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連結我就不轉貼了,以免對方以為我是刻意攻擊他;我之所以對那篇文章特別有感,是因為那篇文章的主題是一例一休對餐飲業的負面影響,而我之前正好也在餐飲業服務過,所以就格外多看了幾眼。
文章的論調很簡單,主要就是跟上之前許多類似文章的風向,認為一例一休會造成業者大量的成本上升、餐廳不想關門就只能漲價或不再一週開7天等等。
那不是一篇只講個人感想的文章,而引經據典的列出許多數字及算式,讓不是那一行的人看起來頗具說服力。但是,我畢竟對餐飲業的成本結構有些了解,仔細一看,真的不免疑惑。根據那篇文章的立論來說,一例一休之後,加班費的上升會讓餐飲業者的總體人事成本上升至少15%,有的甚至可能漲兩、三成。而在餐飲業的平均利潤只有兩成的情況下,好像大家都得關門大吉。
繼昨天的「做大蛋糕」後,我再度看到就噗哧一笑。我不知道那篇文章的作者所謂「利潤」、指的是毛利還是淨利,假如是毛利的話,建議他可以去內湖科學園區看一看,因為當地很多餐廳開開收收,很多餐廳誤以為薄利多銷也會有搞頭,結果是毛利若只有四成而不到五成的話,恐怕連把租約撐完都做不到;即使是淨利,我不太確定現在全國的餐飲業者平均淨利是多少,但我知道的是,在一例一休之前,面對百業蕭條而經濟慘澹之際,專供國內內需的餐飲業如雨後春筍的一家接一家的開,某些餐飲集團的未上市股票更是人人搶購,因為EPS實在太好。白話一點說,餐飲業看起來是一個利潤夠好,而又在經濟衰退下依然有成長前景的行業。
此外,那篇文章完全在玩文字遊戲。把人事成本上升15%以上和平均利潤只有兩成的說法接在一起,好像一例一休造成的成本影響會吃掉所有的利潤。事實上,這是一個完全不管百分比分母的對比。試問,無論是不是餐飲業,一家企業的成本會只有人事成本嗎?即使在勞力密集的行業中,你認為它們原本願意付多少成本來請人?10%、還是20%?別忘了,勞力密集的行業,雖然員工人數的需求高,但相對的基層員工薪資也低啊!像鼎泰豐那樣號稱願意在員工身上花50%成本的企業,大概是鳳毛麟角了!因此,假如一家企業原本的人事成本就只占總成本的10%(還不是營收的10%喔),請問一例一休後的成本上升,到底會影響到百分之幾的利潤?
再者,以我待過的連鎖餐飲業來說,由於行業特性的關係,原本就大量運用領時薪的兼職人員而少用正職,時薪人員的編制可能超過7成,而我相信便利商店或服飾等店面型的零售業應該時薪人員也不在少數。
不過是6年前,那時的基本時薪是98元;到了去年9月,基本時薪已經是133元,等於是高達35.7%的漲幅;假如各位對這個百分比還覺得不夠震撼的話,你只要想想看,萬一你雇用1000位的時薪兼職工作人員,而每個人每月上班150小時,企業每個月就會多付525萬元。而以這六年來看起來每年一漲的趨勢來看,姑且先不論一例一休的影響,光是基本時薪調漲這件事,每家大幅仰賴兼職人員的公司,是不是早就該關門不做了?
我相信,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就像我在之前那篇「我看到的一例一休影響,以及企業應該如何正面思考」提到的,我未必喜歡目前這種一例一休的做法,但我不認為一例一休之後、大家就好像國之將亡的感覺一樣;我甚至也不支持調漲基本工資的做法,我認為我們該設法調高的是每個人的實質薪資所得,在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領基本工資的情況下,我實在看不出調高基本工資的正面意義在哪裡。
我今天不只是想談一例一休或企業經營成本的計算,針對昨天提到的「做大蛋糕」式的雙贏,即使一例一休真是個未盡周延的政策,難不成我們就只能只受其害、而未謀其利嗎?大家也小看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一個經濟體中能產生的力量了吧!
舉例來說,為了填補人力缺口,許多兼職的工作機會可能會增加了,這讓許多有意用兼職來增加收入、或者在正職工作上謀職較不易的朋友,有了更多機會;因應成本的增加,許多新型態的轉變可能更有商機。就拿我自己親身遇到的基本時薪增加來說,我們當時早就看到,不可能因應每年的成本節節上升,所以我們要調整工作流程,也要用機器來取代人力。因為如此,製造機器和維修設備的業者就有更多生意了。萬一每個人想的都是零和的結局,一定要自己做一樣的事而領的更多,我想神仙也幫不了你,因為地球一定部會停止轉動,世界也始終都會持續改變。
還是讓我把昨天那篇沒講完之處講完吧!
首先,針對昨天提到的(2) 「嘗試一下會有什麼損失呢?」,用英文講起來毫無問題,但在實務運用的情況中,若你使用的是中文而直接講出這句話時,十之八九都非吃閉門羹不可。
試想,假如有一個推銷員來按你家門鈴,推銷一套要價3萬元的百科全書,若他跟你說,「先生,嘗試一下會有什麼損失呢?」你大概會連再見都不說,就直接把門關上吧!會有什麼損失?我連會有什麼用都不知道,你就先跟我談損失?
再拿菜市場賣水果的小販經常對著大家說的,「來喔來喔,不甜免錢」。你或許會因此心動,但你除了試吃之外,真的每次都會掏出荷包來買嗎?就算你還真的買了,但你買完回家之後,發現裡面還真有幾顆不甜時,你會真的跑回去叫他退錢嗎?
所以,這招不是不能用,而是中文不是這樣講的。
當對方質疑你說,「你的東西那麼貴,我怎麼知道會不會有效時?」你這時該沉穩而設法不油條的說,「X先生,我了解您的意思了。換句話來說,只要確定有效,您就會購買了是嗎?讓我想想看可以怎麼樣幫上您的忙…這樣好了,我去像老闆請示一下,因為我對我們產品的效果有信心,所以我們萬一能提供3個月內無效退費的保證,您願不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呢?」
當然,這句話不可能會是整段對話的全部,但起碼可以增加對方的好奇心並降低戒心。
至於(3) 「我們要是……會怎樣呢?」中間「……」的部分,隨著不同的行業和場合,可以是「增加訂單數量」、也可以是「降低抵押保證的金額」、又或者是「零利率分期付款」。主要的運用關鍵,就是透過「what if」的假設性問題,試探更多的可能,但不是盲目提供更多的保障,來讓雙方更願意共謀其利而把餅做大。
舉個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說,你若要在淘寶上訂一批制式而無須另外開模的杯子,你其實需要的數量是1000個,但你可以開口先請他用100個來報價,等他報價後,你可以再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優惠,而他可能說運費由他包了;接著,你再問他,你的朋友也想要同一款杯子,假如把訂單改成500個,還可以有什麼優惠嗎?等他讓價後,再問對方:這個讓價的幅度好像不太大,萬一我們訂到1000個?你能優惠到什麼程度?通常雙方到這個時候,應該就能快速達成一樁買賣;他贏得了一樁生意,而你贏得了更優惠的價格,也算一種雙贏。
延伸閱讀之一:如何才能雙贏?讓我們一起成為一個能「做大蛋糕」的談判高手
延伸閱讀之二:3個讀懂《價格談判 – 在生意場合勝出的50個談判絕招》這本書的方法,讓你讀通又會用
延伸閱讀之三:川普的推特,真是台灣的救贖?想要在國際間是個咖,讓我們先來多了解一些國家級的談判
延伸閱讀之一:如何才能雙贏?讓我們一起成為一個能「做大蛋糕」的談判高手
延伸閱讀之二:3個讀懂《價格談判 – 在生意場合勝出的50個談判絕招》這本書的方法,讓你讀通又會用
延伸閱讀之三:川普的推特,真是台灣的救贖?想要在國際間是個咖,讓我們先來多了解一些國家級的談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