手讓我照我的課程規劃去做。

我的話或許刺耳,但容我不客氣的說,貴公司假如自己的方法有效,那你們其實根本也不用請任何講師去上課,自己好好自我精進就夠了。但若你們在某些地方發生問題、又或是在哪些環節上需要加強,我很樂意讓各位運用我的方法來達到這些目的。但我的方法值錢的地方,其實正是「我的」方法;假如一定要照「你們的」方法來走,效果肯定會打折扣。

相較於其他講師,尤其是其他教談判或銷售的講師,我的特色應該很清楚,那就是我強調效果,而我希望每個上完我課的企業都能產生實效。我不是最有經驗的講師,也不是最會講課的講師,但就談判和銷售這兩件事來說,我想不會有太多實務經驗比我豐富的先進願意來做講師這一行。

既然寫的興起,也容我自我檢討一番。坦白說,來做講師這一行,我真的把自己在事業上的企圖心刻意降到低的不能再低,否則我自己可能會發瘋,因為怎麼能如此不積極而得過且過?除了把課講好之外,我在其他方面真的很隨遇而安,連用excel統計自己上了多少課都不想做。

然而,很多人在談講師的專業養成,從我自己摸索而由錯誤中學習的經驗看來,其實講師的技術和養成固然重要,但若練就一身好武藝後也只能用在當個講師上,方向會不會有些弄偏了?我自己周遭的朋友多數也還在企業界中打滾,我很誠心的透過他們的眼光對我的講師同業們說,我們該進一步證明的,應該是自己的一套能夠放在企業界也會有用啊

我遇過很多天王講師會驕傲地說,自己上過多少家知名企業的課,甚至會說那些企業都要排隊來等他願意去上課。一個講師能做到這樣名利兼收,其實真的很厲害啊!但就拿我第一份工作來說,我訪問過張忠謀或郭台銘,不代表我和張忠謀或郭台銘的成功扯得上邊啊。我見證過siri最初的研發過程,也不代表我發明了siri啊。

對一個企業講師來說,我還是認為,除了要很會規畫課程及很會講課之外,自己要對企業或管理這件事情上有很更清楚的認知。你去過很多家企業,不代表你真的懂那些企業;你認識很多人,也不代表你真的懂那些人做的是什麼。這不是對任何人的批評,而是我從第一份工作就對自己有的省思。假如你知道1000大企業中我曾經親身去過多少家,你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感受,而那還只不過是我自己職場生涯的頭五年而已。所以,對一個職業講師來說,假如已經度過了要靠這個討生活的階段,而期望自己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試著讓自己的活動辦得更成功、讓自己的公司經營得更成功,不要老是講一些讓別人很敬佩你的話,但你心中可能也知道那個觀念其實是錯的。

許多人可能以為我在指桑罵槐,但我心中其實想的是某位媒體前輩的名嘴主持人。這位前輩遠比任何一位講師的社會地位或影響力大多了,我不在意我們的立場不同,但我很在意他為何能公然鼓吹一些我深信他自己知道是錯的概念。只為了收視率嗎?或讓自己看起來更像能夠洞燭機先的先知?很多人的確因為他的說法而形塑了自己的想法和觀念,但這樣只會讓我們這個社會愈來愈糟,而我不認為他不知道這種影響。

除了講師同業,讓我也分享我的一些想法給一些在課堂上遇到的學員朋友。

我每天在FB上看到許多朋友,非常樂於吸收新知,而且透過各個管道狂熱的每週或甚至每天在學習很多新觀念,彷彿不把自己塞滿都覺得可惜。

有如此旺盛的求知慾和企圖心,已經足以讓你在群體中成為頂尖的1%。但假如過了一些時日,你卻發現自己還是懷才不遇,好像並沒有在自己服務的單位或任職的公司能夠出類拔萃,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因為老闆都是豬頭而不懂賞識嗎?

我覺得關鍵可能在於,你吸收的太多,而用的太少

有人可能會說,我每天都很努力的改簡報啊!

你的努力的確有收穫,因為你的簡報內容讓我只能鼓掌讚嘆。

也或許有人會說,我每天都看很多書,中英文的新書和雜誌我全沒放過。

你也的確博覽群籍,因為我自己的書也讀的不算少了,但你一年下來念的書可能比我多了一倍還有餘。

但你覺得,我們若一起加入同一家公司,兩個人在同一項專案或同一個職位上競爭,你的贏面會有多少?容我很赤裸裸的告訴你,你的贏面應該不太大,單純因為我很少輸過,而且我面臨的是全球不同對手的競爭。

很多人把這個結果簡單的歸因於企圖心,但我必須要老實的跟你說,達成目標的做法很重要,而對很多事情來說,學富五車的教書匠不是因為不夠嗜血才無法當上CEO,更不是因為他淡泊名利才不去當CEO,單純是因為很多事情需要有人去做,但多數人就是做不到。

假如你能把自己現在所學轉換為「用得上」的方法,再用這套方法去影響更多人乃至一整個團體或一家企業,你就一定會出類拔萃而不再被埋沒。

當然,另一個提醒是,包括我自己在內,我每天看到很多人夙夜匪懈的以精進自己為由在吸取新知或琢磨自己,我其實是很難過的。追求一個更好的生活,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放在第一順位的選擇。從以前到現在,我不斷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犧牲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當下做的這件事情上,真的值得嗎?我的觀念或思想領先許多人,真的會改善我的生活?還是會讓我的妻女更為我驕傲?

我不斷的問我自己這個問題,我想,在新的一年,我還是會繼續問自己下去。

你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嗎?假如沒有,希望你也能問問自己,而且每天都要這樣問自己,為自己找出更多的選擇。

2 則留言:

  1. 新年快樂!很喜歡看您的文章,也喜歡您文末最後的提問,很發人省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